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鱿拢撕拥姆桨福比灰畲笙薅鹊奶嵘#簦鬱ian+◆小+◆说,。。o
在跟运河的工程师,还有西北本身的施工工程师共同商议之下,再三确定了西北的平均日土方量的情况下,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增加了15%的土方量,等于说在原来的基础上面,无论是深度,宽度,都有相当数量的增加,这对于基尔运河的通行能力,将来基尔运河能够通行的最大船只都有很大的帮助。
基尔运河,是连接着的波罗的海和北海的重要通道,这一次的扩建多是军事用途的,卡着时间dian和工作量来的,现在有更大的扩建规模,德国当然是欣喜的,在确认西北方面是认真的之后,专门派出了大量的人员,跟西北这边协调有关的意向,最终确认了总体的工程。
当然了,土方量和工作量的增加,这部分会增加不小的投入。通过双方的确认之后,差不多就是9000万马克。对于此,德国直接就认下了。已经犯过一次错误了,现在西北签下的合约是在12个月之内,完成对基尔运河的扩建,提前了一年不说,土方量也扩大了七分之一,这样的好事,只是付出了9000万马克的代价,还只是2艘战列舰的代价,这在大型基础建设方面。没有什么问题的。
基尔运河不单单是军用的用途,在扩张之后,有足够的运力在兼顾军用的同时,顾及到民用,波罗的海国家从波罗的海到北海,极大地缩短了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航程,比绕道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减少了370海里。
在航运上,航程的减少,直接的好处就是运输费用的下降和时间的减少。衡量之下,靠近波罗的海国家,在航程可以减少的前提之下,通行这里是必然的选择。基尔运河扩张的越大,对于航运的好处也就越大。
除了基尔运河之外,铁路计划也略微的有些扩张。并且临时添加的公路计划,林林总总增加了不少。德国对西北工程能力的认可的同时,也对于总量的提升有些吃惊。提升了差不多1亿美元,好在,这一dian上,增加的数量,西北同样的认下了,这一部分,同样是西北垫付,德国方面会分五年来归还,需要用黄金和设备作为担保,特别是增加的1亿美元,差不多就是56吨的黄金,德国稍稍考虑之后,就决定用20吨和5000万美元的机器作为筹码,负责谈判的人员无法决断,就把事情交给的杨元钊来处理。
杨元钊在看到了之后,直接签署了意见,同意所有意向,既然增强德国了,那就增强的彻底一dian,甚至说,让德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也无所谓,德国即便战胜了英法美,接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也需要一段相对漫长的时间,还无暇顾及到亚洲,只要中国把嘴边的这些东西给吃下,就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了,德国要成为战胜国,这很难,除非德国也冒出来跟他一样,拿着一体机的逆天东西,否则,几十万平方公里,6000多万的国民,德国没有足够的潜力和战略纵深。
简单的把最近,出现的问题给处理一下,顺便前瞻性的把一些东西下放,比如类似现在这样,增加土方,增加工程量,增加投入,都可以答应下来,只要不超过5000万美元就可以了,本来答应在德国投下4亿美元,拿下基尔运河和几条铁路,又增加了1亿,谈判过程之中又增加的一亿,已经不少了,最多控制在6。5亿,否则,就有些太过了,说不定,英国就会直接不等准备完毕就开战了,这对于杨元钊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处理完一切,天已经蒙蒙亮了,杨元钊乘坐的是专列,到基尔还有一段时间,他可以到火车上面休息,正准备出发,听说杨元钊回来的消息,各国的记者和使节都纷纷的前来拜访,甚至一些大使级的人物直接的堵到了贵宾馆这边、
没办法,面子总要给的,西北需要保持低调,也不能完全的得罪列强的,杨元钊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见到了英国,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大使,简单交流之后,才发现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邀请杨元钊前往访问。
20亿美元,杨元钊有些低估了这个时代美元的价值,一亿美元,直接相当于56吨黄金,大部分的国家,比如说英法美,都有相当的黄金储量,中央银行可能都是5百吨,甚至是千吨,加上民间储存的会更多的,但是一下子拿出来,还是力有不逮的。
恐怕目前世界上,能够轻松拿出来20亿做投资,也就是西北了,因为化工产品和药品,还有海量的轻工业产品,西北积累了不少的外汇,这部分外汇,一部分,会缓慢的兑换成黄金,另外一部分,基本上都被杨元钊拿出来了,他很清楚,未来的一战,对于整个世界是一个削弱的过程,英镑是肯定要编制的,德国马克就更加不用说了,未来只要德国战败,马克会跌成纸,其他的国家也是同样,及早的花出去,也算是一个机会。
20亿订单的吸引力,让主要的列强都来了,连俄罗斯都来了,他们甚至都可以把不久之前,跟西北打的那一仗当作没看到,更何况跟西北没有直接正面冲突的英国,美国和法国,他们都邀请杨元钊在访问德国之后,去他们那里访问,条件都很好说。
杨元钊有些明白了他们的做法,最少,在20亿美元的订单,没有彻底尘埃落定之前,他是绝对安全的,这倒是一个好机会,特别是英国大使,甚至大方的保证,只要杨元钊前去,战舰也是可以向他开放。
英国的战舰?杨元钊眼前忍不住一亮,就目前一体机之中的战舰,虽然只有寥寥的几艘英国战舰,其中不乏落伍的,或者外购型的,可是英国人的造舰能力,就可见一般,设计一流,吨位控制和合理性更是他的优势之一,如果能够去看看,哪怕只是把图纸复制出来,对材料上和动力上进行提升,制作出来的战舰,也绝对是世界一流。
英国大使劳伦斯看到杨元钊还在迟疑,又添了一把火,主动示意,可以帮助西北制作战舰,标准可以随便提,绝对是一流的无畏舰级别。
无畏舰,这对于英德两大强国来说,不算什么,俄罗斯,美国,土耳其,法国这样的列强也不算什么,造舰的门槛已经掌握住了,可是对次一dian的国家,哪怕是日本,也刚刚从英国那里得到技术,并且在英国的帮助下,开始第一步的摸索。
英国可以给全世界造舰,可是无畏舰这个档次,还是只有寥寥几个国家,答应积弱的中国,打的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在劳伦斯看来,英国强横无比,中国即便增加了一两艘无畏舰,也改变不了大局,最多是给日本一些压力而已,最关键的是,有了无畏舰,西北必然会寻求一处海港,只要靠海,伟大英国海军,就可以威胁到他,不会如同现在这样无奈。
杨元钊当然不知道劳伦斯和英国是怎么想的,造舰,还是不要了,他清楚的记得,在一战开战的时候,英国直接扣押了其他国家在建的战舰,特别是土耳其,英国直接扣押了已经快要建好的两艘战列舰,直接让土耳其投入到了德国的阵营,当然国家之间的政治,不能够拿这个来对比,但是杨元钊钱再多,也不敢在这个时候造舰,一年建成,一年海试,到时候已经是到1914年的年末了,英国人的尿性,绝对会直接扣押。
一战时候,英国之所以对德国主力舰有压倒性的优势,就拿日德兰海战为例,英国拥有33艘主力舰,而德国方面只有18艘,可是33艘之中,英国扣押的别**舰就不少,分别是巴西的阿金考特号和土耳其爱尔兰号和加拿大号。
3艘船不明不白的就被英国人扣押了,杨元钊可不想成为第四个,第五个,几亿美元的订单,买战列舰的话,很是能够造不少的,整个世界,恐怕也只有英国有足够的能力,为别国建造战列舰。
劳伦斯还在等待,杨元钊当然顺势的同意,可以去英国看看,参观一下伟大的大英帝国本土舰队,顺便的,就一些订单和购买方面,跟英国进行商讨。劳伦斯满意的离去,英国要求的,可不就是一个机会,只要有机会,跟德国站在同样的一个水平线上,他相信,绝对不会比德国差。(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二章 浮光掠影()
劳伦斯心满意足的走了,杨元钊目送着他的背影,没有通知下一个会面,心中也是有点兴奋的,可以看到英国最主流战列舰,主力舰,这是之前奢望所不能达到的,不知道又会有多少收获。
相对于德国,英国人的战舰,无论是设计合理性,还是战舰总体的实力上,也相当的有独到之处,当然了,杨元钊也很清楚,这里面的战舰,肯定是已经下水的战舰,那些被英国寄予厚望的强横战舰,肯定不在开放的领域之中,可是这样已经够了,就杨元钊所知道的,英国帮助日本建造的日本第一艘无畏舰,就装载了14寸炮,也就是356毫米炮,这比德国主流的305,最少大了2寸,要知道,到一战结束,德国都没有最终解决14寸炮,更何况是15寸,381毫米的无敌巨炮。
如果英国是真心的话,他不但可以看到金刚号这样的外购级的战舰,甚至可以看到猎户座这样超无畏舰,猎户座的无畏舰,同级的4艘,最晚已经在1912年6月建成服役,这个舰炮虽然是13。5寸,45倍口径,却是英国绝对的主力舰,即便是4年后的日德兰海战的时候,也是主力编队之中一员。
至于更强的乔治五世级和铁公爵级,分别是1911年和1912年开工,这样的英国最强的军舰,绝对不太可能让杨元钊近距离的参观,英国跟西北的关系,跟德国跟西北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这不过是看着巨额订单。才可能给出的优待。
一体机拥有着逆天的评分系统,但是一个战舰是一个体系工程,14寸以上的火炮,自身的重量,稳定性。如何的安装到战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