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6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平安笑着冲他们拱手,杜老大则叫过几个人,都是村里的木匠,据他说个个都是好手。他们的村子因为没有土地,光靠租种别人的,很难养活家小,所以差不多家家都会点手艺,用来维持生计,他们生存艰难,为了能够养活家小,所以单论手艺,确是要比同行强上不少,不过赚的钱却要少上许多,雇主们往往看不起他们。

杜老大道:“哥几个到我家去说话,有事儿和你们说。”他点了五个村民的名字。

王平安笑道:“看来会木匠活儿的还不少啊,我看以后你们村子干脆改名,叫鲁班村好了。”

杜老大大喜,认为这是刺史大人赐名,村民们也连声感谢,都说以后村子就叫鲁班村了。

去了杜老大的家,进屋之后,王平安看杜家嫂子仍旧躺在床上,虽然还很虚弱,但看脸色,倒是比上次强上不少。

王平安坐在床边,笑着轻轻拍了拍杜家嫂子的手臂,让她躺好,不用起来见礼。他问道:“杜大嫂,这些日子一直在服药?”

杜家嫂子已经知道眼前这少年就是庆州城里最大的官儿了,听她男人说的,而且这位大人还给她男人找了份好活,能拿不少钱的好活儿。

她心中感激,小声道:“小妇人……大人好……”心情激动,说不出句完整的话来。

村民们围在门口,还有小孩趴在窗台上的,他们都道:“杜家娘子,快起来啊,吃了那么多的药,怎地还不见好!”

王平安看了他们一眼,说道:“小心啊,她这病可是传染的,小心你们也得上这种病!”

出乎意料地,村民嘻嘻哈哈地谁也没怕,有的人道:“要得早就得了,杜老大一家,除了杜家娘子之外,谁也没得啊!”

别的村民也都嗯嗯的,都说没事。

王平安摇了摇头,不再理会他们,拿起杜家嫂子的手腕,给她号脉。片刻,号完脉后,又做了其它检查。

因涉及到月事的询问,王平安挥手道:“没事的就都各回各家吧,杜老大把门关上。”

杜老大连忙答应,把村民送走,让那五个巧手木匠等在院里,他回身把门关上,陪在床边。

王平安对杜家嫂子道:“杜老大有些话说不清楚,他只说你有月事来临,却没说具体如何,想来他是不明白。我要问你,时间可对,与未生病前,可有差别?”

杜家嫂子有些难为情,但她也知这是在给自己看病,轻声地说了几句。王平安点了点头,其实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看病而已。杜家嫂子的月事情况,能达到刚生病那会儿的状况,但仍旧不正常,只能说是在恢复中。

王平安听罢,道:“原来的那个方子不要用了,我要改一改。”他叫进欧阳利,拿出携带的纸笔,又重新开了药方。

新药方和上次开的药方大致上相同,只是把原方中的青蒿去掉,又加入了牡丹皮和地骨皮。

开好药方,王平安道:“杜老大,治你母亲子病的药不能算是便宜,没办法,这种病……怎么说呢,属于富贵病,普通穷人还真的得不起,花销太大。不过好在你现在有了好的活计,赚的也不少,如果大水车造好了,我还会给你一些红利,不但够给你母亲子治病的,送孩子上学堂,起新屋买田地都够的,所以你一定要好好打造水车啊!”

他把药方交给杜老大,又道:“这话你私下里和外面的那几个人也说说,让他们明白为我干活,是有大好处的,不要偷懒,也不要把图纸泄露出去,至少今年之内,绝对不可以,如果泄露出去,我定要追查!”

杜老大手捧药方,道:“小人明白,小人一定会看住他们的,大人尽管放心,我们村子里的人都是信得过的。”

王平安嗯了声,道:“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多提醒一句,倒没有信不过你们的意思。”他转头对杜家嫂子道:“我给你开的新药,可以凉血退蒸,以你现在的情况看,服上十剂左右,就能见好。”

杜家嫂子道:“十,十剂就能好吗?”她很有些心疼钱,这病拖的,把整个家都拖垮了,有时她真恨不得自己赶紧死了。

王平安道:“会见好的,不过这病并不好治,估计还得再换方子。当你服新药时,感觉吃东西能吃出味道了,饭量增大,那就见好,到时要加重药量,直到你的潮热盗汗之症消除,我再给你看,那时再换方子不迟。”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眼杜老大,心想:“以后的方子和调养所需费用,会越来越贵,你不使劲儿干活,怕是我给你的工钱再多,你老婆的病也治不好啊!”

肺痨就是这样,花费巨大,曾经有一部很著名的日本电影“黄昏清兵卫”,讲的就是有关这种病的,妻子得病,就算把丈夫累得半死,也是治不好的,家里一贫如洗。

王平安站起身,道:“我们出去说话,让杜大嫂休息吧!”他出了屋子。

外面那几个木匠正蹲在地上说话呢,见王平安出来,连忙站起来。王平安先让杜老大把事情的原委,大概的说了一遍。其实这个消息木匠们早有耳闻,刺史大人总是沿河考察,就算是别人不说,他们也能猜出个一二来。

待把事情说完,王平安拿出图纸,让他们看。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些木匠们一看图纸,立即就说这不和翻车差不多么,虽然更加巨大,但从木匠的角度来讲,并不难做,手艺上没有难关可破,只要按着这个图纸,直接就可以造出来。尤其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木匠,甚至说他以前曾经造过翻车,到现在还记着该怎么造呢!

王平安一听乐了,看来这些人不比杜老大差啊,不但眼光不弱,而且竟然还有打造翻车的经验!

他道:“你们所说的翻车,我称之为龙骨水车,而这种新的水车,我叫它为平安水车。别人呢我都信不过,我就信得过你们,我相信你们肯定能造出这种水车,到时我重重有赏,让你们全都过上好日子!”

木匠们大喜,连声说不敢,只求能有口饱饭吃就成了。

王平安拿出朝中大臣们的手段,挨个问了木匠们的名字,还特地每个人都拍了拍肩膀,说了无数声,我相信你们,你们一定行的!把木匠们感动到差点哭出来的程度,个个拍胸脯保证,他们一定要造出这种水车来,以报刺史大人的知遇之恩。

王平安勉励一番,又让欧阳利取了钱出来,分给各个木匠,让他们安顿好家里,只有家里安生了,他们才能专心打造水车。

离了小村,王平安返回城里。

百姓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出来,那么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会成倍的增加。不过才过了两天,到了第三天上,还是第三天的上午,杜老大便跑到了刺史府,从一个木箱之中,抬出了打造好的水车模型。

王平安见了这水车模型,只感不可思议,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啊,虽然没有上漆,但却没有半根木刺儿,通体光滑,精巧之极,没有丝毫因赶工所导致的粗糙之感。

这架水车模型,完全是照大水车按比例缩小的,不但水车造得精美,连如何固定在河岸上的槽架都打造得异常精致,几乎和现代人用在鱼缸里的工艺品相仿,甚至还要更加精美上一筹。

王平安大喜过望,立即叫人把模型搬到了花园里,放在池塘边上,他亲自蹲下,用手推动水流,哗哗声中,模型转动起来,池水被提上了岸!

杜老大蹲在他身边,一脸紧张地问道:“大人,您可还满意?以前小人们都没有打造过这玩艺,这是头一次,不知功效如何,能不能让大人您满意?”

王平安笑道:“头一回打造,就打造出这种效果,已经很不错了。”顿了顿,他问道:“如果把它打造成大水车,提水的效果会不会有所改变?”

模型毕竟是模型,能不能真的实用,还得仔细研究才成。

杜老大把头点得象鸡啄米,道:“没问题,其实小人们在打造这个……这个叫模型的东西时,又发现了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只是时间紧,所以没有直接改动,等打造大水车时,就能用到了。”

王平安笑道:“好,那太好了。不过,你得记住,任何一处改进,都要详细记录下来,画到图纸上,万不可给外人看,明白吗?”

杜老大道:“是是,小人一定照办。大人放心,您都嘱咐这么多次了,小人自然不会对外人说起这件事的,绝对不会把图纸外泄的。”

他们蹲在池塘边看着模型提水,越看越爱看,仿佛看到了庆州大丰收一样。这时,有人来报,说长安来人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 米小苗替太子关心王家的亲戚

王平安听了禀报,笑着起身,道:“这么快,按着路程来讲,我还以为得再等几天呢!”

他转头对杜老大道:“长安来人,我得去招呼。你这就回去吧,告诉他们模型做得很好,我很满意,你们抓紧时间,开始打造大水车吧,一开始可能慢点,不过没关系,先找经验,然后再加快速度。”

杜老大连声答应,跟着仆人,便要出刺史府。

王平安看着他有些微驼的身影,知道这是生活的重担压的,心中感叹,在哪个时代穷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啊!他大声道:“杜老大!”

杜老大忙回身,看着王平安,就听王平安道:“去帐房支三十贯,算是我赏给你们的,这个模型做得好,做得越好,我赏得越多,以后你们要加倍的努力才是!”

杜老大大喜,这个模型他们确实做得用心,可却没想到会赏下这么多的钱,看来给刺史大人干活,确实会象他说的,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富裕的!

他忙不迭地道谢,给王平安跪下磕头。王平安冲他摆了摆手,道:“不必如此,以后不要没事总跪,男儿膝下有黄金啊!”

离了后花园,王平安来到了前院的大堂。一进大堂,就见米小苗眉花眼笑地看着自己,身后还跟着蒙氏兄弟。

王平安忙冲他们笑了笑,心想:“我刚刚告诉杜老大男儿膝下有黄金,可现在自己就要跪了。”他在天井里跪好,面南接旨。

米小苗打开圣旨,念了一遍,主要就是朝廷同意王平安修庆州水渠,并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