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日夜不息,也花了近半个月时间,与拍摄时间相等。
好在,如今他的事情不多,报纸交由提拔上来的人负责,只遇着重要情况,才需他来决断。稿件也存了一大堆,可以慢慢地登载。
家里很安宁,家人幸福安康。
朱红仍需上学,叶肖蕾由妈妈带着,不时来给他送饭,陪他玩会儿。
唯一的波澜,可能就是他拍电影的消息,被人泄露了出去。由于本身的影响,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不久便出现了议论声。
按一般人的看法,那不过是他的一个小小爱好,作消遣用的,并不值得争论。拍的好,自然皆大欢喜,大家愿意来捧场;拍的不好,也没什么好说的,本就不是擅长的领域,只当是他自己玩玩了。
大家还沉浸在《火与冰》的余韵中,对此事关注不足。
尽管采访了一些人,只是含含糊糊地说几句,不曾表达什么明确的观点。
直至张斯的“老朋友”张泽浩站出来,接受记者采访:“这件事不该讨论的,因为并没什么讨论的空间,说来说去,它只是笑话。
大家看着大银幕,或许能猜透剧情,批评导演没拍好,演员没演好。
若是拍电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某些人太过自以为是,受了几句赞扬,便真认为什么都懂了。凭着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得点名声,已属侥幸,妄想进影视圈大展拳脚,还需要点真本事!风凉话自然谁都会说,自己做来可就差远了……”
这个回答出人意料,因此也令人注目。
大家不了解两人的过往,所以不知“风凉话”所为何意,但张泽浩阴阳怪气的态度,跃然纸上,一看便能明了。
在别人都未作出评论时,他的粉丝反应极快,立即表示支持自己的偶像。
一位帅气的明星,总缺不了年轻的女粉丝,做事不经大脑,又非常嚣张。并不打听张斯是何人,便跟着偶像的脚步,破口大骂。
激烈些的,会说:“张斯是哪根草?竟然没听说过……”
稍稍有些了解,则评论:“只是个二十岁的小男生,当个演员还差不多,想当导演,还要回家多吃几年奶。”
委婉的姑娘,便道:“这么年轻拍电影,肯定没法看的……”
最后一种,也是大众的看法,只是大家并没她们的仇视感而已。
如此这般,张斯的粉丝又作何感想?
“若张先生是仗着‘小聪明’出道,某些小明星又是如何出名的呢?这并不难猜,大部分是老爹安排,小部分是自己的皮囊,加上一些时运,于是便受人追捧了。
须知张先生幼年失怙,凭着刻苦自学,方得了一身学问,并以之授惠众人。后来急人于难,侠肝义胆的美名,天下皆知。竟有人无知到说什么‘真本事’,他若没本事,便无法出名,更无法救人!
若说笑话,还有比这更好笑的么?
当真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张斯的粉丝大多是读者,均是小有见识,书看的多了,写点小文章手到擒来。尽管无一字谩骂,而尖酸刻薄,讥刺的味道十分明显。偏偏还十分有理,逻辑晓畅,读来令人新服,更生出支持的心情。
单以粉丝质量而论,两人高下立判,根本不具什么可比性。
此文一出,颇令张泽浩难堪,他的影迷也跟着气愤。
小姑娘们呼吁大家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偶像,与张斯抗争到底。这副模样,倒颇像是个弱者,惹人同情,仿佛张斯是什么厉害的恶魔。
可她们一张口,便是没有逻辑的谩骂,冲动无比的咒言,乱糟糟的,既没什么道理,也没什么深度,看着令人生厌。
这样只能引来更大的反击,超出她们的意料。
skbshge
第七章攻击()
“对于这类无聊的事情,张先生大概是没有参与的兴趣,更不会出来解释什么了。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我倒是空闲的很,来替他答上几句。
首先呢,说一说电影的问题。
张先生自然是没导过电影的,可某些人只是个演员,也没导过电影,怎知他做不来?须知人的天分有别,有人慧根深种,做什么事情,触手便会;有人资质驽钝,便百般努力,也是枉然。
所以,用自己的情况推比别人,并不靠谱。话说回来,张先生或许只是自娱自乐,工作之余消遣一下罢了,成功与否,与某些人有何干系?倒要出来张牙舞爪,出乖露丑。
接着,谈论一下‘小聪明’的事情。
《火与冰》尚在登载中,阅者无数,论者无数,若仅是‘小聪明’,那置万千读者于何地?白秋原老先生,拖着病体,也要写信登报,愿以残身替张先生入狱。
白先生何人?做如此举动,难道脑袋发昏?(此处绝无戏谑之意,白老与张先生都是笔者最敬重的人,愿他健康长寿。)
某些人学识浅薄,才有此不经头脑的言语,盼将住址发来,寄你一本《火与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再谈‘真本事’的种种。
唔,忽然发现这个问题,果真无聊的很,张先生‘本事’如何,还需证明么?我便就此略过,另扯一个‘影视圈’的话题。
张先生的‘拳脚’如何,可问桃源政府的几位看守,他们亲身领受过。看那鼻青脸肿的模样,应该是不差的,足以‘大展’了。
令人感兴趣的是,‘娱乐圈’是你家开的么?竟能决定别人可否进。
以我这并不深刻的目光看来,张先生是书香门第的家世,清清白白的身份,与‘影视圈’的诸位相比,难道低了?若是进去,可会污了你们的名声?
子曰:‘吓!今子欲以梁国而吓我耶?’
如此郑重其事,令人笑掉大牙。”
这是一篇奇怪的文章,没有丝毫火气,而嬉笑怒骂,令人捧腹。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并且始终扣着题目,可读性极强。
与对方那些口水句相比,高的太多,不过短短数言,将张泽浩驳的体无完肤。
作者该是个极为戏谑的人,言笑无忌,对张泽浩也无任何好感,处处取笑,因为写的极好,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当张泽浩看到,面色如何,可想而知。
因为此文实在是太刻薄了,笑语中处处讥刺,先是说他‘资质驽钝’,接着批评他‘学识浅薄’,再就是笑他‘身家不清白’。
尤其后来引的一句话,当真神来之笔。
子曰:“吓!今子欲以梁国而吓我耶?”
这是华夏经典,源于《秋水篇》,《庄子》中的一个故事。
说的是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惠施非常害怕,在国内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
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梁国宰相的身份,来吓我吧?”
将张斯比作庄子,将张泽浩比作惠施,把张泽浩之前阴阳怪气的话回想一遍,联系“死老鼠”的故事,便会发现,丝丝入扣,讽刺的尖锐程度,立即又加深几分。
如此一篇妙文,读者如何会错过?
报刊纷纷转载,霎时传遍天下。
网上便更不用说了,张泽浩并非极红的明星,经此一事,倒是彻底火了一把。他的照片随处可见,只是火的太狼狈,得到的并非什么好名声。
评论的不在少数,叫好的极多。
张泽浩的粉丝愤怒,可惜胸无点墨,便是想写一两篇出来攻击,也是狗屁不通,一出现即被人家反驳的干干净净。所以张口结舌,除了没有技术含量的吐口水,竟连简单的抵抗也保持不住。
张斯的书迷,在一群“奇人异士”的带领下,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可见,一群有学识的粉丝,与一群脑袋空空的粉丝,差别还是很大的。
小姑娘们也有站出来挑错的,说:“作者胡编乱造,孔子明明未说过这句话。”众人绝倒,除了为大家再添一段笑话,还能有什么效果?
当然,她们在网上颇为凶悍,谩骂难登大雅之堂,在报纸上看不见,网络却是发挥的好地方。成群结队,编排张斯的故事,使尽各种手段,极力地丑化。
“欺世盗名……”
“除了几篇小文章,一无是处。”
“靠这嫩脸,得到郦清的提携,才有些成就。”
“有人生没人养……”
“……”
而张斯的影响,在网上并不稍差。
他的名气本来就大,名声又好,支持的人自然多。而这些人可不比张泽浩的粉丝,涵养尚算不错,并不愿多骂人,至多不过冷笑而已。
但姑娘们被打的节节败退,心中憋着火,在网上的言论便显得过分。
尤其那句“有人生没人养”的话,一下子将大家的愤怒给激了出来。他们之中,不乏崇拜尊重张斯的人,原不在乎别人笑话张斯几句,可这种连累家人的话,却是极难忍受的。
单亲妈妈含辛茹苦,照料家庭,本就是艰难心酸的事。不赞扬也就算了,竟然出言侮辱,当真令人气煞。
一些老实的人,也不禁破口大骂。
“我女儿要是这个样子,我定一巴掌将她拍死!”
“乌七八糟的,见不出丝毫的教养,不知道父母都跑哪去了!教养的孩子不单花痴,简直就是一群婊子,倒尽人的味道……”
“若是将这些人杀了,国民平均智力一定大幅提升。”
“一群贱货……”
“……”
原本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