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阙歌-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进的路上,城和城之间相隔甚远,每每要走上一两天才可到达另一座城池。城和城之间的地方,人烟稀少,田地荒芜,随处可见战争留下的痕迹,残垣断壁、荒原泽地、孤坟白骨,甚至偶尔能见到野狗豺狼出来觅食,而在现代,这些地方可都是富庶之地,鱼米丰盈、高楼林立。

    古代的路,即便是官道也是不过是宽点的土路,何况在这种人烟罕见的地方,全凭感觉在走,哪里有什么路!在这样的状况下早晚兼行了几天,对于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常年行军打仗的韩成这帮兵痞子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于经过长途跋涉又多人有伤在身的张天佑等蜀国人来说就快吃不消了,就是身体无一丝损伤的宣萱坐了几天没有减震设备的马车也快被摇散了架。

    宣萱心里明白行走在荒芜之地虽然危险,但这些对韩成和他的手下来说也不算什么,根本不是什么大的威胁。他这样折腾不过是想看蜀国人的笑话而已。

    当她看到这些因为保护她才受伤的蜀国士兵,经过几天的急行军后狼狈不堪还不得不隐忍的样子,她忍了几天的火蹭蹭的往外窜。既然人家连战书都没下就出招了,她也甭客气了,大不了把脸皮加到城墙拐弯那么厚,一起耍罢,不能来硬的,还不能来软的吗!

    这天一大早,天才麻麻亮,韩成又派人来催促赶路。宣萱回话说肚子疼,疼得起不来了,问能不能先休息一天?

    韩成想了想便同意了,折腾了蜀国人好几天了,别一下子玩死了,先让他们回回神再接着来才更有意思,再说女人嘛,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他懂的!

    第二天,宣萱又叫人来回话说肚子疼,疼得不得了,问能不能再休息一天?

    韩成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还是同意了。

    到了第三天,还是说不能走,问能不能再休息一天?

    韩成知道被耍了,干脆地拒绝了,气哼哼地亲自去请公主起程。

    宣萱隔着纱帘有气无力地说道:“韩将军,本宫实在是疼得不能动半分,若是将军实在急着赶回京都交差,不若先行起程。等本宫稍好些,就和蜀国的这些人随后赶上。若是本宫在路上遇到流寇野狼什么有个三长两短的,那是本宫命当如此,绝不怪将军。”

    让我先起程回去交差!我是来接你的,把你扔下我自己跑回去了,你不一起去让我拿什么交差?韩成那个气啊,要是里面的是个男人,他会毫不犹豫地先胖揍一顿再捆成粽子扔到马车上就走,可是对着这个娇弱的女人,说的话再不中听,他也不能动手打女人不是,只得同意再休息一天,只是不管明天怎么样都得起程了。

    宣萱在里面捂嘴偷笑,三天足够让张天佑他们休养了。

    在后来的这些天里,每天只要稍微多走几里地,宣萱就开始闹腾,装病也好,撒泼也好,一哭二闹三上吊也好,反正是把她见过的能想出来的招数一天演绎了一个遍,就是死活不走了,要不你就自己走,你看着办吧。

    最让人抓狂的是,每天夜宿的时候,只要能买着酒肉,她都会让人去买些回来给蜀国那些个人送去,并捎话:吃好喝好休息好!言下之意就是你们只管吃喝休息,天塌下来有周国的人顶着。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示威吧!

    长途跋涉本就很辛苦,看着蜀国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自己这些人还得轮班警戒保护,把周国的士兵气得头上快冒青烟了,面对如此明显的挑衅,恨不能把那酒肉全抢过来倒在地上再跺上几脚。周军军纪严明,而韩成带军更是以铁面无私著称,绝不会徇私,所以周国士兵们只能想想而已,绝不会真的动手。对于蜀国公主做出的类似无赖加泼皮的行为,韩成是打不得骂不得,急不得恼不得,一张国字脸生生给摧残成紫茄子。

    最解气的人莫过于高卫了,看着韩成这个帝国将星黑里透着紫的脸,心里乐开了花,你也有今天,终于有人能制你了,同时对于宣萱的厚脸皮功力和超级护短的决心表示了无比佩服,并暗自揣测回南平后是不是有必要也训练一支女军。

    就这样又行走了十来天以后,在韩成大将军的护卫下,蜀国的和亲队伍终于一路风平浪静地到达开封城,此时已四月中旬了,比约定之期晚了五、六天。

    韩成生气归生气,但职责在内的事情却一点也不马虎。他早在到达的前一天就派快马回京禀告圣上,却不想到第二天早上进城时,礼部居然没有派鸿胪寺官员出城来迎接。他暗自揣测这是不是圣上的意思,想要给周国的人先来个下马威?虽觉得有些不妥,但一想到蜀国公主在一路上的行径,他心中也暗爽,于是试探地说道:“公主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早已疲乏,不如请先到鸿胪客馆稍作休息,末将稍后进宫禀告圣上。”

    “好,任凭将军安排。这些日子得将军照拂,长平十分感激,日后再谢!”宣萱一改往日赖皮作风,变得温婉起来。她虽坐在马车里并没看到韩成的表情,光凭声音就能想到他那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嘴角微微一翘,一副“我想要达到的目的已达到还难为你干啥”的神情。

    “公主客气!这是在下职责所在,幸不辱命!”韩成抹了抹头上的汗,暗暗松了一口气,幸好这个女人这次没有闹,总算是熬到京城了,见过圣上之后就能交差了,不然哎哟,想想就头痛,老天保佑他那还未过门的妻子跟传闻中的一样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千万不要像这个,否则他宁愿长期戍边一辈子不娶。

第18章 开封第一夜上() 
韩成带着周国队伍在前面开路,蜀国车队紧随其后缓缓驶进东京开封城。进城之后,高卫带着人便向宣萱、韩成等人告辞,回到了自己曾经的住处。

    五代十国中的后周出了一位可以媲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位样板皇帝的帝王郭荣。在那乱世中有郭荣这样一个雄才大略英明果敢的一代英主存在,犹如黑夜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只可惜他在人生即将达到顶峰时刻陨落,命运给他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也让“柴粉”们惋惜不已。

    周世宗郭荣在位期间,一方面积极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另一方面努力改革积弊,清明政治,使国势日渐强盛,人口也越来越多。渐渐地,周世宗觉得开封城作为首都东京,城郭不大,街道狭隘,已经适应不了政治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于是有了“跑马圈城”的典故,以马跑的范围扩建城池;还对新的开封城进行了全面规划,拓宽道路,兴修水利,治理黄河,疏通漕运,先后疏浚了胡卢河、汴河、五丈河等,“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使山东和江淮的粮食、货物都可由水道直达京城;利用农闲抽调人员种树掘井,修筑城墙,为日后开封城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这些日子宣萱也没闲着,也打听到不少,此时是显德26年,皇帝郭宗训27周岁,这位年青的大周皇帝11岁登基,一直延用周世宗在位时的年号。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空里,周世宗郭荣多活了四年,因此没有发生“陈桥兵变”,因此没有“宋”朝,因此在这个时空里赵二同学也没有机会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那样板的四分之一。

    按前世历史推算,此时应为中国历史上的公元979年左右,此时的开封人口大约有五十万,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并且改变了秦、汉、唐时期居民不准向大街开门、不得在指定的集市以外从事买卖活动的旧规,允许市民在街道周边开店设铺和沿街做买卖,并且放宽了宵禁。

    马车在宽阔的街道上行驶,宣萱好奇心促使她想要看看这个被称为“七朝故都”的城市古代的模样,不知道这个拐了弯的时空还会不会有铁面无私的包拯、满门忠烈的杨家将、精忠报国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

    她带着好奇撩开帘子一角向外张望,一眼望去,青石板铺成的街道非常宽阔,估计能并排行驶两到三辆马车,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全是灰墙碧瓦,虽然高矮不一样,样式也不尽相同,但通过门口横着的大大的烫金招牌能看出清一色全是各色店铺。因为天色尚早,商铺都还没开门,街上也没什么人,只有用竹竿挑挂的旗帜随风轻舞,宣萱有一种身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街的感觉,她暗想,等有机会一定要好好逛一下。

    马车从外城到内城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内城城东的鸿胪客馆,早有鸿胪寺客馆令带领两名客丞及众多掌客、典客、宾仆在大门外迎接。

    下了马车宣萱带着翠玉扶着柳氏换上人力轿子,人力轿子便直向院内抬去,余下蜀国众人分别坐上二轮驴车跟在后面。一路走来,奇花异草、楼亭轩榭、九曲回廊、荷塘假山,宫阙楼台,一个个小院落掩映其中相映成趣,处处是景,景景相连,富丽堂皇,精致唯美,看得张天佑等人心中暗暗称赞,仅驿馆便如此,不知皇宫又该是何等的气势恢弘。

    宣萱却没有心情看风景,柳氏自从在南平受了惊吓后加上淋雨受了风寒就一直病着,虽然也吃了不少药,但是一点起色都没有,再好不起来怎么办,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小小的感冒都能要了人命。

    大约走了一刻钟,人力轿子进了内院来到一个叫东璃苑的院落前停下。这是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门口左右侍立着七、八个侍女仆妇,迎接蜀国公主的到来。跟外面相比,小院显得相当的质朴,“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翻飞卷帘自垂,处处透着悠然自得,好一副温馨的画卷。张天佑等蜀国人恭送公主到住处后,又跟随宾仆回到外院。

    宣萱让人把柳氏和翠玉扶进了屋,又吩咐下去找了个医师给柳氏瞧病,也顺便给翠玉抓了几付药。从蜀国带来的宫女都死了,柳氏病倒,翠玉伤势还没好利索,那几个南平王送的小侍女她也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