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也拥在城外,陈列酒浆香烛,罗拜慰劳。
郭靖携着杨过之手,拿起百姓呈上来的一杯美酒,转敬杨过,说道:“过儿,你今日立此大功,是为第一功臣,当饮此杯。”
杨过心中感动,想到自己立此大功,多得师父谋划,便要大声说出。不过眼看方志兴侧立一旁,似是毫不显眼,又是想起了师父嘱咐,说道:“郭伯伯,小侄幼时若非蒙你和郭伯母抚养教诲,又得师父教导,焉能得有今日?”接过饮下,和郭靖携手入城。但听得军民夹道欢呼,声若轰雷,心中极是感慨。
当日,襄阳城中军民,可谓家家悬彩,户户腾欢。虽有父兄子弟在这一役中阵亡的,但军胜城完,悲戚之念也不免稍减。夜晚,安抚使署中大张祝捷之宴,吕文焕便要请杨过坐个首席。杨过说什么也不肯。众人推让良久,终于推一灯大师为尊,其次是周伯通、黄药师、洪七公、郭靖、方志兴、王坚、点苍渔隐、武三通、朱子柳、冯默风、黄蓉,这才是杨过、郭芙、沈清辰、武氏兄弟。瑛姑、程英、陆无双、方毓霞、郭襄等另坐一桌。吕文焕暗自不悦,心想:“洪七公是郭大侠的师父,黄岛主是郭大侠的岳父。那也罢了。一灯老和尚貌不惊人,周老头子疯疯颠颠。怎能位居上座?”不过群雄纵谈日间战况,无不逸兴横飞。吕文焕却那里插得下口?
酒过数巡,城中官员、大将、士绅纷纷过来向郭靖、杨过敬酒,极口赞誉两位大侠功略丰伟,武艺过人。郭靖想起日间方志兴逼死金轮法王、救下郭襄,向众人道:“若是论及武功,方道长可称天下第一,今日能够救下襄儿,多亏方兄弟了!”说着向方志兴深深一礼,敬起酒来。
众人闻言。这才想起方志兴这位提议摆下二十八宿大阵、救下郭襄之人。日间方志兴一道绳索救下郭襄,又逼得金轮法王无法走下高台,可是众人亲眼所见,武功之高,着实匪夷所思。再想到杨过是他徒儿,众人更是热切,纷纷向他敬酒。
“今日和前日两次大战,我等都是大获全胜,不知方兄弟以为。是否要乘机反攻呢?”郭靖心知方志兴不喜饮酒,拦下众人,向他问道。
听到郭靖说起军务,众人顿时停了下来。纷纷看向方志兴,不知他有何高见。在场之中,颇有一些武林中人。当年方志兴在大胜关英雄大会所言,可是还有一些人记得。如今看郭靖等人行为。可以说是将方志兴所言中策走了一半,再往下去。就是要反攻蒙古了,众人也想听听方志兴是何看法。
方志兴扫视众人一眼,手中把玩着酒杯,淡淡说道:“是否应该反攻,郭大侠不是早有定计吗?何必再问贫道呢?”说着望向吕文焕,显然意有所指。
见此,郭靖顿时想到了方志兴计策中一些大逆不道之处,神情微微一滞。洪七公、黄药师等人,也是若是所思。受几人影响,席间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见此,黄蓉急忙说道:“今日只是庆功,军务之事,来日再议不迟!”招呼众人用饭,席间气氛,又是活跃起来。
宴罢,方志兴、郭靖、黄蓉、黄药师、洪七公、周伯通、一灯大师、朱子柳、杨过、沈清辰等人,又是聚于一堂。洪七公道:“方贤侄,当年你说到襄阳先做协助,然后再乘机夺取大权,作为北伐之基,如今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当年大胜关大会,他可是亲眼目睹,对于方志兴宴席所言,他也猜到了一些。
方志兴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向洪七公反问道:“七公以为,我们不该走这一步吗?”
“这……”洪七公闻言一滞,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平日里虽然蔑视官府,但要说公然夺权造反,却是从来没有想过,不知如何回应。
“方兄弟,吕文焕对我们极为看重,既然如此,何必再动他呢?”黄蓉眼看师父吃瘪,向方志兴问道。她固然看不惯吕文焕等人,也没少想过要夺取大权,但这几年吕文焕受慑魂**影响,对郭靖极为信任,此事却并不迫切。
郭靖闻言,同样说道:“是啊!方兄弟,吕大帅虽然有些胆小,却对我等有知遇之恩,何必一定要将他赶走呢?”
方志兴叹了口气,并不回答。黄药师幽幽说道:“不将他赶走,他会支持你们北伐吗?”
郭靖有些不明白,问道:“为何不支持?蒙古连番大败,我襄阳实力犹存,此时正是北伐之机,吕大帅怎会不同意北伐呢?”这几日两次大战,襄阳城兵马损失虽然不小,蒙古方面损失却是更大,郭靖有信心率领自己所练精兵,北上打败忽必烈,他也不相信吕文焕看不到这一点。这几年他向吕文焕提出建议,可以说是无不顺利,心中对此极有信心。
“吕大帅可能会同意,但临安朝廷之人,却定然不会同意,那时吕大帅还会支持我们北伐吗?”朱子柳道。虽然方志兴用慑魂**可以影响到吕文焕的一些想法,但要说完全控制,却是差了许多。如果朝廷下了严令,吕文焕定然不会抗命的,即使方志兴再使用慑魂**,也是如此。
闻言,室内众人俱是默然不语。虽然此战刚刚上报朝廷,吕文焕也没有请示北伐之意,但众人却均知不用试探,朝廷定然不会同意北伐。一旦朝廷下了严令,吕文焕自然不会支持众人北伐了,即使换了他人,也是同样如此。(。。)
第508章 北伐之议()
“蒙古大军虽败,实力却是犹存,忽必烈更是雄才大略,贤侄为何认为此时便是北伐之机呢?”沉默了一会儿,一灯大师问道。他的大理国便是在忽必烈大军威逼下,被迫投降,对此人极是忌惮。
方志兴道:“此战之后,蒙古大军确实仍有实力,不过大汗蒙哥新逝,必然军心不稳,忽必烈再是雄才大略,也难以完全掌控军心。相反,襄阳城有郭大侠数年来所练精兵,又新近得胜,士气前所未有。如此一涨一落,双方实力已然相差不多。再者,忽必烈此人野心极大,若是有心争夺汗位,必会率军北返,到时郭大侠统领襄阳城中兵马衔尾追击,必会大获全胜。”
“争夺汗位?”一灯大师闻言,不由微微点头。和中原之地不同,蒙古大汗并非嫡长世袭,传承颇为混乱,前些年窝阔台死后,汗位一直有着纷争,直到蒙哥即位,才算稍微稳定,忽必烈作为蒙哥弟弟,又有如此实力,确实有可能争夺大汗之位。作为皇族,虽然大理国的帝位争夺并不激烈,一灯大师也深知这等地位的诱惑,但凡有一丝可能,忽必烈必会返回蒙古争夺大汗,那样的话,确实是襄阳城的机会。
听到两人所言,众人也都暗暗揣测,若是乘忽必烈急于北返之时追击,北伐胜面可谓极大,那样的话,当真可以一搏。不过想到朝廷态度,一些人仍是不免犹疑,朱子柳道:“赶走吕文焕不难。不过若是我等公然赶走了他,或者违抗临安朝廷之命北伐。必然无法得到支持,甚至可能会被视为叛逆。那样的话,可就不止要面对蒙古人了。”
“是啊,朝廷那边虽然对付蒙古人不行,对付我们这些武人,可就拿手多了,若是到时他们认为我等是在反叛,那又如何是好呢?”洪七公附和道。
“临安朝廷那边,晚辈去走一趟,必然让他们不敢乱动!”闻言。杨过大声说道。前些年丁大全等人为恶,他便曾去临安教训了一顿,对此可谓轻车熟路。
对于杨过武功,众人自是放心,不过听到他所言,却都是摇了摇头。若说一般的惩恶扬善、行侠仗义,杨过这种做法还可能起到效果,但这等军国大事,恐怕就不会有多大成效了。毕竟改变一人的想法容易。改变整个朝廷的想法可就难了。纵然理宗皇帝,也无法在众人反对下决定这等大事。
“朝廷想法,我等其实大可不必理会。若是我等公然造反的话,朝廷定会派人来攻。而若攻向蒙古,最多也不过申斥而已。京湖制置使那边,吕文德是吕文焕的兄长。我等若是擒下吕文焕,但凡他稍有顾忌。也不会轻举妄动。”方志兴扫视众人,说道。他这次来到襄阳。主要目的便是为此,对于各方面的反应自然都有所考虑,若是襄阳城中兵马只是擅自北上,宋廷为求安稳,定不会擅自动手,吕文德那里,也是如此。
说完这些,方志兴拱了拱手,沉声道:“诸位,机会难得,若是此次再不奋力一搏,只怕忽必烈再次南下之时,我等可就再无机会了!还望速下决断!”能否打败蒙古,或者让宋朝多拖延一些时间,就看这次北伐的效果了,方志兴自然要尽力促成。
众人闻言,俱是面色沉重。作为天下间最顶尖的高手之一,他们又怎不知襄阳如今局势,若是一味死守,即使这次安然度过,又能顶住几次呢?一旦襄阳被破,长江防线便被蒙古突破,到时大宋朝廷,定然灭绝无疑,北伐之时,可谓刻不容缓。再说,此时由大胜关英雄会而来的武林中人正在老去,其它武林人士,却大多不愿在此死守,此时襄阳城中,可谓是武林力量最盛之时,再往后去,只怕就越来越弱了。而且方志兴所献宝藏,如今已消耗殆尽,再要练兵,也是无米之炊,乘着此次蒙古力量消弱之时北伐,可谓最佳时机。想到这里,众人心中已经偏向了这点。
“郭大侠,你是襄阳城的主帅,不知有何想法?”看着众人神色,方志兴向郭靖问道。郭靖义守襄阳十数年,名声可谓极大,城中精兵又是他所练,可谓是众人中最重要之人,他若下了决心,此次北伐可就定下一半了。
自从听到方志兴提起北伐,郭靖心中便极是为难。若是按他心意,自然是要率军北伐。不过若说反抗朝廷命令,对他来说却是极难定下。而且吕文焕待他极好,若说要驱走或擒下此人,郭靖心中实在有些不忍。听到方志兴询问,又见室内众人都在看着自己,郭靖想了一会儿,沉声说道:“诚如方兄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