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县尉说得义正言辞,显然是认为必须要把那些受害者一方能够得到讨回公道。这个是很多人都希望如此的。所以这个县尉也认为自己没有错,所以这个县尉还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凡是有一定嫌疑的人都不能够放过。
可是陈飞却马上说:“难道能够不放过罪犯,那就能够冤枉一个好人,让一个好人做监狱吗?”
“可是他本来就是”县尉想说什么,可是马上被陈飞摆手阻止了。
“好了,你不要说了。你是想说他本来有过偷窃吗?可是既然已经判罚过了,你有什么能继续以此为由继续追究他?如果你因为疏忽了,让一个人做了冤狱,那会怎么样?假如放过了一个罪犯。那顶多也就是让其中几个骂我们百姓几句无能。可是一旦让一个百姓做了冤狱,那最后我们可是要被所有百姓戳着脊梁骨骂了。一旦我们除了一个冤狱,那全体百姓也都会人人自危啊!这点。你想过了吗?”陈飞问道。
陈飞没有说什么宁可放过一个罪犯,也不能够冤枉一个好人。而陈飞举得例子很简单,也就是这两种情况的后果。如果因为一时失误,放过了一个罪犯,那顶多是受害者还有他的家人朋友几个人骂娘而已。可是如果让一个百姓做了冤狱,那恐怕全体百姓也都会感同身受。毕竟大家都是同一个阶层的人,如果其中一个人坐了冤狱,别人也都是会因此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而那个时候。所有百姓也都是会开始对官府失望,认为官府都是一群糊涂虫。这样对于官府的威望。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和只是被几个人骂人而已,而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百姓对于官府失望。这个显然是前一个后果更轻。政府如果让百姓失去了信任,那可真的是距离百姓起义造反不远了。当年商鞅变法之前,不也是要徙木为信吗?所以百姓的信任,是官府最宝贵的财富。只要能够让百姓信任官府,那一切都没有问题。
“两相其中害取其轻,这个道理你们不明白吗?如果你有确凿的证据,那我不会说什么。可是现在你顶多拿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也就是判罚了一个人的罪行,那最后你让别人怎么想?而且刚才你也体会到了,光是赃物并不能够证明一个人的罪行。所以你这个完全是一派胡言。如果你就是这么断案的,我十分怀疑你是怎么能够当好这个县尉?”陈飞说道。
“可是,那我们不能够放过一个坏人啊!”县尉还是说道。
陈飞明白了,这个其实也就是古代有罪推论的意思。和后世普遍形成的无罪推论不同,古代讲究的是有罪推论。首先如果一个人被抓起来审问,那审案的官员首先也就是会怀疑他是有罪的。在这种思维下,怎么看怎么都是有罪的,然后也就顺势判罚他有罪了。这样下来,很多冤案也都是这么产生的,足以让很多百姓都受苦了。陈飞意识到这个思维必须要纠正,不弱不纠正,那恐怕这种思维还是会延续上千年。
“去把博州下属各县的县尉都叫来,我让他们看看你是怎么审案的!”陈飞说道。
而这个县尉暗叫不好,自己可是被当做了树典型了。虽然他不知道什么是树典型,可是他却知道自己恐怕要被让别的县尉看看,自己是怎么审理案件。
第二百四十三章 疑罪从无(下)()
“各位县尉,你们看看这些案件。这些案件简直是一塌糊涂,首先你看这个,没有证人证言,也没有物证,只是凭借着一些所谓的赃物所在也就定了罪。至于这个,你们看看,只有罪犯的口供,旁边的一些人证物证都没有,只有口供也就定了人家的罪名了。我现在深刻怀疑,当初你们是怎么弄到这些口供的,是不是用刑讯逼供了?还有这个,只是有一些零星的证据,这些证据也都不足以证明他犯罪了罪。而这个家伙却判了人家罪行,这个让我深刻怀疑,你们都是怎么审案的?”陈飞非常不客气的说道。
而其中一个县尉马上说:“陈参军,难道因为证据不足,也就放过一个坏人吗?”
“今天我和你们不是来探讨放不放过坏人的。我只是想跟你们探讨一下,怎么不冤枉一个好人。我知道你们都是下意识的认为那些所谓人犯是有罪的,所以越看像是有罪的。而你们应该都听说过智子疑邻的故事,这里面可是让我们深思啊!如果你们一开始就认为对方有罪的,那你们接下来审理怎么看都是他有罪。所以你们审理案件的时候,也就是自然和公正执法的初衷相互违背了。”
“现在,我就是要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有朝一日,也都被人审理,那你们会怎么想?”
陈飞这话,顿时让大家也都开始变得沉默了。现在是他们审理别人,可是以后说不定也就是人家来审理自己了。而现在自己轻易的也就定了别人的罪行,而那以后谁知道别人会不会来轻易的草率的定了自己的罪行呢?毕竟谁也都不喜欢冤狱,如果自己真正遇到了,那恐怕真的是要倒霉了。
“你们也都应该知道,当年孔圣人也都说了。子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自己都不愿意审案的官员到时候会如此草率的审判自己,可是你们现在却如此草率的审判别人。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你们的敬畏心去哪了?民间也都有民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们今天能够如此草率的审理别人,以后别人也都会如此草率的审理你们。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心里面会是怎么想的?”
大家被陈飞说得无法说出话来,毕竟他们也都害怕自己有这么一天。如果真的到了这么一天,那可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再加上现在是唐朝初年,官场并没有腐化,绝大多数官员也都是还能够公正的。整体吏治没有*,这个才是最好的。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其实也都是有罪推论造成的,并不是官员*的原因。这样的事情还是好解决,毕竟不是官吏*造成。如果是官吏*造成的,那陈飞真的是没有办法解决了。
“好了,我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好好思考一下。你们审案的时候,不妨试着换位思考,你们想想看,把自己放在罪犯的角度来看看。你们看看能能不能够为他们开脱一下。你们首先要把他们想成为是无罪的,这样那些证据还是否那么可靠!如果首先他们是无罪的,那这些证据是否真的能够证据确凿的证明他们有罪。所以。你们必须要换位思考一下,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陈飞不指望他们能够多么配合自己,毕竟长年累月的思维不是那么一瞬间也就能够改变的。陈飞只是希望能够让他们能够改变一下自己的思路。让他们能够首先确立一个疑罪从无的思维。让他们审理案件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让他们站在罪犯的角度来考虑这些证据是否是能够证据确凿。甚至让他们考虑一下,如何辩驳这些证据能不能反驳。如果被反驳通了,那说明这些证据也都不是那么可靠地。凡是可靠地证据,都是不可辨驳的,如果能够辩驳的证据,那绝对是有一些问题的,只不过是多是少的问题而已。必须也要给罪犯一个质疑证据的机会。这个也是罪犯应该有的权利。这个在后世叫做质证,是必须要有的程序。如果审案的法官能够主动的替犯罪嫌疑人质证。那其实反而是最好的,最不容易产生冤枉案件的。这样首先能够保证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至于能不能够惩罚罪犯,那另外再说。
“好的,陈参军,我们回去一定也就这么做。以后我们一定会多考虑一下人犯的想法,所以以后我们一定会尽量避免冤假错案。”马上有人说道。
“好吧,我们就此别过,以后希望你们能够真正做到杜绝冤假错案!”陈飞说道。
陈飞回到了县衙里面,专门发布了一份公文,也就是关于清理博州范围之内的监狱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证据含糊,证据不足的人,更是要严加查访。不过陈飞也首先声明,这次查看冤狱,并不会把那些判错案的人进行追责。陈飞也知道如果硬要追责,那天下没有几个法官能够彻底干净的。如果自己硬要继续追究那些官员的罪责,那恐怕自己将会成为天下官员的公敌。而且这个也是疑罪从有的思维在作祟,这个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并不能够彻底怪罪于这个时代的司法官员。如果要用另一个时代的标准来衡量古代的标准,那其实也就是关公战秦琼而已。
所以陈飞也只是能让他们改变思维而已,并没有追究他们过去审案出了的问题。至于那些没有确凿证据的人,那也都会被放回家过自己的日子。不过陈飞也都没有彻底保证不会被追究,因为如果以后出了有确凿的证据,那也要继续追究责任。不过一切都是要看具体证据,如果有证据也不是不可以把他们重新抓回来。不过陈飞必须要在这个博州贯彻这个疑罪从无的思想。凡是没有确凿证据,那也就不能够判处刑罚。
第二百四十四章 官府赔偿()
在陈飞关于清理冤狱的命令下,第一批犯人已经是被选出来了。这一些犯人也都是彻底没有任何证据的,这些没有证据的显然也都是冤案的可能性很大。按照疑罪从无的理论,必须要放出来。而陈飞也都是主动的把他们带到了博州,准备给他们集体举行一个洗冤的证明。本来陈飞还是想要公开的释放他们,可是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整个刺史衙门的反对。毕竟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毕竟这个冤假错案是官府做的不地道,如果如此公开的举行,那不就是承认官府有大错了吗?
从古至今,官府虽然也许会犯错,他们大多数都是私底下改了也就行了。如果让官府公开的承认错误,这个太难了。目前唐朝的官府,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都反对公开的释放这些冤案的囚犯。顶多也就是私底下放了他们也就行了,绝对不能够公开的举行释放仪式。陈飞看到了那么多人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