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伟拔了两筐后院的青草喂上了整在圈里哼唧的猪,这俩猪现在也太能吃了,早上吃两筐,晚上的时候还要吃两筐,不过,吃的多,它们长的也不慢,现在都快有一百十斤了,皮发红,毛发亮,吃的膘肥体壮的,看着都让人眼馋。就是不知道这纯青草味大的猪是啥味道,吃起来不要是满嘴子的青草味就好。
整治好这些,也就到了吃早饭的时间了,农村人不像城里人,一日三餐照常不误,早晨的小米稀饭,玉米面馍馍,腌白萝卜丝,再来个鸡蛋炒蒜苗,两菜一汤还有馍,又是吃的张伟肚子有点涨,香甜的小米稀饭,清脆的腌白萝卜,味道极浓的蒜苗炒鸡蛋。张伟怎么吃都吃不够。
看着张伟那吃饭的样,张爷都羡慕的不得了,很感慨的说过:“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吃啥啥都香,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小米稀饭一顿都能拔上四五碗。”
说这话貌似张爷现在吃的少了一般,农村碗很大,一般都是大海碗,张爷家用的碗还是比较小点的,但是端起来也跟小盆似的,张伟一顿吃两碗,张爷也能扒拉上一碗半,等会还能再回个大半碗,也不知道他到底饭量是大还是小,不过张伟知道自己现在的饭量却是以前的四五倍。
刷好碗,洗好盘子,那么张伟和张爷二人就要开始今天上午的任务了,当然,还少不掉听到要剥田鸡后马上就嚷着要去抓田鸡玩的小珂珂。
第91章 爸妈到来(1)()
这处理田鸡也是个技术活儿,虽然扒皮去内脏的工作是人人会做,但是做的快和慢那就需要技术了。
说起来给田鸡扒皮其实很容易,先用一只手把青蛙攥在手里,只露出一条青蛙腿,然后俩手用力把青蛙腿在大腿中部折断,挑骨刺破皮后顺着这个豁口小心的拉开,一张完整的田鸡皮就被拨了下来了,当然,要注意腿的关节部分,不然,很容易把小腿的部分皮给剩下,当整张皮扒到田鸡的颈部的时候,田鸡几乎没有颈部,这是有两个隐形的耳朵长在头和身子之间,然后把扒下来的皮顺到田鸡头前,一手抓住田鸡的清理好的半边身子,另一手抓住皮和头一拧,那么,整个田鸡田鸡的内脏和皮就会连在被拧下来的头上,这样,整个青蛙就清理干净。
这工作细说起来挺残忍的,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挑骨刺皮,拧头带内脏,顺手了保准你一分钟清理完一只田鸡,张伟新手,第一只搞了十来分钟才搞干净,田鸡的两条后腿让他折了四次才算刺破皮,拧头的时候下手过很,一下子捏碎了,也不想想张伟这丫的现在怎么说也是个神仙了不是,那手劲开山不成,拍碎两块石头应该是没问题的,捏碎了田鸡的头,自然清理不出内脏了,没办法,只得撕破肚皮一点一点的向外清理,临末还被小珂珂笑话“哥哥真笨,连田鸡都不会杀。”
不过,第一只是实验品,剥上十来只张伟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技巧,看的张爷也夸了句“小伟还蛮聪明的吗,这没几下就学会了,快要赶的上我当年了。”
还别说,张伟的速度一上来,俩人清理起来这百十只田鸡也挺快的,一个小时左右清理完毕,然后张爷把田鸡分开,稍微洒点碎盐先腌了起来,按照张伟的意识,一个和竹笋一起炒着吃,另一部分油炸着这吃,反正这次也多,油炸的要多点,夏天天气很热,油炸的多放一个晚上,明天还可以吃,如果炒着吃不完,那下午估计就不能吃了。
张爷那边分别腌制好田鸡肉,然后又去后院里抓了只二三斤重的小公鸡,这鸡都是张爷自家养的,肌肉嫩不说,吃着也很香,张伟最喜欢吃这小鸡肉了,这不,前两天张爷又买了二三十个小土鸡放到了后院里养着了。上一茬十来只鸡快要被吃完了,如果在不养上,张爷真的怕张伟这小子会连他家的老母鸡也给炖上吃了,也不知道这小子这么喜欢吃肉,简直到了无肉不餐的地步了。当然,这个吃肉说的大都是中午,早饭就是小米稀饭加咸白萝卜,另外再炒个蒜苗鸡蛋,或者小青菜啥的就不错了。中午的时候都是孙晓雷从生成带点鱼,肉,排骨啥的,偶尔也带几次熟牛肉。在加上张伟有时也去田里捡点田螺,张爷也隔山才三差五的杀只小土鸡,说真的这还真的是每天中午都有肉吃。
这每天都吃肉的生活就是乡长书记家估计也达不到这个程度吧。就连珂珂这个小丫头也吃油滑了嘴,天天嚷着要吃肉。吃就吃呗,又不是吃不起,咱虽然只种二分菜,但是卖的钱还真的让你天天吃肉也吃不完,不过,这肉还大多都是孙晓雷这小子从省城带,不过年,不过节的,农村一般情况还不会杀头猪宰只羊啥的,平时来人来客都是骑上车子去镇上割上二斤肉,杀只自家养的鸡,在摆上一壶张怀义家酿的高粱酒,这待客的酒席也就算比较不错的了。
今天张伟爸妈要来,自然是好吃的准备着,好喝的预备着,大约中午十一点的时候,孙晓雷的皮卡车的发动机声音在张伟的大门外响了起来,跟随着过来的还有一辆小本田,不用说孙晓雷的家里也来了人。等下了车才知道这不但来了人,而且是全家端。孙晓雷,孙叔,孙阿姨都来了,不过,都是坐孙叔开的小本本,皮卡上也就孙晓雷一个人。
人家老妈好长时间不见自己的儿子,一见面总是要嘘寒问暖的,可自己的老妈怎么一见面就拧自己的耳朵:“臭小子,这么长时间不回家,看来你是在老家住舒服了啊?”张伟妈一下车就拧住了张伟的耳朵,当然,使大劲是不可能的,拧着转上一圈也就凑合了。不过,拧耳朵归拧耳朵,老妈眼里流露出来的关怀还是能看的出来的。
“唉呀,我说老妈你怎么一见面就拧我耳朵啊,再说了我不回家还不是为了您老人家吗?”张伟顺着老手劲把头偏了起来,嘴里却比以前油画多了。
“为我好?你一住就是这么长时间连老妈都不知道要了,还为我好,看我不拧掉你的耳朵。”张伟妈虽说手放在张伟耳朵上,可也就给抚摸到脸上的差不多,看到儿子和自己想象的被太阳晒的紫黑的模样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张伟不但没有被晒黑,而且还细皮嫩肉的白白净净的模样,丝毫看不到有经过风吹日晒的模样。摸着儿子又白又嫩的皮肤,张伟妈在心里叹了句还是山里的水土养容颜啊。
“妈,妈,你看,孙叔和孙阿姨他们都看着呢,求您老高抬贵手吧,这井里还冰着我给你说的那个五十多斤的大西瓜呢。”
“还算有点孝心,”张伟妈听说有西瓜吃,才松开了拧在张伟耳朵上的手。
张伟抱以无奈的苦笑,看着老妈又瞪眼,张伟快走几步窜到了井边,抓住了拴在井台上的一根绳子小心的往上提了起来,满后院的也就这一个第一茬的瓜了,如果碰到井上的石头棱子炸到了蛇皮袋里,那不仅是老妈真的拧耳朵,就连自己也会感觉到不好意思了。而且,自己也想看看这五十多斤的大西瓜和四十多斤的大西瓜味道有什么不同。
毕竟,这个西瓜在息土的滋润下比其他的西瓜硬是多长了一二十天的时间,也可以说是吸收稀土内的营养比较多,打个比方,张伟人为这就是千年人参和百年人参的区别了,虽然都是人参,但是差别不以理许,这西瓜,不知道也会有这个情况呢?
第92章 爸妈到来(2)()
四十斤的大西瓜他们见过,张伟的爸妈那里自从张伟这后院的西瓜开始出售以后,张家和孙家两家从来没有断过香甜大西瓜,可当看到这个五十多斤的大西瓜的时候,众人还是深吸了一口气。
“五十八斤半,还算不小吧。”张伟手持张家祖传宝刀,一手抚着案板上的那个长都近半米的西瓜,都感觉听了张伟这句话,这小子就欠揍,孙晓雷和张爷还好点,后院里瓜地天天转,张伟称重的时候二人就在跟前。
不过,张伟这小子居然说“还算不小吧。”简直就是巨型西瓜了。当然,张伟这西瓜在这个品种类型内种出来的西瓜是最大的了,但是,比之世界上的大西瓜,这还只能说是小不点了,一二百斤的大西瓜都有,这个五十多斤的西瓜真的比较起来还算小的了。只是大家所认识的范围之内四五十斤的西瓜就算是大西瓜了,而这个五十八斤半,几近六十斤的西瓜是够大的了。
“小伟,慢着,你手里用的是什么刀,我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张伟爸看着为就要手起刀落把西瓜给一刀两半。刚才只顾着眼馋大西瓜,这眼一抬看到了张家的祖传宝刀,以前的时候他就用过,能不眼熟吗。
“这个啊,现在是西瓜刀了,张爷送的。”张伟说的也是真的,这把刀除了进山砍了几趟竹子,剩下的就是切西瓜的作用了,说他是西瓜刀还真的很合适这个称呼。
“我怎么说这么眼熟啊,你小子居然用张家祖传的宝刀切西瓜。你找打可是,叔,你咋把这宝刀给了这小子了,这小子从来不知道爱惜东西,居然用宝刀切西瓜,简直是在糟蹋这把宝刀。”张伟爸疑惑的问着张爷,张伟爸自然知道这把刀是张家祖上传下来的,只是传人在张叔的这一门,所以也就有张叔这一门持刀。张伟说是张爷给的,张伟爸自然相信,张伟从小就不说谎,再加上张爷还在旁边站着呢。
“怀青啊,不就是一把刀吗?刀本来就是给人用的,小伟用它切西瓜顺手,我就给小伟让他用了。瞧你大惊小怪的。”张爷呵呵一笑,满脸的不在乎。其实张爷有时候想想也对,工具就是给人用的,在好的工具你不用,把他束之高阁,那么,这都是一件没用的工具。如果不用他,那也就失去了这个工具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这把刀子从张爷送给了张伟以后,不管张伟用他做啥,张爷都不会说啥了,想一想也是,碗口粗的竹子劲到了一下就砍断,而且砍了这么多年的竹子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