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是天才,却是少年心性,还需要再磨一磨,希望方丈大师能教好他吧。”摇了摇头。他在心中想道。
不提自己师父心中如何作想,妙谛离开之后。脸色却转而凝重起来,再不复方才的轻浮:“从少林长拳到《易筋经》。竟然能按部就班修成,少林寺这个禅宗祖庭果然不容小觑。不过这三年一门绝技,其中到底有什么深意呢?也罢,我就去仔细探一下,看看方证大师如何回答。”一路向着方证大师所在的禅房走去。
抵达那里,妙谛却被方证大师门前守门的弟子拦了下来。见此,妙谛道:“劳烦师兄通禀,就说般若堂弟子妙谛求见!”
那守门的弟子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师兄,非是我不通禀,只是今日方丈大师要接见贵客,师兄还是明日再来吧!”妙谛这两年受到方证赏识,并曾受方证大师亲自指点大慈大悲千叶手,在寺中声名鹊起,守门的弟子虽然拒绝通传,对他仍客客气气。
“贵客?什么贵客,师兄可以说一下吗?”闻言。妙谛也不生气,客客气气地问道。能够被方证大师还慎重迎接的人,定然并非寻常,作为有志于执掌少林、以此与岳方兴的华山对抗的人。妙谛自然一直关注着江湖中的事情。
此事也不隐蔽,那弟子道:“是华山派的岳掌门和岳少侠,和方丈大师有事相商。”
“岳掌门和岳少侠。那就是岳不群和岳方兴了,不知他们来少林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身体受的伤还未好。来到少林求救?”妙谛心中想道。这两年方志兴受伤不出的消息,在武林中早已传的沸沸扬扬。甚至还有人说他功力尽失,再也不复以往。此言虽然有些荒诞,但妙谛心中还是相信几分的,毕竟按照原有轨迹,岳方兴就是因此而死的,身体受创显然不清,即使如今,治疗数年也属应有之事。
“知道是什么事吗?”想到这里,妙谛追问道。少林寺虽然有药王院,但要说医术远胜外界,却也难以称上,岳方兴和岳不群一起前来,显然非同寻常,他也必须要好生打探才是。
那弟子闻言,摇头表示不知。见此,妙谛也知道问不出什么事情,就此告辞离去。他和方志兴一起投入精神轮回,两人间也有着感应,一旦相遇,方志兴也有可能摆脱他的精神压制,彻底清醒过来,到了那时,不论岳方兴身体是否有伤,他可就一定有难了。毕竟在精神轮回之中,他可无法使用精神法门,更多的要靠自身武功,若非如此,这两年他也不会老老实实地修炼武功这种小道了。
“似乎有些熟悉?以前见过吗?”禅房中,感应到妙谛离去,岳方兴心中想道。作为曾经的绝顶高手,他在妙谛到来之时便已经有所感觉,并且还有种熟悉的感觉,只是因为不便失礼,才没有出去查看。
“岳某此议,不知大师以为如何?”正想着,岳不群道。他自和华山众人商议之后,次日便带岳方兴来到少林,求取《易筋经》神功,刚才已经提起了此事,只是却被妙谛的突然到来打断,如今重新提了起来。。
闻言,方证大师拨动佛珠,念了一声佛号,说道:“岳少侠为除魔卫道受伤,老衲也深感伤痛,只是《易筋经》……《易筋经》向来只传本寺弟子,不传外人,此例不能自老衲手中而破。”顿了顿,又道:“我少林寺中还有一些伤药,可以赠予岳少侠,还望岳掌门和岳少侠不弃!”
“大师,此次我等诚心而来,还请网开一面!此事若成,我华山和少林两派,自此守望相助。”岳不群沉声道。此次前来求经,他也知道其中的艰难,只是为了自己儿子,却是再难也要努力,即使让出华山派和五岳联盟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见到父亲如此,岳方兴心中感动,也顾不得再想刚才那人是否熟悉,说道:“爹爹,我……”话未出口,已被岳不群打断,说道:“方证大师一向慈悲为怀,你且不用担心!”目视岳方兴,让他不要多说。
微微闭上眼睛,方证大师想了许久,说道:“也罢,少侠可入我嵩山少林寺门下,为少林派俗家弟子。”说着他还怕两人误解,又补充道:“只需记名即可,并不需要少侠留在嵩山。”岳方兴年纪虽轻,却是江湖上的绝顶高手,即使如今身体有伤、又失了内功,但是方证却也知道自己面对他时很难取胜,自然提不出收他为徒的话了,只是让他名义上拜入少林,免得破坏寺规遭受诟病。(。。)
第573章 少林易筋经()
闻言,岳不群心中一喜,向岳方兴吩咐道:“兴儿,还不快谢过方证大师!”
虽然心中有些不愿,岳方兴也知道方证大师所言是应有之意。+作为少林重宝,《易筋经》能够传出已是难得,更别说只是让他记名为俗家弟子了。“不过我若成为少林俗家弟子,即使只是记名,以后也无法在华山派担当重任了,爹爹在来之前让我卸任传法阁首座,莫非已经预料到了此事?”想到这里,岳方兴看向自己父亲,见他向自己微微点头,心中不由一叹,向方证大师拜了下去。能够得到《易筋经》治疗体内痼疾,又有父亲首肯,他自然不会虚言推辞。
见此,方证大师微微一笑,说道:“贤侄请起,今后我等便是自家人了。择日不如撞日,这《易筋经》神功,老衲便在此传给你吧!”手下岳方兴这个记名的俗家弟子,不但免了拒绝后产生的纷争,更是削弱了岳方兴在华山的作用,还未少林得一强缘,方证大师心中自然是极为欢喜。不过他知道岳方兴对少林没有多少感情,也不会留在这里,因此也不耽搁,直接开始传授。
闻言,岳不群施了一礼,就此退了下去。留下岳方兴和方证大师,在禅房内传授《易筋经》
“《易筋经》是少林内功秘要,也是一切武功的根本,贤侄可知它的由来?”岳不群退去后,方证大师问道。
岳方兴应道:“听说是达摩老祖所创,弟子略有耳闻。”
方证大师微微点头,缓缓说道:“《易筋经》神功,乃东土禅宗初祖达摩老祖所创,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得之于老祖。昔年老祖圆寂之后,二祖在老祖的蒲团之旁见到一卷经文,那便是《易筋经》了。这卷经文义理深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心想达摩老祖面壁九年。在石壁畔遗留此经,虽然经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于是遍历名山。访寻高僧,求解妙谛。但二祖其时已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德,那也难得很了。因此历时二十余载。经文秘义,终未能彰。一日,二祖以绝yankuai缘,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剌密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剌密谛共同研读参究。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
“原来是达摩老祖临终前所留,这么说来。《易筋经》便是老祖一生武功之大成了,二祖二十多年才能解开,不知小子何日才能修成?”岳方兴闻言,感叹道。
方证大师摇了摇头,说道:“二祖和般剌密谛大师所阐发的,大抵是禅宗佛学。直到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真要说来,是花了三十多年才解出其中武功。”他顿了一顿。说道:“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李卫公建不世奇功,想来也是从《易筋经》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岳方兴“哦”了一声,心想:“原来《易筋经》这般艰难,不知我是否能够修成呢?”
方证大师又道:“《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便如一叶小舟于大海巨涛之中、怒浪澎湃之际,小舟自然抛高伏低,何尝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从何处用起?”
“‘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这么说来,易筋经是能够修炼到周身经脉,兼有五脏六腑了,果然不愧是享誉江湖的神功。而且易筋经的真气‘气自内生,血从外润’,若是修成的话,定然对身体气血极有好处,说不定真的能够治好我体内的暗伤!”岳方兴心中暗道。而对于易筋经真气的攒放自如,动念而发,他却并不在意,武功到了高深阶段,大多都能达到这一步,他的混元功、岳不群的紫霞功,也都能够如此。
“我少林武功重在禅武合一,欲修《易筋经》,需得参破‘空、无相、无作’这三解脱门的至理,甚至要勘破生死之要,贤侄切莫只将它当做武功来练,需要多多领悟佛法才是。”说完《易筋经》的来历,方证大师又道。若非修炼如此之难,少林寺也不会一向只有寥寥数人能够修炼《易筋经》了,即使按照循序渐进之法也是如此。
闻言,岳方兴躬身应是,谢过方证大师教诲。接着方证大师便口授《易筋经》,让他细心参悟。这口诀也不甚长,前后只一千余字。方证一遍念毕,要岳方兴心中暗记,过了一会,又念了一遍。前后一共念了三次,岳方兴已从头背诵,记忆无误。
方证大师心知岳方兴能够自己摸索混元功,对于内功一道定然知之甚深,但《易筋经》源自达摩老祖,和如今江湖上流传的武学却大有不同,因此又将其一句句地详加剖析,指点种种呼吸、运气、吐纳、搬运之法。岳方兴仔细听来,这才知道方才所记的每一句口诀之中,都包含着无数精奥的道理,其中许多种种,都是自己从未想到之处,不觉汗颜不已。他自忖武功不逊于江湖中任何一人,更独自摸索完善混元功,称得上一代宗师,但听到方证大师解说,才知道内功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