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先进的理念,得益于穿越之前积累起来的认识。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苏天成知道自己也有缺点,也会安于享乐,人都是有惰性的,古代那么多的皇帝,要说人家没有水平,那是不可能的,可为什么圣君只有那么几个,为什么王朝总是由盛转衰,成为了一道绕不过的魔咒,这里面说出道理来是非常多的,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但基本的原因,恐怕在于几百年之后总结的人治,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决定一切,可以违背法律,可以随心所欲,上行下效,下面的官吏也是这样了,若是皇帝和官吏能够自制,王朝就开始兴盛,若是皇帝荒淫,官吏贪墨,那这个王朝走向覆灭就是必然的命运。
苏天成努力做的事情,就是改变这样的状况,否则大晋王朝也是一样的命运,辉煌到顶点之后,会跌入无底的深渊,为了避免这等的情况,他需要做的事情,说起来简单,两件事情,一是确立严格的制度,一切都用制度来办事,一些基本的制度,皇帝也不能够违背,譬如说某人有死罪,大理寺或者刑部审理确定了,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够推翻这个决定,二是大力创办学校,提高老百姓的素质,而且在学堂的教育之中,就灌输这些观点,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做,尽管你是天潢贵胄,不能够做的事情,依旧不能够触碰。
至于倡导那些人人平等的理念,包括什么人权的理念,苏天成暂时不会去做的,要求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苏天成自己都不相信,就算是几百年之后,这样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拥有的金钱财富权势的多少和大小等等,完全可以决定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天津决战(2)
鉴于沧州血战的重大损失,苏天成觉得,是不是能够通过劝降的方式,尽量的减少厮杀,说实话江宁营与明军的厮杀,属于典型的内斗,杀来杀去消耗的是自身的实力,大量的钱财都投入到战斗和厮杀之中去了,若是将这些钱财投入到民生方面,不知道可以做多少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想法有些天真,不管什么时候,改朝换代都是最大的事情,战斗是无法避免的,老百姓肯定是最为遭殃的,如同苏天成这样,在征伐的过程之中,时刻不忘记维护百姓的利益,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恐怕也正是因为苏天成这等的做法,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也得到了不少读书人的称赞,这才令这一次改朝换代的战争,没有遭致太多的非议。
肩负重任的依旧是柳敬亭和阎应元。
两人曾经在南京和凤阳顺利完成了任务,有着一定的经验了,这一次让两人出去再次的执行任务,众望所归。
当然两人的方向不一样,柳敬亭前往天津,阎应元前往辽东。
柳敬亭到天津不用做出来过多的解释,任务非常的明确,但阎应元到辽东,情况有些复杂,苏天成一直都关注辽东的局势,就是在明军与后金鞑子联合作战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辽东,多尔衮擅自撤离之后,诸多的消息逐渐传来了,后金鞑子恢复了本性,一路的烧杀劫掠,给正准备好好过春节的老百姓沉重的打击,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是猝不及防,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到处都是家破人亡,钱财和粮食被洗劫一空,处于这样的情况之下,辽东的局面马上就变得紧张起来了。
苏天成的判断是,一旦天津失陷了。朱由检肯定会孤注一掷,调动辽东边军,进驻京城周边,与江宁营厮杀,这就等于是放弃了辽东,后金鞑子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遇,皇太极是什么人。怎么会不占取如此巨大的便宜。
阎应元前往辽东,任务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责任,就是告诫辽东边军,一定要坚守辽东,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占领了整个的辽东。那样对于北直隶、经常、陕西、山西等地,都会构成巨大的威胁,毕竟后金鞑子的战斗力是顽强的,就算是江宁营今后能够彻底的剿灭后金鞑子,但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拿下关宁锦防线,对于江宁营来说。也是天大的任务。
对于辽东巡抚史可法的认识,苏天成还是正面的居多,按照历史上的评价,史可法有不少的缺点,关键是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幼稚,但毕竟称赞的居多,而且史可法也算是大明朝廷的一员名将了,对于史可法这样的人。能够争取的情况之下,尽量的争取,万一不能够争取过来,今后就是击败了史可法,也不必取人性命。
但苏天成这样做,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史可法必须要明白辽东的重要性。绝不能够丢失了辽东,至少要保住从大凌河城开始的关宁锦防线,若是史可法不顾后金鞑子的威胁,将辽东边军全部调到京城。对抗江宁营,那不管出于什么方面考虑,苏天成都不会饶了史可法。
苏天成做出来的这个决定,得到了洪承畴等人的支持。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说,江宁营诸多的将士,还是想着能够痛痛快快的厮杀,毕竟依靠着他们的力量,拿下天津,进军京城,最终拿下京城,颠覆大明朝廷,这是能够载入史册的功劳,也是一辈子都能够炫耀的功劳。要说如今的江宁营,就有着这些方面的资历了,参与过剿灭流寇的夔州之战的将士,身份明显不同。
江宁营大军行军的速度是很快的,仅仅一天的时间过去,大军已经过了青县,沿路不可能有什么抵抗了,斥候侦查的非常的仔细,就连道路两边的小树林都不会放过,不过什么都没有发现,大同边军撤的非常的干净,一个人都没有留下,也没有斥候侦查情况。
两天之后,大军抵达静海。
按照事先的布置,大军在这里驻扎下来了。
孙传庭从大沽口赶赴了静海。
苏天成亲自扶起来了跪下磕头的孙传庭。
孙传庭带领三万将士,能够在大沽口坚持,也算是不简单了,毕竟驻扎在天津的有二十余万的明军,若是这些大军悉数压过来,孙传庭根本不可能抵抗,不过江宁营战船的厉害,明军也是清楚的,那些战船上的火炮,能够炸沉巨大的战舰,军士的血肉之躯,是不可能抵挡的,当然战船的厉害,能够保证孙传庭带领大军撤到战船上面去,却不能够保证孙传庭守住大沽口。
不要小看孙传庭守住了大沽口,这里是天津的咽喉,海路交通被江宁营遏制了,给天津造成的麻烦是不小的,至少在供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了,居住在天津的百姓,就更加的遭殃了,临近春节的时候,一些居民的家里,已经开始缺少食盐了,要知道以前的食盐,都是通过京港大运河以及海路运过来的,如今这两条通道,悉数被江宁营占领了。
孙传庭率领的三万将士,没有遭遇什么激烈的战斗,占领了大沽口之后,孙传庭随机率领大军,准备攻打天津,当时驻扎在天津的,是天津三卫,战斗力一般,孙传庭完全可以带领将士一口气拿下天津,但苏天成及时叫停,要求孙传庭摆出进攻天津的架势,结果陈新甲迅速调集十五万大军增援天津,这等的情况之下,孙传庭就不可能进攻天津了。
孙传庭率领的大军,实际上起到了牵制明军的作用,也就是将近二十万的明军,固定在天津,不能够动弹,好在陈新甲也是命令驻守天津的明军,一味的固守,不要展开进攻。
见到了苏天成,孙传庭有些激动,江宁营其他兄弟在沧州血战,他是知道的,那个时候恨不得能够率领三万大军增援,可惜自身肩负的任务,令他也不能够轻举妄动。
禀报完毕大沽口的所有情况之后,孙传庭主动请缨,要求攻打天津的时候,作为先锋部队,将士们也憋坏了,都想着能够痛快的厮杀一番。
孙传庭在江宁营之内的地位,远远高于贺人龙等人,听见孙传庭这样说,贺人龙等人很是不服气,谁不想成为先锋部队啊,再说了,按照确定下来的部署,贺人龙与刘文秀是承担了进攻天津城池的先头部队的任务的。
孙传庭提出来要求之后,贺人龙与刘文秀眼巴巴的看着苏天成,生怕苏天成答应下来了,那样他们就不能够首先冲锋陷阵了。
苏天成笑着告诉孙传庭,其实孙传庭带领三万大军坚守在大沽口,已经立下了巨大的功劳,牵扯了二十万的明军,让沧州的战斗能够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目的,至于说下一步的战斗部署,早就明确下来了,不能够轻易的变动。
孙传庭有些失望,但也清楚作战部署是不能够轻易做出来改变的。
贺人龙与刘文秀则是欣喜若狂,差点没有掩饰住自身的情绪。
从德州出发的江宁营大军,终于全部会合了。
除开在沧州血战之中的损失,大军共有十二万将士,这十二万将士,马上就要开始进攻天津城池了,驻守天津城池的,有近二十五万的明军,其中大同边军十余万人,北直隶卫所军士十万人,天津三卫拥有兵力三万多人。
从兵力上面的对比来说,接近二比一的比例,明军在人数方面,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这一次的情况,与沧州之战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作为主力部队的大同边军,遭遇了重创,已经知道江宁营的骁勇,战斗力大打折扣,至于说北直隶卫所军队的十万军士,战斗力是最差的,和大同边军不是一个档次的,甚至是不能够承担主要的进攻和防守的任务,用这样的军队来固守城池,恐怕陈新甲担心的事情真的要发生,那就是稍微遭遇到打击之后,就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天津三卫的战斗力也不是很强,至少比不上大同边军。
从这个层面来说,天津决战没有多少的悬念,江宁营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必然的。
如何取得作战的最终胜利,苏天成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如今的天津,虽然没有几百年之后的天津重要,也远没有那样的繁华,但天津的作用还是最为重要的,其作用至少超过了河间府城与保定府城,这里靠近大海,处于京港大运河的枢纽位置,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这样的一座城池,若是因为战争遭遇了毁坏,还是很可惜的,故而苏天成的考虑,是尽量不要损坏城池。
当然,苏天成最为期盼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