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耜的挖掘很费力气,但狼皮最不缺的就是力气。
蕨菜与自然抗争,狼皮和族人们也在和自然抗争。
只是从今之后,蕨菜们又多了一个敌人。
那白色的汁液既是它们的血,又是它们的泪。
既然是泪,味道自然是苦的。
苦,不是族人喜欢的味道。
所以榆钱儿的妈妈和姐妹们背着自己的纤维包,来到了树林最密集的地方,几天前的春雨让她确信一种奇异的味道已经在枝头萌发。
作为部族的采集者,她们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知道每一种能吃的嫩芽,这是祖先用生命留下的记忆,传承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
刺老芽,这种浑身是刺的植物给部族的女人留下过很多伤痕,但那香甜的味道却让族人们很快忘记了刺痛,用木棍勾住树枝,采摘下最为鲜嫩的部分放入到背包中。
有时候因为用力太大,脆嫩的树枝会折断。但是部族的女人们知道,第二年的春天,新的生命会在死亡的树枝下绽放美丽。
死亡,只是新生的开始。
不止是嫩枝,还有那些难逃岁月侵袭的古树。
腐烂从树心开始,或许一开始只不过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虫逃过了啄木鸟的叮当。
但朽木上,新的生命也在悄悄诞生。
张开的伞盖下早有小虫在吞噬鲜美的汁液,被一只粗糙的手夺走,小虫儿也被甩下来,弓起身子发泄自己的不满,却被手指远远地弹开。
吸收了朽木营养的蘑菇也是族人喜欢的味道,但没有人敢尝试那些不熟悉的,老祖母告诉过她的女儿们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至于为什么会有人知道哪些不能吃,那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也是一个伴随着家人眼泪的苦涩故事。
故事也是有味道的,不仅仅只是苦涩,有时候也有甘甜。
采集完花椒叶的榆钱儿此时就在经历一次甘甜的故事,香甜的汁液从舌尖漫过,沿着喉咙流下。
她知道甜这个味道,却是第一次体会这么久。
陶罐中的汁水已经被她喝了个干净,用鲜嫩的小舌头舔了下嘴角,却被哥哥宠溺地用手擦去嘴边的残余。
陶罐上是一棵刚刚发芽的枫树,上面扎进去了一枚破碎的陶片,刺破了它的筛管,割断了它的动脉。
那些积蓄了一冬天为抽芽准备的糖分,迷茫地踏上了这条从没有走过的路。
第一次看到了树皮外的世界,嗅到了甘甜之外的味道,并不喜欢,却再也回不去了。
无奈地和伙伴们一起落入到淡红色的陶罐中,越聚越多。
几十个陶罐在不同的树下等待着,枫树和桦树在春天都是甜的。
甜,却并非蜂蜜那般腻,多出的那种清甜,其实就是春天。
春天是甜的,自然不了爱情。
引吭高歌的鸟儿们守护着自己爱情的结晶,期待着里面跃动的生命破壳而出。
温暖的绒毛带着体温,守护着尚在蛋壳里沉睡的孩子,夫妻俩相视一叫,妻子张开嘴等着丈夫送来食物。
然而这份温情却被无毛怪的脚步声扰乱,于是叫嚷着想要引开这些无毛怪的注意力。
然而这些披着兽皮的无毛怪根本不被那带着悲凉和警告的鸣叫所影响,伸出手抢走了蛋……
生命,就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欣欣向荣。
逝去的生命聚集在了部族的洞穴中,凝聚出不同的味道,绽放在族人的舌尖上。
陶盆的四周遍布着火焰,里面的水已经滚开,切成大块的羊肉在里面翻滚着,乳白色的汤汁发出了族人从未嗅过的鲜味儿。
蘑菇用石头切成丁,与羊肉混合出鲜的极致。
花椒叶的麻爽也在滚沸中弥散,侵彻着已经松软的白色嫩肉。
两片薄荷,三枚块茎,煮沸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族人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另一口陶盆中,白腻的羊脂肪融化成了油,淡青色的烟扶摇直上。
榆钱儿站在一旁,看着哥哥用两根树枝在油中拨弄着。
身边的陶碗中是已经搅匀的蛋液,里面混合着略带苦味儿的蕨根汁。
嫩绿的刺老芽和香椿叶在蛋液里翻滚了一圈,身体被严严实实地包围住。
两根树枝夹住他们,在羊油中一划,立刻变得焦黄,明明太阳已经落山,却浮现出夕阳的色彩。
陶碗中堆积着炸好的刺老芽和香椿儿卷,诱人的味道终于让榆钱儿明白,为什么哥哥之前看到这些陶器会流口水。
另一个小陶罐中,枫树和桦树的汁水正在里面逐渐浓缩出精华。
水化为白雾消散,留下的是甘甜的枫糖,如今已经粘稠。
两根木头早早地就放在了地上,上面用石器凿出了一个个小眼儿。
用布捏着陶罐儿,将粘稠的糖汁倒进木头上的小眼儿中,等待着冷却成块。
尝过一罐儿桦树汁的榆钱儿吞了口唾沫,不知道这些冷凝的糖汁又会有怎样的甘甜?
可她的心思很快被另一种味道所吸引,切成了大块的块茎被投入到翻滚的羊油中,煎炸成黄色。
淀粉被炸后的香甜与众不同,但这却不是终章。
捞出后,剩下的大半罐枫糖被倒入油中,滋滋的声响不断传出,溅出的油花让榆钱儿吃痛,却舍不得离开,想要看看新味道的诞生。
糖与油的混合,是另一种粘稠。
当粘稠到在树枝上留下丝线的时候,炸好的块茎放入到里面,快速地翻弄着,让糖液包裹住所有的外皮……
族人们第一次知道饭原来还可以这么吃,单单是嗅,已经能够想到这些味道在舌尖上绽放时的美丽。
等待从沉默变为焦急,族人们敲着手中的陶碗陶罐,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老祖母欣喜地看着这一切,将今天分配食物的权利交给了陈健。
而陈健的回报,是滚沸汤汁中浇下的蕨根白汁。
含有大量淀粉的白汁在沸水中迅速凝聚成团,用纤维布捞出,软软的透明而滑腻。
小心地盛了一碗,似乎随时都可能碎开,不敢用一丁点的力气。
浇上一点酸浆草的嫩汁,配上几片辛辣的韭叶,加上砸碎的茱萸调出辣味儿,放上一点糖浆,配上两片薄荷,浇上一点儿炸过花椒叶的羊油。
入口的瞬间,辛辣中带着一丝麻香,味蕾迅速地绽放,血液流动加快,却更加剧了其余的味道。
于是酸浆草的酸味,枫糖的甜味,还有羊油的膻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味道,覆盖在微苦的蕨根凉皮上。
正要回味,却被薄荷叶的清凉取代,于是只有再吃一口,以体验那瞬间的感觉……
族里的老人们和牙齿不好的姨妈们都有一碗蕨根粉儿,里面还有半枚煮熟的鸟蛋。
春末的炙热被酸浆草和薄荷消散,辛辣化为额头的汗水,苦味儿留在齿间和甜味抗争。
她们吃过几口,急忙叫来小孩子,喂给她们,让她们也感受这奇异的味道。
成年人们则每人先喝了一碗羊汤。
鲜,本来就是羊的味道,配合上带着春雨味道的蘑菇,更是激发着人的食欲。
狼皮被烫的不断伸着舌头,却在喝完了一碗后又盛了一碗,里面还有一块煮熟的羊肉。
从没吃过煮肉的他,发现了一种和烤炙不同的味道,略微的甘甜,也更加的嫩滑。
旁边的陶碗中,炸得金黄的、裹着蛋液的刺老芽和香椿儿,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外焦里嫩,虽然略带羊肉的腥膻,却无伤大雅。
油浸入到嫩芽当中,这是方圆百里内,香椿素第一次与油融合。
却天生相契,入口回甘。
榆钱儿吃了一团刺老芽,便将目光转向了那碗块茎。
哥哥用两根树枝夹起一块,上面粘稠的糖汁伸成长长的丝,孩子们拍这手叫好。
那丝线却越来越长,孩子们不再喊叫,盯着丝线生怕断掉。
终于断掉后,却又发出了一声叫好声,好奇地学着陈健的样子,用树枝扎起一块,将糖丝拔的老长。
入嘴后,更是糯软甘甜,化掉外皮的糖,舌尖一抿,细砂般的块茎涂抹在舌苔上,寻找着甜的味蕾。
欢声笑语在洞穴中回荡,陈健所喜欢的味道在这个简陋的洞穴中暂时相聚,又互相组合,流连在唇齿之间,荡漾于舌尖之上。
缤纷中,唯独少了一味叫咸的兄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孤独……
第十一章 移风易俗的第一步()
当第一顿有煮炸两种烹饪方式的晚餐结束后,部族多出了一个后世家庭最讨厌的工作,洗碗。
每个人都懒懒的不想动弹,这一顿饭吃的太饱,狼皮更是半躺在地上抚着肚皮直哼哼。
从未尝试过这样吃饭方式的族人,对于先祖指引的膜拜更为强烈。
这是一种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至今还在舌尖上回荡,并非虚无缥缈的死后天堂,所以也更容易相信。
当然,这顿饭很不健康。
油炸块茎自不必说,蕨根粉中的原蕨苷也有致癌性。
不过对于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的族人而言,这些问题毫无意义。
蛮荒尚未征服,史前并非天堂。
距离饥饿彻底远离族人还有太长的路要走,而提高族人的寿命更是个可能长达千年的过程。
甚至于前世日不落制霸七海的时候,平均寿命也不过四十岁。帝国朝阳追逐晚霞的辉煌下,是预期工作寿命三年的女工和无数被机器绞碎的童工的阴影。
每点燃一根蜡烛,便会投下一幕阴影。世上没有不肮脏的辉煌,只有看到肮脏还是看到辉煌的眼睛。
记忆中仅仅去年,就有七八个族人离世,这些人大多死于与自然的抗争。
如今陶器已经出现,骨耜已有原形,只要不是运气太差,原始农业也会出现。
随着部族的扩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