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甲的,但是为了保证成员的空间、弹药储备量等问题,最终还是使用了近乎垂直的装甲。而且按照目前的情报,协约国除了法国之外,英美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坦克,这样的设计也足够了。
除此之外,德国人的两个机械化步兵营中还有8辆搭载了7着迫击炮的自行迫击炮车。无论从人数还是火力上来说,这两个机械化步兵营其实也是超标的。就在胡贝整装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战场的时候,华夏陆军也进入了攻击阵位,蒙哥马利电报的到来也让周宣感到一丝的意外。
此时周宣手中也握有一个重型坦克营。对于如何使用这个坦克营,周宣还是颇为纠结的,因为在整个战场上似乎找不到旗鼓相当的对手。周宣麾下一共有1个重型坦克营,2个中型坦克营以及3个机械化步兵营的主力。(其余炮兵和后勤单位另算。)在战役制定的时候,华夏陆军只负责切割对方的阵地,毕竟人数有限。切割后的分割包围则交给了北部的意大利驻军和部分英国自治领军队。原本对付山地步兵,周宣认为中型坦克就足够了,没必要上重型坦克,但是随着德国重型坦克营的出现,周宣总算找到了对手。
华夏的29型重型坦克的重量和德国坦克相仿,但是因为采用了变速箱后置,所以节省了一些重量,高度也降低了一些,节省出来的重量正好用于加强正面装甲,所以这款坦克的正面装甲达到了6部也达到了5l40,火炮性能和德国坦克差不多,但是因为华夏是世界上有名的产钨国,所以装备的钨合金穿甲弹比例比较高。但是发动机功率偏低,只有300马力不到,越野速度不超过每小时20千米,成员最终还是使用4人车组。
而26型中型坦克则是26吨级别的。正面装甲厚度为4面为6过20千米左右,从性能上看,速度不高,防御较好,火力也算凑合,属于明显的过渡产品。华夏也并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按照徐杰的打算,这种坦克地盘到后面就是用来改突击炮或者追猎者的。不过这种坦克在现在看来也绝对称得上精良,如果表现比较好的话,说不定英国人会订购一批?
和有奥匈帝国鼎力协助的德国人不同,华夏陆军需要自备防空高炮。对于具体高炮口径来说,如果从历史延续上来说,应该使用8是现在情况变了,华夏和协约国快结盟了,所以高炮口径上最终还是使用了美式的9情况出现,华夏专门为部队配属了大量的4准就是直接扔半履带车上完事。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下面几章将是首次装甲部队对决,希望大家能喜欢~~~~你正在阅读;如有!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发动进攻()
“太后,皇上去了上清宫!”烛火飘动的宁寿宫,太后敛去所有的慈祥,神情阴冷地坐在榻前,听到下人的回报,竟掐断了指甲,“皇上当真是信她!”
那位嬷嬷低下头,没有作声,太后道:“去,把窗都打开。”
“主子,宁寿宫传来消息,太后病倒了,各宫的娘娘都前往宁寿宫侍疾去了。”丰离刚起身,衣服都尚未着好,余庆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说,正帮丰离理着衣裳的余韵立刻猛地抬头看了丰离,“主子!”
“莫慌,立刻帮我更衣,我这就往宁寿宫去!”丰离安抚了余韵,是人都觉得,在昨天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后,今天太后就说病了,这其中的道道,想想就让人心头发寒,丰离此一去宁寿宫,还不知道有多少事儿呢!
丰离催促着她们几个动作快些,既召后宫诸人前去宁寿宫侍疾,她切不可晚了,若不然,那明显针对她的太后,还不知道又有什么招等着她呢!
还好丰离消息灵通,在她到宁寿宫时,人虽到了一半,却还是有一半没到的,而康熙竟然已经下朝回来了,丰离走进宁寿宫时,康熙正问着太医,太后的病情。
“皇上,太后斋素多年,身子本就虚弱,加之郁结于心,昨夜受了凉,这才高烧不退!”李正李太医作为太医院的院正,医术了得,昨夜出了那样的事儿,一早听到太后病了的消息,康熙立刻就让人传了李正过来,且一下朝,就立刻赶来宁寿宫。
丰离刚迈出了一只脚,听到李正的话一顿,“皇贵妃也来看太后了!”昨夜那帮着太后往丰离身上泼脏水的嬷嬷一看丰离的动作一顿,竟说出这样的话来,引着一旁的人都看向了丰离,丰离呢,平静地凝视着那位嬷嬷,也不说话,嬷嬷本来等着丰离说话,没想到丰离却是不按常理出牌,只盯着她瞧。
丰离此时完全不曾收敛身上的气势,那么无言凝视着嬷嬷,直让嬷嬷额头冒汗,呼吸也越发地急促,最后,福身告罪道:“奴婢失言,还请皇贵妃恕罪。”
“楚嬷嬷是太后身边的第一人,于我失言,我不曾计较,可若是在皇上面前失言,在诸命妇面前失言,却是丢了太后的颜面,这个道理,楚嬷嬷身居后宫多年,岂有不知之理?”丰离依然不曾移开目光地丢下这一句,往殿内而去,也不要这位楚嬷嬷的回答。
“皇上吉祥!”丰离甩了帕子与康熙请安,康熙点了点头,也没问丰离为何而来,太后病了,既让宫中妃嫔前来侍疾,丰离不来,那才奇怪。
“既然如此,李太医速为太后开药。”康熙转头与李太医说话,李正应声,退到一旁开药方去,那端德妃,荣妃也带着人给丰离请安了。康熙站了起来,牵着丰离的手道:“随朕去瞧瞧太后。”
面对那些同样是康熙女人的目光,丰离想要挣开康熙的手,不想康熙握得甚紧,在丰离挣扎之时,目光扫了丰离一会儿,丰离接收到他眼中的不悦,便也停下了挣扎,由着他牵着她往内殿去。倒是德妃与荣妃瞧着这么一幕,同时都拿着帕子掩了嘴角,也掩去眼中的妒意。
“皇上,太后醒了,正要见你!”一个二十来岁的宫女在内殿门前朝着康熙福身,康熙便要带着丰离走进去,宫女往前一步,“皇上,太后想见皇上一人!”
这是表明了太后不愿见丰离的态度?康熙的神色一凝,不过,他还没忘记自己的身份。转头与丰离道:“阿离且在外面坐着吧,朕去见太后!”
丰离含笑地点了点头,康熙大步走入,宫女朝着丰离福了福身子,便往内殿走去。丰离理了理袖口,摸了摸急着出门而滴水未沾的小腹,有些饿了呢!
“咳咳……”太后半倚在床上,小声地咳嗽着,康熙走过去,抬头一笑道:“皇上来了!”
太后的脸色十分不好,只是她现下不施粉黛。虽是将近五十的年龄,可因多年保养得当,看起来却只有三十来岁的模样,宫女搬了凳子放在床前,康熙捋了袍子坐下,道:“昨夜是谁伺候的皇额娘,竟如此不知分寸,让你着了凉。若有宫人伺候得不尽心的,皇额娘可要说与朕,朕定饶不了他们。”
目光扫过殿内的宫人,直吓得宫人们缩了缩脑袋,太后笑着道:“宫人伺候得都十分尽心,哀家昨天只是心中郁结,这才叫人开窗,没想到身子那么差,才吹了点风,就病了。”
说着又咳嗽了起来,康熙听着太后心中郁结才叫人开窗得了病,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倒是太后道:“皇上莫怪哀家针对阿离,你是皇帝,自阿离进宫以来,你专宠于她,现在你出孝了切不可再一如既往,太皇太后在时,最忧心的便是阿离成为第二个董鄂妃,而你,是第二个先帝!”
“皇祖母虽是忧心,可朕不是皇阿玛,阿离,也不是董鄂妃!”
“皇上若是一直专宠于阿离,又与先帝有何不同,阿离,又如何不是第二个魅惑皇上的董鄂妃。皇上,你自小是太皇太后带大的,太皇太后以江山子重,也望你成为一代圣君,可若你专宠于阿离,子嗣无所承,后宫怨声即起,现下是哀家劝谏,接下来是朝臣,皇上,你是要为阿离背上污名吗?”太后说得激动,咳嗽得越发地厉害了,一边的宫女连忙轻拍太后的背,劝道:“太后,你别激动!”
倒是康熙道:“皇额娘言重了,朕现下有十四子,女儿亦不少,说到子嗣传承,已经够多了。而且,专宠于阿离是朕一个人的事,与天下何干,朝政何干,只要朕励精图治,无愧于天下,无愧于百姓,何来的污名。”
“皇上当真一意孤行?”太后盯着康熙,眼中闪烁着冷意。康熙站了起来道:“皇额娘病了就好好休息,李正已经开了方子,皇额娘听从李正的话,养好身子为主。”
这么不是回答的回答,却是表明了康熙的坚定,太后痛心地道:“哀家不明白,阿离究竟有什么好的,甚至于,她的心都不在皇上的身上,若非皇上占了她的身子,她只怕连看都不曾看皇上一眼,皇上却为何要独宠于她?当真应了汉人的一句,得不到的,总是最好?”
丰离为何会进宫的内幕,除了孝庄,满宫也只有太后知晓,现在太后如此直言,康熙也并不觉得有何不对,只是对于丰离,康熙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话,在丰离还小的时候,已经有人告诉过他,他将来会独宠于丰离,那时的他不信,睿亲王多尔痛临死前那样的劝告,确实让他对丰离多了几分的关注,可没想到因为多尔衮的这么一席话,皇祖母要将丰离送出了京城,以为她祈福之名,让丰离从他的关注下消失,本来不愿违背孝庄,康熙也丢开了对丰离的关注。
事隔六年,再见时,丰离已经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京城的偶遇,尚未见过丰离长大后的容貌,只瞧她说的话,做的事,却引得他多看了几眼,在慈宁宫见到她的人,听着她为了婚事自主而愿意为他拖住噶尔丹南下的计划,他的心情十分复杂,可那等于他有利的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没想到,丰离成功地做到她所说的话,因着丰离所显出来的才能,还有慈宁宫时,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