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酷!”
她刚说完,已经有人在台下发出了赞叹声。
到了这个时候,陆然多少有些理为何袁怡的表情和语气一直显得那么冷漠,她或许不是冷漠,而是冷静。
这是她的专业素养,在面对复杂而未知的情况,她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缜密的逻辑分析。
而她总是坐在角落,或许也是一种职业的习惯。
“但是,我不学习催眠,也不催眠别人。”
这句话一说,台下又顿时没了声响。
大家又有些纳闷起来。
这个年轻而牛b的小姑娘,没有走错教室吧?
“虽然我不专攻催眠,唐老师却说不同的知识,总是相通的。一个画画的人,如果还会唱歌,还能欣赏舞蹈。那么,他对艺术的领悟,就会比其他的人更有灵性,就能够触类旁通。
他坚持认为,我应该来和大家上一节课。唐老师是跨领域研究的专业,我相信他的建议,所以我就来了。”
接着,她站了起来,往前走了两步,有些严肃地说道:“因为,接下来的考试,仅仅靠你们过去学习的知识,恐怕,很难应付。”
不知道为什么,袁怡说话并不大声,但是,却让在场的每一个学员的心里都增加了一层压力。
“你们经历过了笔试,实操考试,其中实操考试,过去的两次都是一对一分组,成员间互催眠的形式。
可是催眠的对象,总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考试的形式也不止一种。
一对多,或者多对一,都是有可能的。”
一对多,多对一?
陆然没有想过,还有可能这样考。
这样的话,或许就不再是过去的分组考试模式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一对多()
“什么叫一对多和多对一?”
台下有学员好奇地问道。om
袁怡解释道:“这个说法是我针对你们过去,两两一组互相催眠的练习方式起的一个新名字。哦,顺便告诉大家,虽然我不主修催眠,也不是你们的主考官。
但是你们实操考试,我是有参加的。
至于我在其中的作用,就不和大家明说了。所以我对你们的考试不是一无所知的,我的话,或许会起到一些帮助的。”
袁怡说自己能起到一些帮助,实在是谦虚的说法。
虽然她不打算公开自己在考场里的角色,但是陆然从她的专业背景以及她在考场里的表现,多少能猜得出来她的作用。
她对于人的微表情以及行为表现,有着异于常人的洞察力。
她坐在考场的角落里,可以很好地观察每一个考生的行为,这些考生的表现是否自然,是否全力地配合对方,是否有所保留,是否耍了特别的伎俩,是否有作弊嫌疑
这些想必都逃不出她的眼睛。
她不是主考官,但或许是考官之一,亦或者是蓝海请来的特别顾问,帮助他们更客观地分析考生的表现。
所以,她对于蓝海的考试是十分熟悉的,她的经验分享也是十分宝贵的。
聪明的学生,此刻都集中了注意力,认真地等待袁怡将要说的话。
“通常在咨询中,是一位咨询师和一位来访者交谈,所以一对一的咨询方式是最为基础的,是必须考核的项。om
然而,咨询的方式,其实并不仅限于一对一的模式。
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多地流行团体咨询。顾名思义,团体咨询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咨询师带领一个团体,共同咨询。
团体的成员通常有着相同的,或是相似的问题,所以可以组成小组来共同解决他们需要克服的难题。
一个团体共同咨询,能够起到互相促进,互相鼓励的良好氛围,所以对于一部分愿意和他人共同咨询,不介意透露部分隐私的求助者而言,这个方式更能激发他们改变自我的动力。”
袁怡介绍的团体咨询,陆然在学校里也多少接触过,他在学校里体验的更多是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来探讨一个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
比如考前焦虑,大多是一些问题不太严重的学生一起参与。
问题较为严重和特殊的,例如抗癌康复小组,毒瘾戒断小组等。这类的团体咨询,陆然至今没有参加过,也没有带领过。
因为那比起一对一的咨询,需要考虑和协调的问题更多。
人的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就像病毒一样,看不见摸不着。
这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
如果一个场合里,大家的心态是较为积极的,愿意改变的,那么这种好的氛围自然会互相传播。
如果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持悲观的态度,那么,就有可能对整个团队的建设起到破坏性的作用。
所以咨询师在多人咨询的场合,需要更大的耐力和协调能力。
陆然的主业是一对一的咨询,很快就会开办自己的培训演讲,而团体咨询,在陆然看来,恰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形式。
既要鼓励大家敞开心扉,在一个团体里找到归属和安全感,又摇引导整个团体的思想和氛围。
这很需要功力。
陆然倒是有一些兴趣。
“如果是在团体咨询的场合下,给大家咨询,那么,则有可能用到一对多的催眠技巧。一个咨询师要同时催眠数个人,让每一个成员都进入到你所营造的催眠中。”
“哦”说到这里,大家多少都明白了一对多是什么意思了,于是纷纷点头。
“而要做到一对多,同时催眠,对于你们而言是不容易的。想想看,仅仅是面对一个咨客,在咨询的时候,就需要花费多少的心神,关注在对方的身上。”
袁怡这话说的是台下的学员,但潜台词似乎是这对于她而言,就不算难事。
“我不擅长催眠,我擅长的是观察。即便有多个人在场,我也能捕捉到细节,这种快速捕捉细节和同时注意多个焦点的能力,是你们需要锻炼的。
毕竟,这很可能成为考题。”
袁怡的话说得实在,台下的这些学员们,或许可以质疑她年轻,质疑她不会催眠,质疑种种,这些她似乎都不在意,毕竟,考试是你们自己的事,爱听不听,她很洒脱。
原本态度还有些“嚣张”的男生们,此时都已经对她刮目相看,十分佩服,其中一人,诚恳地发问道:“那你说的多对一,又是什么意思呢,几个人催眠一个人吗?那岂不是难度最小的一种吗?”
“唔某种角度上来说,可以这么说,是几个人催眠一个人。但是,你们目前并不会遇到这种情况。”袁怡皱了皱眉,似乎露出了一份不确定神色来。“老实说,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你们会需要精通这门技巧。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认为这很简单吗?”
袁怡的问题,问得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难道不是吗?
“只有在对手足够强,却又需要执行特殊的任务的时候,才有较大的可能,需要组织一个团队,每个人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相互配合,催眠同一个对象。
而这样的任务,用在咨询中是很少的。更多的,是一些公务,或者保密任务。
你们觉得,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需要执行这样的任务呢?”
学员们听得瞠目结舌,纷纷摇头。
听上去是什么危险的,神秘的事情,还是敬而远之吧。
“好,那我们就开始从人的表情,开始讲起吧。人的面目表情和肢体动作,都可以看作是第二语言,它们同样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关于表情,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在研究。
较早的时期,人们认为人类的面目有六种至七种基础表情,它们大致是快乐,愤怒,厌恶,悲伤,轻蔑,恐惧,惊讶。不同的学者,看法略有差异。”(。)
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次回想()
“也有学者把'蔑视'排除在外,认为人有6种基本的表情,总之说法不一。om
近来,又有研究人员在这六至七种基本表情的基础上,将其两两重合起来观察,最后又得出了15种复合表情。
例如将'惊讶'和'高兴'融合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复合的表情'惊喜'。”
袁怡继续给大家解释着。
“不过,这些定义对我而言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我很少需要用到它们,因为当我在判断一个人的神情和思想的时候,他的表情远比定义中的基础表情复杂得多。
就算是复合表情,也仅仅归纳出了15种。
而人类的面部可不仅仅只会表现这些基础表情。
在实际的观察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一点飘忽的思绪,都有可能让原本简单的脸孔变得复杂起来。
人的情绪在一段时间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有的这些综合的因素的加起来,导致我在脱离了教科书以后,需要面对的往往是一个由几种情绪糅合在一起的,活生生的个体。
当然了,在最初开始训练的时候,还是要从基本的,简单的开始。
大家回去以后,可以尝试从身边亲近的人开始观察,观察他某一个时刻的表情,背后所代表的情绪。
你们可以自己记录,也可以把自己的分析说给对方听。
让对方先表述一下刚才他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和自己的分析作一个比较。
说不定,你能说出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潜在的情绪,那样,就算入门了。om”
布置了这项练习以后,袁怡又分享了一些基础的知识。
台下的学员们则乖乖地做着笔记,再没有人发出质疑和调侃的声音。
陆然自从和本子聊完了记忆训练的技巧以后,他开始下意识地锻炼自己的锻炼能力,而不完全地依赖本子的技能。
一个东西要么在最初的时候,深刻的印在了脑海里,要么,就需要提供一些帮助自己重新回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