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不容易把云梯搭到城楼上,焉耆人立刻乱箭如雨,城楼上又是擂石滚木,还有烧开的大粪等等,迎头泼下。楼兰大军顿时哭爹叫娘,从云梯上翻滚下来,死伤无数!
第一波猛攻被焉耆人挡住了,望着城墙外楼兰人哀嚎遍野,焉耆人在城楼上大声呼好庆贺,为了鼓舞士气,焉耆国王龙兀支也亲临城楼督战。
望着城楼下狼狈不堪的楼兰士兵,龙兀支国王在城楼上哈哈大笑,大声喝道:“兀那楼兰人你们听好了,如果识相,就请尽快撤兵,否则,你们呆在这里也是白搭,不信你们看看,我们城楼这么高,你们能爬上来吗?城墙这么厚?你们能破吗……?你们哪里来的,还是乖乖回到那里去吧……”
然后,焉耆人又齐声辱骂,还嘲笑楼兰人的血水,已经快把他们的护城河给淹没了!李俊在城楼下气得一张脸红一阵白一阵,又组织楼兰大军发起第二波进攻,他亲自持剑督战,有那胆小后退的,立刻斩首正法。
可是,即便如此,仍然没有任何进展。因为焉耆人依靠坚固高耸的城墙,楼兰人既无法攀爬上去,在城下弓箭的射程又有限。如果靠近了,城楼上乱箭如飞,死伤严重。
突然折断许多了云梯,死伤了几千名楼兰士兵之后,李俊只得无奈的命令停止进攻,在城下扎营,将焉耆都城紧紧包围起来。
随后一段时间,李俊不时组织进攻,但是仍然是无法攻破城门,也无法爬上城楼,徒然死了许多楼兰士兵,焉耆都城依然巍然不动。
有人给李俊建议,将焉耆城紧紧围住,准备让城里的守军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李俊见强攻无效,便也只得如此。
就这样,楼兰大军将焉耆城围困起来。
但是,有一天赖六和小乌去查看情况,却见焉耆人把鲜活的肥猪和一些鱼儿扔下城来,说是楼兰人辛苦了,赏给他们的。
赖六知道这是焉耆人在炫耀他们储备丰富,粮草充足,便劝李俊撤军。
可是李俊却认为他在扰乱军心,还说不拿下焉耆,他将誓不撤军。赖六见他不听劝告。也懒得再管,只是,有点为那些死去的楼兰人难过。
可是,才围得几天,突然有探子来报,说高昌国派出大军前来援救焉耆国。经过详细打听,高昌国的援军有五千人,号称两万。
李俊虽然带了三万大军前来,但是目前已经死伤了几千人,剩下有战斗力的士兵,也就两万余人。
因此便有些心慌,要求赖六把他的两千护粮军交给他抵御高昌人。
小乌建议赖六不要答应,否则,没有士兵,如果粮草供给不上,反而让李俊怪罪。但是,赖六却哈哈笑道:“他要把我的士兵调过去,就全部交给他好了,没有了粮草,我看他如何坚持?”
李俊收拾兵马,准备先打退高昌人,然后再来围困焉耆。
可是,高昌人却不愿正面接触,他们躲在附近,总是趁楼兰人疏忽之时,才突然进行偷袭,而往往在这时候,焉耆人也派出一队人马,与高昌人进行两面夹攻。
李俊虽然发誓要攻下焉耆,但是,对手却无论如何不与他正面交锋,这就像一个拳击手,每拳打出去都击在棉花团上,根本没有着力之处,让李俊气得发疯。
赖六坐山观虎斗,也懒得管他。看到李俊每日如疯虎般在焉耆城楼下徘徊,组织士兵叫骂,希望焉耆人能够出来与他决战。但是焉耆人就是脾气好,在城楼上吃着东西,一边听李俊他们在下面叫骂,一边指指点点,还不时大声嘲笑,这种态度简直就是没把李俊当回事情。
就这样,在高昌人的骚扰下和焉耆人的坚决抵抗中,楼兰大军的士气很快低落下来,一个月以后,他们开始抱怨,开始窃窃私语,开始不听李俊的命令……
而焉耆人有高昌国的军队在外围骚扰楼兰大军,城内粮草又非常充足,看到楼兰人开始垂头丧气,他们的士气就不断高昂起来!
那龙兀支国王为了打击楼兰人的信心,还让几十名高僧在城楼上整天高声念经,说是为了超度死去的楼兰人,楼兰士兵听了,想起那些死去的同伴,意志更加消沉。
看着部下已经没有了战斗力,李俊想进攻,觉得已经是徒劳,想撤退,又心有不甘,每天只能暴躁不安的抽打下属发泄。
可是,因为赖六身边有小乌,李俊是知道小乌的厉害的,上次他想暗杀赖六时,知道赖六又有高人暗中保护,因此倒也不敢找赖六的茬子。
这样过得一段时间,赖六去找李俊,告诉他粮草只够支持十天了,李俊挥挥手,说他知道了。
本文由小说“”阅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勇出手谋建奇功(1)()
第一百七十九章勇出手谋建奇功
过了几天,在李俊焦躁不安,正在怒骂几名部下的时候,赖六去找李俊,告诉他粮草只够五天了,李俊不耐烦的说道:“知道了!”
又过了两天,在李俊在大帐里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赖六来到他的面前,告诉他粮草只够支持三天了,李俊一边拿着酒壶往嘴里灌,一边睁着迷离的眼睛骂道:“老子怎么喝个酒你们也要来打扰我?请滚开,快给我滚开,滚得越远越好!”
小乌在赖六旁边,见李俊骂赖六,忍不住说道:“李将军,你好没道理,来给你说正事,怎么骂人呢?”
李俊睁眼看了小乌一眼,骂道:“什么狗屁正事?老子告诉你,我喝酒才是正事?快滚,快滚!别让我看到你们!”
小乌还要和他争辩,赖六笑了笑,拉着小乌走了出去。
小乌不满的说道:“他骂你,你怎么不骂他?我可是第一次看到你这么好脾气!”
赖六笑道:“他这是穷途末路,已经快疯了!俗话说,上天想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这家伙总是与我作对,老子这次让国王陛下收拾他去!”
回到自己的帐篷里,赖六便写了一封密信,述说李俊在这里怎么整天只知道喝酒,不理军事,不听劝阻,导致楼兰大军弹尽粮绝,伤亡很大等等。让人快马加鞭,送到楼兰,给扈巴国王。
他这是要先让国王知道,免得到时候怪罪他知情不报。
然后,过了两天,他再去找李俊,这次,他没有喝酒,也没有发脾气,坐在大帐里垂着头,一边紧抓自己的头发,一边唉声叹气。两旁站着几位将士,也是垂头丧气,没有生气。
赖六告诉他,粮草只够供应一顿的了,明天早上就断粮了。
这时候,李俊才抬起头来,盯着赖六,怒问道:“怎么?粮草已经没有了?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你这督粮官是怎么当的?”
赖六冷笑道:“李将军,你应该先问问你自己,然后问问在坐的各位,我已经来向你汇报了好几次了,每次你都说你已经知道了,这时候怎么能怪我呢?”
李俊冷笑道:“你是负责粮草的,你自己应该负责,哼,我不管你,反正你把粮草弄来就是!”
赖六也冷笑道:“我的护粮的将士全部被你调去抵御高昌人去了,我让谁给你运粮去?我几次来向你汇报,就是希望你把护粮的士兵还给我,好去运送粮草,但是,你却不以为然,并不重视,现在却来怪我,我们只有去国王面前理论了!”
李俊一听,顿时没了底气,只得长叹一声,摆摆手道:“咱们不谈这事了,吩咐大家,今晚好好饱餐一顿,趁夜色撤军吧!”
当天晚上,月色如昼,大军利用竹排,开始渡河,准备撤退。
可是,焉耆人得到了消息,打开城门,呐喊着冲了出来。而高昌国的援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潜伏在了对岸,等楼兰大军在湍急的河流中才渡过一半时,对岸上便箭雨纷飞,射了过来。
顿时,前有拦截,后有追兵。楼兰大军一部分在河流中,一部分在岸上,受到焉耆人和高昌人的前后夹击。
本来,大家抱着很大的希望,以为焉耆国能很容易的就被攻下来,如今在这里攻打了两个月,自己死伤不少,焉耆国却巍然不动,楼兰大军早就没了士气。
而这时的焉耆人和高昌人知道楼兰大军坚持不下去了,他们的信心猛增,这样,一方想逃,一方想追杀,楼兰大军完全失去了斗志,无论是在河流中的,还是还待在岸上的,都乱成一团。
一时间父寻子,子呼父,叫喊声和哀嚎声闹成一片,为了逃命,大家互相冲撞,都想挤上木排,甚至发生了互相残杀的事情。
李俊见状,虽然身为招讨大将军,也完全没有了主意。
赖六见状,大声呼喝道:“大家不要乱了阵脚,如果都这样,咱们都只有死在这里了,现在,咱们必须背水一战,请一部分人跟着我抵抗焉耆人的进攻,一部分人快速过河,赶走高昌人!”
经他大声提醒,楼兰人才冷静下来,觉得他说得有理,于是,大部分将士跟着他,回头杀向焉耆人,小部分将士强渡过河,杀向对岸的高昌人。
赖六在小乌的保护下,率先向前冲去,他因为身上穿着黑山老祖赠送的金蚕丝衣,又戴着头盔,在小乌的保护下,虽然胸前被射中两箭,却不碍事。倒把那射击他的焉耆人给吓了一跳,心想怎么遇到了一个刀剑不入的怪人!
在赖六的带动下,楼兰将士均意识到,今日不打败焉耆人,大家都要死在这里了,于是,大军视死如归,向焉耆人冲杀过去。
顿时,焉耆人被楼兰人的勇猛给震慑住了,他们这才意识到,穷寇莫追的道理。
旷野中杀声震天,楼兰人发泄着这段时间的屈辱和怨气,李俊开始还没回过神来,后来见状,也冲杀过来,焉耆人很快就支持不住,逃回城去。
楼兰人紧紧追杀,想跟着冲进去,但是,在城楼上观战的龙兀支国王见状,虽然还有一部分焉耆人没有逃回城内,他却下令关紧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