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之一寸灰-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茜云朝身后一指:“小姐在那边呢。”
宋致朗顺着茜云手指的方向去看,之间一个时髦小姐坐在那边,也看不出到底是谁。宋致朗身边的几个同学都不是省事的,听见有小姐来找宋致朗,一起起哄要过来看个究竟。于是一群人走了过来。
宋致朗一看,还真是华滋,只是模样大变,惊诧地问:“几时来的省城?”
华滋见这么多人涌上来,有些不好意思,冲众人微微一笑,才跟宋致朗说:“来了好几天了,住在姨娘家里,想着来看看你,没想到这么多人,幸好刚刚碧云瞧见了你。”
宋致朗这才给大家介绍了一番。由于动静大,又引得不少人侧目。
“换个地方说话吧。”宋致朗说道。其他人见状就纷纷告辞了,还冲着宋致朗不还好意地笑。宋致朗心下明白,自己也笑起来。
宋致朗跟华滋正要走,就听见一声:“致朗。”
两个女学生手挽手走了过来,其中一个薄施脂粉,呆着耳环项链,很名贵的样子,应该也是哪家的小姐,她开口叫住了宋致朗。
原来两个人远远已经瞧见这里的局面,于是走过来看个究竟。
开口的小姐叫钟明琴,与宋致朗同桌,自然关系较一般同学更为亲近。因为宋致朗活泼,经常逗得钟小姐芳心大悦,钟小姐自然也就认为自己与宋致朗的关系不一般。
宋致朗颇有点尴尬,互相介绍了一下。华滋打量了一番两个人,感觉到钟明琴的目光里颇有深意,又瞧着宋致朗的表情,倒有一种看好戏的心情。
宋致朗拈花惹草是习惯,虽然自小钟情华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欣赏其他美女。只是偶尔自己心下细想,还是跟华滋一起比较好玩,也最看重华滋。
介绍完毕以后,宋致朗就带着华滋一起走了。
钟明琴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自觉颜面扫地,但是在女伴面前又要做出无所谓的样子,心里骂了宋致朗一万遍。





、流年

华滋半天没开口,只是望着宋致朗若有深意地笑,就像小时候一样,华滋与宋致朗一起点评谁家的小姐,哪户的丫鬟好看。华滋一直知道,宋致朗身边桃花不断。
宋致朗到不好意思起来,只得找话来遮掩,遂假装不忿到:“怎么来了这么多天才看我!”又拉拉华滋的裙子:“你穿洋装倒好看。”
华滋得意一笑:“我穿什么不好看?”
宋致朗故意打击她:“你穿裙袄就是少了点娴静。”
华滋闻言心神一动,想起从前,宋致朗这话倒真正没错。碧云就是那画上美人,不管垂髫还是挽髻,都自有风情,任何人往她身边一站,只显得粗糙。华滋匆匆掩过自己心思,以别话岔开。
茜云在旁边拽华滋的袖子,暗暗比了个横着走路的手势。
临出门前,华滋心情好,告诉碧云一定让宋公子请她们去吃螃蟹,茜云还一直记挂着这茬。
华滋问宋致朗下午可还有课,宋致朗回说:“孟大小姐大驾光临,任何课都如同浮云。”
华滋闻言心头难免一喜:“听说漱祥斋的螃蟹是省城一绝,不知宋公子是否有雅兴请华滋一请哪?”
宋致朗呵呵一笑:“孟小姐赏光,在下荣幸之至。”
两个人一路说笑去了漱祥斋。
见宋致朗一下午没来学堂,钟明琴一颗心如被火烤,反复纠结,猜测华滋是什么来头,把手中的书简直揉成了抹布。
宋致朗与华滋喝着黄酒,酒里泡了一枚腌渍的梅子,酒里透出一点甜味。
两人说了些梧城的人事。宋致朗突然感慨说:“今朝有酒今朝醉,也不知也自在日子还有多久。”
华滋听说宋家有意过两年就要宋致朗接班,偌大一副家业也是沉重的一副担子,开解到:“至少你能自己做主买汽车了不是。”
宋致朗一笑,又叹道:“希望娶妻时也能自己做主,愿得一红颜知己。”
华滋忍不住打趣道:“你上了那么多女孩子的心,还奢求自己的美满姻缘!”
宋致朗觉得这样挺好,再深爱也不如放在心里,谁都没有压力。
不一会,茜云吃了好几只大螃蟹下去,华滋与宋致朗也喝了两壶酒了。
“云澹,我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宋致朗低低说。
这两个字像一道霹雳在华滋心底炸开:“致朗,我与他,此生陌路。”
华滋说完,两个人都沉默了。
那些过往,年轻时的笑颜,饮酒,花开,草长,都已经再也回不去了。
华滋端起酒杯,窗外是一轮明月,自己独坐桌前,茜云已经睡去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就在唇前,散发出撩人的芳香气息。
流年似水,华滋照镜的时候忍不住庆幸还是年轻的鲜嫩的脸。
宋致朗从省城回到了梧城,继承家业,做得似摸似样,在梧城广受好评,人人都说,宋老爷养了个好儿子。
听着这话,蒋老爷的脸不能变色,心里却动了又动,曾几何时,自己的儿子才是这城中典范,而现下,却浮萍浪迹不知所踪。
他只得将蒋云霖视作接班人,心内到底不甘。蒋云霖因为出身、见识所限,精明有余,气势不足。
封黎山娶了宋逸君,大婚那天,真是梧城从未有过的热闹。封家连摆了五天酒席,梧城、晋县叫得上名号的人都来了,恭喜之声不断。
新市长给一对新人致了辞,放跑鸣枪之后,宴席正式开始。
宋逸君的嫁妆也甚是丰厚,送亲的队伍绵延了一里地,红彤彤的似乎遮天蔽日。引得城中百姓驻足观看。
“没有一家比得上这排场。”
“何止呀,听说那宋小姐国色天香,封家公子可是赚到了。”
“这封家虽然有钱有势,但是到底是县里人家,轮财势背景,宋小姐还是下嫁了。”有老叟一边喝酒一边点评。
“但是这封公子听说厉害得很。”
“再强强得过宋家公子去?”一少年反问到。
“那倒是,这宋公子从省城回来,到底不一样,四大世家毕竟是四大世家。”
“可是,这蒋家似乎声势有些弱了。”
“蒋家公子做出了这般不知廉耻的举动,又得罪了孟家,自然有些难以立足。”老叟接着说道。
“可惜了孟家小姐,据说也是顶标志的美人,不知最后**。”中年汉子一边说一边露出垂涎的目光,眼前似乎就是黄金美人。
却被旁边一人敲打了一下:“反正落不到你家。”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汉子有些窘:“孟小姐说来也是被弃之人,哪家公子愿意娶她回去!”
这倒是实话,怎么说来华滋都是城中诸人的话柄,那些自视甚高的大家望族自然不愿意娶这么一个女人回去。
家室背景不够雄厚的又不敢上门求亲,偶尔有一两个有提亲意思的不是孟东看不上,就是华滋自己不愿意,于是高不成低不就,耽搁了下来。
玉琤已经订婚了,是省城的一户人家,与省城的赵老爷是世交。赵老爷一直喜欢玉琤活泼,后来做保山促成了这门亲事。
说来定亲的钟公子还有点渊源,正是钟明琴的哥哥,钟明康。钟家比赵家洋派,钟老爷自己与赵老爷一样,不愿再做官,但是钟明琴与钟明康的大哥在新政府里做着不小的官,不在省城,在京城。
钟明康虽然是新学堂里长大的,但是性格腼腆,虽然没见过玉琤,父母决定了,他也就依从了。
孟家正在准备玉琤的婚事。
李夫人指挥整个孟家似乎忙得人仰马翻,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出嫁,一定要风风光光。
其实李夫人心里对这门亲事并不十分满意,自己姐姐的悲剧就现摆在那里,李夫人不太愿意玉琤远嫁,最好就是梧城的一户人家,要正在婆家受了什么委屈,自己还能弥补。可是去了省城,纵然有心,也是无力,鞭长莫及。
后来是李夫人的姐姐写了一封信,说看着钟明康自小长大,绝对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好人选。
玉琤自己对钟明康没什么感觉,只是喜欢省城繁华,倒也没什么不愿意。
孟东心里则另有打算,孟家一直男丁不旺,他这一辈就是独子,下一辈还只有一个独子。钟家有政治资源,虽然于梧城的孟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结了姻亲就不一样,打起旗号来也容易,因此对这门亲事很是上心。
穆夫人的绣工好,做了半年,亲自给玉琤做了一身新嫁衣,灿烂辉煌,若云霞覆身。喜得玉琤连连拍手,感谢不尽,抚摸着那惊喜刺绣,绸缎如水划过手掌:“就是为了穿上这嫁衣,玉琤也要嫁人!”
说的大家都笑起来。
华滋也笑得甚是开怀。
起先,孟家人还有些担心这婚事会刺激到华滋。
孟东亲自跟华滋谈了一会。华滋知道众人心中所想,却是最不能忍受旁人这无端的怜悯,一想到周围人眼神里小心翼翼的可怜,她就心里发紧。
在孟东面前,华滋演了一出好戏,让孟东彻底相信华滋肯定毫不介怀。
若说完全没有失落,那不太可能。只是,几年前的一场变故,华滋才知道这世上有些事情,任何人都替你不得,痛彻心扉也好,都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那心里的恨意又紧了一些。
可是玉琤与这些无关,华滋真心希望玉琤加入好人家,从此齐眉举案,相夫教子。
只是华滋不知道自己的心几时才会平静,而只有平静,似乎才得幸福。





、出逃

孟家与钟家商议,送亲的队伍到樊城,钟家就来此迎亲。
梧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只有一条水路与外界相连,背靠群山连绵,耸入云霄,山林内终年雾气缭绕,寻常人不敢涉足。
这水路也是湍急非常,遇到狭窄处大船不得过,而小船又经不起风浪。孟家起头做这水路生意以前,只有竹排载人载货,放排之人组成了自己的联合,争地盘,时有打斗。放一次排,就是拿命换钱。
孟家有钱,联合蒋家、宋家收编了放排队,造了一批新船,还有几只包了铁甲,坚不可摧。虽然这水路仍是凶险,但是新船比起竹排来更能保证放排弟兄的性命,因此这船队就建立起来了。
可以说,这梧城通往外界的唯一的通道就掌握在孟东与蒋老爷手里。
建船队的时候,孟东有钱有人,可是蒋老爷有造船的技术,是以两家是船队最主要的控制者。宋家以及其他家族都只是占了些小股份。
自从将云淡悔婚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