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宾客,仍然剃掉头发,带着枷锁,宁愿当赵王的奴隶,跟在囚车的后面。到了长安,刘邦派人调查经过。贯高对狱官说:“这是我们私下的阴谋,与赵王无关。”这些狱卒为了获得口供,百般地严刑拷打,贯高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仍然坚持赵王与此事无关。吕后也借机向刘邦说:“鲁元公主是张熬的妻子,张熬怎会参与阴谋呢!”
可是刘邦却生气地说:“如果张熬得了天下,才不会稀罕你的女儿呢。”
刘邦看了狱官呈上的贯高的口供,不禁感叹说:“唉!真是一个忠贞之士!可是有什么办法让他说出实情呢?”
这时中大夫泄公上前说:“贯高和我是同乡老友,这个人一向重名望,讲义气,坚守诺言,再怎么拷打他也没有用,我愿意前去探询实情。”
于是泄公便来到监狱探视贯高,贯高在地上仰视着他问:“你不是泄公吗?”
泄公回答说:“我得知老友身陷囹圄,今特来探望,并备薄酒为先生压惊!”
于是泄公便命狱卒摆下酒菜,两人一边对饮,一边谈起往日友情。泄公故意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谈起案情:“赵王真的没有参与谋反吗?”
贯高回答说:“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呢?谁愿意看着三族受诛呢?我又为什么要舍弃家人,而袒护赵王呢?本来赵王没有谋反,都是我们私下计划的,赵王实在不知。”
于是贯高把事情的始末和盘托出,泄公也原原本本地向刘邦报告。刘邦终于相信了赵王的确不知情,同时也赏识贯高的人格,便派泄公到狱中传旨释放赵王,赦免贯高。贯高不敢相信地问:“赵王真的被释放了吗?”
泄公回答说:“是的,而且皇上因为敬佩你的人格,也赦免了你的罪过。”
贯高说:“我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我想替赵王清洗冤名罢了。现在赵王已经被赦免释放,我的责任也就完成了。况且我作为臣子曾经有刺杀皇上的罪过,还有什么面目再事奉君王呢?就算皇上不杀我,我也感到羞耻。”说完,便自刎而死。贯高的名声因此传扬天下。
张熬被释放后,即免除了赵王的爵位,但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而被封为宣平侯。刘邦认为其它人都是贤人,所以任命他们做诸王侯的宰相或郡守,他们的子孙到了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时,都一直享有厚禄。
鲁元公主自嫁给张熬之后,扶持丈夫料理家务,府廷之内料理得井井有条。从小受过苦的鲁元公主,丝毫没有骄气,对张熬以礼相待,二人和和睦睦。尤其忠厚善良的张熬对鲁元公主更是喜爱。
刘邦自白登山返回之时,怒斥张熬,鲁元公主听说虽有不满,但刘邦毕竟是自己的父亲,便一味的抚慰丈夫。张熬得到贤妻的抚慰自然不会对刘邦起二心。但自此鲁元公主就心里总是害怕父亲的再次驾临。一贯喜欢平和的鲁元公主,每想到越来越霸道的刘邦,就感到不安。她也因此曾给母亲写了几封信,无奈母亲的主张,更是坚定地消除异姓王。鲁元公主既得不到母亲的支持,又不愿丈夫受到牵连,左右为难之时,只能自哀自叹。最为不幸的就是张熬被捕,押送进京之时,鲁元公主几日几夜没吃没喝,在张熬被押送走之后,连日赶到京城。亲自去吕后面前哭诉,为张熬去求人情。那吕后看着哭成泪人的鲁元公主,心中也生几分怜悯。
第137章 诸王的灭亡(10)()
“公主,你且放下心来,”吕后劝慰道:“张熬虽押送来京,但还没有定罪。不会将他处死的。况且事情还没查清,如若事情查清,没有了张熬的干系,那时你们全家都无罪的。”
“母后,你只管给女儿说赵王有事无事,不要其他话来搪塞女儿。女儿虽然已经出嫁,但也是父王、母后的亲生。张熬,女儿最了解,他是绝不会背叛父皇的。父皇一向最听母后的劝解的,只要母后肯说话,父王一定会赦免张熬的,”鲁元公主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母后,你就答应了女儿吧。”
“你也知道你父皇的脾气,”吕后说:“你父皇决定的事,别人再怎么说也是枉然,不要说母后劝不动,就是当初太公在世之时都说不动他的。”
“难道你就忍心看女儿年轻轻的守了空房不成。”鲁元公主使出杀手锏。
“我跟你父皇说一说,看说得下这个人情不能,你不要哭了,小心哭坏了身体。”吕后实在经不起女儿的缠磨。
当然,张熬被查无罪,放出来,鲁元公主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总算又团圆了。吕后出面劝民刘邦,正值当时泄公查得赵王本无刺杀高祖之罪,所以就做了顺水人情,将赵王放了。鲁元公主心中仍十分感念高祖刘邦。
虽然韩王信和陈的叛乱已经平定,但余波牵连了燕王卢绾。陈的副将在投降以后,竟说燕王卢绾曾派属下范齐与陈勾通的事。卢绾与刘邦是同乡,并同年同日生,两个自幼便交情很好。自刘邦起兵后,他一直作为亲信跟随在刘邦左右。所以卢绾是刘邦最宠爱的大臣,虽然萧何、曹参等大臣,也没有得到刘邦如此的宠幸而被封为长安侯。在刘邦打败燕王藏荼后,便封卢绾为燕王。
燕王既然与刘邦如此交厚且受到如此的宠幸,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原来陈叛变的时候,刘邦率兵亲征,燕王卢绾也在代国东北围击陈。陈派王黄到匈奴求救,卢绾也派手下张胜去匈奴,阻匈奴派兵援助陈。张胜在匈奴境内,见到了因谋反被杀的燕王臧衍。臧衍对张胜说:“你之所以受到燕王的重用,是因为你了解匈奴的情况。燕王卢绾之所以现在未被剪除,是因为诸侯接连造反,连年争战。现在你为了燕国而急于消灭陈,可一旦陈等叛臣被消灭,那时就轮到燕国了,你也不能逃脱被捕受诛的命运。倒不如回去去劝说燕王,给陈一点时间,让情势缓和下来,如此一来,燕王就可确保自己的地位。”
张胜竟然信服了臧衍的话而违反了自己的使命,并暗中说服匈奴,帮助陈攻打燕国。卢绾原以为张胜反叛,所以十分生气,不久张胜回到燕国,将臧衍说的一番话转告卢绾,卢绾幡然醒悟,便任使张胜负责与匈奴联络,另外又派范齐到陈那里,彼此达成默契,旨在拖延战况。
燕王卢绾虽然深得刘邦宠爱,但是他也看到汉朝自从立国以来,那些王族功臣已逐步走向悲惨的命运,所以虽然是刘邦最亲密的朋友,心中仍然极为不安。因为他明白,一旦有了利害冲突,刘邦一定不会顾及往日的恩义。所以轻易就相信了张胜的话而准备与敌人勾结,以求得自保。
夜深之时,张胜又来到燕王的书房。张胜自从和匈奴勾结之后,便频繁地来往于燕王和冒顿之间,通风传话。
张胜躬身施礼:“燕王爷,小臣刚从冒顿单于那里归来。冒顿单于亲自对我说,那刘邦已被围困在白登山四天了。再过几日,他们粮草殆尽,就可将高祖抓获,那时,你就不必再担心刘邦会铲及到你的头上。”
“你的消息可否确切?”卢绾赶忙问。
“确切,怎能不确切,是单于亲口言说,我一字不差将他传给燕王爷。”张胜有些喜不自禁。
卢绾紧锁了眉头,良久,道:“那我们须得出兵救援。”
张胜大惑不解:“这是为何,我们救不得呀!”
“一定要去,”卢绾说。“我们出兵相救,只是虚张声势,并不真救。如果刘邦自己冲出,那我们可掩人耳目,说我们已发兵相救,他日刘邦必说不出什么其他话来。如果我们去的迟了,刘邦被冒顿所擒,那我们不是坐享渔人之利吗?”卢绾用兵多年,这一层还是想得到的。
过了三日,卢绾点兵,对外声称要发兵救白登山之围。当时,刘邦已被围了六天。卢绾这一点兵,顿时到处都知道卢绾前去救驾之事。卢绾却暗暗高兴:我到白登山之时,刘邦不是成了冒顿阶下之囚,就已成了孤魂野鬼了。走了半路,探马来报,刘邦已闯出白登山之围,到达了赵国。
卢绾心里十分纳闷,不过仍暗自庆幸自己出兵营救刘邦的举动,因为刘邦恐怕再也想不到他这只是摆摆架势。
卢绾的心中其实是十分矛盾的。与刘邦多年朋友。交情至深,按说卢绾本身对刘邦称帝,本无其他想法,只是觉得刘邦称帝后,他们之间再也不是兄弟、战友了,而像真正的君臣,关系一下子拉的很远,让卢绾无法忍受的是刘邦多次当着众人的面喝斥他,他的脸上没有一点面子。这到了罢了,刘邦如今对他这样到算是好的。其他的异姓王一个个都遭诛杀。往日的兄弟,一个个少去,一个个都成了刘邦的敌人。卢绾从他们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卢绾多少次的问自己。一边是朋友,战友的忠诚,君臣的忠道。另一边是叛国背君之路,难啊。
第138章 诸王的灭亡(11)()
如果走上叛君的道路,那多年的朋友创下的业绩全部都成为乌有,更重要的是千古的骂名,卢绾每想到这里,心就一阵一阵的疼痛。张胜给自己的分析也不无道理,韩赵灭,那燕自然也就会消亡,这是顺理成章的历史必然。他自己也定不会逃过这一劫难。此时如果自己不叛刘邦,不知刘邦何时就会杀自己。况且前面张胜已经与匈奴有了联系,这些事情有一日传到刘邦那里,哪一条都是杀身大祸呀。
卢绾自与张胜私通了匈奴之后,日夜坐立不安。良心的谴责,道义的失却,时时刻刻都让卢绾不得心安。每日害怕刘邦发现此事,惊弓之鸟就是卢绾此时的写照。
多少个难熬的夜晚,卢绾从梦中醒来,又睡去;睡去,又被恶梦惊醒,梦中只有那一幕刘邦拿着一柄利剑向自己刺来。
陈的降将供出卢绾与陈相通,刘邦便派人召卢绾入京相见,卢绾假装生病,拒绝入京。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