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可谓是一个全才,在那个历史位面中,杰里科不仅仅指挥大舰队,同时他还参与制定了1战末期的海上护航体制。对减少损失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现在就应该制定一个战时的护航制度,我们拥有大量的前无畏舰,这些战舰已经不适合参与主力决战了,但是却足以压制德国人绝大多数的袭击舰。或者也可以作为反潜舰。如果可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反潜领域与华夏海军展开一些合作。”杰里科神秘的一笑、
“可是现在的华夏是德国人的潜在盟友。这不太可能吧?”托马斯有些惊讶的说道。
“这完全看我们的政府能开出什么样的价格了。华夏只是倾向于德国,大英帝国和华夏之间的贸易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技术上也有互通。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而且在现阶段,徐总理应该十分明白大英帝国不会在远东大打出手,同时华夏也没有力量继续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情况下双方和平共处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不要忘了,现在的华夏共和国可几乎将整个西太平洋都纳入到了自己的囊中,他们也需要保护自己的运输线,我们有共同利益的。”杰里科正色道。
杰里科看得很准,他意识到了潜艇这种武器出现后,绝对可以作为海权弱国对于海权强国的杀手锏,海权强国以后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在舰队决战中打赢对手了,同时还要为这些神出鬼没的小东西劳神费力。现在在西太平洋,华夏共和国是海上霸主,但是同样,他也需要提防某些国家对他海上运输线的攻击。
毕竟荷属东印度虽然富饶,但是也要能运回去才行。对于这种技术和战术的交流,华夏海军没有拒绝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杰里科隐隐感觉到徐杰对于德国人其实也不是很放心。或者说杰里科认为让赢得两败俱伤才是徐杰的最终目的。想到这里,杰里科不得不对徐杰竖起了大拇子,将两个超级强国都算计上了,而且即使这两个国家知道了,也必须按照他设计的思路走下去,这种眼光和手腕还有战略意识真是太可怕了!
反潜合作的事情不是现在的杰里科和托马斯可以拍板的,所以杰里科也就是说说而已。随后两人又开始探讨能否以更主动的方式来遏制对方的袭击呢?从地理环境上看,无论是地中海还是波斯湾都算是比较狭小的水域,尤其是波斯湾的出口,那是相当的狭窄,想要攻进去恐怕十分困难。但是如果要堵住的话,却比较容易,土耳其人可以在波斯湾入口处布设水雷阻挡英国舰队,英国舰队也可以隔三差五的在这里布雷组织德土舰队的机动啊!
虽然通过水雷彻底堵死不太可能,但是对于任何可以给对方找麻烦和造成损失的战法,杰里科还是同意实施的。至于说地中海地区的情况则比较复杂,地中海本来就不大,但是这片海域中却有三个国家的舰队,法国人独立对抗意大利和奥匈舰队是肯定困难的,英国舰队又要保证对德优势。所以说,杰里科就在琢磨能不能通过在地中海布置一定量的潜艇来偷袭和限制意奥两国舰队的行动呢?地中海其实很适合潜艇行动,面积比较小而且有不少必经之路,潜艇都可以进行封锁和主动设伏。只要一个机会,说不定就可以击毁一艘价值200多万英镑的无畏舰!而你的代价不过是20万英镑不到的一艘潜艇而已。
这一晚上杰里科和托马斯说了很多东西,面对大英帝国即将到来的危局,两个也多少想出一些对策和计划。但是两人都清楚,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真正决定两个集团海上作战的最终胜负的不是这些偷袭和破交,而是在于主力舰队发动的海上大战役。大英帝国大舰队的司令几乎就等于肩负着一个帝国生死的重任。不要说在一场战争中被打光了会如何,即使是被重创,那么也将直接关系到这场即将爆发的惊天大战的结局。
“大英帝国在历次战争中始终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的海军始终处于内线作战,即我们的舰队可以通过海路派往世界各地,而对方的舰队则有可能被封锁在封闭的水域之中或者无法自由交流。比如说拿破仑战争期间,除了法国海军素质的问题之外,舰队被分割在法国西海岸和地中海这两个孤立的海域中,再加上大英帝国舰队的强势近海封锁,所以让法国舰队始终无法掌握主动。”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敌方舰队依然被封锁在一个个孤立的战场中,但是大英帝国舰队同样也失去了快捷的机动航线,地中海…红海的航线的丧失,让大英帝国舰队和船队到达印度洋的成本大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效率和时间,同时还失去了对战局的控制!一旦我们事先布置在南亚和东南亚的舰队受到重挫的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洋的航线很有可能彻底瘫痪掉。大舰队必须改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局面。”在杰里科的日记中一针见血的分析出了现在大英帝国最为急迫的任务,主力舰队必需要做好同时在三个不同战场交手的准备。否则,任何一个战场的糜烂都会导致全局性的失败!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死是土木鬼的月票支持~~~。今天早晨侧位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订阅狂降,连平常时的一半都没有,作者心中那叫一个郁闷啊……!推荐期求订阅求支持~~~。
第七百三十五章 帝国危机 〔2〕()
从目前来看,大英帝国大舰队所面临的情况非常恶略。甚至比当年的英荷战争和与路易十四争霸的时候的环境还要恶劣。大英帝国需要在三个战场和四个国家交战,虽然英国这边还有一个法国,但是法国人已经开始专心修工事造坦克了,帮不了英国人太多的忙。
从历史上看英国的海上环境要好很多,自己的主力舰队基本上都收缩在本土,地中海的话法国舰队和意大利舰队就死死的堵住奥匈帝国的4艘无畏舰了。远东和印度洋上有一票旧舰和日本海军,到了后期等到美帝舰队加入后,更是拥有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但是现在呢,情况很不乐观啊。
意大利目前看来是跑德奥一边了,德国人也尽早开窍搞大口径舰炮了。在日德兰时要不是德国舰炮太不给力,4艘女王说不定也会留下几艘。那日德兰德国海军取得的胜利就要高出原先的一倍以上。这说不定就可以促使德国人采用更积极的政策。毕竟如果女王要是损失了,英国的快速前卫舰队可就真的被打残了。
意大利的加入让处于地中海的法国人感到压力山大。法国人自己扛不住的话,英国人就必须帮忙,而且印度洋上英国人谁都靠不住,历史上的日本盟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与英国关系一般但是和德国人关系极好的华夏,而且土耳其舰队也获得了增强,并且即将部署在波斯湾。斯佩舰队更是有可能会和土耳其舰队协同作战。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英国人想要取得胜利,单纯靠舰队实力硬拼是绝对不可以。战术思路和体制必须进行改变。
而作为内定的大舰队司令,杰里科此时也在考虑自己未来需要如何面对这些强敌,分兵部署在各地显然不行。先不说大英帝国和法国的舰队最后能比对方多多少,单纯从守成一方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部署风险太大了。比如说你在印度部署一支舰队,德国舰队规模较小,那么你的舰队规模如果同比例放大的话,比对方多的也不过是一两艘战舰,这要是万一在交战中被摧毁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战斗的话,那么就会失去在印度洋的控制权。进而导致一系列的震荡。
杰里科对于自己舰队的官兵素质还算满意,但是对于战舰的建造方面却颇有微词,甚至从历史上来看。大英帝国舰队在进入前无畏时代后。从设计领域讲真正拔尖的战舰几乎没有。都说君权级战列舰怎么了得。这东西实际战斗力还不如美国的印度安纳级战列舰。人家已经有炮塔炮和二级主炮了。到了尊严级的时候,英国人在前几艘尊严号上还在用露台炮!
所谓的无畏开创了一个时代,那是因为时间比较早。没过多久就被后来者超越了。随后的1909年型战列舰确实都有了的大口径主炮,但是本身防护和水下防雷却糟糕得一塌糊涂。大胆一雷沉知道不?英国的超无畏大胆号被一发装药180kg的老式水雷给废了!人家德国的一艘戈本号战巡都撞了2颗水雷后都活着回去了,这让英国人情何以堪啊!
虽然现在因为一些原因,杰里科正在极力扭转这种局面,而且还是在英国大肆暴兵之前就开始做准备了,但是面对已经成为一体的造船商和庞大的英国海军官僚体系,杰里科还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不过他毕竟在历史上也是一名优秀的海军指挥官,再加上在这个位面中参与了多次海战,对于海军的理解比历史上的他更加精准,他充分意识到。依靠皇家海军的数量优势来对抗规模同样巨大,而且精益求精的德意奥土四国舰队已经不行了,因为人家规模也不小,而且英国人还要面对对方的海上破交。所以改变是必须的。
长时间将强大的分舰队驻守在地中海和印度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大舰队必须时刻应对德国公海舰队的挑战,而你派驻到地中海的舰队无疑会削弱本来就不大的优势,另外一个问题是你地中海派多少战舰?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新锐舰队规模近似,加上奥匈帝国后,对方至少能多出4艘左右的无畏舰,英国人派出去4艘都只是在数量上持平,派出去6艘说不定才能打个平手,毕竟意大利人的战舰战力是有目共睹的!
然后呢,就是印度洋,杰里科已经得到了土耳其将订购无畏舰的消息,同时也得到了华夏将以新造军舰来抵偿对德赔偿的消息。综合这两个消息,杰里科预计在中东将有3到4艘无畏舰。那英国人又要派遣不低于对方数量的主力舰前往,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