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俳⒍踊指戳耸盗Φ幕埃坏┍毖罅街Ы⒍踊睾希位鹘⒍诱搅γ挥谢指吹幕啊i本舰队本队还打毛啊。所以现在ri本海军也急了。预期等着局势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还不如先拼一把试试!当然,西乡从道、桦山资纪他们也不傻,要打的话一定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去打,例如北洋舰队护送补给的时候。最好能先吃掉对方一部分战舰然后再决战。所以,在拼命计划的文件中,西乡从道还专门加了两个条件,第一,在牙山一线的陆军必须加强攻势,以消耗对方物资,逼迫北洋舰队增加护航次数。第二,在海军北上期间,陆军应将重点放在元山登陆场。因为舰队主力无法同时顾及新舰登陆场和朝鲜海峡两个方面。朝鲜海峡将布置雷场协助防御。这两点很明白,第一点是要让北洋陆军感觉到压力,然后催促北洋舰队更加频繁的运输物资,以便让海军找到机会,另一点吗就是让陆军自己寻找更安全的登陆点,别啥事都指望着海军!这一战还难说结果呢,陆军的大佬们你们自己先想想办法吧!!

    大山岩,桂太郎这些人焉能不知道海军的打算,不过在基本上满足了陆军条件的情况下,在深究细节就有些过了,所以陆军部也没啥大的意见。最终ri本大本营通过了此次作战计划,而新的战斗即将随着该计划的实施而打响!

    感谢书友空晨的打赏~~。有收藏作者才有动力啊~~下面改陆战了,甲午时期提前出线的堑壕战~~~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枢三国演义() 
běi jing紫禁城内,在落ri的余晖下,这个清国最高统治者的宫殿是那样的威武壮丽。光绪帝在书房中拿出了最近的战报,陆军与ri本人在牙山成欢一线对峙。海军则是双方的分舰队刚刚拼了个两败俱伤。那个5年前参与北海阅舰式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是北洋舰队快速舰队总兵了。想起当年的情况,光绪还是对那个让自己颜面尽失的化外之人有些不满,不过这都是小节。战争时期吗。能打赢才是硬道理。北洋快速舰队基本上就是他设计选型监工直到最后的服役。从现在来看,这几百万两银子花的还算值得。归远3舰历经丰岛,仁川,伊豆群岛三战。(与彭老大打劫ri本运输船的事没算)击毁击伤敌舰十余艘。可谓是功勋卓著啊。就在光绪还在想象着北洋快速舰队纵横海上的雄姿时。翁同龢不失时机的打断了光绪的美梦。

    “皇上,李中堂又来催款了。”说着翁师傅把一份折子递了上去。

    “那就拨款吧,现在一切以战事为重。”光绪连看都不看就直接把折子扔到了一边。

    “李中堂的北洋水陆二师虽说能打,但是这银子花的也如同流水一般啊。而今年正好是太后大寿,臣这户部实在是难以为继啊。”翁同龢哀求道。

    “大寿必须要办,这仗也必须要打。这是朕登基以来爆发的第一场战争。如果打赢了,正好扬我大清国威。”光绪皱了皱眉头,压住心中的不满说道。

    “那就只能向外国洋行借贷了。”翁同龢试探的说道。

    “这事我不管,只要他李鸿章能打赢,要多少银子都可以。”光绪可不理会翁同龢的苦衷,在他心里如果这北洋能打赢这一仗,怕是自己的帝位会名副其实了吧?而与此同时,就在光绪一心想打,翁同龢一心想找银子的时候,慈禧太后和荣禄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要说这开战之初,慈禧还想着自己的大寿如何去过,如何在这场战争中消耗一下淮系的势力,让李鸿章更听话的话,那现在慈禧突然觉得局势有一点失控的迹象。淮系有封疆大吏,有将军,有陆军,有海军。但是朝廷为何能控制的住李鸿章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中枢抓着李鸿章的钱袋子,外面还有刘坤一张之洞这些人牵制。但是从目前的迹象来看,这李鸿章的淮系经过几年的经营居然已经有一些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先说钱,这李鸿章不但最后把那三艘巡洋舰的尾款凑足了,而且还给北洋旧船的装备换了个遍。这可是几百万两银子啊。单靠朝廷拨款是根本不可能够的。而开战以来,别的不说,就说在朝鲜的3万余北洋陆军和那支巡洋舰队的消耗。就不是个小数。结果李鸿章的钱袋子还是扛住了。到目前为止虽说向朝廷上了个要钱的折子。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李鸿章的家底还是很厚的。而这北洋新军和手里的军工产业也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不但满足了北洋扩军的需要,甚至连荣禄的练军都从天津机械局买来不少武器。从经济和装备两方面来讲北洋已经成了一个du li的体系。而且现在的淮军比当年的淮军以及现在的湘军余部和荣禄的练军更加强悍。再加上得到了两广,台湾,上海的淮系部将的支持,这北洋底气组的很啊!!

    而朝廷用来牵制淮系的湘系呢?先别说南洋水师消极避战,就是现在让刘坤一和张之洞拾掇一下手中的兵力,怕是已经无法与李鸿章抗衡了吧?按照慈禧的意思,让北洋和ri本人斗个两败俱伤最好。但是最近李鸿章的一些举动和暗示让慈禧必须对这个计划仔细斟酌了。

    首先,李鸿章并没有动用手中的全部兵力去打,加上一些从南方支援过来的团练,李鸿章手里的新军旧军加在一起怎么着也有7万人了吧?但是现在朝鲜方面只有3万,剩下的4万呢?全守在旅顺了!而海军方面,除了那个叫徐杰的后生带着自己的舰队和ri本人打的你死我活以外,北洋舰队主力就是护航。和ri本人主力没有打!这是什么意思?慈禧不懂军事,但是荣禄看出点门道来。在荣禄看来,李鸿章还是把自己的老窝旅顺放到第一位。只要旅顺不失。北洋海陆师主力还在。他李鸿章的北洋就还是第一大藩镇。至于他李鸿章撒出去的部队吗?朝鲜的陆军可以通过水路撤回来,而出去游击的巡洋舰队,则可以利用航速摆脱可能的追击。虽说现在被重创了,但是可以修,总体来讲,他李鸿章虽说也用力去打了。但是这些力是可以收回来的。这样一来,直接就让慈禧想让北洋和ri本拼个你死我活的计划落空了。

    其次,如果朝鲜失守,不管是北洋在朝鲜的部队是被全歼也好还是逃出来也罢。这东北怎么办?他李鸿章可以守着辽东半岛不动,可是朝廷不能不管东北啊。那可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满族人的老家!要是李鸿章就是死活不动,这东北就只能靠八旗兵去打了,这八旗兵什么战斗力别人不知道,她慈禧可是一清二楚啊。让他们打个猎围个场还行,要是打仗?还是算了吧。

    第三,李鸿章坚决主战,这点和光绪的意见一样,要知道,李鸿章原来可是后党!虽然翁同龢与老李之间积怨颇深,但是在李鸿章和光绪意见一致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他翁同龢都必须出点血。自己是主和的,如果自己再逼紧一些的话,这李鸿章会不会从后党变成帝党啊。如果这直隶总督和皇帝一条心了,她慈禧还玩什么啊?

    基于以上三点,慈禧实在是没有心思继续筹办他的大寿了。于是召回了自己的心腹,在西安练兵的荣禄来商量对策。但是讨论来讨论去,慈禧和荣禄认为,现在绝对不能和李鸿章翻脸,否则要是老李真往辽东半岛一退,东北可就真空虚了。至少也要在朝廷调动荣禄的练军上来后,在把湘系的部队调过来一些再说。此外,关于钱的问题,能挤出来一些还是要挤出来的。如果没有银子,谁给你卖命打仗啊。而且就拉拢李鸿章,防止北洋向光绪靠拢这一点来说,慈禧就必须有所动作。至于其它的事情吗先放放再说。另外还有一件让慈禧和荣禄都摸不着头脑的事情。那就是李鸿章要求朝廷放开对开工设厂的限制。虽说近年来慈禧也知道北洋与那些华裔商人出的不错,但是以慈禧的阅历来看,她是很难相信,仅仅一些商人就可以让北洋完成如此大的扩军步骤。所以为了慎重起见,她还是决定先不准,但是对北洋下面的一些作为也不做约束。等到形势明朗了,自己在做定夺。

    而在天津金钢桥的李鸿章呢?最近也十分之不爽。要说这李鸿章没尽全力,那可真是冤枉了他了,别看自己在辽东还有数万之众,但是呢,从目前来看北洋能调动的运输力量和银子根本就无法支持更多的部队在朝鲜作战,而现在在朝鲜的北洋部队也仅仅能维持住战线而已。而现在限制ri本陆军势力的交通问题,随着徐杰的快速舰队被重创而最终得以解决。从ri本本土到朝鲜的海上交通线除了个别袭击舰外,已经畅通无阻!而听闻俄罗斯已经帮助ri本经过ri本海运兵了。这直接就使得ri本的海上运输能力大增。在可以预见的将来,ri本陆军在朝鲜大规模登陆只是个时间问题,而自己的3万孤军将最终消耗殆尽。这可都是李鸿章的心血啊,数万淮军将士不能说没就没!更让人揪心的是后勤和资金问题,自己的那个关门弟子打的是不错,但是这钱花的也如同流水一般!在威海库存的相应级别的炮弹和从南方的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械局购买的炮弹都基本上用于这几个月的作战了。而通过徐杰等人的密电来看,即使被寄予厚望的琅威理舰队即使回航,所携带的弹药怕是也无法支持舰队的作战需要,虽说老李和徐杰对后勤补给已经很关注了,但是毕竟没有经历过大战,而且这已经和历史上的甲午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徐杰所谓的记忆也根本没用了。战争长期化已经是必然xing的了,即使琅威理的舰队回航后,能彻底击败ri本海军,已经登陆朝鲜的十几万ri本陆军在获得俄国人帮助的情况下会怎么办?肯定是继续打下去,而自己在朝鲜的3万之众,怕是要么战死要么撤回来。然后在东北展开决战。那现在老李需要做什么呢?无非是三点,一是获得更多的补给和银子。另一点就是如何让朝廷能够正式同意民间开矿设厂!三是如何继续整合旧淮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