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队越行越近,哈米提望着门口这人,心想:“这个人怎么这么面熟啊,好象以前在哪里见过!呀,不会是那人吧?”
他赶紧来到队中,到了米小苗的车旁,用鞭子敲了敲车窗,问道:“米大人,你出来看看,认不认得城门口那个人?”
米小苗在车中打了个哈欠,他正睡回笼觉呢,听哈米提问话,打开车窗向前望去,一望之下,顿时叫道:“啊,这不是冯大人吗?”打开车门,蹭地就从车里窜了出来,一溜烟似地向那人跑去。
哈米提道:“果然没有认错人,竟真的是洛阳留守啊!”
阿依丁凑了过来,道:“姐夫,你说那人是谁?”他没有见过洛阳留守,所以才有此一问。
哈米提低声道:“那人便是洛阳留守冯宁荣,京中长孙大人的得意门生!”
阿依丁一愣,看向城门口那人,奇道:“我倒是头次见到他,听说这人很是傲慢无礼啊,怎么竟亲自送人出城?刚才他是在送人出城吧?”
哈米提默默地点了点头,转头向那远去的马车看去,那队车马早已走得不见踪影!
米小苗连跑带颠地到了冯宁荣的跟前,叫道:“冯大人,你还记得小的不?”
城门口之人,正是洛阳留守冯宁荣。
洛阳留守应该被称为东都留守,对于皇帝不在洛阳时,城中设有分司机构,管理洛阳,长官称之为留守。这个官职以后会被淡化,原因是李治和武则天经常到洛阳居住,并改洛阳为神都,皇帝皇后总在洛阳待着,自然也就用不着谁替他们留守了,所以这个官职逐渐会变得有名无实,但现在还是很有实权的。
冯宁荣是长孙无忌的得意门生,深受信任,长孙无忌在京中掌权,洛阳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要派自己最信得过的人镇守,于是便启用冯宁荣。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所以冯宁荣年纪不老,便做了地方官中的龙头老大。
冯宁荣听有人喊他,微微一愣,看向米小苗,心想:“这人是谁啊?”
就象听到他的心声一般,米小苗叫道:“冯大人,小的是米小苗啊!”
见对方这么亲热,明显是认识自己,不能太失礼,冯宁荣忙啊了一声,强自挤出一丝笑容,道:“原来是米贤弟……世兄!”没弄明白对方是何等身份,称呼上便不太好把握。
米小苗再次“提醒”他,叫道:“小的在东宫当值,常听太子殿下提起你!”
这个混帐东西,原来竟是个宦官!冯宁荣脸上笑容更盛,在他心中,宦官全是杂碎儿,一个好饼没有,但却是万万不能得罪的!连忙紧走几步,迎上前来,拱起手,非常客气地道:“原来是米公公啊,好久不见,一向可好?嗯,看米公公红光满面,想必日子定是过得很是舒心!”
堂堂冯留守,怎么可能记得住自己这个小宦官,这纯属是在自己的一步步提示下,硬挤出来的客套话,米小苗岂有不知之理。他上前冲冯宁荣行了一礼,问道:“冯大人,你怎么出城来了?”
冯宁荣脸色立现不快,道:“出来送个人,哼,徒有虚名之人!”显而易见,他对刚才那个漂亮的年轻人极其不满,但又有些得罪不起,就算心中不快,也还是亲自送出城门,礼数到位。
米小苗问道:“能劳动冯大人亲自送出城来,那自是大有来头之人啊,小的可认识他?”
冯宁荣道:“是个医生,米公公定然认得。”
歪着头,米小苗想了想,道:“能让冯大人这么个送法的医生……莫非是老神仙孙真人?他,他在哪里?”他紧忙四下张望,想看看那传说中的神仙人物。
冯宁荣嘿然道:“孙真人是何等身份,凡人哪会那么容易见到,如果是他,我至少得送出城外一百里!是他的弟子,就是那个自称是天下第二名医的人!”
米小苗一愣,道:“一指定生死?”
“可不就是他嘛!”说罢,冯宁荣重重地哼了一声。
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跟我走一趟
米小苗道:“一指定生死可是骄傲得很。在长安时也不轻易给人看病,怎么却来了洛阳?哦,是冯大人你请他来的,大人家中可有人生病?”
冯宁荣不太想说这事,又不是七姑八婆的,有什么烦心事都要和街坊邻居说个不休,以他的身份,如果对方不刨根问底儿,他自然是不会说的。
冯宁荣叹了口气,道:“家中确实出了点意外,一言难尽啊!对了,米公公你怎么到洛阳来了,可是太子殿下吩咐你出来办事?”
对人不喜欢说,米小苗自然也不能多问,他虽然对别人吆五喝六的,但在冯宁荣的跟前,别说自称本大人了,就连人家管他叫公公,他都不敢生气!
米小苗忙点头道:“自是太子殿下派小的出来的,要不然以小的身份,哪敢擅自离京。那不是找死嘛!”顿了顿,又笑道:“是去徐州请个人,参加重阳节的聚会,时间上不急,太子殿下又不催促,所以小的请到人后,转程来洛阳,看望冯大人!”
这话说得就不尽不实了,他来洛阳是为了游玩,好不容易得个出京的机会,哪能浪费,如果不是在城门口碰见冯宁荣,他才不会去看望呢,在长安当奴才还没当够么,还要巴巴的跑到洛阳来当!
冯宁荣哦了声,心里也明白这是客气话,哈哈一笑,笑容中却满是苦涩,道:“这几日我怕是抽不出时间来陪伴米公公了,不如我派人陪你如何?”
“哪敢耽误冯大人的时间,你太客气了!”米小苗忙道。
两人沉默半晌,都感无话可说,他俩并不熟识,身份又相差悬殊,并无相同的话题,所以一时尽都感到有些尴尬。
哈米提从后面过来,先冲冯宁荣行过礼。又对米小苗道:“米大人,冯大人事忙,咱们是不是……”
米小苗忙道:“对对,咱们还是快进城吧,不能耽误了冯大人处理公务!”
冯宁荣嗯了声,翻身上马,便要返回城中。米小苗不敢托大,忙也叫人牵来马,他骑上陪着冯宁荣向城里走。
进城之后,路上仍是沉默,场面相当地尴尬。米小苗心里念头急转,不能这么尴尬下去了,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见了面啥也不说,这算怎么回事儿呀!可说什么呢,说宫里的事儿?宫里的事儿可不能乱说,可除了宫里的事儿,他也不知道别的啥了呀!
忽然,脑筋一转,米小苗找到话题了。骑在马上,他笑道:“还真是巧了。冯大人见了一指定生死,而小的这次去徐州,也是为了请一位名医,名叫王平安,他医术高超,就连太子殿下都知道了。”
冯宁荣哦了声,扭过头来,问道:“王平安?可是那被人称为平安小神医的人?我倒是听见过他的一些事情,这次赈灾有功之人,徐州以他为首,前段时间往来文书里面,尽是他的名字!”
这个话题他倒是感兴趣,米小苗立时话就多了起来,他笑道:“王平安现在已经不是小神医了,而是小观音,他受了观音菩萨的点化,就在昨晚,竟然连续为一名产妇接生出四个儿子,简直就是送子小观音啊!”
冯宁荣又哦了声,将马缰松了松,放慢马速,问道:“这是怎么回事,米公公且说来听听!”
米小苗立时口若悬河起来,将昨晚之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加入了不少飘渺虚拟的小细节,都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
听罢之后,冯宁荣却摇了摇头,道:“事反常即为妖,这事未免太过神奇了。让人难以信服。据我猜测,那王平安医术是应该有些的,但却被夸大了,怕是与那一指定生死相同,都是名不副实之辈!”
“非也,非也,冯大人此话差矣!”米小苗把头摇得象个拨浪鼓,他道:“这事是小的亲眼所见,哪能有假,小观音为人是很谦虚的,他能有今日之名头,完全属实,并无半点虚假成份!”
深怕冯宁荣不信,他便说起当初怎么试探王平安的事来了,如何找了个乞丐,王平安又是如何冶好的,又如何把事情闹得满城皆知!
这件事情本来挺丢人的,米小苗在徐州时从来不提,可昨晚在白马寺中,王平安神奇地接生出了四胞胎,虽然王平安坚决不承认这和佛缘有什么关系,但米小苗却是信的,王平安名满天下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既然王平安定会成为名人。那么史书里怕是会写到他的事迹,而他试探王平安的事情,如果能被记入到史书里面,那米小苗三字岂不是也能在史书上留名?
在现代,不少人都是不管好名还是坏名,只要能出名就行。而在唐朝,对于一个根本不可能写上史书的宦官来讲,也同样不管好事还是坏事,只要能让名字被记上去,那就足够了了,做不到流芳百世。那何不遗臭万年!
所以米小苗心中已然做出决定,这件事再无需隐瞒,他要逢人便说,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米小苗和王平安的这个“典故”,让所有写史书的人,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统统都让他史书留名。而冯宁荣便是他的第一个听众!
冯宁荣听罢这番已经“深入加工”过的典故后,大是感到惊讶,道:“用蚂蝗治疗对口,这真是闻所未闻啊!照你这么说来,牛正宏没有说谎啊,那王平安确是有些本事!”
牛正宏给他的公文里面,全是王平安的好话,他看了之后,很是不信,一个小小少年岂有这种本事,他不要钱白给别人看病,想来就是为了扬名,而那些受了他的恩惠之人,自然要为他吹嘘,如此一来,自然好评如潮,这种手段历史上无数的人使用过,毫不为奇,所以他是向来不信的!
可今天听米小苗这么一说,冯宁荣未免有些动摇,徐州本地人说王平安好,那也就罢了,怎么他一到洛阳,也是人人夸赞,难不成他确是“名副其实”?
冯宁荣回过头,问道:“王平安可在车中?”
米小苗摇头道:“现在没有,他被那念苦老和尚逼得不行,只好先行入城,并不在车中。不过冯大人放心,他很快就会找来的,我们找他不好找。但他找我们却是容易的!”
冯宁荣长长地嗯了一声,想了想,道:“我送你们去驿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