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青山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
小成本,主要的成本就是进货成本和运输成本。这周日,刘青山跟家里说好了,要跟曹明他们到泰南市里面去干点事情,而且还跟父亲要了一百块钱。这一百块钱包括在进货成本和运输成本里面。这个年代,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差别巨大,批发价格有可能只是零售价格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相比较这么大的利润率,那点运输成本基本上微不足道了。而且,在1992年的时候,坐火车的运输成本还贼低。
当然了,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刘青山居住地附近就有便利的火车站。
刘青山他们下午三点半就赶到了预定的目的地,然后开始假装漫无目的得在供销社里面转悠,实际上早就盯紧了每一个进来的小学生顾客。
从三点半,一直到五点半供销社关门,刘青山他们方才重新聚集在了一起。
看着满脸喜悦表情的小伙伴们,刘青山也很高兴。
“玲玲姐,供销社里面今天下午多少人去买本子铅笔了,总共买了多少?”
大家碰头之后,一边往清泉岭村的方向走去,刘青山一边手里拿着笔和本子。
“总共进去了五十八个人,有三十个人买铅笔和本子的,铅笔好像买了三十六根,本子买了四十二本。”
刘青山忙记下来,然后说道:“铅笔一毛钱一根,这就是三块六毛钱,四十二个本子加起来是四块两毛钱,这样供销社里光这两样东西就是七块八毛钱了。华子哥,你呢,统计的什么情况?”
“山子,咱们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啊,还真是吓一跳。我以为那个小卖部不怎么起眼,可是没想到,就那个和供销社挨着的小卖部,今天下午光铅笔就卖了六十三根,本子也卖了六十八本。”
刘青山点了点头:“小卖部的铅笔八分钱一根,本子也是八分钱,这样他们今天下午光铅笔和本子卖了十块零四毛钱,竟然比供销社里卖的还多呢。”
刘青山记完这笔账,大家已经走出了庙子村,走向了山坡。
曹喜才看了一眼刘青山记的账,有些意外得说道:“山子,你的字儿写得不错啊。”
刘青山微微一笑,看着曹喜才问道:“喜才哥,说说你统计的情况。”
曹喜才忙说道:“大家伙知道吗?咱们学校里面这些男生女生啊,还真都是些吃货。我统计到供销社里面的总人数也是五十八人,然后这五十八个人全部都买过零食。最不济的,还买了一毛钱的麦芽糖呢。这个具体的零食品种数量比较多,我这方面不好具体统计,然后我偷偷地拿着供销社里面的记账单算了算,他们今天下午光乱七八糟的零食,就卖了二十三块钱。”
这一点倒是有些让刘青山喜出望外的,看样子零食的吸引力要比铅笔本子大啊。
“明子哥你呢?”
“小卖部里面泡泡糖卖的太火了,今天下午卖出去了六十个泡泡糖呢。”
听到这一个个的消息,刘青山非常兴奋,再加上他掌握的玩具的销售情况,然后到周日的时候,到底进什么货,进多少,自己心里基本上已经有数了。
这个买卖,肯定是只赚不赔的,曹明他们,也都很有信心。
第71章 坑爹吧()
回到家里,刘青山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将所有的采集数据进行了记录,分析。
晚饭的时候,刘振远告诉刘青山,说是鱼饵店那边今天收入了两千来块钱。销售收入两千来块,也就是说卖了二百斤的鱼饵。每斤鱼饵的成本也就两毛钱,二百斤鱼饵总共成本才四十块钱不到,然后每天的工资成本,马向江五十,老包五十,马军四十,林士花三十,何太昌二十,总共的工资支出是一百九十。然后呢,包海亮和马军的车一天还要二十块钱的油钱,这样,所有成本加起来,总共是二百五十块钱。刘家今天鱼饵店一天的纯收入就是,一千七百多。
现在因为过年期间大家口耳相传的,钓鱼成了鲁中县赚钱的门路,大家都打听着到刘青山家里的鱼饵店来买鱼,这样一来,下一步他们家的销售收入还会上涨。
甚至于不难想象,下一步远路的客户来到他们家,会几十斤上百斤的买鱼饵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样推算的话,刘家今年的收入甚至都有可能上百万了。
这让刘青山有些担心,家里有钱了,父亲面对的诱惑多了,会不会让家庭出现一些原来没有出现的状况。
前世里面,刘青山是有所耳闻的。大寨村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几乎每个人都有包养小三的经历,甚至于还有许多把孩子生出来的。
到时候,哪一天忽然冒出个弟弟妹妹来,可不就成麻烦了?母亲肯定会伤心啊!
不行不行,绝对不能让父亲这么轻松的赚钱。
看得出来,自己父亲太闲了,赚钱这么容易,下一步容易出事啊。
想到这里,刘青山绝对下一步得坑爹啊!
毕竟刘振远现在太年轻了,1992年的时候,刘振远才只有三十三岁,在当时一年赚一百万,几乎就相当于是2018年的时候一年赚上千万了。这么年轻有钱,就算是自己没啥想法,被别的小姑娘盯上了也不好啊。
哪个男人不花心?刘青山对自己父亲,是没有信心的。
躺在床上,刘青山思考着如何坑爹这件事。
如何坑爹,必须得讲究点策略。
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降低父亲赚钱的速度。
按照刘青山的计划,现在父亲一年赚个十万二十万的就行了。一年赚这些钱,也不至于说让父亲太过于膨胀,而接下来自己有什么想法呢,也有条件去做。
思路吗,刘青山想到了两个,一个是增加成本,另外一个呢,就是降低销量。
降低销量这个思路,估计不好办了。市场一打开,总不能人家来了不卖给客户吧。而增加成本呢,确实是个好办法。
现在刘家鱼饵店的销量,一天就要二百斤多,然后刘青山放学回家之后呢,就要按照比例将鱼饵配好,接着再让马军、马向江和包海亮他们三个搅拌,完了之后第二天就可以卖了。
今天的鱼饵已经配好了,也都搅拌好了,然后明天就有大约三百斤鱼饵可以卖了。然后明天晚上再配鱼饵,完了之后后天卖。
刘青山想到了主意。
周五这天,白天刘青山他们在学校里面又搞了一次市场调查,完了之后刘青山将结果也都统计好了。
回到家里,刘振远便催促着刘青山抓紧时间配料。
在配料上,刘青山在配方上面稍微的做了手脚。就算是自己的父母,刘青山也没有告诉他们鱼饵的配方,所以做点手脚,谁也看不出什么情况。
刘青山配好了鱼饵,然后刘振远便带着自己手下三个干活的,开始拌饵。
“行了嘛?山子?”
刘青山脸上露出有些无奈的表情,摸起鱼饵面子闻了闻,然后摇着头说道:“就算行了吧。”
刘振远没有看到儿子脸上表情的意思,还以为儿子着急看电视呢。
“行了,咱们装袋吧。”
刘青山回到自己屋里,恢复了微笑的表情,开始看起。
明天是周六,只有上午有课,然后下午的时间就放假了。每当到周六的时候,刘青山都会和同学们相约在下午的时候找地方玩去。
不过现在,刘青山却没有了这个心思。
周六回到家里面,刘青山重新检查了一遍明天到泰南市小商品批发市场要购进的货物名单,然后便到了鱼饵店里面去了。
“刘老板,怎么昨天买的饵料,不如上次的呢?我昨天买了一斤饵料,拿了六两打窝子,剩下四两饵料,总共才掉了四十几斤鱼。”
现在已经快到二月份了,东区的活鱼市场开始进入淡季,活鱼的零售价格已经跌到了一块五一斤,而收购价格只有一块钱了。
一斤鱼饵的价格是十块钱,然后他钓四十几斤鱼,算下来也就能赚三十几块钱了。虽然说这个收入在当时来说还算是高的,但是比不上头几天,一天赚一两百的时候了。
“哦,这位叔叔,兴许是水库里面鱼少了,你现在在哪个水库里面钓鱼?”
“我啊,就在黄庄村水库里面钓。哦对了,他们都说了,说是昨天买的饵料不如以前买的饵料容易上鱼。”
刘振远皱起了眉头:“这个情况,可能是你运气不好吧。大兄弟今天打算买多少饵料?”
“给我来二斤吧,明天我到远处去,带上饭,钓他个三天三夜。”
“好嘞。”
马向江很快给前来买鱼饵的客户秤了二斤鱼饵,然后何太昌记好帐,接着林士花也收好了钱。
账款分离,这是刘青山要求的。
如果按照刘振远自己的安排的话,他恨不能让卖东西的记账的和收账的统统让一个人干。
送走了客户,刘振远摇着头,然后看着自己儿子问道:“山子,待会咱们去配饵料去。”
一旁的马向江有些担心得问道:“表姐夫,今天反应饵料问题的人可不少啊。”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刘振远也皱起了眉头。
这时候,刘青山叹了口气,说道:“哎,我也知道,这饵料肯定出问题了。”
刘振远他们一惊,一块看向了刘青山。
第72章 把爹坑了()
“到底是咋回事,山子,咱们的鱼饵刚打开销路,要是质量出了问题,下一步可就前功尽弃了。”
刘振远有些着急地看着自己儿子。
刘青山摇着头,说道:“这老方子呢,其实是我姥姥家一本老书上记下来的,那本书上说,这方子用一段时间之后呢,效果会越来越弱,甚至于到最后啊,还不如蚯蚓能上鱼呢。”
刘青山的姥姥家里,有许多书,其实那些书都是当年刘青山的大姨上学时候的课本啥的,刘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