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老见老妻想开了,他也跟着点点头,然后转移开了话题。
“对了,枝子丫头有没有说他们今年打算怎么种地?咱们要不要把后面的荒地也开一些出来种上些东西?虽然咱们的粮食够咱们饿不死,但是,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一些,等她下次来了,你问问,问问她家准备种什么,咱们不懂种地,就跟着她种。”
“何必这么麻烦,我这不是来了,您老亲自问我不是更方便。”随着话进门来的不是陆枝子又是何人。
“你这可是算到了老夫要找你,所以自己就送上门来了?”左老看着进门来的人,笑着道。
彼此之间熟悉了,现在左家跟冷家人的相处都随意了些。
“那是当然!我这一大早起来就打喷嚏,掐算了下就知道有人念叨我呢!这不,我就往这边来了,没想到还真是您老念叨的啊!”枝子故意开玩笑道。
其实,她早一步就来了,不过,没听到多少,也就左老和老妇人说最后几句话的时候来的。本来她是想不吱声走掉的,但是,里面的人已经转移了话题,她想着躲躲藏藏地反而是小人行径,于是,直接从开着的大门里便答话进来了。
左老听了哈哈大笑,指着枝子说,“你现在是越来越不怕我了!还记得刚见面的时候,你可是很尊重我老头子的!现在呢?都敢拿老夫开刷了!”
“那还不是看您老和蔼吗?要是您是个不近人情的,我肯定也远着您啊!”
左老却是不信她的,“你说真的?不是因为认出了老夫,想把老夫骗来这三合村?”
左老多精明的人啊!就枝子那点心思,或许他刚来的时候不知道,但是,通过后来的接触他还能一点看不出来枝子认出了他的身份!
不知道枝子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会认出他的,但是,他知道这丫头没什么坏心,也就不点出来。
而枝子听他这样说,嘴角带着笑,心里却感慨,自己这点道行,在真正的聪明人明前还是不够看啊!
没再自找尴尬,枝子顺势说道了来找左老的正事。
“相必这样不合常理的天气左老也看出问题来了。您觉得今年咱们北边是会发生旱灾?还是涝灾呢?”
要是有能力的人可以查查往年的案例,有个案例可寻,心里也有个底到底怎么准备。
第241章 案例()
可,如今只是个小小的庄户人家,去哪里找案例?
有的活地年纪大的老人或许也能有记忆,或是听说过。可,他们这些外姓人家去村里问那些村里的老人,人家肯定不会告诉他们。所以,枝子来找左老探讨下。
果然,不愧是生长在大家族的人,尽管没有做过北方的官,但是,曾经做官时看过的典籍案例让左老很清楚的告诉了枝子。
“北方一般不会发生涝灾,最多的是旱灾。我记得我在南方做官的那一回,南方发生了涝灾,伴着洪水,那一回我查看案宗的时候记得里面有记载,北方正是冬天的时候没下几场雪,北方是旱灾,南方就是涝灾,南北方正好反过来!”
既然没什么好隐瞒的,左老也就不介意将自己曾经的一些透漏给这丫头知道。
而枝子绝对是相信左老的记忆的,既然他说了看过这样的案宗,那肯定就是真的。虽然也会有一部分可能北方会发生涝灾,但是,依着现在看,发生旱灾的情况更大。
既然相信了,枝子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跟左老分享。
“我的想法也是。既然猜测会发生的是旱灾的话,那咱们种地就要挑着耐旱的作物种植。今年我想种多半的红薯,然后少半种花生,不会种稻米和小麦了。另外,就是多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菜收多了也一样当粮食吃。而且,最主要菜可以不用挑好的地种,只要翻了地,多施肥就能种出来。实在到最后不行了还可以移栽,最最后不行了,拔了也不会让人太心疼。”
对于枝子的说法左老赞同,但他还有疑问道,“怎么还种那么多花生,不种高粱了吗?高粱也是挺耐旱的作物。”
枝子看看门外面,压低了声音说道,“高粱虽然耐旱,但是,看着天气恐怕从种开始就要缺水,而高粱要长那么高,别还没长一半就死了,那岂不是更亏。而我家种花生是因为我们能够用花生榨油,即使接下来旱的久了,只要有这一份救命的手艺在,我家就不会担心饿死,或是走投无路。”
左老惊讶,实是没想到冷家竟然还有这样一门手艺。榨油,还是花生这种榨出来的素油!这,这要是拿出去卖,冷家何愁不发达。
想到这儿,左老忍不住变了脸色,同样也压低了声音道,“这么重要的手艺你就这么透漏给老夫了,你就不怕老夫见财起意想办法对付你家?然后将这么一门赚钱的手艺抢夺了?”
对于左老的威胁,枝子不在意笑笑,如果是刚遇到左家那会儿她还会心里担心下,左老经过了家变,还有这么年的磨难说不定心性会变化,但是,这半年多的相处枝子要是还看不清人的话,那她就是被骗了也是活该。
所以,枝子直接给了左老一个大白眼,道,“如果就一门榨油的手艺换取了左家百年多的名声,那我陆枝子觉得,这门手艺也算是真正体现了它的价值了!”
左老噎住。这个死丫头,这是吃定了自己把左家的名声看的比命重要了!
虽然,如今已经没几个人记得前朝一门双宰相,门中子弟全都是读书人。但是,要是真拿他老头子的命和左家的名声相比,左老都不用想的就会引颈自刎,保护左家百年的好名声。
决定好了种什么,翻地的时候就翻出的大田垄,今年干旱,肯定更要保持水分,所以,田垄就要厚一些。
从过了十五天气就一天比一天温暖,都说早春春寒,可今年的春寒和倒春寒是真的没冷下多少。这也更让有种地经验的老农们知道,今年的干旱是跑不了了。
冷家冬天的青菜生意已经停了,今年这么暖和的天,春天的青黄不接就短暂,才过了正月二十,地里就冒出了新绿。
虽然,还有好些天才能吃上野菜,但是,几天,十几天的时间又怎么等不了呢!
再加上,冷家要专心种地了,老二也回了家里,不再在待在镇上。
过了二月,整个正月、二月就只下了淅淅沥沥的一场小雨。枝子看天是真的不能再等了,趁着现在天还不太热,要是不趁着现在把庄稼种下去,等过了三月,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又不下雨,那才是地里干的时候呢!
又这样意识的不光枝子,很多有经验的老农都想到了。于是,今年才二月初,地里就有很多人家在收拾地,然后种上了粮食种子。
先种的青菜,红薯育苗还需要些时间,花生地刚翻过来,需要醒醒地,多少的要让阳光照一照。
所以,趁着这个时候枝子就带着家人先把青菜种上。
泡了一夜的辣椒种子,茄子种子、韭菜种子、菠菜种子、黄瓜种子、丝瓜种子、南瓜种子、、、喝饱了水,细细密密地各撒了两席子。
然后,豆角、蜜豆、芸豆、莴苣、芹菜,蒜、小葱,今年还多找了些青菜种子,生菜、香菜、油麦菜、西葫芦、油菜等蔬菜。
这么多的菜种下来,足足占了年前开垦出来的两三亩地。
不过,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之后的浇水。
菜不同于庄稼,那是需要大量水来浇灌才能长的。要不是因为它们生长需要的周期短,枝子肯定是今年不打算种菜了。只种耐旱的农作物。
可种菜见到的成效是真的很快,这不,才种下两三天,喝足了水的菜种子就顶开了上满的薄薄土层,冒出了新芽来。
不过,现在冷家不感到惊喜了,紧接着就是泡了花生米,开始种花生。等到花生种完,在边角落里再随手种上了黄豆,南瓜,花生地也弄完了。
没喘口气,接着再是拔了红薯苗种下红薯地。
因为今年主要靠的就是红薯,所以,冷家种完红薯地用了半个多月。实在是老天不下雨,为了红薯苗能成活,出了往红薯苗根下浇水,地垄中也浇了水过了遍。
第242章 被改水道()
种完了红薯,终于能松口气,接下里就是慢慢地将黄豆、红豆、绿豆,还有树林子里的山药种上今年就算是完事了。接下来就看今年的干旱程度了。
冷家种完了地,再去看左家。
左老也不光是每天都在家里画画,既然落户村里,那肯定是要当个合格的庄户人家,他不想搞特殊。再说,孙子现在还小,还不知道有没有那读书的天分,将来能够考上秀才、举人、进士的。他总要给孙子留下点家业。
三合村里没有往外卖的闲地,左老听了枝子的就自己开荒。左家开荒有张铁柱的关系在,那就是按照了当朝规矩开荒,前三年不交任何税,开的荒地只要量了,办了地契就是自家的。
年前的时候左老才开出了两亩。后来过了十五,张铁柱过来帮忙又开出了两亩,这就是四亩地。
左老觉得这些不少了,自家和老伴两个人都年纪大了,而孙子还小,光靠张铁柱毕竟不是回事,所以,左老只开了这么多。
到刘村长哪儿办了地契,左老就慢慢地开始看着冷家怎么种地,他就怎么种了起来。
就四亩地,左老种了两亩地红薯,一亩的花生,剩下的也是种了些杂七杂八地豆子和青菜。
他虽然种的慢,但是,几乎是与冷家同时竣工。种完了自己家的,左老也没闲着,他去了张铁柱家,帮张家种地去了。
本来张铁柱的娘还因为自己儿子自家不开荒地,跑去给人家,还是儿媳妇前婆家开荒地而生气,现在一见人家来帮忙,什么气都没有了。
往年种地都是自己和儿子两个人,今年这多了帮忙的,活儿就感觉轻松了很多,她就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