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旧时-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赖此人。百克东夷身自损,千秋公案与谁论?

    此当尚在帝辛前,观此胜于读古书。勿谓帝辛太暴***隶解放实前躯。

    周王克商实侥幸,万恶朝宗归受身。中原文化商始创,商人鹊巢周鸠居。

    帝辛之功迈周发,帝辛之罪有莫须。受德之名当恢复,帝辛之冤当解除。

    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伟古无侔。但如溯流挥其源,实由殷受开其初。

    固当厚古而薄今,亦莫反白以为污。非徒好辩实有以,古为今用斥虚无。

    方今人民已作主,权衡公正无偏诬。谁如有功于民族,翻开公案莫蜘躇。

第117章 始乱() 
那些阐教的士人,还敢公然露面,但是西方教的人,都是秘密传承。只要他们一旦暴露出来,势必会遭到截教门下的打压。

    这前来投奔文王的士人中,就有一名士子,唤作散宜生。这散宜生来头也不小,早在唐尧时代,散宜氏就已声名赫赫,尧为取得散宜氏的支持,娶散宜氏之女为妻,可见散宜氏在当时的势力是何等之大,只是后来慢慢的衰败了下去。到了殷商之时,散宜生的祖上被西方教收作弟子,从此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到了散宜生这一代,人丁更加稀少,只有散宜生一人。

    散宜生修炼不成,又想恢复祖先的名声,便努力学文。后来得到西方教门下的指派,来到西歧投靠文王姬昌,助西周以成大事。

    散宜生来到文王帐下之后,很快便显示出非凡的才能。散宜生尤其精于内政,在他的帮助下,姬昌领地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文王渐渐就把他当作了心腹。

    在知道了姬氏一族十几代人的苦心之后,散宜生便将自己的身份向姬昌表露出来。姬昌很快与散宜生达成协议,散宜生将助文王谋国,若是成了大事,便要文王下令,禁止玄天教和截教的传播,同时大力推广西方佛教,至于人教阐教,便要看日后出力的多少来定。

    姬昌有机会得到大教的支持,如何不喜?何况,从散宜生的话里面,还得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人教、阐教都会与西方教联手。如此大的助力,如果还不能成事,那就是真的老天没眼了。从此,西周就牢牢的被绑在西方教、人教、阐教一起。

    散宜生之所以敢说出帮文王夺天下这种话来,也是有着他的把握的。西方教千年的努力,并不是只出了他这么一个入世之人。便是商朝高官之中,也有西方教之人。那些人也是和他一样,不适合修炼,自然也就不怕被截教门下认出。

    那纣王登基之初,尚能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但是不知为何,几年之后,纣王便觉得时常头昏,并一日更甚一日,令那御医查过多次,也没发现什么毛病。这个毛病,若说轻吧,时常却像被厣住了一般,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来;若说重吧,却又能时常清醒过来。

    这毛病,日甚一日,到了后来,倒是一天中只能偶尔清醒一下,整个人似乎灵智被人蒙蔽了一般。至此,纣王心性渐变,颠三倒四,倒行逆施,做出了不少荒唐之事。

    君王行事,关乎天下万民,便是纣王这般,结果倒霉的却是天下百姓。纣王大兴土木,收罗女子填充后宫,慢慢荒废了朝政。有中谏大夫费仲、尤浑二人,尤其得到纣王的欢心。此二人朝朝蠹惑圣聪,谗言献媚,但有所言,纣王无有不从。

    为了显示国家的强盛,纣王下令在朝歌营造了三道城垣,占地百里,以显示泱泱大国的气派。为了营造这大城,征调民夫百万,所耗钱粮无数。这百姓虽然安居乐业,但是本来负担也就不轻,现在纣王这样一来,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苦了。幸好朝中一干重臣,公忠体国,才没发生什么大得乱子。

    六年,天下大旱,数百诸侯治下颗粒无收。当加急文书送到朝歌时,纣王已有半月不曾上朝。

    闻仲、商容等人看到急报,马上前去求见纣王。纣王正与一班姬妾饮酒取乐。纣王幼时曾随闻仲学习兵法武功,闻仲不苟言笑,教授纣王的时候极其严格。至今纣王见到闻仲,仍然还有几分惧意。何况闻仲乃是先王托孤之臣,若是闻仲发火,便是将纣王打上一顿,纣王也不敢反抗。

    纣王见到闻仲,酒就先醒了一半。等几人拿出急报,顿时知道了事情的轻重,急忙下令调集粮草,前去赈济灾民。费仲急忙来到纣王身边,耳语几句。纣王顿时脸色忽黑忽白,良久之后,问道,“此话当真?”

    费仲急忙跪下,道,“微臣不敢欺瞒大王,此事千真万确啊。”原来那费仲却是上前进谗言,说那各路诸侯无非是小题大做,想要骗得钱粮罢了。

    那尤浑也跪下上奏道,“圣天子在位,百灵护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哪有这等大灾啊。这些人分明就是在辱骂大王啊。”

    费仲、尤浑被纣王任命,监督城桓建设,每天手中贪污的钱粮无数。若是纣王改变主意,停止建城,先去赈济灾民,那两人贪污的机会便没了,这让他们如何不急?

    纣王现在灵智被蒙,听了费仲二人的话,觉得十分有理。转身对大臣道,“真正岂有此理!莫非孤家无德,方有这天下大旱?”

    闻仲等人一听,这话可不是能随便承认的。大惊失色,连忙跪下,“大王息怒,大王息怒。”

    纣王怒火未消,大袖一拂,转身离去。费仲尤浑连忙跟上。留下一群大臣大眼瞪小眼。

    商容叹息一声,问道,“太师,这可如何是好?”

    闻仲道,“罢了,便去下令,让各地诸侯自行负责赈灾之事吧。”闻仲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让各地自行处理。

    大旱之后,饿殍遍地,那些诸侯又怎能负担得起这么大的消耗。东南西三镇伯侯向有清名,号召了各自手下小诸侯,总算将民众安置下来。那北伯侯崇候虎,却天性残暴不仁,就算遇到这种大的旱灾,他依然故我,借着这个机会,打死压榨盘剥手下小诸侯。凡是不能按照他要求的数量拿出钱粮的,就被他以反叛的名义抓走,斩首示众,乘机铲除异己。

    北地百姓雪上加霜,就是那些诸侯也有不少被逼得家破人亡。那些诸侯无奈,只好联合起来,准备反抗崇候虎。

    七年春二月,北海共有七十二路诸侯起事,以袁福通为首一路往崇候虎的老巢崇城进逼。那些依附在崇候虎手下的诸侯,尽是残暴不仁之辈,吸尽民脂民膏,百姓恨之入骨。袁福通这一打,当地百姓纷纷呼应,打开城门迎接义军。

    崇候虎手下那些诸侯平时欺负百姓还行,一旦打仗,就没有一个能摆上台面。一个接一个的城池被攻克,最后只好缩回崇城固守,一面以加急文书禀报朝歌,请求援兵。

    纣王得知北海反了七十二路诸侯,急忙下令,让太师闻仲奉敕征北。

第118章 进香 暗战() 
自从走了闻仲,纣王没有管束,更是夜夜笙歌,沉迷酒色,往往旬日不上早朝。这一日,商容等人半夜进宫,一再督促下,纣王方才早朝登殿,设聚文武。

    大臣觐见之后,便有近侍喝道:“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乃是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三圣宫降香。”

    纣王灵智被蒙蔽后,许多事都没了印象,问道:“女娲有何功德,要孤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知道纣王如今的毛病,暗暗垂泪,奏曰:“女娲娘娘乃大功德圣人,昔时仅有巫妖二族,娘娘与圣父造人,得功德成圣。后来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娘娘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听了,方才明白,道:“准卿奏章。”纣王还宫。旨意传出: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

    次日纣王带着满朝文武,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氈。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三圣宫。纣王离开辇车,走上大殿,跪拜焚香;文武大臣随班拜贺。纣王观看殿中,只见:

    殿前华丽,五彩金妆。金童对对执幡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

    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三圣圣像,那玄天圣人暂且不说,女娲与后土却是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便要命人取来笔墨,题诗以记。

    首相商容在一旁见纣王神色不堪,又要去笔墨题诗,想起纣王胡闹之时在宫中四处乱题艳诗,心中一惊,急忙上前启奏曰:“三圣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圣庙之处,不容亵du。老臣请驾拈香,乃是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既然祭祀完毕,这就回宫吧。”

    纣王冷哼一声:“孤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毋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万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

    这时忽然脑中一个声音冷哼一声,纣王猛地打个激灵,随即一阵绝大得威压从神像传来,纣王以及众臣身不由己,屈膝跪下,连连磕头。

    等那威严散去,纣王才知道厉害,乖乖息打消了心中的胡思乱想,由众臣簇拥着返回朝歌。

    且说那女娲娘娘三月十五日降诞之说,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