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睿饷飨圆环侠现旒业某ぴ独妗�

无论何况,朱高煦为了这个天下,出生入死,甘冒矢石,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徜若是这个皇帝的位子不传给他,那孩子岂会罢休?杀一个血流成河,闹一个玉石俱焚,在所难免。

要想宣布朱高炽朱瞻基父子获胜的话,那就只能——对不起宝贝疙瘩老二了。所以……朱棣一咬牙,传旨,让汉王朱高煦,负责镇守云南。

圣旨传到了朱高煦的面前,朱高煦顿时乐了,他哈哈大笑,一脚踹开信使,喝问道:“老子犯了什么法?凭什么要将老子流放到云南去?”

信使揉着屁股,哭着回来报告。朱棣听说二儿子公然抗旨,沉默了半晌,说了一句话:“老二不乐意去,那就……算了吧。”

这次又算了。

朱棣退让了,可朱高煦要的可不止这些,他只是要求朱棣履行自己的诺言。论辈份他是当爹的,论职位他是做皇帝的,这两个身份,哪一个也容不得朱棣改口。再者说朱棣的心里并不情愿流放二儿子,可是……忽然之间朱棣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传旨,封二儿子朱高煦为天策卫。

天策卫?这是个什么名堂?这个名堂,大有讲究。在朱高煦之前的历史上,只有一个人获得过这个头衔,那人便是大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的时候,李渊入主长安,建立大唐。虽然二儿子李世民功劳最大,但是因为李渊已经立了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所以为了让二儿子心理平衡,也为了一碗水端平,显示公道,唐高祖李渊册封了二儿子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可是李渊这么个搞法,反而更强化了二儿子李世民的野心,结果让他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将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统统宰杀了。而现在朱棣竟然封了朱高煦为天策卫,莫非他的意思是暗示朱高煦效法唐太宗李世民,干脆自己动手,将大哥朱高炽砍成一团鲜肉块?

如果说,朱棣真的是这么想,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再狠的老爹,也没有撺唆儿子自相残杀,以此取乐的道理。然而这个想法,却深植于他的潜意识之中。要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宝二宝都是宝。两子争位,已经将朱棣逼得欲哭无泪,走投无路了。他是多么地希望,这两个小兔崽子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自我解决方案,也好让自己省点心。

实际上,朱棣真正的内心想法,是希望老大老二中有一个突然蹬腿咽气。这是最为完美的解决方案了——你自己死跷跷了,也就省略了当爹的两难之局。而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死跷跷的可能性最大的,当属老大朱高炽。

所以,曾有一次,朱棣对二儿子朱高煦谆谆教诲曰:“二宝,你要努力啊,你大哥他的身体……嗯,总之你要努力学习,明白了吧?”

意思是说:“二宝,你别急,你的身体比驴还强壮,而你大哥的身体比猪还肥胖,必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痊心脏瓣膜缺损面部神经麻痹等千奇百怪的疾病,这么多的病,不愁病不死他。所以呢,二宝你稍微地耐心一点,等老大病死,爹再立你为太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棣的想法,虽然比较地阴暗,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他最宠爱的二宝朱高煦,不是匹能够隐忍的野狼。

那么朱高煦的性格,更接近于什么物种?

驴!朱高煦是头驴!而且是头拉着不走,打着倒退,永远只知道在一个圈子里团团打转的花尾白唇大叫驴。

##06 城管是头大野驴

朱高煦确实是头驴。他公然抗旨,拒不服从工作分配,不肯到云南就任。尽管老爹朱棣没敢吭气,但朱高煦的心里,却是愈发地不平。以后再见到父亲朱棣,就怒气冲冲,忿忿不平,存心让老子难受。

朱棣果然很不舒服,又想了法子:“二宝,你不乐意去云南,要不就去青州如何?”朱高煦摇头:“不去。”

朱棣急了:“云南你也不去,青州你也不去,那你想干啥?”

朱高煦:“我就想让你履行诺言,这不难为你吧?”

朱棣悻悻:“不难为才怪……于是让朱高煦去青州的事情,也不算数了。”

怒气冲冲地从父亲那里回来,朱高煦越想越气,这叫什么世道?一个患有各种疾病的肥仔,坐在太子的宝座上死活不挪窝,而自己如此地英姿飒爽,却只能沦为权力的残羹。苍天啊,你怎么不说睁开眼睛看看……

悲愤之下,朱高煦募集了三千死士——可以确信,他募集这些死士的目的,是打算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发动宫廷政变,宰了大哥杀了老爹……可是他终究无法与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相比,三千死士是跑来了,可是临到食堂开饭的时候,才发现饭锅里空空如也——没钱啊,连死士都养不起。

可是没饭吃,这也难不住朱高煦,他立即吩咐道:“你们大家,要自己想主意,想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借鸡生蛋,借船出海,文艺搭台,经济唱戏,不等不靠,自谋生路……”总之一句话,薪资伙食,统统自理。

伙食自理?自理就自理,三千死士,果然是脑子灵光。学习了朱高煦的讲话精神之后,一个个顿时心明眼亮,明白了斗争的大方向,就聚众呼啸一声,冲入百姓家中,抢过饭碗来就吃,按倒女人就整。总之是民拥军,军睡民,军民一家鱼水深。

却说这天子脚下是有一支司法力量的,这支力量的领导人名叫徐野驴,官任兵马指挥使。这时徐野驴正在家中吃草,忽闻附近有大股土匪出没,抢男霸女,肆意为恶。当下徐野驴不敢怠慢,立即上驴,率衙役捕快兵丁出马,追得死士们满世界乱跑。

众死士满腹委屈,就来找朱高煦告状:“报告首长,我们在学习了您的讲话精神,正在不等不靠,自谋职业的时候,突然遭遇到了一群城管,打头的,是只徐野驴,他们不由分说,就掀了我们的摊子……”

什么什么,城管是头徐野驴?朱高煦听得咯咯直乐:“人们都说我是驴,拉着不走,打着倒退,不曾想这里又冒出一头驴。老话说得好,一圈可卧两猪,一槽不容二驴,拿我的霸天夺地镂金嵌玉金柄雕花铁瓜锤来,待我出去会会他……”

于是朱高煦提了铁瓜出来,果然就见到徐野驴正气势汹汹地追赶他的部属,朱高煦笑兮兮地走过去:“徐野驴,过来过来,让我试试你的驴头有多硬……”不由分说,当头一铁瓜砸下,只听“啪唧”一声,就见徐野驴那颗脑袋,霎时间碎裂成为一滩血。

事发之后,早有朱高炽的眼线飞奔去报告:“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两驴相争铁瓜相碰,一驴丢命一驴发疯……”朱棣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为震惊。

徐野驴事件,打开了朱高煦横行不法的黑匣子,数十桩罪状同时被扒了出来,锦衣卫星夜行动,将朱高煦逮住,囚禁于西华门内,等待朱棣的处置。

朱棣很慎重,召开了隆重的御前会议,在会议上他说:“对于年青一代,我例来希望的是,你们要有更高的追求,更远大的理想,更努力地学习,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肩负起未来的使命。要警惕糖衣炮弹啊,要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朕的意思是说,二宝朱高煦这么个搞法,分明是缺乏深思熟虑的,其做法是有待商榷的……对于二宝这种错误的做法,我们一定要严厉批评,认真教育。为了督促他加深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就先开除皇籍,废为庶人,如何?”

“我反对!”随着话音落下,就见一团好大的肥肉蠕动出来,正是国家法定的继承人,大宝朱高炽。只听他慷慨激昂地反对道:“父皇,我二弟他年轻,禁受不住诱惑,偶尔犯下点人生的小错误,实属在所难免。年轻人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的……父皇,我看咱们这次就原谅二弟吧,如何?”

如何……眼望着大儿子装腔作势,公然打出仁义牌,朱棣只觉得脑门里有一股火嗖嗖乱窜。这个混蛋大宝啊,他明明知道二弟这件事是必须要有惩罚的,却故意反过来说,这都是谁教给他的呢?

朱棣愤怒的眼光,落在朱高炽身后的人身上。

大学士解缙,他完蛋了。

##07 狠狠打击太子党

二宝朱高煦打死徐野驴,按律法,被流放到乐安州闭门思过。这不仅是他的失败,同时也意味着朱棣本人的失败。

朱棣很是悻悻然,就将满肚子的怨气劈头盖脑地全砸向了大学士解缙。

解缙,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但他的才气,在权力面前是不堪一击的。朱棣琢磨着,一定要用各种办法羞辱他,要让解缙难堪得一头撞死。

于是朱棣突然无缘无故地传旨,赐给重臣们二品纱罗衣,偏偏就是没有解缙的份儿。然后又出其不意地将解缙流放到化州,让他当一名计账的小会计。又过了一段时间,解缙正在小黑屋子里噼里啪啦地打算盘,突听屋顶上嗖嗖响过,数十名锦衣卫,飞檐走壁,将解缙如捉小鸡一般捉走了,从此就关押在大牢里。

虽然身在大牢,但是解缙仍然坚持斗争——他非斗不可,只要斗到朱高炽赢了,他那就全都扳回来了。

但是朱棣岂肯给他这个机会?于是有一天,朱棣突然索要天牢中囚犯花名册,一个个看过来,突然惊呼道:“我靠,解缙还活着吗?”

朱棣这话,却是说给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听的。纪纲听到之后,就陷入了深度的思考之中:“老板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是想宰了解缙,可是他也没明说啊。是想放了解缙,恢复原职?好像也不是这个意思。那老板到底是啥意思呢?如果自己悄悄弄死解缙,偏偏老板是想重用他,又或是自己留着解缙,偏偏是老板想弄死他……不管是哪种情况,反正是自己死定了。”

眼下这桩差事,就属于典型的“不完全信息情形之下的决策”了,纪纲必须要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不管朱棣是怎么想的,反正不会因此责怪自己。

于是纪纲备了丰盛的酒菜,来到天牢:“老解在吗?没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