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傲神雕天龙-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整反叛后,方志兴已知北伐彻底无望,再次黯然离去。后来听闻李璮起兵,复又与郭靖等人在襄阳呼应,盼着大胜后获得北地汉兵响应。只是可惜的是,襄阳兵马连番征战。疲惫之极,虽然小胜数场,却难有大的进展,山东李璮那边。也只是困守济南,最终被史天泽所擒。经过此战,众人认识到北地汉人已归心蒙古。纵然北伐偶有胜利,也难以如岳飞北伐那样获得天下响应。心灰意懒之下。方志兴不再做无谓之功,带领杨过、郭破虏等人回返赤霞山庄。然后和李莫愁一起,在江南各地传授太祖长拳和太祖棒法,以期这些百姓在蒙古兵马到来时有些抵抗之力。两人自荆湖南路始,数月过去,已走遍江南西路,来到了东面的福建路,途经武夷山,遂到此一游。

    眼看方志兴忧色未褪,李莫愁心疼不已,劝慰道:“你我虽不是出家之人,却都是修道之士,这些纷纷扰扰,还是不要太过挂怀了。相信有郭大侠在襄阳,一定会处理好的。”数十年来,方志兴虽然年岁日长,但由于内功深湛,又精于养生之道,面相一直不过二三十岁。但这几年忧心战事,却让他头上多了几根白发,面上也显出皱纹,让李莫愁着实心疼不已。

    不过提到“郭大侠”,方志兴眉头更是紧皱。北伐失败之后,方志兴心知襄阳已不可守,力劝郭靖、黄蓉带兵离去,到其它地方割据一方,坚持抗蒙大业。不过郭靖、黄蓉心意已决,誓与襄阳共存亡,对此并不答应。方志兴无奈之下,只能带走杨过、郭芙、郭襄、郭破虏等人,免得他们深陷其中。每当想起此事,他心中都是感慨不已。

    “郭大侠心志坚定,我不如也!唉……”方志兴长吁一声,说道。对于郭靖、黄蓉的一些做法,他虽然有些不赞同,但对两人信念,方志兴却是佩服不已。明知不可为,却能为其付出生命,当真让人生敬。

    李莫愁见他不住长吁短叹,心下有些懊恼,后悔自己不该提及此事,惹的方志兴感叹。转而想到另一件事,说道:“我看霞儿和破虏年纪都不小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让他们成婚呢?”

    “成婚?霞儿和破虏,似乎还有些早吧?”方志兴愕然道。提到自己女儿,他也顾不得感叹什么了,作为一个并非出家的道士,对于自己妻子女儿,方志兴还是极为关心的。这些年郭破虏在赤霞山庄学艺,经常和方毓霞一起玩耍,虽然没有人刻意撮合,两人却渐渐有了情愫,特别是四年前面对金轮法王遇险后,更是进展飞快。方志兴离开襄阳时,已然和郭靖黄蓉一起为两人订下婚约,约定来日完婚,没想到李莫愁这么快就提起了。

    李莫愁撇了撇嘴,故作不悦道:“早什么早,霞儿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再不嫁人就成了大姑娘了,难道你还想让她和我一样晚婚不成。”说着她转过头去,似乎极为生气,对于两人当年蹉跎数年之事,她可是时有怨念。

    听到李莫愁提到当年往事,方志兴忍不住呵呵一笑,扶过妻子身体,说道:“好好,此次游历过后,我们便回去为霞儿和破虏主婚,这样你满意了吧?”仔细算算,郭破虏如今已经二十,而方毓霞更是二十有三。这年龄放在后世算不得什么,但在如今这个年代,两人却是已经算得上大龄未婚青年了,方志兴也不敢拖得太久。

    李莫愁听到这里,这才高兴起来,却又听方志兴喃喃道:“大宋已不可保,霞儿和破虏成婚后,把他们安排到哪呢?上次兀良合台便险些攻破潭州,总不能让他们继续留在赤霞山庄吧?”自己和李莫愁年纪已大,武功又高,倒还没有什么,方毓霞和郭破虏却都年轻,让他们以后在蒙古大军的铁蹄下提心吊胆,方志兴可舍不得。不过作为郭靖的儿子,一旦襄阳被破,郭破虏在中原定然步步维艰,方毓霞跟他在一起,非得受到连累不可。

    闻言,李莫愁也是担心起来。襄阳城自不必说,若是郭破虏随着郭靖守城,她定然不会同意女儿和郭破虏的婚事。而赤霞山庄布置虽好,却难以防住蒙古大军,方毓霞和郭破虏若生活在那,以后定然会遇到危险。她蹙眉凝思,想让方毓霞和郭破虏回古墓生活,却是内心不愿,而且也并不保险。想了一会儿,她脑海中浮现一个想法,说道:“有了,桃花岛是远在海外,蒙古鞑子定然鞭长莫及,霞儿和破虏到那里生活,定然无有疏虞。”作为郭靖、黄蓉的儿子,黄药师的外孙,郭破虏到桃花岛居住,谁也说不出什么。桃花岛远在海外,岛上又有阵法守护,可谓极为安全。

    听到“桃花岛”,方志兴眼前同样一亮。说道:“对,蒙古兵马陆上无敌,海上就差的远了。实在不行,可让霞儿和破虏到海外避居,也不失为一条退路。”不过想到后来崖山海战时,蒙古水师大胜,方志兴又不禁暗暗皱眉。如今蒙古水师虽弱,以后可不见弱了,桃花岛位于近海,可也不那么保险,作为一个小岛,即使有阵法守护,也抵不住数万大军。虽然蒙古一方不见得有决心这样做,却也不得不防。

    想到这里,方志兴转首东望,似乎看到了大海,又似乎看到了海对面的大岛,喃喃道:“泉州之东,有海岛曰流求。事有不谐,可往之。”相比面积狭小而又靠近大陆的桃花岛,流求岛可就胜过多了,此时岛上想必已经有了汉人,若是整合起来,以后再纠集一些不愿留在蒙古治下的民众,未尝不能练出一支兵马,那样即使蒙古水师去了,也难以讨得了好。

    想到兵马,方志兴眼前又是一亮,当初他劝郭靖、黄蓉带兵离开,用的理由便是到其它地方坚持抗蒙。当时他还想着到西南一些险要之地,如今看来,这流求却是更佳。蒙古大军连大理都能征服,并派遣兀良合台迂回攻略,四川、贵州等地,其实也难以守住。不过若是放到海岛上,形势却大有不同,若是用心经营的话,不说自保无虞,就是以此为基袭扰蒙古,也是有可能的,那样的话,抗蒙大业可就又有一条路径了。以此劝说郭靖、黄蓉,应该会有几分可能吧!

    “流求?那是什么地方?离这多远。”听到方志兴所言,李莫愁奇怪道。她几乎未曾出海,对于海岛也只听说过桃花岛等寥寥数个,自然更不知道流求了。

    “流求,在泉州之东,距泉州约有三百余里,地近千里,可谓东面第一大岛。此岛古称夷洲,也有说是三岛中的瀛洲,可谓神仙之地!”方志兴还未回答,便听到一个声音传来。两人转头望去,只见一个约莫六七十岁的道士,从山林中转了出来,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一派世外高人模样,却是同道之人。(……)

第513章 鹤林道人()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可是鹤林真人彭道友?”方志兴打个稽首,向来人道。【【,他武功深湛,感官敏锐之极,这老道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靠的这么近,修为定然匪浅。结合所处位置,方志兴已猜到来人身份,只怕也就彭耜这位白玉蟾的高徒、后世被称为南七真之一的鹤林真人,才有如此修为。不说上一世所知,移居江南这些年来,方志兴对于当世所存的一些道家高人也多有耳闻,对于在此遇到彭耜,也没有丝毫奇怪。

    那老道果是彭耜,听到方志兴所言,他急忙回了一礼,连道“不敢”。方志兴所吟诗句,是他师父白玉蟾所作,虽然与他所为也极相合,但作为弟子,彭耜可不敢应下。他谦虚了几句,又道:“真人之名,老道可当不起。方道友有意的话,唤一声鹤林道友即可。”真人之名,是指得道之人,彭耜还未得道,自然不敢妄称。

    方志兴拱了拱手,说道:“如此,贫道僭越了。”正式和对方见礼。然后指着彭耜道:“莫愁,这位是彭季益彭道友,是海琼白真人的高徒,人称鹤林先生。道学之深,不亚我师。”

    李莫愁闻言,同样施了一礼,和彭耜见过。论及辈分,方志兴应该说是彭耜的晚辈,但如今全真教南北两宗未曾合流,两人也不是同宗,因此方志兴、李莫愁和彭耜也是平辈论交。

    三人行礼完毕,李莫愁道:“道长说流求便是三岛中的瀛洲,可曾去过吗?”乍然听到这等传说之地,李莫愁心中也是极感兴趣。若是流求岛真是好的话,让女儿、女婿到那里居住,倒也是一桩好事。

    听到李莫愁所闻,彭耜面皮却是不由微红,说道:“老道年老体衰,从未出过远海,瀛洲之名,也只是听渔人说起罢了。”他为了引得二人注意,故意大言唬弄,听到李莫愁问起详情,就再也答不出来了,一时颇感尴尬。

    方志兴见彭耜神色,也有些猜到了他的心思,心中不由好笑,转而问道:“不知鹤林道友远道而来,可有何事?”

    闻言,彭耜神色微微一僵,心中暗自苦笑:“若不是你在江南西路做的事情,老道何必来到这里?”但这话不能明说,他神色一肃,向身后方向躬身一拜,说道:“老道思及恩师,特此来到武夷吊拜,不意遇到方道友,当真不胜之喜!”他师父白玉蟾别号武夷散人,常年在武夷山居住,来到此地吊拜,也是应有之事。

    看着彭耜祭拜方向,方志兴道:“紫清真人是在此地升仙吗?不知贫道是否有缘祭拜?”白玉蟾升仙之后,获封“紫清明道真人”,世人皆以紫清真人称之。不过关于他升仙之地,众人却议论纷纷,并无确切说法,听到彭耜所言,方志兴下意识地便认为白玉蟾是在武夷升仙。

    眼看方志兴误解,彭耜摇了摇头,说道:“吾师云游四海,飞升时无人在侧,亦未留下遗蜕,并非在武夷升仙,此地不过是家师生前所居而已。”

    方志兴眉毛一扬,说道:“紫清真人生前所居之处,可否让贫道一观呢?”

    彭耜微微一笑,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还请道友前来一叙。”此次他之所以出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