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军礼-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坐在客车里的老兵们心里可能都在后悔,当初在部队的时候为什么就不敢找机会和她们说上几句话呢!哪怕是多看她们几眼多换几个白眼也是值得啊!现在就要离开部队了,只可惜,一切都晚了!
当汽车开到营区外,大门外道路的两旁站满了驻地的老百姓,他们也在这里等了好长时间了,没有人通知,但他们却知道了今天是部队老兵离队的日子,他们早早地就等在了大门外。没有人组织,队列也不整齐,但他们都有序而安静地站在道路的两旁。当他们看到载着老兵的汽车驶出了军营大门的时候,他们也同样自觉地挥舞着手掌和车上的老兵们说“再见”。他们不会忘记,那年无雨,是部队帮助他们打井抗旱,甚至组织战士用脸盆端水保苗增产;他们更不会忘记,那年连续降雨,是部队官兵冒雨帮他们挖沟排水,转移财产,拼命保卫他们的家园;他们同样不会忘记,他们是军民共建先进县,军民渔水情深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军人就是他们的亲人,部队就是他们的靠山。每年的子弟兵要走了,他们都会自发地过来送一送,祝愿亲人子弟兵家庭幸福,一路平安!
路边有个年轻的小伙子,不时用手握成喇叭状,放到嘴上高声喊道:“有时间常回来看看!”
战士们也都挤在窗口大声地回答:“知道了,老乡,回家吧。”
“这里太冷,快回去吧!”
老乡们和过来的每一辆客车都挥手告别,直等到最后一辆汽车驶过,他们还长时间站在路边目送着亲人子弟兵渐渐远去。
这时,关英杰看到路边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李振吗?他正高高地举着右手,在空中不停地挥舞着,睁大眼睛焦急地寻找着什么。
关英杰惊讶地喊了一声:“李振,李振。”
李振看到他,马上跑过来,冲着车上的关英杰连连地挥手,嘴里不住地喊着:“关英杰,一路顺利!”
车上的战友都挤在车窗前和李振再见,关英杰用又手握成喇叭状冲他喊道:“记着给我们写信!”
“好的,一定!”李振也把手握成喇叭状喊道。
“后面还有我们的战友。”关英杰也做着同样的动作冲他减道。
李振在车的后面紧跟着追赶了几步,和关英杰告别后又去后面的车上寻找其他的战友,看着每辆车缓缓驶过,他都不住地冲他们挥手喊着再见,直到看不见最后一辆汽车的影子,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关英杰看着李振那急切的样子,看着他站在路边那孤零零的身影,他的心里十分地难受。李振,你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和我们送行,此时的你应该坐在汽车上和我们一起离开部队。
路边送行的人们渐渐远去,关英杰扭头往后看,李振还在使劲地挥舞着两只手,为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战友送行。旁边的人们慢慢地散去了,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还在不停地舞动着双手。汽车越开越快,李振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最后什么也看不到了。关英杰这才回转身,默默地坐在那里,心如刀绞,泪如雨下,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为李振难过还是为自己离开军营悲伤!
车上的战友们也开始安静下来,他们端坐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窗外,眼看着自己所熟悉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匆匆离去,也算是和他们做最后的告别。
再见了,我热爱的部队!
再见了,我亲爱的战友!
再见了,我喜爱的阳平!
再见了,我曾经无数次登顶的黄土高坡!


后记

后记

当初写这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我当兵三年来的感受写出来。三年部队的生活让我经历了许多平常而又平凡的人物和事情,离开部队后;这些人物和事情还一直影响着我,改变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有一种冲动,产生一些激情,就想把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写出来,但我没有想到这一写就是十五年时间。真是惭愧得很!
经历了十五年时间,这本书终于写完了,当我最后一次修改完全稿,再一次打上修改时间之后,放下键盘上的手,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作品,仿佛看到了字里行间都在流淌着我的心血和汗水,内心的感受只能用“百感交集”来形容……
十五年时间写一本书确实有点漫长,在我的印象中,写作时间超过十五年的文学作品除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外,印象最深的就是歌德的《浮士德》,但我知道,我的作品和他们没有办法比较,我们不是一个层次,他们是大家,我是草根;他们的作品是世界名著,而我的作品还不知道能不能出版。所以,我只能说我的水平太低,能力有限,另一个理由就是自己太懒惰。但不管怎么样,这部作品凝聚着我的心血和汗水,我在心里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当成了我的孩子。我的女儿是我的作品,那么,这本书也是我的孩子,一个养育了十五年的孩子。
十五年时间,在人的一生中确实不算短暂。在这十五年里,我的工作单位换了四个,从复员时的街道办事处,一路走过,最后来到了市委大院;身份也从一名复员兵变成了国家公务员。这样的跨越,一方面得益于我三年的部队经历,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资格参加考试,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进入市级机关工作。可以说,这本书写作的过程也是我的思想成长的过程,是我的工作改变的过程。这本书陪伴着我成长进步,记录着我的喜怒哀乐,显示着我的酸甜苦辣。
写作的过程是艰辛的,一本经历了十五年才写成的书,其间的辛酸和苦辣更是难以述说。无数次中断,又无数次重写;无数次心灰意冷,痛彻心扉,又无数次豪情万丈,激情满怀;高兴时一晚上最多能写七千余字,心冷时甚至两年时间不能写一个字。中间由于工作不顺利,或是心情不畅快,有无数次想要放弃,但每次都是在经过一段时间沉默之后,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六神无主、碌碌无为、虚度光阴的感觉,于是就又拿起笔来接着写下去,心情也会慢慢好起来,感觉到时间过的真充实,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个时候常常一晚上能写出几千字,即使熬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心里也是快乐的,每到这时候都会产生一种小有成就的感觉。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完全是用手写,一直到2004年,有个亲戚送给我一台他们淘汰的386老式电脑,我如获至宝,一边用手写创作,一边慢慢用微机录入。我清楚地记的,有次我的右手食指被车门挤烂了指甲,那段时间在录入的时候,手指老是出血,在键盘上沾满了血迹,直到现在,那台老式电脑还没舍得扔,键盘上的血迹依然清晰可见……
如果说刚开始写作时的目的只是为了把自己当兵三年的所看所思所想作为一种纪实性的小说写出来,那么,经历了这长达十五年的时间之后,我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我想说要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改进部队的管理方式,提高军人的素质出一点微薄之力,自己的设想和建议都通过老兵的口表达了出来;二是想让当过兵的人再重新当一回兵,让没有当过兵的人能够体验一下当兵的感觉。
第一个目的看起来有点高调,但我认为很实在。第二个目的说起来有点俗气,但我认为这本书就是部队生活的真实写照。
关于这本书的题目,我从1994年初开始构思就为它起了这个名字《最后一个军礼》,所以,是先有这个名字一年之后我才开始动笔写作,当时还幼稚地认为,就凭这个书名就一定能够出版发行。但书写完之后,我上网一搜才发现,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方南江、李荃两位老师就已经写作出版了这个同名小说,而且被改编成了电影。我感到很失望,只能说我们的思想完全地不谋而合了,我是真的没有看过那本书,更没有看过那个电影,这个名字完全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但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有抄袭的嫌疑,于是我就想把这本书名改成《最后的军礼》,但不幸的是又在网上搜到了石钟山老师在2007年出版了同名小说,而且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我的心情顿时十分地失落,尽管心里还是喜欢《最后一个军礼》这个名字,但最后还是决定用《最后的军礼》,因为这个名字更有代表性。



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本书下载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