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沓珊佣ê鹆耍绞笨晌氯崃恕!�
“那你负责押送她回大帐。”
“没问题”刘三牛一见杀神的眼睛又瞪起来了,立正大声道:“遵命,将军。”
一路上很顺利,为防备吐谷浑大军回撤,唐军要迅速回到大营,偷袭成果丰硕,不仅有大批俘虏,还有粮草。
战争中没了皇后、太子还无所谓,没了粮草,这仗就打不下去了,一路上被俘虏的人,默默的环绕在那女人的马后,没有人敢越过她的身前。
小绿谷中,吐谷浑大军和大唐士兵正在厮杀,吐谷浑的优势是人人都在马背上长大,控马技术好,马儿也更强壮,弓箭更不用说,每个人必备。
大唐士兵的优势是钢铁铸造技术好,刀枪剑戟更加锋利,而且人数众多,唐军比吐谷浑人要多出两倍以上。
吐谷浑人发挥优势,边退边打,他一退唐军就要追,他回身射箭,唐军刚好迎上中箭。
吐谷浑人不敢与唐军近身战,唐军的兵器锋利,善用战阵,一个唐军是猪,两个唐军是人,三个唐军合在一起就是神,整体做战能力远超吐谷浑人。
好吧,上面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吐谷浑人与一个唐军对战,肯定是吐谷浑人赢。二个吐谷浑人与二个唐军对战,各有胜负,不能确定最后结果。三个吐谷浑人与三个唐军对战,肯定是唐军赢。
双方正在戮战,吐谷浑人首领叶尔波里赛依楼指挥着大军,左侧翼退得太快,把中段抛开了,他把传令兵手的旗子抢了过来,自己开始直接挥旗指挥。
有人过来低声向他汇报,他一听不由大怒,“什么?大本营被偷袭了,那赶紧回援。”
这回是真的撤退了,大军后方的李将军,看着吐谷浑人撤退的速度骤然加快,凝重的面庞放松下来,看来尖刀营已经得手了。
他大手一挥,“击鼓!”一边是真心的撤退,另外一边是真心的追击,左侧吐谷浑人原本跑得远些,马本身比唐军的马还是要强一些,跑得快,。
被抛下的吐谷浑人大军中段和右侧翼许多士兵被唐军留下。
恶耗在战场上传播,唐军已经把自家大本营都抄了,自家留在大本营的粮食和老婆孩子都被抢走了,吐谷浑人是天生的游牧民族,骨子里就有着不服输的血液。
许多士兵一看跑不了,没退路,又返回来与唐军搏斗,弯弯的倭刀拿在手上,向唐军用力挥去。不得不说,吐谷浑人放弃了弓箭的优势,来和唐军拼命,是用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PK,失去了王帐的指挥,吐谷浑士兵象是睁眼瞎,只知道拼命,却不知该往哪里拼。
叶尔波里赛依楼退回营帐一看,气的差点没吐血,唐军连一点渣滓都没给他留下,所有的粮食和营帐内的人包括女人、孩子、士兵,能带走的全带走了。反抗的都砍杀了。
那一夜,安魂曲唱了一整夜,悲伤笼罩着吐谷浑大营。
第127章 战争结束()
山那边的唐军大营里,灯火通明,欢声笑语。
“怎么你砍人的时候还把自己绊倒了,笨不笨呀!”
“你说这次能发多少功劳和奖金,到咱们手上能有多少,我可杀了四个人呢!”
“哥,你说我们明天是回防呢,还是继续进攻呢?”
尖刀营的待遇就是好,灯火通明,刘三牛看着宝贝兵书心里想着,以后不用天天抢小油灯了。
有黑影笼罩在兵书上,刘三牛抬头一看,他的偶像杀神!“将军”
“不,我不是将军,叫我云骑尉。”杀神很温和,有点腼腆,不好意思地说,和战场上的那个杀神判若两人,没想到这人这么具有两面性。
“战争快结束了!”
“唉,为什么呀,我才上战场。”
刘三牛急切地问,自己还没发挥啥作用呢,怎么就要结束了。
“吐谷浑的国土面积很小,人口只有近万人,一面与大唐接壤,一面与吐蕃接壤。”
“这次他们进攻,是因为吐蕃在那边先挑起战争,他们退无可退才来进攻大唐,现在没有粮食,没有后续供给,士气也散了,只能垂死挣扎。”杀神拍拍刘三牛的肩膀,“不怕没仗打,明天就会有场恶仗,那残留的吐谷浑人必定拼命,你好好养精蓄锐,明天多杀几个敌人,多立点战功。”
杀神的鼓励对刘三牛很重要,他可是刘三牛的偶像,他在战场上的疾如狂风的背影,迅速的判断能力,卓越的指挥能力,都是刘三牛向往和钦佩的。
清晨,天还不怎么亮,唐军就开始拔营做饭,营帐外的拒马桩前密密麻麻的站着吐谷浑人,他们一个个赤红的双眼,等待他们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决一死战,土谷浑人从来没有投降过,这是他们骨子里的骄傲和血统里的传承。
没有谈判,没有割地求和,没有外交官在打嘴巴仗,那些人只是在营外静静的等着,等着最后死亡的来临。
一群黑色的身影笼罩在清晨薄雾之中,安静死寂,连马儿都不再嘶鸣,他们如同一群幽灵一般,站在那里。
刘三牛看着营外的那群人,心里有些发毛,他低声的问杀生,“皇后太子不是在我们手里吗?他们为什么不来谈判呢?为什么不投降呢?”
“他们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手段了,战争呈现一面倒的时候,谈判就没有必要了。”
“只有当双方力量相当时,谈判才是可行的,那时皇后和太子才能作为谈判的条件,而目前。。。”
“他们失去了粮草,就失去了战争的根本,国力的薄弱支撑不了长期战争,而我唐军的原则,”杀神严肃地看着刘三牛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究!”
早饭后唐军开始排兵布阵,撤去拒马桩,此时对面的那群幽灵并没有动,他们正在安静的等候着唐军排好战阵,这是一群可敬的人。刘三牛在心中定义。
显然将军大人也是这样想的,他下令中帐降半旗,向对面的人致敬,对面的人整齐划一的将自己手中的刀剑指向天空。
李将军下令:“出剑,击鼓!”一队队士兵,手握盾牌和利剑向前稳步前进。
步兵原本就不以速度见长,他们是骑兵最好的辅助,两侧的步兵,在中间留出一条道路给骑兵,尖刀营一如既往的站在最前面,杀神突然拔剑,行了个军礼。后面所有尖刀营的人都随着他敬礼。
对面的幽灵动了,他们开始冲锋,尖刀营随着杀神的手猛地往下一挥,也向前冲锋。
剑挥了出去,砍在骨肉上,盾牌挡着对面过来的倭刀,替旁边的战友挡住侧面来的一剑,回身却看到另外一个战友帮他拦住了砍过来的一刀。
刘三牛机械的砍杀着,在这血肉的对撞中,只有力量的绝对对比,什么兵书、诡道、阴谋,早就被抛到九宵云外。
砍着、杀着、拼尽全力,猛的眼前一空,刘三牛发现自己已经冲出了战圈,折回身去再次冲入战圈中,与战友们并肩战斗。
他此时才能理解,为什么士兵们能把自己后背交给战友,因为他亲眼看到一个战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一只射来的弓箭,他不认识那位战友,陌生的脸从来没见过。
可是那个陌生的战友就为他这样死去,为什么,他在心中呐喊,难道只是为了一个战友的称号,只是为了一个战壕的队友,他心中含着一股悲愤,也不知该恨谁,也不知是不是该恨自己?
鲜血喷到脸上,挡住了视线,擦一把继续挥剑而上;剑刃卷了,随手捡起一把接着上;马儿受伤跑了,抓住一匹骑上去接着上。
他只想着赶紧结束这场战争,多杀一个人,再多杀一个人,就能更快的结束战争,自己的战友就能少损失一些,少受些伤。
在刘三牛把整个战圈来回冲击了三遍后,战场上安静了,没有一个敌人还站着,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
步兵们开始打扫战场,此时刘三牛觉得浑身一丝力气都没有了,当最后一个敌人倒下时,他觉得满身的力气忽然被抽空了,他拄着剑滑下马背,看着马儿也累的呵哧呵哧的伸长舌头,他拍了拍马儿,低低的声音说,“老兄弟,希望你能一直陪着我。”
这场战争有诗为证:
柳宗元的乐府杂曲《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第十:李靖灭吐谷浑西海上》全文如下: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这句的意思是:凯歌高奏祭拜祖庙,诸侯万国断无他想。
厉害吧,想想大唐朝时中国的强盛就让人觉得热血沸腾。在中国最为强盛的大唐帝国时期,对于那些胆敢对大唐帝国不敬的番臣属国,堪称是一言不合就灭国。
生生吓死高昌国王鞠文泰的侯君集,一人灭印度的王玄策,三战灭三国并生擒其国王的苏定方,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不过,可惜,我们这是种田文,热血了一回,还是回归农家本色吧,看李小红种田去!
第128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
热闹的空间里,阡陌纵横,远远地看着耕牛在犁地,小儿在跑跳,有一天吃两顿饭的人家已经升起了炊烟。
进来的农民有以户为单位的,也有单身住集体宿舍,吃大锅饭的。
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滋味。
李小红坐在池塘边,这个池塘现在已经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