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身乏术。每次临出门,儿子总是伸出胖胖的小手拼命扯着自己不放手,哭的昏天黑地的。
韩璐看着幼小的儿子,心里纵有万般不舍,也得洒泪离京。
有次离京,韩璐还冲儿子发了火。因为儿子太用力,衬衫领口的扣子被儿子纠下,又临时换衣服。尽管司机拼命赶路,最后还是误了航班。那次,韩璐最伤心。当着司机的面,韩璐失声痛哭。
司机老夏是D?T公司老人了,他特别了解韩璐。看韩璐痛哭,只一旁默默守护着,一句话都没有说任韩璐哭够了,这才无声地递过纸币。又等韩璐平静的差不多了,轻声问:可以走了吗?
韩璐说可以。
俩人一路回D?T公司。路上,谁也没有说话。但是气氛并不尴尬,车里仿佛只有韩璐一个人。一路上,韩璐整理着自己的思绪,到家,绝不能让家人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如果可能,韩璐从来不把职场不良情绪带回家。这是结婚前,她和老公约定好的。
这个要面子的女人,肯定是忍耐到了极限。要不,绝对不会这么失态。
司机老夏像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人。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无论面对谁,D?T公司从纪尔雷到普通员工,全都一样。这是所有D?T人喜欢老夏的原因。
这世界,对女人太残酷了。
韩璐有时候特别羡慕跟着老公去了日本的同学。入乡随俗,同学一到日本就做起了全职主妇,专门在家养育孩子。日本社会对女性相对善良的多。一个家庭,男人是经济支柱,女人则守护家庭的安宁。可我们这操*蛋的社会,既要求女人经济独立驰骋职场养家糊口与男人一样在职场打拼,又要求女人包揽家务生孩子养育后代,否则会被整个社会看不起。新出的婚姻法,对女性也非常苛刻。
怎一个“累”字了得。
韩璐有时候累极了,直想骂大街。
那次冲儿子发火的镜头,也只存在于记忆里了。当时,韩璐一边心痛一边嫌弃儿子为什么不乖乖听话、为什么不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去工作。如今想起,总觉得对不起儿子。
现在,每次出差跟儿子道别,看着儿子面无表情的脸,韩璐心如刀绞般疼痛。韩璐明白,儿子跟着保姆这么多年,心理上对自己早已没什么依恋感了。
面对自己,儿子像看陌生人一样。你走或者不走,仿佛跟他没有任何关系。脸上,没有丝毫留恋,更不会像原来一样拼命扯着韩璐的衣服号啕大哭不放手。
可是,我有什么办法?
难道,我要为了儿子不工作?
这是不可能的。
刚毕业没几年,老公一个人工作,根本养不了家。
我能怎么办?我也没办法呀。
韩璐心里的苦,无人能诉。
性格决定命运。孩子6岁前,是性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韩璐异常后悔,当时自己没有找个轻松的工作好好陪伴儿子。
早在备孕时韩璐就听过各种优生优育的讲座,也明白孩子3岁前特别依赖妈妈,需要母亲给他安全感,那是个特殊时期,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除了母亲,宝宝对外界都充满恐慌。这时候,做母亲的不能随便离开宝贝;等宝宝长到6岁前,还要对他进行各种有目的的训练: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克制诱惑、学会忍耐、防止自私、挫折忍耐力、坚毅品格的培养……这些都是影响人一生的优秀品质,而儿子的这些重要成长阶段韩璐都缺失了,陪伴儿子的只有保姆。
保姆的工资越来越高,已经高到韩璐觉得不值了。
每次想换掉保姆的时候,看看儿子眼里的不舍,韩璐就心软了。想,自己不能陪伴儿子。保姆再经常换人,儿子心里多难过呀。保姆也是瞅准了韩璐的心思,经常以各种借口要求加工资。为了儿子,韩璐全都忍了。
就算是这样,儿子依然出了问题。
“儿童自闭症!”
当韩璐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根本没弄明白医生的意思。她以为在说别人,或者医生说错了话,于是,又确认一遍:
“您刚才说什么?是……说的我儿子吗?”
“对呀!说的就是你的儿子,自闭症。这儿,也没有其他人啊!不过,您也别太着急,孩子目前这个症状,预后……”
医生后边的话,韩璐已经没听清了。
大脑轰鸣。
医生见她脸色惨白,迅速结束谈话。
那次,韩璐差点出了意外。当时,老公还在外地出差。
“把家属电话给我,快!你和孩子现在情况都不太好……”
趁着韩璐意识还算清醒,医生快速问了韩璐的电话。
韩璐只记得自己断断续续地报出了老夏的电话,后边的事,真的记不起来了。
在人生的紧急关头,韩璐没有求助家里。
内心不安。隐隐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受到重视。这种感觉,特别令人心酸。韩璐心里抗拒着,这怎么可能?肯定不会这样的。可无论自己如何进行心理建设,家里的电话,最终还是不敢报。害怕内心的担忧变成现实,害怕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一旦报了家里的电话,假如无法获得足够的重视,韩璐是无法再淡定了。
那颗受伤的心,怕是再也温暖不起来了。
不报,就还存有一份幻想。
这份幻想,是如此美好。韩璐不想亲手毁掉这份美好。
内心的后花园,还是得给自己留着。
这片净土,滋养着韩璐一颗疲惫的心;
这片精神的花园,也是她与外界抗争的力量泉源。
第259章 黑洞()
成年后的韩璐,细心地维护着自己可怜的自尊。
小时候受到伤害,最多也就难过2天,大哭一场,事儿,也就过去了。
如今,韩璐不敢拿自己赤果果的心去测试亲情了。
悲催。
三十多岁的年龄而已。
可韩璐早已懂得,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亲情,也一样。
===========
韩璐抱着赎罪的心情,带着儿子满北京地看病。
公立、私立……只要听说哪儿有“自闭症”专家,一定前去求医。
但是,儿子的情况似乎并没有医生说的那样乐观。
幼儿园大班里。儿子总是孤零零一个人玩。没有一个朋友。
班级里,自由组对活动的时候,儿子总是被剩下的那一位。这一切,韩璐原本是不知道的。还是儿子的主治医生,要求了解孩子的平时表现,这才以医生需要为由调取了录像。
视频资料并不是很清晰,但儿子的小身影韩璐是非常熟悉的。
韩璐看到,热闹的幼儿园大班里,小朋友们或跟着老师上课、或欢快地嘻戏打闹,每位母亲看到这场景,嘴角都会不自觉上扬。
韩璐的心,却是苦的。
她看到,儿子与这欢快的环境格格不入。不管孩子们在忙什么,儿子总是一个人呆着,面无表情,不哭不笑,像个木偶一样。对老师安排的游戏搭档,也无所谓,不热情不反抗不拒绝。从始至终,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跟他玩。老师安排一个,过来看看,说不敢就跑了;又安排一个,直接不愿意过来。
“我……不敢!”
“我,也不去。”
孩子是不会说谎的。
那几个孩子听老师的安排,来到儿子面前,可看了看,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小脸憋的红红的,最终还是明确表示不愿意跟儿子玩儿。
……
紧紧盯着视频。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韩璐永远不会相信这样的事儿会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韩璐心目中,自己的宝贝是最漂亮最懂事最乖巧也是最聪明的。
残酷的现实击打你的时候,从来不会提前知会你。
看到第三个孩子拒绝跟儿子玩的时候,韩璐终于泪奔。
一颗母亲的心,就这样被无情撕裂。
“怎么会这样?我儿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我儿子原来不是这样的?他……怎么会变成这样?究竟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找个没人的地方,韩璐号啕大哭。
她不能让这些负面情绪积压。必须及时释放。否则,自己真会扛不住。
一个人的精力,终究还是有限的。
韩璐掉进一个黑洞。
缓缓下沉。
===========
生活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惊喜,让你对余生充满希望;也会在你快要崩溃的时候,雪上加霜,让你对未来更加绝望。
儿子的“自闭症”是个黑洞。
这个黑洞,令人抓狂!让人绝望。
韩璐的心,一日日下沉、下沉、再下沉……
我们都是普通人,谁也不能像孙悟空一样,一个跟头翻到九霄云外;也不能拔根毛,吹口仙气又复制一真身出来代替我们除妖降魔。痛哭过后,韩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儿子。她多么希望儿子像个普通孩子一样,伤心了哭、高兴了笑,跟自己耍赖求抱抱……
然而,这些正常孩子都会的事儿,儿子已经不会了。
那些会哭会笑会闹会耍赖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看着视频里一群活蹦乱跳充满生机的孩子们,韩璐满眼羡慕。
很多时候,能够跟别人一样,就是一种幸福。
自己的儿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儿子,更像个木偶,不哭不闹不玩。
一个人,呆呆地坐着。面无表情。
看着儿子木然的脸,韩璐的心,开始疼痛。这种痛,像寒冬满天纷纷飘落的雪花,每片雪花都化作一根银针,针针刺痛韩璐的心。
韩璐开始花心思研究儿童心理。
同班有个热心妈妈告诉韩璐,她说自己的女儿因为在家里飞扬跋扈习惯了,到幼儿园大班里脾气也改不了,所以平时小朋友们都不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