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台上的州牧庞世华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拱手恭喜道。
“哈哈!言之尚早,苏林用诗词点出了画中思想。使得诗画合一,让我的丹青之道圆满了,才能够画出最后一座丹青山峰。而我只需要将一百座丹青山峰之器再收回智海当中,便可以成就大儒了。不过……”
陆清然笑了笑,“不过,这一百座丹青山峰,不是我想要收回来就可以收回来的。必须要……得到苏林的首肯才行!”
说着,陆清然就对着画中世界的苏林道:“苏林,你才华横溢,名不虚传。多谢你帮老夫完善了丹青之道,使得这一幅画达到了诗画合一的完美境界。如今,老夫要将一百座丹青之器收回智海,需要经过你的同意。你若答应,老夫在成为大儒之后,便将这一幅《庐山云峰》赠送与你,如何?”
此言一出,现场更是一片哗然了起来。翰林大学士文位的圣殿监察大画家陆清然竟然说出这样的请求,苏林竟然可以帮助一名翰林大学士突破到大儒?
原先众人还只以为苏林另辟蹊径,想到了其他的思想办法破画而出。但是谁能够想到,苏林是彻彻底底地看破和道出了画中的真义,甚至于,通过诗画合一取得了画中世界的控制权。
以至于,连陆清然这个画作作者,都无法自如地将画中的丹青之器取出来。必须要得到苏林的同意,才能够办到。
而陆清然开出的报答更是丰厚,竟然要将这一幅历尽心血的巅峰画作《庐山云峰》赠送给苏林。要知道,之前《庐山云峰》就已经是翰林巅峰画作文宝,如今若是陆清然成功晋升大儒,便可以一跃而成为大儒文宝了。
大儒文宝这是什么概念?就算大儒本人,一生当中,恐怕思想圣力所限,也只能够炼成两三件罢了。更何况,这一幅《庐山云峰》是陆清然的成器文宝,还是画作文宝,就更加地罕见和珍贵了。
“陆老竟然要将此画赠与苏林?他真的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了啊!”
就连翰林大学士文位的州牧庞世华,也一脸艳羡地看着苏林了。
“陆老客气了,学生不过是机缘巧合之下,才能够领悟到这种思想,并且写成诗词。学生也要恭喜陆老,晋升大儒了!”
苏林在发现画中山峰是九十九座的时候,便已经知道陆清然寄器于此,所以才会让诗画合一,控制住整个画中世界。不然的话,此诗词一出,即便没有苏林让诗画合一,陆清然回去只要细心研究诗词几日,同样能够突破到大儒。
就因为上一次帮助州院院首纪杉突破大儒之后,纪杉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苏林想找他要个年兽犄角都找不到人。所以这一次苏林学聪明了,可不能随随便便地就白白帮人突破境界,多少也要捞点对自己有益的好处不是?
果然,苏林一控制住画中世界,陆清然便心领神会,很识趣儿地提出了要将整幅画作送给苏林。苏林也想不到陆清然会如此大方,所以自然点头应允,思想放开一百座丹青山峰,任凭陆清然将它们席卷而出。
第两百一十七章 千帆竞渡
轰隆声声……
一百座丹青山峰,拔地而起,直接从画中世界飞跃而出,飞向大画家陆清然的智窍。
“妙妙妙……来得正好!苏林小友,今日之恩,老夫定然铭记在心!”
陆清然本来还以为苏林会过多的要挟好处,却没想到苏林这么轻易地就答应了,拍手叫好,洞开智窍,一边接收着一百座丹青山峰,一边朝着苏林感谢道。
而就在这时,苏林催促着身边的洪离玉道:“离玉,走……时间不多了!现在我们也破画而出吧!”
指着面前的西林寺,苏林带着洪离玉一起,打开寺门,很轻松地就从画中世界出来了。
而且,两人破画而出的整个过程,几乎都没有耗费一丝一毫的圣力思想。苏林甚至还得到了九块镇国诗词圣砖的补充,圣力不减反增。
刚好苏林和洪离玉从画中出来,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到了。整个画卷自动收卷了起来,其中还没有来得及出来的秀才考生,都被重重地抛向了地面。
“好险!苏林,多亏了你,不然……我也没办法通过这第二关。”
洪离玉站在半空当中,看着将近五十名被画卷抛下去的秀才考生,笑着对苏林道。恐怕这一关最轻松过关的考生,要数洪离玉了。邹子齐和苏林,都绞尽心智去思考画中思想的契机,其他的考生,哪怕是那些跟风邹子齐的,也要费尽圣力和思想去模仿着书写诗词。
只有洪离玉一个人,是什么也没有做。默默地站在苏林的身边,等待着苏林大发神威。一首《题西林壁》,彻底地将西林寺召唤到了眼前。轻轻抬脚跨步,就破画而出了。
因为第二关的规则就是在规定时间里破画而出即为过关,洪离玉虽然没有作诗,但是只要她在规定时间出来,便算是顺利过关,这是沾了苏林的光。
“离玉,你若是不信我。以你的实力,也早就可以筑勤道破画而出了。既然你相信我,我便不会让你失望的。”
苏林笑了笑。又朝着底下的大画家陆清然看去,只见此时的陆清然盘膝而坐,闭目凝神,表情十分严肃,身上的气息骤然之间就风起云涌,变得非常的宏大起来。
“诸位考生,请稍后片刻。陆老此时正处于晋升大儒的关键时刻,我们静候其突破之后,再进行第三关‘千帆竞渡’。”
因为第三关依旧是在陆清然的一幅画卷当中进行。所以没有他的圣力操控,州牧庞世华是无法启动的。所以,庞世华只能够示意暂停州试,等候陆清然突破到大儒。
而这么一暂停。包括邹子齐在内的考生都是心中一喜,因为如此一来,他们便有更多的时间去恢复圣力和思想了。方才画中世界筑就勤道的消耗很大。饶是邹子齐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若是就这么去第三关千帆竞渡,邹子齐和苏林比就天然处于劣势当中了。苏林倒是不将这点优势放在心上。此时,他双目凝视着底下的陆清然。观察着他身边的气势思想变化,想要看看,画家之道突破大儒,又会有什么样的异象呢?
“百道丹青凝练,突破便在此刻!”
心无旁骛的陆清然,盘膝坐着,智海当中轰隆隆直响,一百座丹青山峰屹立在智海当中,顶天立地,思想潮水犹如沸腾起来一般,剧烈地涌动起来,无数电闪雷鸣,展露出苏林的那一首《题西林壁》,同时也将画家之道彻底地展现了出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林的这一首《题西林壁》,乃是宋代大才子苏东坡苏轼的传世之作。是用非常简单凝练地词句,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这样的思想,恰好正是吻合了陆清然所修的画家之道。画家的笔下,要将眼前所见的景象,绘制出来。如何选景,如何融入情感和思想呢?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手法,每一处的景色也都蕴意着不同的思想。
而真正的画家之道,首先要自己融入到景色当中,成为当局者,流连忘返,方能够竭尽心力地领略景色的思想和美景。但是,真正要表达出来的时候,却不能沉迷于其中。
陆清然之所以能够达到翰林大学士的文位高度,便是他已经达到了这种融情于景的境界。他能够在景色当中,迷失自己,然后信马由缰地将画作很自然地挥洒出来。
但是,要想真正的成就画家之器,取得大儒文位,就必须要再从画中跳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画作和思想,才能够真正地领略和贯通这种思想情感。
所以陆清然在画出巅峰的《庐山云峰》之后,明明知道画中融合了自己的何种思想,却无法总结归纳出来。便在乎于他没有跳出画作,沉湎于画的境界当中难以自拔。
而现在,苏林以《题西林壁》诗画合一,彻底地将他点拨,领悟了这一层思想和含义,便没有丝毫地障碍,召回百座丹青山峰,便直达大儒文位。
“气势……气势变了……内敛……陆老的大儒文位,成了!”
州牧庞世华就站在陆清然的身边,自然第一个感受到了他身上的气势变化,一脸羡慕地说道。不过庞世华才进入翰林大学士巅峰不到三年的时间,想要突破到大儒,恐怕还需要一些积累和机缘。
“哈哈!苏林小友,老夫已成大儒!多谢!多谢……这一幅《庐山云峰》就赠予你,以表谢意!”
睁开双眼,陆清然神清气爽,整个人的气度和精神,都达到了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思想更加地透彻明晰,大手一招,那卷起来的《庐山云峰》便到了跟前,然后袖中一甩文宝毛笔,圣力染墨,唰唰唰……瞬间就画出了一百道山峰来。
“画中的一百道丹青山峰我虽然收了回来,但是现在以大儒圣力,重新灌注了百道山峰,这幅《庐山云峰》更进一步,成为大儒文宝。还请苏林小友笑纳!”
画完之后,陆清然轻轻地将画卷往上一送,就到了苏林的手中。
“真的是大儒文宝了!”
苏林手中一抓住《庐山云峰》的画卷,便感觉到一股沉甸甸的。这种沉,不是物品重力的沉,而是思想上的沉。只有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