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为是老爷子松口了。
说完看着沈俞苦笑的样子,知道这是猜差了,就不再多说,拍拍他的肩“来日方长”。沈俞也不在意,又想到那本笔记,又是摇了摇头,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总会知道的,故作轻松地笑笑,又想到自家表哥的帮忙,又诚恳地对他道谢,“哥,那个谢了!”
这倒让俞望楼愣了下,这是送出去了?不然怎么会这个样子,不过估计是发生了什么事,不然该是喜滋滋儿的,而不是这么个样子。心里存疑,不过却不多问,转了话题,问起了叶时的事儿。
沈俞乐得他转移话题,毕竟沈初那样子他还没搞清楚,还是不要说出来,传进亲妈的耳朵里就不好了。至于叶时的事儿,他也是仔细问过,知道他们做的还是有前景的,也就会在俞望楼跟前给他们多挣点好印象,毕竟虽然俞望楼直接公事公办,但也不是不让他说话。
这个话题,两人倒是聊的不错。俞望楼是个合格的领头人,很是会放权,所以今天他没有直接接待叶时他们,不是因为这个项目小他看不上眼,而是自己定的规矩自己也要遵守。但是他也不会置之不理,从沈俞这里多了解点,也有利于他拍板。
转眼过了一个多小时,门外负责这个项目的总管也到了,进来汇报情况。看到沈俞坐在这里,也是知道估计这项目是八九不离十了,只是有些细节还要商榷,但都不是大事,毕竟两百万对他们公司来说,真是九牛一毛。
沈俞已经收到了叶时的短信,说是要去吃牛肉锅子庆祝,问他要不要一起?沈俞瞧着直乐,这事儿现在只刚谈呢,就开始庆祝了,不过也知道叶时他们被逼的厉害了,今天终于看到曙光了,让他们放松放松也是应该。
至于牛肉锅子,瞧着这天干的,就连他这油光水滑的脸都得每天抹油,还吃牛肉锅子,这不找火上呢!不过那家牛肉锅子倒是好的,他爹当年追他娘的时候发现的好地方,就在京都大学旁边,以前他在那上学时倒是常去,最近倒是好久没去了,要不就去,回去多灌几碗凉茶就行了。
转头又看见他家表哥正搁那签字呢,嗯,多个人陪着自己痛并快乐着,也是不错。清清嗓子“叶小二他们几个想当面谢谢你,去不?”
俞望楼签完字才看他,倒是错过了他眼里的狡猾。反正这个项目差不多定下来了,他也乐得给叶时这个面子,毕竟连着自家姑父呢,“行!”交代了何鑫推了接下来的事儿,就和沈俞出门了!
叶时几人刚进门还是紧张的要命,现在倒是高兴坏了,又想到还在人家公司门口呢,不能太明显,可脸上的笑却怎么也收不住。叶时下来看见的就是自家弟弟的蠢样,抬手摸了摸鼻子,也是觉得略丢人。
叶时看见沈俞就要跟他分享高兴劲儿,不过待看到身后俞家那谪仙样的表哥,顿时手足无措了,更何况是那几个没见过俞望楼的哥们,也是一个个呆楞的傻样。
俞望楼已经习惯了别人见到他后各种呆样,也是不介意,走上前拍了拍叶时:“好小子,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做的不错!”
叶时是自小便跟着沈俞一直叫他三哥的,不过叫的亲密,但心里更多的是敬畏,这位俞家三少爷可是名满京都呀!更何况有沈俞经常说他三哥杀人不见血的缺德事,他是真的觉得自己的智商在人家跟前根本不能看。在他爹和师叔面前还能蹦哒蹦哒,在沈俞面前也时不时露露爪子,但在俞望楼面前乖的跟猫似的,所以这次也是实在没法,这才硬着头皮跑到俞望楼跟前。
沈俞看着自家弟弟那乖样一时手痒,又瞧着那几个孩子还没回神,更头疼,咳嗽几声,“这是俞氏的俞总”,这是为那几个还不认人的介绍,又提醒叶时,“时候不早了,去晚了可就没座了!”
叶时的几个哥们显然没想到能见到这位鼎鼎大名的俞总,更没想到俞总是这么的谪仙样,更是讶异,不过到底回了神。金主来了,那是天大面子,麻溜走着,只是几人一合计,如果只是他们几个,去吃大排档都行,但总不能带着金主去吃这苍蝇馆子吧!就是要找叶时商量换地方,还是俞望楼把话截了,“不用在意,我读书那会儿也是常去大排档,那里吃着爽快!”一句话更是收了人心,好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俞家三少很是驾轻就熟。
沈俞开车带着俞望楼和叶时,其他几人打车,这就去了那家牛肉锅子店。俞望楼到了跟前,这才知道被自家表弟算计了,不过闻着这扑鼻浓郁的牛肉香也就妥协了!哎!吃货的胃最是会出卖人。
正好有包间,一桌子坐满,看着叶时他们几人还是放不开,俞望楼也不客气,点了最大份的锅子,直接开吃。瞧他那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豪爽样子,实在是跟他的样貌不搭极了,直接看傻了叶时的几个哥们。
第二十八章 灌香肠与冬至节()
叶家三口回京后算是一切顺利;老爷子倒是一连过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高博和封白看到老爷子心情低落也是担心;沈念池则是该干嘛干嘛。老爷子脾气倔又不肯在人前示弱;你越是关注他;他越是心烦;不如平平常常的;他过俩天就好了。
沈念池对高三生活终于有了感受;即使是再提倡素质教育,高考大关在前头拦着,谁也没办法放松心情。老爷子他们知道沈念池每天背回来的作业越来越多了;东厢的灯则是灭的越来越晚,也是心疼,但也无能为力;只能在吃食上给她找补。
于是;沈念池发现每日餐桌上的菜式越来越多了,每样分量不多;加起来却正好;显然无论如何;不能浪费粮食的规矩却是不能破。老爷子也不管什么吃夜宵不利于养生的事儿了;每晚变着花样的做给她;都是些易消化又补脑安神的东西。
沈念池每每看到老爷子一大把年纪还要为他操心;也是难受,不过等老爷子下次送东西过来,又是开开心心的吃完;还撒娇说明个想吃别的;把哄得老爷子眉开眼笑的,也是放心了下来。沈念池目送老爷子离开,想着那本已经送到沈俞手中的食谱,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吧!
似乎是一晃神的功夫,宣城由夏到冬,下起了这年的第一场雪,正好赶上冬至,也是应景。这天正好周六,沈念池昨晚睡得早,醒的也早。推开窗子看到天地间换了容貌,莹莹白光直射心房,瑞雪兆丰年,也是让人神清气爽。
沈家规矩,冬至这天沈园只卖饺子,点一份再送一碗秘制的羊肉清汤,任选两个小菜,完全不挣钱。老爷子也不在乎这个,完全算是答谢老食客。客人们也是开心,虽然没法点菜,但饺子馅却是口味繁多,素的有胡萝卜鸡蛋、韭菜鸡蛋、黄瓜鸡蛋、西葫芦鸡蛋、白菜香菇、西芹木耳、荠菜豆腐,荤的有白菜猪肉、芹菜牛肉、萝卜羊肉、虾虎韭菜、虾仁韭菜、鲅鱼韭菜等等,也是让人眼花缭乱。有些客人直接犯了选择困难症,这个也没关系,咱们可以拼盘吗,您点一盘有五种味道,总有一款适合你。
大堂里人声鼎沸,后厨却是不忙。一大早高博他们六人已经把馅儿剁好,饺子皮也是不难,包起来也快,更何况小齐他们四个也是能下手的,今天倒是省了高博和封白的事儿,不过他们今天也不得闲,还有重要的事儿等着。
沈园每年冬至都要进五百斤的猪后腿肉,然后一堆人加上沈念池、罗娟、李叶儿直接开剁,先将骨肉分离,分成大段,然后切条再切小丁。老爷子负责做调料,高桐小胖子围着他师爷转,帮忙跑腿。看到这儿,有经验的知道这是在做香肠了。
宣城的老传统,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买上一堆猪肉,灌上香肠风干,一冬天的肉食就靠他了,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蒸好切上一盘,就是一盘肉菜,方便还好吃,尤其受小孩子喜欢,还能当零嘴,一举数得。
老爷子在大盆里放入白糖、盐、料酒、醋和酱油,又把八角、花椒、豆蔻、茴香、陈皮等打成粉末,一起拌匀,和剁好的肉丁混合均匀,然后就是灌制了。洗好晾干的肠衣,一人撑好,另一人拿着漏斗往下塞,两人分工合作。沈家人也是做惯了,连最晚进门的李叶儿也是个熟练工,不过即使这样也是忙活了一上午,没办法,肉太多,又是全手工操作,想快了都没办法。
快到中午的时候终于都做好了,天已放晴,正好撑起一排排竹竿挂上风干。高桐小胖子站在香肠下面直流口水,嚷嚷着中午要来两盘,看的高博直想揍他。老爷子倒是乐呵,从不知从哪里真就弄来了一盘子,高桐直呼师爷是叮当猫,换来了高博的拳头。
一家人中午也是吃饺子喝羊汤,各种馅儿都来了一盘,又有红油猪耳,辣白菜,糖醋萝卜皮等几个拌菜,当然还有小胖子护着不让别人吃的香肠。
过了元旦已经迈入了农历的腊月,过年的气氛也慢慢浓了。后院的香肠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老爷子一家二十斤的送了,又开始给分散各地的几个徒弟寄。快递小哥一大早就来了沈园,也是老街坊,提前打好招呼,屁颠屁颠地来了,白赚老爷子一大袋子香肠,连说不好意思。
等沈念池填好了订单,交了运费,回头看见老爷子盯着快递小哥的背影,眼神发直。人年纪大了,总是爱回忆吧!只是以前老爷子很少有这样的时候,今年却是格外多,沈念池顿觉内疚,恐怕也是自己惹得,只能陪着老爷子聊天,又说过年年货的事儿,这才好些。
沈念池回屋就拿起了电话,电话没响几声就被接起,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声音:“念念呀!想师哥了?怎么这么久都不给师哥电话?”
电话那头的是老爷子的四徒弟何然,也是唯一一个至今光棍的徒弟,这也是沈念池独独打给他的原因。
“是呀!想师哥了!师哥什么时候回来?”沈念池跟别的师哥还会客气一下,跟何然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