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鄣热栈椿闷罚褂懈髦植恍飧秩沼闷贰B林迫沼闷返壬莩奁罚谑忻嫔隙际乔朗只酰依蟛环疲徊还蛭鍪澜缯宓南阉皆谀前谧牛晕嘶袢∽畲罄蟆2琶挥写笈康某龌酰贾抡庑┎返淖芰拷闲。芴迕骋锥钤对恫蝗缣匦б⒏痔雀招璧挠餐ɑ酢�

    除了这些,帝国的服装业由于引进了现代的新型缫丝机跟纺织机等设备,棉布制品以及丝织品的技术含量也是越来越高,导致在国际市场上也是越来越抢手。

    虽然因为时间还短。国内高质量的棉产量不足,中国商人的经验也不足,加上中国内需太大,还有其他政治原因等,导致中国的高性价比布匹还没有走向全世界。但到了1864年,整个中国传统地域,加上朝鲜全部以及日本大部,还有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大部,中国布已经成了高端布的代名词,反而是英国布与法国布,都是劣质布的代名词。

    换言之,在整个东亚地区。英国布只能走低端路线,而且销量也是日益枯萎,眼看继续下去的话。很快就要被中国布匹完全排斥出东亚市场。

    事实上,如果不是中国的优质棉产量还太低,导致原材料不足,加上合格的棉纺工人十分缺乏,进而影响到布匹的产量,假以时日的话。别说占据东亚布匹市场的统治地位,就算占据全世界的统治地位也不是没可能。这就是技术的优势。

    布匹这种人类必须的日常用品只是其中一个代表,其他日用品。比如丝织品,瓷器,玻璃器皿等,都因为技术进步的原因,在全面升级,产量也是节节增高。

    再加上帝国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又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所以导致中国的贸易额呈现爆炸式的发展。

    随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国家也因此占了很多好处,但因为税收政策还比较落后,比如没有征收大量增值税等税种,关税也比较低,所以国库收到的钱虽然多了,但完全抵消不了支出的巨大扩张。

    反倒是那些打着皇家旗号的皇产,他们依托那些竞争力强大的特色产品,又因为历史因素,不用向国库缴纳各种税收,这两年都是赚的盆满钵满,本来就引起了众多人的眼红,只不过他们打着皇亲的旗号,这才让大家有所顾忌。

    这其中,李家还好,毕竟是皇帝的本家,加上他们本家的人相对来说人丁稀少,虽然李正祥后来找了各种李家族人过来充数,但终归慢了一筹,很多蛋糕已经分不到了。

    相反,皇帝的母亲一家,也就是王家就不同了,这个家族本来就是人丁兴旺,又抢占了先机,在皇帝起家期间就全力依附,并且成为早期为李永吉散货收货的直接服务商。

    这样一来,随着李永吉的崛起,这个团体也越来越大,再加上王家的亲戚朋友以及相关利益共同体,勾结起来就是一个庞大到让人恐怖的数字。

    实际上,就连王天重自己,也不清楚王家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反正光族谱记录在案的在世王家族人,就超过三百人,而这三百人延伸出去的,何止万人。

    这么多人,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拿到为李永吉私人服务的项目,不可能所有人都拿到那些特殊商品的代理权或者收购贡品(特指翡翠等现代高价物品)的权力,但是,他们因为沾亲带故,所以也可以用挂靠的名义,做生意不用向帝国缴税。

    只是一个不交税,再加上一个皇商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竞争,他们很多人甚至都不需要本钱,只要把这个牌子一亮,就可以弄到大量的投资以及相关项目。

    因此,正因为王家这些皇商拥有特权,加上这些人太过贪婪,到处滥发皇商的资格,导致两年时间内,皇商的招牌已经遍布全国各个角落,根本说不清到底有多少打着皇商旗号的商号,而这些商号,全部都是不用交税的特权商家!

    所以说,一开始的话,大家还能容忍,可现在这群蝗虫一样的家伙已经让太多人不满,加上沈世明正好为财政问题发愁,自然而然的就盯上了这群打着皇产名号,实则是一群蝗虫的家伙。

    实际上,就在王家内部。也不是没人看到这里面的危险,也有人提出过,要先内部精简一番,去除一部分徒有虚名,实际上跟王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换言之,就是去掉王家的一些水分。

    可惜这些声音太小,也太弱,根本就无法成为主流。

    原因很简单,皇商的旗号哪儿是那么容易放出去的,不是说你说跟王家沾亲带故。就是沾亲带故的,实际上,那么多的皇商招牌,也就是所谓的皇室梅花旗,大多数都是明码实价的卖出去的。而买到的人呢,每年都要固定拿出一部分收入上缴王家。

    换言之,如今的王家,更像是一个连锁企业,他们大肆发卖皇家招牌,也就是梅花旗,购买到这些梅花旗的商号呢,可以凭着皇产的旗号免交各种税收。但却必须拿出一定的收入上缴到总号,也就是王家本家,即王天重一家。

    当然。太公王天重也只是一个表面人物,真正的大后台,或者说造成这一切的真正大老板,是当今太后!

    没错,正是太后李王氏的授意,这种发卖皇室旗号的行为才开始在全国泛滥起来。在这之前,这种发卖皇室旗的行为根本就没有!

    在过去。李王氏也没想过这么搞,他只想安稳的当他的太后。可后来自己老公外面有了女人,还有了孩子,她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忽然就开始对金钱热衷起来了。

    从那以后,也就是知道自己老公跟别的女人生了孩子之后,她虽然表面上容忍了下来,但在背地里,她却开始慢慢的插手商业上的事情,开始想方设法的捞钱,而她弄出来的办法,就是卖皇室旗号,然后收取旗号费。

    虽然太后搞出的这些东西,也有一套严格的审查制度,比如非有实力的商家不要,非底细清白的商家不要,跟王家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不要。

    前面两个条件就罢了,最后一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人为了能跟王家打上八竿子,大都用各种手段寻找王家的人通婚,导致王家很多破落户都抖了起来。

    不能不说,太后这个方法其实是一个昏招,有识之士都能看出这里面的危险,可惜太后毕竟出身小户人家,见识又短,可现在的身份在那摆着,一旦这么搞,在皇帝发言之前,谁也不能不给面子。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各方面的通融,太上皇不说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默许了她这样做,而沈世明呢,居然也是默许了她的这个做法,完全没有任何的制止,甚至也没有跟皇帝告状。

    没错,这么多年了,李永吉居然一直蒙在鼓里,哪怕他有那么多的情报人员,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跟他通报过这件事,再加上李永吉这段日子一直在北美,心思不在国内,询问国内的事情总是问一些国家大事,以至于这个事儿慢慢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甚至是,沈世明决定对这批皇亲动手的时候,对李永吉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点,并没有说内幕,也没有说这些皇亲很多都是明码实价卖掉的假皇亲!

    不是沈世明不想早说,而是他想等动手之后,再对皇帝说明这一切,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这些看做是调查之后才知道的消息,并非是一早就知道。

    这样的话,最后李永吉知道结果,沈世明最多是个不查的罪名,相反,如果沈世明动手之前就把幕后主谋都给说出来,说明你提前就知道内幕,可现在事情搞大了才说,那才是居心叵测了。

    其实呢,何止是沈世明,作为李永吉的老婆,太后的儿媳妇,内务府的代理掌控人殷素素,在这里面也占据了很重的角色,没有她的首肯,内务府掌控的情报局不可能不向李永吉汇报这边的情况。甚至都不需要情报局的人汇报,每次李永吉打电话过来跟她聊天的时候,她随便说两句,就能告诉李永吉实情。

    可是,每次跟李永吉通话的时候,殷素素只是说家长里短,说孩子李青如何如何,就是不提半点这些事情。

    因此,太后大肆倒卖皇家旗号的事情能够成功,既是因势利导,也是众多势力的合力,否则的话,以目前帝国内部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能不让皇帝知道的。

    另外,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哪怕有无线电通信,哪怕李永吉自认权威滔天,实际上他也不可能真的一手遮天,很多事情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终归到底,李永吉还是个人,不是神,还是需要下属去做事,需要下属代替他统治江山,不可能真的什么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别说他了,就算在后世21世纪,互联网那么发达,高层领导人都不可能知道下面所有官员的情况,更何况在这个时代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王天二一家杀害国务院税务人员的恶**件,只是一个开启整治皇商行动的一个导火索,在这个导火索的背后,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

    或者可以这么说,打击王家,是符合很多人利益的,沈世明不过是因势利导而已,归根到底,是太后自己出了大昏招,不但惹了众怒,也给了别人把柄!

    现在,打击王天二一家,只是个开始,哪怕他们的账目清清白白,哪怕他们跟王家关系一般,也可以顺着这个由头慢慢牵扯出他们背后整个王家的脉络,然后来个一网打尽!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斗争,玩的就是城府与权谋,玩的就是利益的权衡与取舍,并不是你身份够高,就可以完全避免的。

    比如说,在这件事中,其实连远在北美的李永吉实际上也被算计进去了,因此,在权谋方面,李永吉还有太多东西要学。

    当然了,李永吉或许一开始会蒙在鼓里,但只要事情发生了,慢慢的,他终究会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到时候不需要他自己寻思过来,会有太多人会抢着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