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美国人建造的新墨西哥级和田纳西级为代表的美帝1战铁乌龟,他们都装备了多达12门14寸舰炮。这个性能在一战时期堪称巅峰。总体而言硬件性能上比女王和复仇级战列舰要强,至少在硬拼的时候是这样。如果排除火控和炮弹因素,和德国的巴伐利亚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不要忘了,重量上新墨西哥级要比巴伐利亚重了4000吨!
究其原因呢,是美国人当时没有15寸以上的舰炮,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拿14寸炮凑数!当美帝在基本相同的舰型上换装了4门16寸火炮后,这级脱胎于14寸铁乌龟的战舰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那就是马里兰级战列舰,bigseven!!一个时代的强者,与英国的纳尔逊级和日本的长门级并称为最强战列舰!比标准战列舰高出一个档次的产物!所以说白了。布置12门主炮的战舰是在下一代舰炮还未研发出来之前的一个应急之作。如果有更大的主炮,各国会选择装备数量较少但是口径更大的主炮。
然后就是5座双联装的布局了,其实这条路华夏海军当年也走过了,无非就是中轴布局5座炮塔,就像华夏共和国给英国人提供的设计方案。或者说类似于意大利王国给华夏共和国建造的2艘战舰,船体舯部对角放置两座炮塔。目前就这两种选择,或者说一般来看就这两种选择,至于优劣,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再多说。但就在此时,某个设计师又提出了一个相当奇葩的设计,那就是3223布局,1号炮塔和4号炮塔是三联装,2号炮塔和3号炮塔是双联装!
这个设计在当时看了可真是够奇葩的!但是所有的设计师都不是白给的,虽然他们会烦各种在后世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是在当时,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包括这个3223的火炮布局!从火力的保持上来看,更多的炮塔意味着一旦某个炮塔被击毁或者卡死后,损失尽量上的火力,有一句俗话叫炮塔是炮弹磁铁,这句话是相当准确的,比如说日德兰海战中被各种点炮仗的英国战巡,比如说参战回来后的4艘德国战巡剩余炮塔连一艘战舰都凑不出来!比如说2战俾斯麦号战列舰最终被打掉4座炮塔。血一般的例子啊。虽然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或者以后也没机会发生,但是对于这一点认识,当时海军各界已经有了共识。
所以,虽然德国人在快速战舰计划中暂时接受了3座三联装炮塔的布局设计,但是总体而言,德国设计师和海军部还是希望有4座炮塔分担损失。而4座三联装主炮所需要的重量太大了,那么就在尽可能保证火力的情况下削减重量吧。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同样是炮塔,但是背负炮塔和非背负炮塔的重量差的很多,毕竟差一个炮座呢。所以要尽量削减炮座的重量和上面的背负炮塔的重量,秉承这个原则,德国设计师便搞出了背负炮塔是双联装,非背负炮塔是3联装的布局。
这样的布局是否有效呢?从历史上看,确实如此。比如说美国人的内华达号战列舰采用3223布局,正常排水量是27500吨,而采用4座三联装布局的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的正常排水量则是31400吨。虽然说后者的动力稍微高了一些,但是其中减少的吨位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而在历史上这样的布局也确实吸引了不少设计师的注意,如果算上未成舰和设计舰的话,奥匈帝国的超无畏计划,就是装备了10门350舰炮的劳登级战列舰,而日本的金刚代舰中也有使用类似布局的方案!
结果当海军部的某些人搞出3223的布局后,另外一小撮人竟然还搞出了2332布局!面对这比奇葩还奇葩的布局,人家也有充分的理由。这批人是从水下防护和船型的角度来考虑的,他们认为,相对于舰炮的打击,水雷和鱼雷对战舰造成的损伤会更大,保证足够厚度的水下装甲和足够的纵身以及细分隔舱是唯一的办法。而如果在1号和4号炮位安置3联装主炮的话必然会造成首尾装甲盒的宽度增加,这样直接挤占了水下防雷布局的纵深,这样直接导致了水下防护的确实,而一旦弹药库被鱼雷或者水雷引燃的话,那结果必然是悲剧性!同时因为船首过于肥大,直接会造成阻力比较大。
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火力协调很成问题,要是半齐射的话,可能要费点劲,而且从重量上来看也不会很低,至少比3座三联装布局要重一些。至于最后两个计划,4座双联装炮塔的战列舰是最基础最简单风险最小但是火力最次的产物。而3座三联装的布局则是考虑到3联炮塔的散步,以及半齐射的火力协调问题。总之;德国海军部对各个方案争论不休。身为海军大臣的提尔皮茨也没有办法。
不过现在时间还早,德国人有充分的时间去验证各种方案的性价比的问题,毕竟现在德国连自己的第一级无畏还没有完工。14寸舰炮还没有研制完成,远远没有到开工超无畏的时候。不过是提前进行研发和讨论罢了。就这样,德国海军设计院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感谢书友空晨的打赏,以及书友地狱女皇、tianlang588的月票支持~~~。(。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五百六十六章 俄荷谈判()
“龙兴级战列舰的完工绝对是一个历史上的关键节点,它的完工正式拉开了无畏舰时代的序幕,正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海军军备竞争。进而改变了全球的实力和利益分配。”——马汉。从徐杰来看,马汉的这段话有些言过其实了,说是开启了海军一个新的时代这倒是没什么。但是对于全球的实力和利益再分配倒是有些言过其实了。毕竟欧洲的变局是几十年来国力和战略潜移默化的产物。即使没有无畏舰,1战依然会打响,世界依然会因此而改变!
但是龙兴级的出现却让远东的局势彻底明朗了!面对强大到恐怖的华夏海军,俄国人和荷兰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就在龙兴级正式交付给华夏海军1个月后,俄国政府和荷兰政府正式达成了结盟意向。随后在两国框架内的各个协议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展开协商。一个半月后,一支俄国政府代表团借口去法国访问,途径荷兰的时候,双方在阿姆斯特丹郊外的一座别墅中就未来战争中俄荷两国的协作以及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深入的磋商。
按说俄荷双方面对巨大的压力,相互合作的话应该很容易吧。但是实际上,整个谈判进行的却无比艰难,双方都有所顾忌,也都有所企图!荷兰人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借助俄国人的力量彻底击败华夏远洋舰队保证自己殖民地的安全。但是同时,荷兰人对于侵略成性,出来混捞少了就是亏的俄国人同样也满怀忌惮。如果华夏舰队失败了,那么远东最强的舰队会是谁?不会是英国人,原因很简单。英国人开始逐步向欧洲集中力量,那么就只能是俄国人,获得了远东海权的俄国人会不会觊觎荷兰殖民地?荷兰人可没有把握,荷兰人可不想刚把一只狼赶走,后面又来一只老虎!
俄国人的想法则更加实际。此时的俄国人也许在主观上确实没有打完华西后顺道把荷兰人也收拾一下的意思。即使大战之后,军力足够也不行。原因也很简单,打仗是要钱的,现在俄国人穷的已经当裤子了,举债发展海军准备战斗,这场战场打完后。无论输赢,俄国在数年之内都不会采取大的行动了!所以俄国人的要求很实际,那就是让荷兰人分担一部分俄国海军在远东的费用和消耗,同时由荷兰人建造包围巴达维亚、泗水等各个港口的要塞和深水泊位。当然了还有相应的船坞和维修设备!此举颇有后世美帝的做法,美帝打伊拉克,日本出钱。不过现在变成了俄国人和华夏火拼,荷兰人买单!
而当俄国人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荷兰人以后,荷兰特使震惊的连手中的笔都掉了!脸色充满了愤怒、惊诧和不甘!“俄国人果然不是好东西!世界上最糟糕的盟友莫过于此了!”荷兰外交大臣心中愤愤的说道。
“开什么玩笑,要荷兰这个欧洲的三流国家负责一支在遥远的远东的庞大舰队开销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是要榨干荷兰人的国库和资源吗?如果说荷属东印度没了,荷兰人最多损失的是一块殖民地的收益,那要是说答应了俄国人的要求,这就等于把荷兰积攒了几十年的财富拱手送人!说不定还要落下一堆饥荒!所造成的损失恐怕比丢失整个殖民地都要大!谁答应谁是傻子啊!”荷兰外交大臣心里想着。断然拒绝了俄国人的要求。
“请贵国注意一下,伟大的俄国海军是在帮助贵国抵御从北方而来的敌人。为此,俄国海军需要把全部的主力部署在万里之外的远东。其中的消耗以及各种设施理应由对方承担,我们保护了贵国,而贵国为我们买单,这是很合理的事情。”俄国特使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说道。作为俄国人,尤其是俄国的外交官,脸皮厚是必然要求!
“我需要提醒俄国代表的是,我们双方是对等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附庸。我们为俄国远征舰队提供可供停泊的港口。为贵国提供可以修理战舰的船坞,为贵国提供用于包围战舰的炮台和军队所需要的日用品。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贵国需要为这些买单,想想看。如果没有荷兰王国的帮助,贵国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荷兰外交大臣顿了顿继续说道。
“贵国的海军将无力远航,在没有一个基地的情况下,贸然远航的结果就是被以逸待劳的华夏海军打沉在海底!进而俄国任何重新获得远东出海口的计划将成为泡影,远东地区,还有北海道最终都会失去!至于说华夏共和国对荷兰王国的威胁吗。我们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英国人不会允许华夏共和国在南洋肆无忌惮的扩张,我们还可以拉拢美国人,只要我们不帮助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