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小僧谢过杨施主,杨施主来得早,不知有没有用过早点,如不嫌弃,请到后堂,待小僧献上素斋,给杨施主充饥!”

王平安一乐,心想:“嘿,还真管饭啊!好,倒要看看唐朝的素斋到底是怎么个做法!”

杨氏一摆手,道:“还未添完香油,怎能用饭,那可是对佛祖不敬啊!”

知客僧脸上喜色更浓,心说:“这一串珠子可就不少了,难道还要再添一百贯不成,那可真是太好了!”

杨氏道:“那串珠子是上次我还佛祖让我儿病好的香油,可佛祖保祐得多些,竟让我儿成了小神医,这以后可不怕再有病了,所以我再添一千贯,敬献佛祖,请他老人家以后再多多保祐我儿,最好能中个进士!”

知家僧咝地倒抽了口凉气,又惊又喜,一千贯的香油钱,这可不是小数目啊,都够再建座大殿的了!他忙道:“多谢杨施主,您老人家礼佛心诚,佛祖必会连连保祐!”说完,将杨氏和王平安请入后堂,他则匆匆地走了。

后堂布致的倒也雅致,矮脚小桌,黄缎坐垫,桌上茶具整洁,看来是宝塔寺里专门招待大香客用的。

王平安盘膝坐在垫上,道:“娘,这寺里的僧人倒也热情,想必平日里布施的香客不少,他们已经招待习惯了。”

杨氏颇有些得意地道:“香客虽多,可能添一千贯香油钱的却没几个,我儿稍等,那寺里主持马上就来!”

不用稍等,她的话音还未落地,就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到了门口才稍稍放缓,随着一声佛号,一个身披大红袈裟,年纪四十来岁的肥大和尚出现在门口。这胖大和尚人没进门,客气话先进来了,他道:“哎呀,原来是杨施主驾临本寺,贫僧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说着话,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杨氏也不起身,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道:“儿啊,这便是寺里的主持慧德禅师,你快快见礼!”

王平安冲母亲一挑大拇指,夸她神机妙算,主持果然来了。杨氏甚是得意,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铜钱砸出,鬼都能使唤得动,何况一个区区主持。

王平安站起身,向慧德行了一礼,并没多说什么。

他没话说,可慧德的话却不少,上得前来,上下打量王平安一番,忽道:“呀呀,王小施主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看这面相乃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才华满腹啊!”

他转脸对杨氏道:“杨施主,你听贫僧一句劝,快快送王小施主进京吧,早早高中进士,好为朝廷效力,王小施主一做官,百姓可有福啦!王小施主越早高中,百姓也好越早受他的恩惠,这可是天大的善举。阿弥陀佛,贫僧替天下百姓,向杨施主请愿了!”

王平安哈哈大笑,这和尚可真会说话,马屁拍得也太响点了吧,有点震耳欲聋了!

慧德马屁虽拍得夸张,可偏偏是杨氏最喜听的,她最喜欢别人夸他儿子好!杨氏点头道:“承主持吉言,待日后我儿高中,老身必再来寺中,多添香油,保我佛长明灯万古不熄!”

慧德千恩万谢,马屁如潮,拍得王家一老一小,尽皆舒舒服服。不多时素斋端上,慧德亲自坐陪,添饭挟菜,招待得十分殷勤。

席间,杨氏又说起王平安自己会开药方的事来,这个光荣事迹,她对亲朋好友说了不下几十遍,每说一次,便更加完善一点,现在说出来,当真是极具传奇色彩,精彩万分!

慧德至始至终面带微笑,频频点头,时不时的还插上几句嘴,夸夸王平安。王平安在旁边听着相当地不好意思,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吹得也太过火了吧!

慧德道:“看来王小施主是得了一本专治疑难杂症的医书……嗯,在佛祖的保祐下得到的,不知可否借贫僧一观?实不相瞒,我宝塔寺始建之初,便是以救治百姓为宗旨,所以寺中多有医书,但都太过普通,有些疑难杂症却是无法医治,以至于百姓苦楚,不知王小施主能否将医书借寺中一抄,也好造福徐州一地百姓?”

王平安哦了声,心想:“看来这和尚也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倒也有些善心,竟想着为百姓看病。嗯,也对,如果他当真一味的市侩,也不可能当上这一寺主持的。”

他摇头道:“不瞒主持,那医书我找不到了,不过里面内容倒记得一些,如是寺中遇到什么疑难杂症,你和我说一说,我倒可能帮着参考辨证一下,但是否有用,却是不敢保证!”

慧德倒不强求医书,听王平安愿意帮忙辨证,便道:“前几日京师长安灵感寺有位师弟来访,我宝塔寺源与灵感寺,同根同源,贫僧自要好生招待,可我这位师弟却偶染风寒,这种小病本不必求医,寺中就能医治……”

王平安一听这话,就明白了,那肯定是没治好啊,有可能是感冒,感冒虽是小病,可却能引起许多大病出来的,可别小看感冒!他道:“风寒有很多种,不知贵师弟得的是哪种?”

慧德想了想道:“贫僧不太懂医术,只知照方抓药。看我慧德师弟的样子,寒热不定,有点……有点象疟疾,但吃了药后,病情不见好转,反倒耳朵聋了,一点声音都听不到!”

杨氏一拍手,道:“那是吃错药了!”

附:当归枸杞茶(补血药膳)

原料:当归3g,枸杞子9g,红枣9g。

做法:将当归、构杞子、红枣放入锅中,倒入500ml水,煮10分钟即可。

功效:补血调经,养肝明目。当归有抗贫血及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枸杞子有保护肝脏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配合红枣丰富的维生素及铁质,是养颜补血、保肝、明目妙品。

第十章 感冒引起的耳聋

慧德肥肥白白的脸上顿时露出尴尬之色,道:“阿弥陀佛,贫僧确是不太会开药,只能照书开方,也许,也许当真是开错了药吧?”

他嘴上谦虚,其实可不是这么回事。身为宝塔寺的主持,这寺又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佛门圣地,他岂能不会开方,别看他长得肥头大耳,言语市侩,可却半点不比城中的医生医术差,只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弱了些,而他师弟得的正好不是常见病。

杨氏看向儿子,大声道:”儿啊,去给主持的师弟看看病,治好了他,也算是善举一件!”她对儿子信心十足,虽然很是盲目,说不出半点道理,可就是认为儿子一切都好,什么事也难不倒他。

王平安一咧嘴,心说:“我地个亲娘呐,病人还没看着呢,就让我治好他,真当我是神医哪,那是你们自己吹的,别吹着吹着,就当成真事儿啊!”

慧德见王平安年纪不大,医生这种职业,是年纪越大越值钱,这么小的年纪,怕是什么也不懂吧,就算是看过一本医书又能如何,我可看过几十本呢!

心里这么想,脸上却又惊又喜,道:“如果王小施主愿意出手救治,那我师弟可有救了,贫僧替师弟多谢了!”郑重其事地冲王平安行了一礼。

杨氏大感兴奋,饭也不吃了,站起身,催促道:“快快,我儿快去给那京城来的和尚看病,快点儿将他治好,咱们好快点回家!”

王平安只好跟着起身,点头答应,心里却没底。

慧德前面带路,领着两人出了后堂,向塔林走去。行到半路,却见小姑娘丁丹若跑了过来,她一直等在外面,见杨氏和王平安出来,自然跑来服侍。

一行人进了塔林,见林中又有一殿,殿外不少工匠在做活,是在用木头雕刻佛像。王平安路过时看了几眼,心中感叹,这寺里确实是真有钱啊,雕刻佛像的木料竟是上好的檀香木,光看这些木料,怕就得值好大一笔钱。

走不多远,出了塔林,进了一片竹林,林中有一小小禅房,门窗紧闭,想必长安来的惠正便住在这里。

到了门前,慧德也不敲门,吱嘎一声,直接推门而入。王平安向里面看去,只见屋里地中一名青年僧人盘膝坐在蒲团上,正回过头来看他们。这僧人和慧德完全不同,慧德是肥头大耳,袈裟华丽,而这僧人不过二十七八的年纪,身上只穿着件灰色僧衣,人长得极是英俊,气质上佳。

杨氏进了门,便道:“这小师父倒是长得俊俏,当和尚可惜了!”她快六十的年纪,说话自是肆无忌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稍有无礼,别人也不会怪她。

青年僧人没什么反应,慧德倒是肥脸一红,道:“身体发肤,不过是皮囊罢了。”摸了摸三层下巴,颇有些悻悻然。

青年僧人正是灵感寺来的惠正,他耳朵失聪,又不会看唇语,不知杨氏说的是什么,站起身,双掌合什,念了声阿弥陀佛,算是打招呼。

慧德道:“这便是我师弟惠正,患病已有好几日了,什么都听不见。”

王平安上前啪啪拍了拍手,问道:“惠正师父,你听得见吗?”

惠正摇头,大声道:“听不见,小僧耳朵聋了,敢问施主如何称呼?”

杨氏在旁道:“看来是真聋了,要不然不能这么个喊法。”

王平安拉了惠正一把,两人一起坐下,见旁边小桌上有纸笔,王平安提笔写道:“我是王平安,来给你看病的。”

惠正笑着摇了摇头,道:“小僧失聪,乃是侍佛心意不诚之故,不是得病,多谢王施主美意,不必为小僧费心了!”声音依旧很大,他并非是有意大着嗓门说话,而是耳朵听不见声音后,说话声便会自然而然的大起来。

王平安提笔又写道:“那你的风寒呢?”

惠正又道:“同样如此,多谢施主费心,你请回吧,小僧还要再默念三千遍《金刚经》,以赎罪孽。”说着,闭上眼睛,嘟嘟囔囔地念起经来。

王平安回头问道:“主持,你这师弟以前犯过事儿?要不然怎么赎起罪来了?”

慧德苦笑道:“我这师弟自小皈依我佛,不太通世事,他以为得病是因为侍佛心意不诚之故,倒不是以前做过坏事。”

王平安嗯了声,也不管惠正愿不愿意,抓起他的一只手,三指搭腕,号起脉来,惠正睁开眼睛,连连摇头,对王平安所为,大不以为然。

“脉相浮弦,确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