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艘无畏,他们会选择均衡分配火力呢还是集中力量打垮我们的弱舰?”在杨用霖看来,徐杰这样的安排并不能万无一失,毕竟如果对方先集中火力攻击弱舰的话,那么程璧光的压力将会是最大的!
“这就是一个对换的过程,如果在宁海级被摧毁之前,刘步蟾和林泰曾可以摧毁与之抓对厮杀的无畏舰的话,那么我们也不吃亏,这将是一场大战!双方想要不损失战舰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做好牺牲的准备。程璧光当年也参加过群山湾海战,抗压能力应该还是有的,但是毕竟没有带过一等主力舰,我还是有些担忧啊。林泰曾可以配一个好的助手。”徐杰想了想说道。
“现在台湾省省长是丁老将军吧,他曾经带过海军而现在又是台湾省省长,让他负责华夏舰队的后勤和舰队维护应该可以吧,你可以去询问一下丁老将军的意见,如果可以,让它统管一下整个南方的船舶制造和维修工厂,我们需要一个内行的人来负责这些事,至于潜艇部队吗?蔡廷干做的不错,值得称赞,继续让他主管潜艇部队吧。”徐杰最后说道。
经过一晚上的讨论后,华夏海军在未来的华俄第二次战争中的人员配属问题就已经讨论出来了一个框架,高层已经全部确定,剩下的就是中层安排了,这些就不用徐杰操心了。剩下的需要徐杰关心的就是考虑一下人员的情绪问题,邓世昌还好说,毕竟自己和他私交不错,而且还把华夏最为精锐的一支分舰队交给了他,看看和他资历相当的人手中握有的舰队,邓世昌真的没什么好抱怨的。
唯一难办点的是刘步蟾,刘步蟾一直就是海军中前三的人物。丁汝昌在的时候是,刘步蟾是北洋舰队的实际掌控者,后来徐杰的到来让刘步蟾失去了对海军的掌控,再然后是杨用霖,虽然刘步蟾已经不像当年那样一手遮天了,但是毕竟是闽党的党魁,而闽系海军军官又占了水师高级将领的一半!所以论影响力,海军体系中除了杨用霖就是刘步蟾了。而对于这个任命刘步蟾确实不满意,刘步蟾一直认为他可以统领整个主力舰队的7艘主力舰,再不济也是4艘新式无畏舰的总指挥,最后却让他是分舰队司令,这个让他十分难以接受。
而徐杰在约见刘步蟾后,则是这样开导这位闽系首脑的,第一,现在的舰队都是打散了,实施小编制,原先的计划是邓世昌负责整个先遣舰队的指挥,现在不依然只能带领3艘龙泰级战列舰?所以大家都重新分配了,你刘步蟾也不能例外。第二点就是,龙兴号不仅仅是刘步蟾分队的旗舰,同样也是杨用霖的坐舰,是舰队总旗舰。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杨用霖的授权来节制整个主力舰队。毕竟一旦决战开始,杨用霖的眼光不仅仅在主力舰队的7艘战列舰和附属战舰上,同样也必须关注快速舰队,所以总之一句话即使虽然名义上降级了,但是机会还是有的!而得到解释的刘步蟾也表示理解,毕竟这是情况所需。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的!
就这样,华夏海军完成了最后的编组和人员分配,剩下的就是不断的训练和收集情报了,华夏海军这艘巨舰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就等待一个恰当的实际准备开战了!
感谢书友dsbghost的打赏,以及书友知秋一葉、光之纳粹、韩江蛟、v老头的月票支持~~。昨天订阅依然不给力啊,请求火力支援……!另外预告一下,5天之内,第二次大战即将开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六百一十八章 战争倒计时()
1904年8月20日,华夏共和国国防部大会议室,陆军北方集团军全的将军们齐聚一堂。而在这次会议中,华夏共和国将最终决定战争爆发的时间以及大致的行动战略。海军方面已经完成了最后的整备,只等海军陆战队到位和菲律宾的港口建设完成后就可以发动对俄荷舰队的进攻,而华夏陆军的战备也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徐杰必须了解陆军的战备情况并且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
“俄国人的前线在尼布楚地区,在那里有一个正面宽度上百公里的战线。其中重要地段都有混凝土工事以及各种堑壕体系。虽然这里是重兵集结地区,但是大量的物资却囤积在赤塔。因为俄国人的铁路最后一段就是在赤塔方向结束的,从赤塔到尼布楚前线大概300多公里的路程俄国人要用马匹进行运输。虽然俄国人始终在努力的建设者西伯利亚铁路线,但是很显然,恶劣的天气和匮乏的资金让他们近战很慢,他们的铁路现在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赤塔到尼布楚前线。而另一个问题就是到了夏天贝加尔湖一旦解冻吨的话,那么在上面布设的临时铁路线就会废弃。他们就必须多绕几百公里。”聂士成介绍道。
“看来俄国人计算失误了,也许在他们的计划中1905年左右,到尼布楚的铁路可以完全竣工的,俄国政府效率虽然不高,但是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失误?”一旁的马玉昆突然问道,虽然多次侦察的结果诚如聂士成所说,远东铁路存在两大漏洞,但是从一个军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事情显得有些难以理解,而心直口快的马玉昆最终没能战胜自己的好奇心,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计划赶不上变化呗。自从我们那些过时的武器和战舰送到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手中后,土耳其人对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作为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自己有必要维护斯拉夫人的生存空间,所以他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对付奥匈和土耳其人。至于波斯人吗?得到了支援的波斯国王开始考虑清除俄国的影响,所以又要沙皇从可怜的国库中分出一部分资金。但是海军和陆军是绝对不能动的,那么唯有铁路这个大头可以做做文章。”徐杰笑着说道,对于这手借刀杀人,徐杰还是十分满意的!
“俄国人似乎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增加了骑兵的数量,用来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当然了几百公里的距离可不是马匹机动性可以弥补的。但是骑兵数量的增加还是增强了对方的防御弹性。一旦防线被我军打出一个缺口的话,大量的骑兵可以迅速涌入填补缺口。同时他们还增加了防线的纵深。从正面强攻的难度大大增加。”彭毅补充道。
“增加了大量的骑兵?铁路线上存在问题?”徐杰不断小声重复着这两句话,“如果这样的话,我建议我军在1905年3月到4月发动战役最为合适。一方面贝加尔湖解冻,对方的补给线就要绕行几百公里,另外一方面此时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国北方是这样,西伯利亚更是这样!这样的话会最大限度的削弱对方的骑兵优势。而且说实话,我希望这场战争趁早打响趁早结束!”徐杰想了想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半年的时间可以准备?那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不过装甲部队的履带和燃油还需要多储备一些。另外一旦冻土解冻的话,不少地方将泥泞不堪,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坦克换成宽履带。”彭毅说道。
“另外,我和几位老将协商了一下,咱们能不能这样去做?绕开对方的防线然后直接对赤塔或者赤塔到尼布楚的交通线下手。在这里我们可以避开对方的要塞群和重兵集团,所要面对的只是一些骑兵,而骑兵是没有重武器的。只要我们的补给能跟上,那么以少打多问题就不大!”彭毅想了想说道。
“但是补给恰恰是个大问题,而且我们骑兵数量有限,想要迂回过去的话困难重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装甲部队也没有如此大的形成。如果想要迂回的话,那么出发阵地就不能是现在的前线。必须另外建设新的出发阵地和补给点,物资是不缺,但是缺乏的是运输物资的手段!”徐杰严肃的说道。
“不过虽然这个计划不太可行,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类似的办法。仅仅绕过对方的正面防线如何?正面炮兵和步兵主力牵制敌军主力,然后骑兵配合装甲部队从阵地侧后展开突击?当然了,如果说还有剩余的骑兵或者民兵性质的骑兵,我倒是不介意他们去骚扰俄国人的运输线。”徐杰说道,毕竟正面的20多万俄军始终是徐杰的一块心病,如果不能将其消灭或者围困住的话,华夏陆军打得再远也不安全!
“说道游勇散兵了,我觉得那些还在的蒙古王公倒是可以利用一下。他们手中的骑兵正面战场不行,但是说到劫掠和骚扰的话,在有人指导并且保证武器的情况下绝对会比哥萨克更加难缠。我们虽然不能像军队那样规范他们的行为,但是同时我们也不用负责他们的后勤,也不用为他们的行为买单。”马玉昆说道。
“这个问题让下面的人负责以下,装备我们可以给,但是必须要安排军方人员进去,抢东西或者屠杀战俘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必须以完成一定任务为前提。不能因小失大。”徐杰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所以草草的说了两句就算完事。而就在这时,一直在旁听席的蔡锷突然举手想要发言,而当徐杰看到彭毅身后的蔡锷后,先是愣了一下,不过最终还是示意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思路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境,我们一直想用使用类似迂回和包抄的方式去全歼对手,这被认为是最有效最干净的方式,但是我们忘了,我们如果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要绕过近百公里的正面,这对于缺乏机动性的我军来说显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缺乏骑兵,同时装甲部队的行程有很是问题,所以这个战略很难实现。”蔡锷看了看周围有些不善的目光继续说道。
“我们面前的敌军防线十分宽阔,广阔到了即使俄国人调动20多万大军几十万的征夫也无法将这条战线建好,有工事有堑壕的要塞确实有一些,但是在这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