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音乐大师-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士坦丁堡也一度成为创作中心。

    东西方教会由于地理、政治、尤其是文化传统方面的种种差异,逐渐在历史的沿革中形成了两派,这两派长期以来围绕着教会的最高统治权不断发生冲突,使双方的裂痕一次次加深,终于导致1054年双方彻底决裂。

    从公元325年尼西亚主教公会议以后,东西两派之间的争执和仇恨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一直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即“谁是教廷会的首脑?”451年查尔西顿公会议提出,君士坦丁堡主教与罗马主教具有同等地位,对此,罗马教会拒绝接受。长期以来,罗马教会自认为圣徒彼得所创,以正统地位自居,并提出“彼得优越论”来论证罗马主教是普世教会的当然领袖。482年因《赫诺肯提谕》公案而导致“阿卡西乌分裂”,东西方断绝往来达36年之久。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取得罗马城的统治权,与世俗君主分庭抗礼,自尊为“上帝众仆之仆”。位在众主教之上。726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发动圣像破坏运动,罗马教皇坚决反对。并进而支持皇帝的敌人。为此,皇帝剥夺了罗马教皇对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管辖权。导致教皇与皇帝的决裂,转而寻求法兰克人的支持。9世纪西派教会伪造《伊西多尔教会集》,向东方教会提出种种要求。东西两派在“和子”句纠纷案中互相谴责,互相攻击,使矛盾更加尖锐。

    围绕着君士坦丁堡牧首问题,东西双方又展开了一场激烈混战。842年年幼的拜占庭皇帝米歇尔三世(842—867在位)即位,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为摆脱母亲控制,长大后的皇帝于858年废黜了其母任命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伊格纳提乌斯,任命平信徒佛提乌。为了使没有神品的佛提乌的牧首地位合法化。米歇尔三世写信邀请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派特使来参加宗。教会议。861年教皇使节带着教皇亲笔信参加了会议。教皇在信中再次强调罗马教皇在整个教廷会中的首脑地位,并以归还西西里等教区作为同意佛提乌担任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牧首的合法姓的条件。会后,教皇发现拜占庭帝国根本无意交还西西里等教区,便于863年召开罗马宗。教会议进行报复,开除了佛提乌教籍,承认伊格纳提乌斯为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牧首。东西双方互相玩弄权术,勾心斗角,翻。云覆。雨,使斗争越演越烈。

    为争夺摩拉维亚国和保加利亚国新教区的控制权。东西两派进行了长期斗争,这一时期斗争也达到白热化程度。摩拉维亚国君主为抵制德意志封建主和教会势力的侵入,希望得到拜占庭帝国的支持,拜占庭帝国对此求之不得。自从失去了安提阿、亚历山大里亚和耶路撒冷三大教区以后。拜占庭帝国试图向西面巴尔干半岛发展自己的势力。因此,863年便派遣修道士西里尔和美多迪乌两兄弟前往传教,他们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斯拉夫字母,把传教书籍也译成斯拉夫文。对当时的传教事业和当地的斯拉夫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德意志封建主于870年策动政变。推翻了摩拉维亚亲拜占庭君主,将拜占庭帝国的传教士关进监狱并继而驱逐出境,由德意志教会控制了摩拉维亚教会。这场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以西派胜利告终,随后双方为争夺保加利亚国又展开了激烈冲突。

    拜占庭帝国利用“和亲”和武力两种手段,使保加利亚国承认拜占庭帝国的宗主权。当时的保加利亚国王波里斯也想利用教廷统一各部族,因此便下令全国皈依了教廷。但拜占庭帝国得寸进尺的要求,促使保加利亚国企图摆脱其控制。一直窥探事态发展的罗马教皇趁机开始了策反工作。866年波里斯国王为摆脱拜占庭帝国和东派教会的控制,决定承认罗马教皇在教廷会中享有至高无上的首席地位。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乌(810—8。95)大怒,立刻指责罗马教会犯有6项异端罪行,如在《信经》中加入“和子”句,星期六斋戒、大斋期喝牛奶、吃奶油和乳酪、要求神职人员独身,只准主教行使坚振礼等。867年拜占庭帝国皇帝米歇尔三世在佛提乌鼓动下,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开除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在位)的教籍。868年佛提乌被新任皇帝巴塞尔一世撤去牧首职务,伊格纳提乌斯(799—877)重任牧首。罗马教皇约翰八世要挟他将保加利亚教会划归罗马教会管辖,否则撤其牧首教职。伊格纳提乌斯在皇帝支持下断然拒绝,东西矛盾更加尖锐。870年教皇拒绝保加利亚国王波里斯提出的在保加利亚设置大主教座堂的要求,使波里斯绝断与西派教会的往来,再次同拜占庭帝国恢复关系。877伊格纳提乌斯去世,佛提乌再任君士坦丁堡教会牧首。教皇乘机再次提出对保加利亚教会的要求,遭到拜占庭皇帝和佛提乌的拒绝。因此罗马教会于881年再次诅咒佛提乌。884年波里斯在君士坦丁堡教会中做修士的儿子西缅即位,把东派教会的组织制度在全国推广。东西两派几经较量,终以东派胜利而告终。至此两派的裂痕已无法弥合。

    11世纪。罗马教皇联合诺曼人和曰尔曼人,并引诺曼人进入意大利南部。企图挤掉拜占庭帝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于是任命罗马教会教士为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主教,并怂恿诺曼人禁止该地东派教区行使希腊礼仪。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牧首米歇尔。色路拉里乌斯(1043—1058在职)大怒。一方面也往那里派遣主教与之对峙,下令拜占庭帝国境内所有行使拉丁礼仪的教会一律采用希腊礼仪;另一方面于1053年写信给罗马教皇利奥九世,谴责了罗马教会的种种异端罪行,如在圣餐中食用无酵饼、吃动物的血等等。教皇写信予以回击,指责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牧首滥用“普世牧首”称号和在拜占庭帝国境内对待西派所属教会的种种做法,再次强调罗马教会及其主教高于一切教会及其主教。1054年教皇利奥九世派霍姆伯特和洛林的弗里德里希二位使节携信前往君士坦丁堡,遭到米歇尔。色路拉里乌斯拒绝。于是,使节把绝罚色路拉里乌斯的“教皇通谕”放在索菲娅大教堂的圣坛上以示决裂。色路拉里乌斯即刻召开宗。教会议予以反击,宣布罗马教皇及其使节是渎神的人。他们象野猪一样从黑暗的西方来到圣城诬蔑真理,并革除了利奥九世的教籍。至此,教廷东西两派终于正式彻底分裂。

    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分裂不久,教皇利奥九世去世。10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去世,年幼的亨利四世即位,其母艾格尼丝摄政。克吕尼派乘机开始了教会摆脱皇权控制的运动,在主教叙任权问题上教权与王权展开了一场较量。

    1057年教皇斯蒂芬九世即位(1057—1058在位),支持枢机主教霍姆伯特撰文《反神职买卖三书》,宣称平信徒授任的神职无效。实际是对皇帝有神职叙任权的否定。不料教皇突然去世,引起一场危机。罗马教会的幕后主持者希尔德布兰力挽狂澜,在他的指挥和策划下,召开克吕尼改革派枢机主教会议。选举佛罗伦萨主教格哈德为教皇,称尼古拉二世(1058—1061在位)。为摆脱德皇和罗马贵族的控制,尼古拉二世依照希尔德布兰的策略。与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结盟,取得意大利北部最强大的封建主的支持。遂与德皇展开正面交锋。1059年尼古拉二世在罗马召开会议,颁布了由霍姆伯特起草的教皇选举法。明令平信徒不准授任神职,规定教皇只能由枢机主教团选立,教皇人选不一定限于罗马城的神职人员,如遇特殊情况,选举地点也不一定限于罗马。会议对皇帝和世俗政。权在教皇选举中的作用只字不提,实际上等于否定了他们的权力。教皇选举法规虽历经修改,但仍是至今还在沿用的一个最古老的成文法规。正当新法规定实施之际,教皇于1061年去世,改革派理论家和枢机主教霍姆伯特也去世。在希尔德布兰主导下,亚历山大二世(1061—1073在位)继任教皇。他继续扩大教皇权势,强令买卖神职的大主教苦修补赎,干涉德皇亨利四世的婚姻,反对亨利四世任命米兰大主教,并将亨利四世的几位亲信开除教籍。

    1073年在举行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殡葬时,改革派首领希尔德布兰被人们象暴动一样抬到“带锁链的圣彼得教堂”的教皇宝座上,拥立为教皇,称格列高利七世(1073—1085在位)。他毕生致力于实现“教权高于皇权”的目标。任教皇前历任罗马教廷的要职,成为罗马教会的幕后主持者,以纵横捭的才能与谋略立下了汗马功劳。任教皇后,正值亨利四世忙于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和大贵族叛乱,无暇他顾之际,因此,格列高利七世趁机逼迫他在纽纶堡的教皇使节面前向教皇亚历山大二世悔罪,答应今后服从教皇。1075年格列高利七世召开罗马宗。教会议,发布《教皇敕令》,重申禁止平信徒授任神职。宣称只有教皇具有任免主教,制定新法规。设立新教区的权力,只有罗马主教堪称普世主教。有权废黜皇帝,罗马教会永不犯错误,教皇永不受审判等等。1075年亨利四世解决了国内危机,于是迅速改变了对教皇的态度,对《教皇敕令》表示异议,再次委任米兰大主教。他利用法国和德国数千名主教和神父反对关于买卖神职和神父结婚的禁令,于1076年1月24曰在沃尔姆斯召开会议,猛烈斥责格列高利七世,否认他有教皇权力。枢机主教“白人休哥”带头控诉教皇的罪行。伦巴第全体主教也跟着反对他

    格列高利七世对此予以反击。1076年2月22曰他召开宗。教会议,颁布了中世纪最着名的教皇法令,宣布革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取消他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统治权,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言,这是前所未有的教皇权威的显示。亨利四世写了一封措词尖刻的信作为回答,宣称教皇是伪修士,应滚下教皇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