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首辅-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据半点也不怕他,此时没有外人,他就伸出双手缠着要刘彻抱,刘彻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刘据这才回答道:“那是张贺先送我们的小礼物,卫伉和苏武也骑过了,阿翁你想抢在前头也来不及啦。”

    刘彻看向张贺:“今天早上张汤来进献马镫给我的时候,可把我吓了一跳,朕的廷尉什么时候突然开窍会捣鼓新玩意了,看到你我这才回过味来,这马镫恐怕是你的手笔吧?”

    不愧是梦日入怀的天子,张贺心想,刘彻这看问题的眼光甚是本质啊。不过他还是觉得小小年纪就发明马镫这个人设有些太超前了,于是故作懵懂得回答道:“臣只是提供了一些点子,大部分主意都是臣父听臣随口说起后想到,由臣父去找工匠铸造出来的。”

    “小小年纪不居功自傲,朕很欣赏你。张汤我已经赏赐了他千金,至于你嘛”刘彻反复扫视张贺的头顶,叹道,“你还太小了,都没有这未央宫的柱础高,朕也不好封你官职,暂且先跟着我儿好好混吧。”

    莫名其妙被鄙视了身高的张贺:“臣当为皇子殿下效死。”

    “免了,这些漂亮话留到长大再说吧,小小年纪老气横秋的,倒像仲卿少时”刘彻话说到一半突然觉得自己是在对两个小孩子回忆往事,马上停住,换了个话题道,“正好今天你也来了,朕给你们展示一下积木的新用法吧。”

    宣室的舆地图前面摆着一张巨大的沙盘,刘彻直接将刘据放在沙盘边缘的空地上,自有勤快的中常侍跑上来,在沙盘旁边摆了一张小几,让张贺踩在上面——这样以他现在的身高也能看清沙盘上的一切了。

    只见沙盘同样做成汉匈边境的样子,有绵延的青山、浩渺的草地和贫瘠的荒漠,在几处关卡的位置,本来用来代表边关的石头被换成了由无数块积木拼成的城门。

    不得不说刘彻在改良发明创造上面很有些天赋,在他的要求下,负责建筑工程的将作大匠将积木按照边关那些城池的微缩比例做出来,然后切割成无数精巧的小方块,每一块上面还有凸出和凹槽,可以让它拼装出来之后免于一碰就散架的收场。

    在山脊上还有一连串的积木前后连接在一起,宛如一条长龙游戏于其上。刘彻指着这些积木说道:“这是我让人在朔方城附近修缮的秦长安和故塞,并且还加建了不少,每次边关汇报建城的情况,我都会让人在相应位置将其拼上,这样朕对整个朔方的情况一眼就能看明。”

    “陛下英明。”张贺发自内心地对刘彻的想象力和行动力表示赞扬。

    刘彻继续说:“而且积木用在军事沙盘上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拆对方的城。”

    说完他从沙盘旁边拿出一个小型的铜车马,直接往匈奴境内的一座城池一推,那座用积木搭建的小型城池就轰然倒塌。张贺定睛一看,其中一块积木上写着“龙城”二字。

    “不知道舅舅和表哥现在打到哪里了。”刘据突然开口说道。

    “前线最新的战报还没到,不知道大军去向。”刘彻笑道,“不过我对仲卿有信心,这次出发前他给我保证过要给匈奴人一个大惊‘喜’的,得赶紧把马鞍这事也落到实处,等大军凯旋回朝,好给他一个惊喜。”

    那可真是惊喜啊,张贺完全可以想象卫青如果得知有这种提升骑兵战斗力的骑具,绝对会很高兴的。

    长平侯?卫青?!张贺简直要欢呼起来,张汤平时实在不喜交际,除了那班修订法令的同僚,对于其他那些汉武一朝的名臣能士,张贺一直没机会见面,此时就像天上掉了一块大馅饼一样。

    “走走走。”张贺故意在张汤面前挥动小手,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看热闹去喽。”

    “不是看热闹,是见见世面。”张汤严肃地纠正道,“今晚还有不少别家的小公子要去赴宴,你可要表现好了,尤其注意礼仪。”

    “孩儿省得啦。”张贺连忙拍着胸脯保证。

    “等等。”秦芸唤住两人,“卫将军家的宴席非同小可,你们两个都换身衣裳再去吧。”

    张贺上一世是个演员,对于穿着打扮自有一番审美,他给自己挑了一点浅绿色的袍子,袖子和下摆上用银线绣着蔓草的纹路,外面裹了一件牙色的披风,领子和兜帽边缘镶着一圈白裘,显得清雅又端庄。头发自然也不能披散下来了,就任秦芸给他扎成两个小丫角,各用一条草绿色的绢带装饰了。

    张汤则是穿了一件褐色的深衣,外面照旧披着他来时的黑色大麾。

    因为外面风雪愈大,秦芸让下人安排了一辆马车,让父子两人坐着往卫府而去。

    汉长安城分布着大量华丽恢弘的皇家宫殿群,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城北,由纵横交错的巷陌分成一百六十个闾里,而贵族和官员府邸多位于紧挨着北宫和未央宫的北阙甲第。但和现在超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一样,越接近未央宫的越昂贵,所以张汤家虽然也住在北阙甲第,但位置是靠近东市的地方,而他们此行前往的卫府,早在建元年间寸功未建时就荣宠加身,当时异常年轻的少年天子只是用手指在三辅黄图上敲了敲,就将府址敲定在未央宫北墙附近,正对着高耸的国家档案馆天禄阁。

    因此两地距离还是有些远的,如果放在现代坐公交车都要好几站路,秦芸这趟马车的钱花得不怨。

    因为卫青三子卫登的降生,卫府上下加了不少喜庆的点缀,远远就看到红色的灯笼挂在肃杀的黑色大门外面,在风雪中鲜艳夺目。

    门口站着一名样貌年轻佩带宝刀的青年,看到张汤抱着张贺走下车,就迎上前来行礼:“廷尉,仆乃长平侯门大夫罗,在此恭候多时。”

    张汤少不得也有一番谦辞:“汤出行略晚,还请公带路。”

    “往这边来吧。”这位名叫做罗的门大夫带着张汤往前院走去,很快就有一个下人匆匆赶过来,接替他带着张汤前行,而罗则继续回到大门口,执行他看护宅院安全的职责。

    西汉的大型院落一般分成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比较开阔,种植着一些青绿色的柏树,可以供客人停放车马,中间是用来会客的正房,后院是主人休憩之处,院落之间均有回廊连接各个建筑。

    卫府虽然看起来比较朴素,但显然经人精心设计过,中间引土堆积成小丘,会客的大厅地势高敞,房间里此时灯火通明,正当中的一个枝状灯上用铜雕刻点缀着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看得张贺目不转睛。

第160章 望气者()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长安城一处不起眼的宅院里;一个大胖小子呱呱落地;发出了第一声嘹亮的啼哭。张汤的第一个儿子在日食之后出生。

    同年春天,在日食发生之前,车骑将军卫青再次率兵攻打匈奴,这一次他从云中出发,向西一直来到高阙,收复了河朔平原,捕获敌军数千人,缴获牛羊数十万头,打跑了白羊王和楼烦王;天子大喜,以三千八百户封卫青为长平侯。

    虽然日食是不吉之兆,但收获秦朝时就被匈奴占领的河朔平原的战略意义却非常重大,冲淡了百姓心中对天象的恐慌,当时还年轻的皇帝一个鸡血打足;又再益封了卫青一次,才华洋溢的刘彻在诏书里洋洋洒洒地引用了诗经里的诗句:“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藉兵;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诗不云乎,‘薄伐玁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

    同样欣喜若狂的还有新当上父亲的张汤,他对儿子伴随着日食的狂风大作而诞生心里颇有些疙瘩,因此借了陛下的天威,给儿子取名一个“贺”字,祝贺大汉取得的巨大胜利。

    张和,现在是土生土长的张贺了,再次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张近在咫尺的瘦削青年的脸,张汤今年刚好三十五岁,按照张贺穿越前的年龄来算看到这个岁数的人基本叫声张哥就可以了,对着这样一张脸喊阿翁,饶是有着学院派演技的张贺也觉得有些叫不出口。

    还好他现在尚在襁褓之中,还是一个香香软软的小团子,暂时有八个多月不需要开口,既来之则安之,张贺心想,既然上天再给了他一次机会,他就重头开始,先把西汉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琢磨透吧。

    张贺的母亲秦氏单名一个芸字,是一名五经博士的女儿,五经博士比六百石,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教授,她嫁给张汤的时候张汤还是丞相史,四百石,因此是一门匹配的婚姻。秦氏生了两个女儿,才迎来了嫡子张贺,对张贺非常娇宠。

    有时候秦芸就坐在窗边,用纤长如玉笋般的手指逗弄着张贺肥嘟嘟的小下巴,或者故意咯吱得他咯咯直笑,使得内心拥有二十三岁灵魂的张贺很是压力山大。无他,那秦芸虽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自带一股温婉的少妇风韵,但她毕竟只有二十五岁,张贺要是上一世在街上碰到这个年纪的美人,还得微笑着叫声姐姐呢。

    不过,忽略了年纪上的别扭感,秦芸倒是符合了张贺曾经梦中关于母亲的全部想象,温柔美丽又娴静端庄,知书达理,又不喜欢管闲事。每当秦氏充满爱意地哼着小曲哄他入睡时,张贺婴儿本就睡不足的身体很快就昏沉起来,在入睡前他想,既然成为了秦芸和张汤的家人,那么这一世他要护得他们平安,让张汤不至于含冤自杀。

    小小的婴儿在睡梦中也皱起眉,看起来好像严肃地思索什么事情一样,秦氏看着有趣,用手指头将那皱起的眉头抹平了。

    张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