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没练过,但是韵柔有丹方哦!”
第34章 法效先贤()
“虽然没有练过,但是韵柔有丹方哦!”韵柔的一句话忽然把已经跌入谷底的冯雪拽回了天堂。
“需要什么材料?难找吗?”冯雪的表情那叫一个急切,看起来就和韵柔看到了吃的似的。
“材料不难,大概需要一石黄粱或者一百斤干米又或者是与其精气含量差不多的食物,关键是炼丹的手法比较麻烦需要将丹药中的精气抽取出来,然后凝练成纯粹的精气丸。因为炼制过程对火焰的要求很高,所以没办法用凡火炼制。只能用阳力之火或者丹火。”说到这里,韵柔有些歉意的看了看冯雪,“韵柔没想到这次出来需要用到阳力,所以没有带转化设备”
“说了这么久丹火究竟是什么?”冯雪好奇的问道,此时他的心里不断出现什么“冷灵骨火”啊,“焚天金焰”啊之类的玩意,总觉得挺高大上的。
“丹火就是炼丹用的火焰啊。”韵柔理所当然的回答道,“因为炼丹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凡火是不行的,只能用真元力调整火力,这就是丹火,过去很多修士喜欢在有地火的地方架设丹炉,就是因为地火的温度稳定,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炼制的丹药。而阳力之火是使用阳力炉将阳力转化成的火力,能够通过调整阳力炉的出力来控制火焰的温度,比起需要分心控制的丹火和无法调整温度的地火都要好用很多。”
“等等让我缓一缓”冯雪脸一黑,“你是说丹火并没有什么富含特殊的能力,只是可以用真元力的输出程度控制火焰温度的火焰?”
“对啊!一般的丹药用丹火就足够了,师兄所谓的特殊火焰,就算是门槛最低的三昧真火也要还虚期的大修士才能施展呢。”韵柔一点没有不耐烦地意思,就这么慢慢的解释着。
冯雪此时已经明白了,合着这阳力之火说白了就是太阳能电磁炉啊!
“你等一下啊!”冯雪嗖的一下跑向了厨房,找出一个电磁炉来,给韵柔演示起用法来——“你看这东西行吗?”
“和阳力炉的用法差不多,这个是用电力的吗?”韵柔的眼睛里闪着小星星,“这么说起来,电力似乎确实比阳力要容易保存呢”
“”看着韵柔那种科学家一般的狂热眼神,冯雪忽然觉得这妹纸是不是在思考怎么回去把蓬莱岛的阳力科技树扭到电力能源上。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超市来来回回买了好几十袋大米,加起来怕是有一吨多,按照韵柔的说法,炼成辟谷丹的话大概可以用两年。
够普通人吃十几年的米,居然只能用两年,这让冯雪对于修真者对食物的消耗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好在他现在也是有储物袋的人了,要不然这一吨米至少要来回好几趟呢!
“话说炼丹需要丹炉的吧?有什么特别的材料或者形制要求吗?”将一吨大米堆在阳台的杂物间里,冯雪四仰八叉的靠在沙发上喘着粗气,虽然说有储物袋,可是拿出来后还是要他用力的啊!
“没关系的,只要不是法宝级别的丹炉,实际上都没什么差别,以前用鼎是因为冶金技术不行,实际上在宋朝的时候,百草堂很流行用铁锅炼丹的,甚至还分裂出了鼎盛一时的大宗门——灵食宗,他们认为丹药浪费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反而开发出拥有与丹药相同功效,味道也很好吃的灵食,只可惜蓬莱物产缺乏,灵食宗也只能重新被百草堂融合”韵柔的话语中颇有些遗憾的说到,实际上,灵食宗这种“灭亡”时间约等于蓬莱秘境建立时间的宗门,即使是在修真者中也很少有人知道,韵柔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只因为她喜欢吃。
嗯,虽然嘴里吃的是糙米,但也不妨碍她找一些看起来就很美味的菜谱下饭不是?
“好吧,看样子我要效法先贤了,也不知道用电磁炉和中华锅能练出什么丹药来”冯雪一边吐槽,一边从厨房拿了个铁锅放在饭厅那里是他选择的炼丹地点,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够空旷。
除此之外,他手中还拎着一个灭火器,那是他知道要炼丹后,顺手买来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不过冯雪将器材找来之后,韵柔却没有立刻开始,而是仿佛打太极一般伸出双手虚抱在身前,一副闭目冥思的样子。
冯雪见韵柔这幅姿态,担心有什么禁忌,也不敢随意打扰,而是转身敲了敲韵兰的门,这丫头学会用电脑后就开始沉迷武侠,除了吃饭基本不出门,还美其名曰“寻找灵感”。
“什么事?”韵兰打开房门,脸上充满了“仙气”,好吧,此仙气非彼仙气,乃是熬夜休仙之气——这丫头怕是一夜没睡。
虽然修真者身体素质过硬,但这丫头显然是第一次熬夜,脸上那种困困的神色却是遮掩不了的。
冯雪对此也只能笑笑道:“没什么,只是想问一下韵柔这是在干嘛?”
“嗯”韵兰揉了揉自己略微有些婴儿肥的小脸,打起精神朝着客厅看去,脸色也随之变得奇怪起来——“你们这是准备炼丹呢?”
“对啊,你看出来了?”冯雪挑了挑眉毛,铁锅在饭厅,大米在阳台,韵兰怎么看出来的?难道说韵柔此时的行为是炼丹前的准备?
韵兰听了,并没有如同冯雪想象中那样傲娇的自夸一下,而是很直接的点了点头:“嗯,韵柔在凝聚丹种呢!”
“丹种?”冯雪被这个名词说愣住了,因为作为一个大吃货帝国的国民,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词呢?
当然,有些人不知道,但是说到豆腐,总不会有人不认识吧?
没错,豆腐诞生的源头,就是淮南王刘安以豆浆培养丹种(晶种)炼丹,无意间制作出来的。冯雪一直相信,淮南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因为他炼制出了金丹,只因为他制作出了豆腐,所以功德成仙,白日飞升了。
从字面上来说,丹种说白了就是提升结晶率的晶种而已,只是韵柔此时一副发功冥想的样子,却又好像不是那么简单
第35章 炼丹()
看到冯雪那副狐疑的神情,韵兰似乎找回了修真者的骄傲,用老师一般的语气说道:
“炼丹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将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萃取出来,然后凝结起来的过程,但是有些材料的混合并不容易,用正常方法的话,至少要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才能让它们融合,后来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前辈发明了种丹之法,以成品丹药的碎屑作为丹种,加速这个成丹的过程,不过这种做法形成的丹药品质会有所降低,一般是用来量产普通丹药的。到了宋朝,这一手法便又有了进步,有人用真元力制作出一个丹药框架代替丹种,在炼丹时以真元将需要的部分引入其中,这样产生的丹药品质好,成丹快,唯一的缺点是比较考验修士的真元力控制水平,丹种做的越好,药力分布就越是均匀,药效也就越好。”
“”冯雪此时很想吐槽,又不知道从何处吐起,不过他却也明白,这才应该是一个文明应有的情况,像是很多中那样,找到一门上古炼丹法诀,就能傲视几万年来的所有药师的情况,只能问一句:这个世界的强者是多不求上进啊!
动辄几万年的时间,炼药技术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落后了!
冯雪和韵兰谈话的功夫,韵柔的双眼正慢慢的睁开,在他的两手之间,一枚大约龙眼大小,纯净透明,仿佛无暇的水晶球一般的浑圆球体正发出诱人的光泽。
“柔师妹不愧是蓬莱(门派,不是蓬莱秘境)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这枚丹种应该达到上品了吧?”韵兰看着那颗水晶般的小球,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嗯,可惜还差一点才能达到极品。”韵柔挂着些许遗憾的摇了摇头,但冯雪却仿佛看到了一个学神拿着自己的试卷摇头叹气——“可惜,还差一分才能拿满分。”
韵兰不爽的哼了一声,说好的行内互吹呢?你这就直接学神的蔑视了?
“好了好了,现在就开始炼丹了吗?”冯雪似乎也看出韵兰有些尴尬,立刻打了个哈哈。
“嗯,请师兄帮忙把粮食拿来,一石黄粱炼好后只能储存半年,因此不宜多练,一百斤大米就够了。”韵柔捧着丹种小心翼翼的朝着饭厅走去,丹种下锅前可是个脆弱玩意,不小心随便粘上点什么都可能会影响成丹的品质,韵柔也只能用真元力包裹着丹种,以避免丹种受到污染。
铁锅被韵柔以水属性法术冲洗了几遍,又镀上一层真元之后,才将其架在锅上,又施法招来无根之水(蒸馏水),静静地等水烧开。
那样子,哪里是在炼丹啊?分明是在做饭嘛!
“劳烦师妹将米打碎,越碎越好。”韵柔捧着丹种望着铁锅,态度诚恳的对韵兰说到。
“知道了。”韵兰并没有拒绝,而是瞪了冯雪一眼,冯雪当然明白她是什么意思,立刻解除了韵兰的法力封禁。
只见白光一闪,墨兰剑瞬间握在韵兰的手中,还未等冯雪的视觉捕捉到那剑的痕迹,冯雪搬来的五十公斤大米便已经变成了米粉,高高的堆在平铺在地面上的蛇皮袋上。
那种细腻程度,甚至远超于机械打粉,冯雪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已经打成了黏土级。
不多时,水已烧开,韵柔随手一招伴随着轻盈的风属性法术,一捧米粉就这么落入了水中,而剩下的米粉却没有半点摇晃,这种控制力,饶是不懂法术的冯雪也认识到了韵柔的强大。
米粉入锅,渐渐将一锅水染成白色,大约估计了一下浓度之后,韵柔便轻轻地将那龙眼大小的丹种丢入了水里,那双如玉的手也开始飞速变换起法诀来。
随着一圈圈的涟漪泛起,乳白色的米浆开始慢慢褪色,当颜色从乳白变成淡淡的灰白时,便有一团大约拳头大小的灰色“泥团”从锅中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