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这赵构,在皇子中行九,书法写得极好,性子很横,宣和帝却不喜欢他这样锐气的性子,但也不讨厌,回回封赏都十分丰厚,如今赵构年纪不大,就已经得封康王,是十分热门的继位人选。

    来之前赵元徽也与姬缘分析过京中有名号的人物,说这赵构是宣和帝诸多子嗣中最出色的一个。

    只是太过年少,锋芒毕露,尚需磨砺。

    见一见也无妨,与金和谈,总不好孤军奋战。

    如今天已转凉,姬缘穿着一身圆领朱红广袖长衫,腰间束着玉带,愈发显得身形修长挺拔。出门时又披了件白狐领披风,十分出尘,武松跟在他身后,也是一身男装,看起来也是个俊秀小郎君,显不出半分女气。

    在康王府的马车接引下,姬缘到了赵构的府邸。

    比起宫中的文雅富贵,这里就少了一些雍容的雅意,反而显得干净清爽。

    赵构得了信儿,立刻就过来迎接。

    先前姬缘在宫中见过他一回,只觉得他生得比宣和帝英挺俊美一些,今日看赵构一身月白色常服,温和谦恭,倒和宫中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差了很多。

    换一个皇子姬缘一定一点印象都没有。

    如此关注赵构只因为这位是南宋开国皇帝,被不少人戏称为“赵跑跑”。

    金军南下后,掳走了几千皇亲国戚,连宋徽宗、钦宗都在其中,赵构却逃过了一劫,招揽了不少臣子躲在南边,金军一追,他就继续往南跑,从山东跑到了浙江,为了躲过追兵,几乎要下海,不负“赵跑跑”之名。

    后来金军撤了之后,这位在南边建国,用秦桧斩岳飞,向金国乞和,最后又为南宋续命了很多年。

    这样的强人,姬缘完全不想错过。不说合作,至少也要围观一下,认个脸。

    赵构现在的目标就是拉拢一下这个新出炉的宣正郎,好为夺位打基础。

    即使心中再热切,他面上也一派平和。

    这位宣正郎与童贯关系匪浅,说不得就是那童贯培养的继任者,要是拉拢了他,在夺位上又方便许多。

    “下官见过康王殿下。”

    “六郎,你我年纪相仿,你也别叫我王爷,直接唤我九郎便是。”

    “王爷客气了。”

    使不得啊!这不就凑齐了六九之式吗!

    太污了太污了。

    姬缘心里吐槽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面上仍然平静无波。

    “此次前来,是想与六郎你共商国事,小王虽然久居汴梁,却十分忧心国事,时刻惦念着真定府的士兵,日日夜夜都睡不好……”

    姬缘听着赵构表达爱国之情,却想起了完颜宗翰,都这么肉麻,他们俩一定能谈到一起去。难怪赵构那么喜欢向金国乞和,完全是完颜宗翰的知己……

    “王爷您对大宋的拳拳赤子之心,让下官深受感动。”

    姬缘也不好让对方唱独角戏,非常真挚地回应了赵构。

    然后赵构就等着姬缘继续说话。

    深受感动,然后呢???

    没了吗?

    什么王霸之气一出,四方臣子拜服的画面,怎么没有出现?

    赵构读了不少明君贤臣的书,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可惜麾下能用的人不多。

    这回就瞄上了姬缘。

    京中的其他王爷也给姬缘送了帖子,姬缘却只来自己这里……

    岂不是说明郎有情妾有意,正好配成双,共谱一段君臣佳话……

    怎么和他想得不一样?

    “王爷,菜凉了。”

    姬缘夹了一个大猪蹄子在碗里。

    武松悄悄看了好几眼。

    赵构转而又想,难道是我心不诚?

    “这位小郎君也一道坐吧。”赵构也知道这姬缘喜欢带着一个身怀巨力的女子,看模样,这个小郎君便是了。

    大丈夫,怎可贪于儿女情长……

    转而,赵构又没再想这个,反正他现在就是非常非常缺小弟。

    管他姬缘儿女情长还是英雄气短,他赵构只想把童贯的势力收拢在手中。

    武松记得要有礼貌,还是推却了几次。

    “不了不了……”

    “我不想吃……”

    “这样不太好吧……”

    赵构继续热情相邀,武松只好在盛情难却之下,端起了碗。

    然后夹走了剩下的大猪蹄子。

    吧唧吧唧吧唧。

    武松的吃相…应该说整个梁山硬妹团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风卷残云之相,看习惯了就觉得胃口大开,斯文人初次看见肯定会大吃一惊。

    “见笑了。”

    姬缘见赵构表情有点呆滞,抱拳行了个礼。

    赵构连忙摆摆手,表示没事儿,胃口好才是真的好。

52。和谈() 
筷子与猪蹄齐飞,盘子与圆月一色。

    万物皆空空空……

    姬缘知道武松吃得快; 便多夹了些菜; 赵构也象征性的吃了一些,很快就发现盘子空空如也。

    而武松矜持地揉了揉小肚子。

    七分饱。

    “我诚心待六郎; 不知六郎何意?”

    赵构用炙热的眼神看着姬缘。

    姬缘虎躯一震; 赵构可是一个直男,为什么要露出这么炙热的眼神!

    说话还这样让人误会。

    “我自然是一心只为大宋。”

    “其实; 此次前来; 我是想与王爷商谈一番与金国和谈的事。”

    “此次; 金国破辽,也是占了我大宋的便宜,不管如何,燕云十六州一定要趁机拿回来。”

    姬缘话音刚落; 赵构连连点头。

    这个大家都知道,问题就是该如何要回来。

    “此次只要我大宋态度坚决; 体现出大国气度; 便可以让燕云十六州重归大宋。”

    “六郎为何要与我说; 而不是献策于父皇?”

    “因为殿下有胆色。”

    即使赵构被戏称为“赵跑跑; ”一路闪躲,至少他维持住了南宋,换一个人操作这么骚,指不定死了八百次。

    “六郎谬赞。”

    赵构有些不好意思; 同时也有些自豪。

    如果真能让他坐上那个位置; 这回和谈的时候; 拼死又如何?

    只要如今不泄出野心,宣和帝就会护着他。

    “只是我仍不知道具体该如何行事,请六郎指点。”

    赵构躬身一礼。

    “不敢当殿下大礼。”

    “若先生真能让我大宋重得燕云十六州,不说大礼,便是三跪九叩,先生也受得。”

    不管如何,赵构的态度十分不错。

    特别真诚。

    “我们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姬缘便与赵构商量了一番。

    武松依然不动如山,慢吞吞啜一口花茶,索性那些主意于她而言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单纯地听着那两人的声音而已。

    赵构声音清朗,还有些少年锐气,姬缘的声音很温润,偶尔听起来很冷,没有一丝温度,说话的时候也特别客观,以一种宏观的角度来讲述,便让人忘记他讲的内容,只关注声音,大脑放空,十分惬意。

    天冷的时候,天色也暗得很早。

    武松听到了细雪飘落的声音。

    簌簌然,又轻又浅,偶尔又听见房中的灯花爆出一声轻响。

    这夜,不算安静,却让人心里很舒服。

    她是一把利刃,只需要护主就好。

    毕竟她所求的,和姬缘一样。

    姬缘和赵构说话的时候手也没闲着,两人顺带沟通了一下书法,赵构尤其擅长行草,堪为大家,一手草书自由不羁,锐气几乎冲破宣纸。

    姬缘的字就显得温润许多,两者风格各异,水平却不相上下,一番沟通,各有进益。

    偶尔讨论一下国家大事,偶尔说一下瘦金体的笔锋如何处理。

    也好有个秉烛夜谈的借口。

    月上中天,这事儿终于谈完了。

    姬缘重新披上披风,却发现入手十分温暖。

    “我叫侍女替六郎烘了会儿。”

    赵构注视着月色里姬缘容光灼灼的脸,一时有些失神。

    “多谢殿下。”

    姬缘道谢过后,便和武松出了府。

    眼见那人穿过回廊,在细雪里远去,赵构还舍不得收回视线。

    “殿下可是……”

    看上那人了?

    赵构的亲信有些担心。

    “不,我只是想,这样一个人,在马上杀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若是能看见他杀人的样子……”

    赵构越想越好奇,不知道被辽国人称为“玉面鬼刹”的潘将军,杀起人来,是不是会红了眼?

    “殿下不可妄动,此人有大才。”

    “我自然知道,还不能让我瞎想了?”

    赵构见姬缘留下的脚印也没了,才放下帘子。

    这人,要是能收在麾下,那他该少多少麻烦……

    慢慢来,也不急于一时。

    反正他只来与自己商谈,就说明自己最为他所看中。

    姬缘与武松出府之后,上了王府的马车,回童府。

    马车内温暖舒适,有茶水点心。

    武松也没闲着,却听见姬缘叹了一声。

    “今年的雪下得这样早,不知田间稻谷收了没有?”

    “那应该收了吧。”

    此时都近十月了,稻谷倒是没问题。

    倒是雪患容易冻死人。

    去年姬缘刚来的时候,武枝病重,是因为天气骤然转冷,受了寒。

    去年,因大雪而死的人并不少。

    “姐夫莫要忧心了,如今可以让各地百姓多存储些柴火,免得入了冬缺柴烧。”

    “那倒是,到时候我让康王写折子。”

    “姐夫也可以呈奏折,为何要转交给康王殿下?”

    “我要是写折子,不知道压在哪个老底下,康王更容易面见君王。”

    “如果康王殿下地位稳固起来了,那金花姐姐……”

    “如今有外敌,大宋以兵权为重。”

    “于我而言,京中重要的事便是两国和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