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华托着下巴,呆呆得看着外面,忽然得好像看到了什么,大声指着窗户外面,喊道:“快看快看,那边有头牛,有头牛!”
“在哪儿呢?在哪儿呢?牛在哪儿呢?”
“在那边,快看,就在那边!”
原先的时候,大队公社里面是有牛的,不过包产到户的时候,大多数牛没法分,就都卖到了。所以像刘青山他们这些人,对于牛是没有多少印象的,见到牛之后,有些兴奋是在所难免的。不过,其实像刘青山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应该都见过牛,只不过都没有记住罢了。
曹明和曹喜才两个立刻都趴到了窗户边上,仔细得观察起牛来。
“真大啊。”
“这么大的牛,一天要吃多少草啊?”
“我听他们说牛能挤出奶来,也不知道牛奶是什么滋味。”
在1998年以前,刘青山他们从来都不知道牛奶是什么滋味的。而1998年的时候,大寨村有一家专门搞奶牛养殖的,养了几头奶牛,后来刘振远每次给儿子送饭的时候,总会到大寨村买上几包牛奶,给他营养营养。
刘青山抬头看了一眼自己三个一脸憧憬模样的小伙伴,嘴角微微一笑,说道:“你们要是想喝牛奶啊,咱们赚了钱,就可以天天喝牛奶了。”
喝牛奶能让人长高,刘青山对前世自己的身高不满意,所以这辈子一定会在长个子方面多下点功夫的。
“真的吗?”
“牛奶到底什么滋味,山子你知道吗?”
“听说牛奶很好喝,可是我都没见到过,电视上面牛奶真的超级美味啊。”
刘青山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牛奶是个好东西啊。”
而这时,乘务员走过来,看着四个小朋友,忙问道:“咦,怎么就你们四个,你们家大人呢?”
刘青山一看乘务员终于来了,忙掏出来了五块钱,笑着说道:“就我们四个,补票,从徐家庄到泰南火车站。”
第74章 采购()
四个小孩,没有大人陪同,然后就混到火车上来了。
这如果是十年以后,然后遇到个负责任的乘务员的话,刘青山他们,肯定会“遣送回家”了。
不过,在1992年,前来查票的女乘务员,除了表达了十分惊讶之外,给刘青山他们补了票,然后就没再干别的,走了。
这个年代,许多想法和后代格格不入。
1992年,老师打学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学生挨了打之后还不敢回家告诉父母,要不然肯定会再被打一顿。而到了2018年,老师别说敢打学生了,不被学生打就不错了。
1992年,三四岁的小孩子满大街跑,也没有哪个家长担心地到处去找。2018年,别说三四岁的小孩了,就是十八岁的儿子闺女,要出个门,家长也得亲自陪着。
1992年,五十多岁的人就成了老头老太太,抱着马扎,一享天伦之乐,蹲下庙会的戏台子下面看唱大戏的。而到了2018年,谁家五十来岁的公公婆婆不去干活赚钱,家里儿媳妇早就骂上了。
1992年,农村里充满了吵闹声、叫骂声、欢笑声和打情骂俏声,充满了野性,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得远,远到小朋友认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到城里面去看看,那城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刘青山他们在泰南火车站下了车,接着刘青山就提高了警惕。
车站周围,鱼龙混杂,他们小朋友可一定要小心了。
人贩子、骗子、乞丐等等,三教九流,都在火车站这一带活动。
八九岁到十来岁的小孩,绝对是人贩子最喜欢的目标,这个年龄卖到闽省的黑砖窑黑煤矿里面干活,绝对抢手。
刘青山曾在一篇新闻报道上看到过,说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人贩子非常猖獗。所以,下了火车,刘青山带着曹明他们,便直奔泰南市小商品集散中心。
泰南市是鲁中地区有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周边地区包括赢牟市、汶源市、南水市、桃城市等等的小商小贩,都会到这里来采购商品。
集散地的商品走货量非常大,所以价格是很便宜的。
从泰南市小商品集散地运走的商品,到达目的地之后,都会加百分之一百以上的利润,利润率很高。
前世的时候,早在自己六岁的时候,就跟着大姨夫来这里面买过东西,所以自己还是很熟悉路的。
泰南市小商品集散中心,是一条长达五百多米的街道,街道两边各种各样的店都有。刘青山经过几天的市场调查,了解到他们学校的小朋友都喜欢什么商品,然后就有目的得在商品集散中心里面寻找起来。
到上午十一点半的时候,四个人终于把这次要买的货品都购置齐全了,总共花了八十七块钱。
刘青山买的东西还真多,本子总共买了300本,花了12块钱。铅笔买了300跟,同样也是花了12块钱。然后麦芽糖买了四板,总共花了十六块钱。麦芽糖一板有一千根,也就是说总共四千根麦芽糖,才花了十六块钱,平均一根才0。4分钱。另外什么手枪啊、瓜子啊、bb弹啊各种各样的玩具小吃也买了一大包,刘青山甚至还买了一把仿真度比较高的气枪。卖枪的老板说,这气枪用来打鸟都没问题。气枪价格不便宜,花了十九块钱。
东西都买好了,堆在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入口处。
虽然说刘青山他们都是小孩,但是这会儿也不担心有什么骗子强盗什么的,因为这边有武警巡逻,大家做买卖都和和气气的。
搬运东西让四个小伙伴有些累了,站在门口擦着汗。
刘青山抬头看了看太阳,觉得自己肚子饿了,然后便对曹明他们说道:“你们等着,我去找辆车,咱们先把东西运到我大姨夫那边,然后咱们再找东西吃去。”
“行。”
曹明他们没什么意见,然后刘青山便跑到路边,找来一辆三轮摩的,开到了市场门口。
在1992年的时候,三轮摩的在县城里面还是很普遍的,甚至于在大城市里面也经常见到三轮摩的。
路程不远,刘青山让三轮摩的师傅拉着他们,以及他们买到的本子什么的商品,来到了泰南市民政局。
在民政局大门口,刘青山跑到传达室,然后对看门的老大爷说道:“大爷,我找我大姨夫,能给我大姨夫打个电话吗?”
“你大姨夫是谁?”
“沈悦同。”
“哦,是沈科长啊,我打电话,怎么跟他说呢?”
1992年的时候,各机关单位已经都有电话了。不过这个年代,手持电话还是比较难得的,通话质量和价格也非常人所能承受。
“你就跟他说他外甥刘青山来了,在门口等他。”
看门的老大爷很快便原话给沈悦同打了过去,然后过了不到三分钟,一个行色匆匆的人便从民政局大楼里面跑了出来。
“山子?你跟谁来的?”看得出来,沈悦同还是有些担心,有些紧张的。
从小到大,虽然说对沈悦同的人品不敢苟同,但是自己这个大姨夫对自己还真挺说得过去的。
“就我们四个来的,大姨夫,我们来买了些本子,拿不了,能不能先把本子放在你们这里,待会我们再回来拿。”
看着地上堆成了小山的本子啊、铅笔啊、小刀啊、橡皮啊等等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沈悦同有些疑惑起来:“你们买这些东西干啥?自己用?还是想着当贩子啊?”
“大姨夫你别管我们了,咱们快点把东西运到你们传达室里面,待会我们就回来拿。”
曹明这会儿说了实话:“我们都快饿死了,我们得找地方吃饭去。”
沈悦同一听,忙说道:“大姨夫也下班了,这样,咱们先把你们的东西放进传达室,然后咱们再到大姨夫家里面吃饭去怎么样?”
刘青山一边抱着东西,一边说道:“不用,大姨夫,你要是有空就跟着我,我请你下馆子去。”
其实沈悦同内心还是很惊讶的,怎么眼前这个大山说话做事这么利索呢?这可比他爸爸强多了。
第75章 下馆子()
按照刘青山的规划,将来自己大姨夫也是自己成功路上重要的帮手,所以自己也有心想要扶持扶持这个部队转业到地方上来干了一辈子二把手的人。
跟沈悦同一块转正回来的战友,有的都提拔成正处了,而他却一直在为着正科忙碌了一辈子。
混政界的,刘青山前世的时候也打过许多交道,知道里面的许多道道。
沈悦同听到外甥他们饿了,便要带着外甥回家吃饭,可是外甥却很豪爽得提出要带着他下馆子。沈悦同心说,去馆子也行,外甥好不容易到城里来一趟,下趟馆子见见世面也是应该的。
沈悦同一个月的工资是三百出头,这个工资不算低的。这会儿三五个人下趟馆子,也就花个十块二十的。
泰南市的羊汤也很有名,然后刘青山便要带着自己的三个小伙伴和大姨夫沈悦同去泰南最有名的大桥羊汤馆去喝羊汤。
1992年上半年的时候,生羊肉的价格还在2块钱以下,不过到1992年下半年的时候,生羊肉的价格突破2块钱,到1993年的时候,生羊肉的价格就到4块钱了。
从92年下半年开始,这物价就像疯了一样往上涨,不过工人的工资却没有涨过物价水平,导致老百姓的购买力下降了不少。
大桥羊汤馆,熟羊肉3块钱一斤,五个人要2斤羊肉,一大锅子羊汤,绝对吃不了了。然后再炒四个小菜,凑了个四菜一汤。
泰南市小县城的物价水平非常低,饭馆里面炒菜,带肉的2块钱一盘,不带肉的1块钱一盘,要比鲁中县城便宜了一半左右。
虽说这个年代,餐馆里面卫生水平看起来比以后二十年差一些,但是人家用的食材绝对都是绿色无污染的,油也是正宗当地的花生油,吃起来绝对要比后世的健康。
“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