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旧时-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烈山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这种植物烈山从来都没见过,烈山想到,既然鸟能吃这个东西充饥,那么人类是否也可以呢,便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手捏法诀,打出一道木灵真气,那谷物转眼便发芽长大。等到谷子成熟以后,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并且几天过去了,也没有什么不适的地方。于是他教人确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开始种植这种谷子谷子。

    烈山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能为人所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处,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烈山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等植物,合称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烈山教部落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这样,谷物的产量渐渐提高,部落也有了多余的食物。姜部落本来是一个小部落,在有了食物之后,渐渐有周围的小部落过来并入,一天天强大起来。周围几个大的部落得知了姜部落竟然有了收容别的部族的实力,就过来攻打。虽然那些部落也有一些修炼过的勇士,不过最多也就是金仙的程度。烈山身为圣人之徒、大罗金仙,轻而易举的将这些部落打败。在这些部落见识到了姜的繁盛候后,再也不愿离开,直接归顺。

    烈山的部落很快成了渭河流域的第一大部族,这个时候,烈山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他从投奔的那些勇士中选出几个年纪大的长着带领部族发展,那些勇士负责保护部落,自己却一人离开,到各地去传授自己部落的经验。

    烈山一个个部落的走过去,每到一处,就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倾囊相授,并带领人们上山采集各种种子,然后回来教导他们种植,灌溉,管理。一直等到一个部落学会了之后才离开,接着又去教导下一个部落。

    后来,烈山发现这样下去实在太慢,每个地方都要耽误太多的时间。虽然现在时间对烈山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晚一天解决问题,就多一个部落的人人手饥饿之苦。烈山便改变了方法,没到一个地方,先找到一个大的部落,然后飞到周围的部落,从每个部落带来几个人,让他们一齐学习。学会以后先回到各自的部落,教会自己部落的人,然后就近去教导旁边的其他部落。这样一来,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这个时候的人族还十分淳朴,那些被烈山教会的人外出传授时不仅不遗余力,而且从来不贪功,明确的告诉别人是从烈山那里学到的。在人们慢慢的传说中,烈山的尝百草,辨五谷,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渐渐的,就有人叫出了神农这个名字,到了后来,烈山的本名反而没有人叫了,所有的人都尊称他为神农。

    神农通过这种滚雪球的方法,很快就让整个人族都知道了怎样种植粮食。这些粮食,每年的收获比起打猎要多得多,很快就成为人类的主食。人类从此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现在整个人族都知道一个名字。那是自从伏羲以后最伟大的人,就是神农。一些大的部落纷纷与周围的部落联系商议,尊神农为主。发展到后来,几乎所有的部落都通过了这一决定。从此诞生了第二任人皇——神农。为了与伏羲区别,人们把伏羲尊为天皇,神农尊为地皇。

    ——————————————————————————————————

    今天晚上有事外出,回来晚了一点,现在才更新,让大家久等了。

第75章 神农尝百草() 
神农教导人族学会种植之后,众族归心。人类减少了饥饿的威胁以后,更加致力于各族的发展。在神农教导的基础上,各族又针对自己地方的特性,改进了种种方法,粮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神农有了这么大的功劳,就有许多部落派人不远千山万水,一路跋涉,来到姜氏部落,拜见神农,感念神农恩德。起初神农还耐心接待,到了后来,神农厌其烦,不愿每天都把时间浪费到这没有丝毫作用的事情上去,再看部落中也没有需要自己操心的事,就把所有事务交给别人,自己找了一座大山,独自修炼去了。

    这个时候的人界,仍然保留了很浓厚的灵气,虽然比洪荒时代远远不如,但是有的地方比起地仙界也不会逊色。神农找到一处灵脉所在,便在山壁上打了一个山洞,周围布上阵法,然后开始闭关。

    通天教主在最后几年中,也考虑到神农将要去人界生活多年,就把一些高级的功法用神念传给神农。神农虽然到了大罗金仙境界,但是这些高级的功法仍然懂得不到百分之一。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领悟,如果能提升一个境界,那就更好了。

    神农在人族施行教化之责多年,见惯了人间得生老病死,历经了种种艰难困苦,心境早就磨练得坚定异常。只是一直没有时间好好修炼,所以几十年过去了,修为也没有上涨多少。但是神农清楚,只要能将自己得法力提升起来,境界问题根本就不会成为阻碍,至少能让自己提升到大罗金仙中期的顶端。

    修行无岁月,等神农从入定中醒来,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神农只知道这次修炼,使得自己达到了大罗金仙中期。不要小看这一个等级,要知道修行的路上,越往后就越艰难,如果要和筑基时相比,那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等到以后到了晋升准圣的时候,花的时间就更多了。至于准圣升圣人,那干脆就不用去想。亿万年也不能出一个圣人。现在这些圣人那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功德或者别的机缘才能证道的,就算有这些功德和机缘,也没有哪个不是经过多少亿万年才能跨出那一步。

    神农一声长啸,挥手拂开山洞的石门,撤去外面的阵法。自己不知修炼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外面的人族现在怎么样了。神农决定还是先出去看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回来继续修炼。

    等到神农来到山下,行走了好久,仍然没见到一个部落。记得以前自己进山的时候还有好几个部落都在这附近的。神农再也沉不住气,起身往自己部落的方向飞去。

    来到原来部落的地方,见到的情形就算以神农大罗金仙的境界,都被吓了一跳。这那里还是从前那个朝气蓬勃的大部落?放眼望去,只有很少的人在忙着什么,一个个都是老弱病残、面黄肌瘦,规模只和当年自己刚从碧游宫回来的时候差不多。

    神农来到部落中,发现自己认识的人都没有几个了。好在虽然神农不认识这些人,但是这些人一个个都认识神农。见到神农后,一个个都忍不住痛哭失声,跪在地上,不住大呼,“神农”。神农急忙上前把他们扶起,问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有的人呢?”

    等到和那些人谈过之后,神农才知道,自己这一闭关就是差不多二十年。本来这些年人族都一直顺利的发展,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哪知,就在前不久,忽然一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病症袭来。一日夜间,就有几百人死去。几天之后,人们再也忍受不了每天死亡的威胁,就整个部落都往远处迁移了。留下的这些都是为了避免拖累族人,自觉留下的。就连任姒,也在那场灾难中去世了。任姒虽然从前服过广成子的丹药,但是那不过是一粒强身健体的丹药而已,加上又过了这么多年,也渐渐衰老了,终于没有能抵抗住病魔的侵蚀。

    神农听了,安慰他们一番,便飞了起来,往临近的部落飞去。看到的都是遍地的坟茔,据估计,至少有三成的人死在这场灾难。神农拿出身上剩下的所有丹药,化在水中,喷洒在部落周围。有了这些丹药,族人的病症马上就消失了。

    见到丹药有效,神农就想回到金鳌岛去,求丹药治病。飞了不久,神农忽然想到,自己身上的丹药即使在金鳌岛也不多见,而人族何止千万,就算把岛上所有的灵药用完也不可能就回全部人类。回想起自己以前尝百草,辨五谷的时候,好像有许多的草类带有药性,如果能把这些药草的性能分辨出来,一定能找到救治人族的办法。

    说做就做,神农便开始了尝百草的试验。现在的神农大罗金仙之身,一般的毒药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神农只好自己封印住了法力,再来试验。每吃下一种药草之后,神农就静下心来,仔细的体会那些药草在自己身体起到的作用。虽然现在神农的法力还比不上一个金仙,但是修炼多年的体质使得他对体内各种异常的情况非常了解。当然对毒药的抵抗力也远比凡人要强。

    一连几年的时间,神农都在中毒,解毒的过程中度过,幸好有以前在碧游宫打下的基础,使他总能在危险的时候找到能替代的解毒药草。终于,神农将那能治那种病症的药草找了出来。然后,这个消息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部落知道了这个方法,人族部落的迁移才停止了下来。

    解救了人族之后,神农就觉得疑惑了,整个人界,阐截两教的传道之人数不胜数,为何人界发生这种大事,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帮助人类?后来在问了一些人之后才知道了答案。原来人族发病之后,就有许多部落就近前往那些仙人居所求救,但是到了那些地方以后,怎么都不能进去,最好的情况就是被告知时机未至。神农听了,气的七窍生烟,想了许久之后,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些圣人门徒之所以会到人间传道,目的并不是为了人族,而是要在人间收徒,传承自己的教派。只有等到人类绝望的时候再出来,人类才会更加感激他们。想到这里,神农总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