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开挂人生-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赦转了几圈;又伸手抓下一只稻穗看了看。

    时间转瞬既至,半个月过后贾赦带着一家人和师爷;来到庄子上。

    低处的田洞里;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好像是谁在地里铺上一层厚厚的金子;秋波摇晃着稻谷,使沉甸甸的稻穗有节奏地波动着;好像金山在滑坡;风声稻浪;如似一曲动人的乐章。

    田里大家都已经开始收割,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只要是丰收,农家人的心情一般都会很好。

    贾赦亲自下田收割。他一个人动作最慢,在后面慢慢的割。贾赦提着小篮子跟在后面捡掉在田里的稻穗。他第一次要被当做男子汉,捡稻穗极其认真;在田里走路歪扭扭的走着,小篮子里装了很多稻穗。贾琏不喊累;不喊苦跟在大人们身后做事;半天都没有上来休息;真是让刘师爷刮目相看;他第一次见到一个出生勋贵之家的孩子在如此小的年龄,能做到这样;说明他被父母教育的很好。将来只要不长歪;就一定有出息。

    “琏儿;上来。母亲接你回去吃午饭。”到了饭点,邢慧亲自来接孩子,至于另外一个就算了吧!

    刘师爷今天负责登记产量。他站在田边一担一担的数。

    刘师爷也感染了这丰收的喜悦,他虽不耕种农田,但还是基本知道一亩田有多少产量。

    从冀州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位青衣小厮背着包袱骑着快马一路不停的狂奔。一路不知疲倦的狂奔,风尘仆仆的来到京城张之远大人的府里。

    青衣小厮喜子是贾赦的下人,他背着包袱等待张大人的召唤。

    “小的喜子,拜见张大人,这是我家老爷让送的急信和奏本。还有这个是包袱里面的稻穗。”喜子毕恭毕敬的弯腰递上信件和其它的东西。

    张大人撕开信,看了起来。信的内容让他对这个女婿的好运气要嫉妒起来。他接过包袱仔细的查看一番。

    他命管家带喜子下去休息,等他明天上朝之后再回信给贾赦。

    第二天上朝,张大人带着包袱上朝,他步划轻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殿之上,圣人威严的端坐龙座上,俯视下方的朝臣。一道尖细的声音响起,“众大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微臣有禀启奏,微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张大人从群臣中走了出来。并现上用竹篮装着的稻穗。

    圣人闻言大喜,接过由太监承上来的稻穗,两眼发光,“天佑大周,天佑大周。”圣人在金銮殿上高兴的哈哈大笑。

    群臣拍马屁的时间到了,齐声高贺,“圣人英明,天佑大周,真龙下凡。”文人的口才和文采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当殿圣人仔细阅读贾赦呈上的奏折和请圣人给新稻种命名的奏请。

    圣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一直想做个千古留名的好皇帝,他励精图治,兢兢业业的还不是为了成为千古一君吗?这要是他给这种高产的稻种取名,他的名字将会被后入牢牢紧记。

    圣人的笑声在金銮殿响起,“哈哈哈哈哈哈。”圣人当殿再次大笑,他要回去仔细想想才行。

    “张爱卿,这次贾恩侯这个一等将军为大周做的事,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你替朕想想,该怎么赏赐于他。”圣人好心情的问张大人。

    张远之知道自己的意见并不重要,他含笑的回答,“回禀皇上,微臣以为,这些事是贾恩侯身为臣子的本分,就是不赏赐也没有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上对贾恩侯一家已经是非常宽厚,皇上实在是要赏也可以赏赐一些田地或金银。”张远之可不会为贾赦要其他的封赏,他出面可不行。

    “张爱卿,朕知道你避嫌,你说的这些是一定要赏的,贾恩侯这次功在社稷,朕要重重的赏,朕要亲自拟旨,封贾恩侯为荣国侯。”圣人对贾恩侯的这次表现可是大大的赞赏,圣人心里觉得贾恩侯在别的方面不出色,不要紧,他忠君,还心系君上,为君解忧,老实本分,又没有什么大是才能,还不插手军中之事,圣人很忌讳,军功起家的勋贵子弟,过多的和军中之事参与过多。不过勋贵们过个一两代再参与军中之事,他倒是比较放心。

    贾恩侯还算很会做事,稻种请自己命名,稻种晒干后,第一时间上告朕,而不是他们一伙勋贵和世家,要不然留给朕的只有骨头,还并不擅自处置,还等着朕派人前去接受,细心的准备了一份种植的各种细节记录,这样的臣子才是真的臣子,没有大本事不要紧,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办事。

    “大兄弟,俺想问问这石头在哪里有买的。”

    “是家兴嫂子呀,这个我家就有啊?你要这个干嘛?”推车的年轻人也是村里的小伙子。

    “哦,你家里多吗?”

    “有一些,你要多少?”

    “是这样的,我想盖石头房子,要的很多,你家里的够吗?”

    “用这个盖房子,嫂子你想好了。这个可比土砖要贵呀。”

    “这个不用管,直说你家里的石头够吗?”

    “这个肯定不够,不过我家里有几弟兄可以去采石头,这点你放心吧?”

    “那行,我们现在去你家找你爹。谈谈这事。”

    两个人都很高兴,晓晓找到自己盖房子的材料,周明想到家里添了一笔收入,这个收入是可以。不用偷偷摸摸挣的,可以亮于人前,也不用说是投机倒把。

    晓晓在周明家里和他爹聊了一会儿,确定了自己要石头的量,她准备盖个几间正房,几间厢房和杂物间。要的石头也多,她想扎眼就扎眼吧?村里都知道她家里有一个吃国家粮的工人,她想一次多弄几间房间,免得以后还弄。她就想不委屈自己,住的方便一点,石头房子再扎眼也没有青砖瓦房扎眼。石头成本少很多。

    每过几天在村长的帮助下,瓦也买到了。村尾的山坳里,村里的男人们都在那里帮着盖房子,这些都不要工钱的,这个时候都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这个时候又是农闲,也没有什么事做。家里的婆娘下地就行了。

    在工地上搭了一个临时的灶台,晓晓每天都带着军军在这里给大家做饭。她娘家的哥哥嫂嫂也来帮忙,上次晓晓生病的消息她们不知道,这次来了以后把晓晓一顿臭骂。

    晓晓每天三餐都有鱼,有肉,早上是糙米粥,和窝窝头,中午是糙米饭和鱼,野菜,晚上是糙米饭和肉,每天一斤肉和土豆炖上一锅,还有青菜。大家吃的欢,干的也欢实。

    张大柱和家里的其他人没有一个来帮忙的,村里的人在背后使劲的说,这一家子都是心枯的主。名声本来就不是很好,如今是一落千丈。臭的不行。

    晓晓每天笑呵呵的做饭,查看进度。她很满意,家里的家具,她也自己画了一张衣柜的图,其余的她没有做出改变,还是按照这个时代的样式来做,不过衣柜她做了两个。再做了一个大桌子和一个炕桌,和十来把椅子,橱柜。几个长凳子。

    晓晓的钱也花了三百来块钱。这个时候可是大钱,她也不心疼,只要自己主住的环境好一些,她是不在乎的。

    “家兴媳妇儿,你这天天的给俺们弄好吃,俺们的嘴在你这儿都吃叼了,不断菜好,做的也好吃。这回去了咋整啊!”一个村里的本家大哥,在上面看见晓晓过来,开口说道,他说的是事实。天天在这里做事一点也没有瘦,还结实了许多。

    “呵呵,那可没办法了,俺也不能把菜故意做难吃吧?要不今天俺做难吃点。”晓晓也开玩笑说道。边上马上有人接嘴说,“那可不行啊,俺就喜欢吃你做的菜呢?可不能做难吃。”边上的人都附和。

    这个时候盖房子不准搞什么封建的那一套,上梁的时候抛粑粑和糖,还有杀鸡这些,当然那个糖就是允许,大家也没得抛,这个也省掉晓晓不少麻烦。

    时间转眼过去一个月,晓晓娘家的大哥,二哥,大嫂,二嫂每天都过来帮忙。今天房子终于盖好了,只需要敞敞一些日子就可以搬进来住,可晓晓不能等,她把一间自己住的房间早早的打扫好,把炕提前就烧了几天,这间屋子到是能住人。她让大哥和二哥,大嫂帮她搬家,她和二嫂在新房这边做饭。军军欢快的在新家奔跑着,“哦,哦这是军军的新家,军军喜欢新家。”他嘴里不停的说着。晓晓看的心酸。

    外面的围墙,也是石头砌的,石头有两米高,上面还有半米高的土砖,上面插着密密麻麻的玻璃渣。这些是晓晓的爹娘在收购站和村里收来的。村长家的婶子也帮着在村里收了不少。

    千里之外的红光机械厂里,张家兴很是迷茫,自己这是怎么了。他的在工作中是个不折不扣是能干人,可是生活中,他缺点很多。晓晓的信给他寄了一个星期他就收到,却没放在心上,他认为晓晓是心大,盖什么房子,住在家里不行吗?还能照看老人。到了寄钱的时候,他依然把钱寄给了爹娘,这个可瞒不住晓晓,这个汇款单是先到村部的,村长也觉得张家兴是个糊涂蛋,他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晓晓。

    晓晓想想这几年张家兴做的那些事儿和对母子俩的不管不顾,她恶心极了。当机给张家兴去了一封信,意思说,既然你不管我们娘俩,你就别和我过,这几年没有你我也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了,没有你,我们也会过得不错。今后各过各的。老死不相往来,你去找你喜欢的那位姑娘,当初你也不是心甘情愿娶俺的。离婚吧,我也不拖你的后腿,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和厂里说这个事,并办好,咱们俩离婚后,你可以去找你的心上人。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秋收了,晓晓的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大家都知道。晓晓负责专门给村里的几头牛割草。

    她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割草,等到天光,肯定能割上一些供几头牛一天的草,剩下的时间她就在家带军军。今年地里的收成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