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这帮娘子军的创业热情还是相当不错,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把‘银杏特产’的框架搭建了起来,让萧风刮目相看。
网店的办公地点萧风并没有放在镜湖公司的办公楼上,而是放在了萧家老宅南侧厢房,为此,萧风还特意让电信局拉了一条专用网线,配置了无线网卡和备用电源。先进的设备足以让网店在断电、断网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和客户进行联系,确保服务畅通。
对于这个网店,萧风算是寄予厚望。
当然了,萧风之所以把网店的办公地点放在老宅,是考虑到两位老人越来越喜欢热闹的情况,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大家庭的向心力、凝聚力。
网店注册之后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收集整理银杏村各种特产的状况,开始丰富网店的货架。
作为示范商品,萧家自有的粉条、紫薯干以及重量级的火腿自然成为了网店货架上的主打产品,拉开了‘银杏特产’网络营销的序幕。
接下来,银杏村以及附近村寨所生产的干蘑菇、笋干、干蕨菜、风干野鸡、熏兔、腊肠等等干货也是逐渐被列入了‘银杏特产’的货架。
出于物流方面的考虑,‘银杏特产’目前还只是把经营范围控制在干货等保鲜期较长的货品上,暂时不考虑生鲜食品。
在萧风的计划中,等S225、S233公路的扩建工程完工,再加上物流公司的触角深入到银杏村,‘银杏特产’就可以开展新鲜水果、土鸡蛋、大闸蟹、果酒等产品的销售。
2008年12月05日,农历十一月初八,诸事皆宜,‘银杏特产’网店在放过一通鞭炮之后,正式上线!
日后代表了华夏国内农特产品网络销售的旗舰网店——‘银杏特产’就在外界毫无关注的情况下悄然开张了。而更让人们惊叹的是,这个网店从店长到客服人员,从采购到后勤,所有员工都是女性,成为了网络商务领域一张漂亮的名片。
就连‘银杏特产’的创业元老们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来有一天会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名人,她们正在萧风的督促下,不断地完善‘银杏特产’的制度、管理以及经营。(未完待续。)
【018章】 开张大吉(求订阅!)()
深秋的北平变得很冷,供暖季的到来使得帝都空气越发污浊,奥运会期间的蓝天白云开始渐行渐远。
糟糕的户外空气质量让阮玲玲的心情大受影响,每天除了上课、吃饭和图书馆查阅资料之外,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窝在宿舍里,懒洋洋的不想动。
阮玲玲趴在床上无精打采地翻阅网页,心里非常怀念暑假时在银杏村度过的日子,绝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和精彩的美食,都让阮玲玲记忆深刻。
回到帝都大学之后,阮玲玲也是极为关注银杏村的发展情况,平时有事没事都会上天涯论坛…镜湖板块或者镜湖公司的官方网站上,重温那些美好时光。
几乎在阮玲玲离开的同时,银杏村就启动了大规模的建设,数以亿计的资金涌入了这个小山村,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
一开始的时候,阮玲玲还担心银杏村步入国内其他景区的后尘,沦为开发商圈地捞钱的地方。
但是从这几个月以来游客们所发的帖子,阮玲玲欣喜地看到镜湖公司并没有大肆破坏银杏村、镜湖区域的原有格局,大部分的现在建筑都集中在澜沧江的东岸,并且在银杏村的范围内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措施。
这段时间,看着游客们不断发布的各种帖子、游记,阮玲玲恨不能飞到姚州,去欣赏银杏村美得令人窒息的秋日胜景。
有些无良的游客,把在银杏村吃到的各种美食拍成照片,发到网上,更是让阮玲玲口水直流。
一位署名‘薛老师’的网友,更是用他的专业单反相机,把萧家的杀猪宴、家常美食拍摄下来,甚至还对每一种美食进行了详细的注解。
豪气大方的杀猪菜、香气浓郁的碳烤松茸、特色十足的羊肉干锅,……,每一样都是那么精彩。
尤其是萧家储藏室内悬挂如林的火腿,更是让阮玲玲心动不已,做梦都想吃到这些传承千年的手艺制作出来的美食。上次在萧家,阮玲玲就品尝过萧家火腿的美味,不过她却不知道这些火腿背后还有如此精彩的故事和悠久的历史。
前两天,阮玲玲又看到有游客在萧家老宅疯狂抢购手工紫薯粉条和紫薯干的场面,在那一刹那,她还真的有给萧风打电话,让他邮寄一些紫薯干到帝都大学的冲动。
阮玲玲已经暗下决心,今年寒假一定要再去银杏村,既可以躲过帝都糟糕的冬天,又能够享受一趟阳光之旅。
“咦,怎么多了一个网店的链接?”正在漫无目的翻着网页的阮玲玲突然发现镜湖板块里多出了一个‘银杏特产’的网店链接。
仔细一看,原来是银杏村村民自行建立的一个网店,专门销售银杏村以及周边山区的各种山货、特产。阮玲玲还担心是无良奸商的虚假广告,特意转到了镜湖公司的官网网站,发现上面也出现了‘银杏特产’的相关介绍和链接,这才确定这个网店的真伪。
阮玲玲点入网店,发现货架上的宝贝并不多,可能是因为刚刚开业的缘故吧,不过阮玲玲还是发现了自己中意的紫薯干和萧家火腿。
没有太多犹豫,阮玲玲立刻下了订单,500克的紫薯干10包,粉条5包,干香菇一千克,风干野鸡熏兔各一只,外加一整支火腿,一千多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花出去了。
紫薯干嘛,自然留在寝室里当成姐妹们的口粮;其余的东西拿回家,也让家人们尝尝这种独特的美味。
下完订单,一想到过一个星期就能吃到银杏村的美食,阮玲玲心情大好,就连窗外阴沉的天气也变得可爱起来了。
…… ……
在萧风的大力支持下,网店的筹建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从网店注册、办公设备的调试以及人员的构架等等,‘银杏特产’已经基本完成了开业前的各种准备。
但是,从孙庆梅以下,‘银杏特产’的所有员工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把货物拍照放在网络上,就会有人购买?
更何况,萧风做出的定价标准,更是让大家觉得有些离谱。
500克的紫薯干标价12块钱,干香菇150块一斤,腊排骨、腊肉、腊肠通通都是40块一斤,一只风干野鸡60,熏兔80,一支10斤萧家火腿更是达到了600块钱!
这些价格比当地的价格要高出一倍以上,难道多了一些精美的包装,再放到网络上,人家就愿意多掏钱?
因此,在网店正式上线的之前,在网店上下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情绪,大家下意识地觉得萧风投入的这50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呢?
对此,萧风也没有进行太多解释,反正事实会证明网络商务的巨大威力!
今天早上九点钟萧风开通网店的货架,并把链接放到了镜湖公司和天雅论坛…镜湖板块,‘银杏特产’也算是正式登陆互联网了。
除了杨莉之外,萧风还安排了二哥萧剑的女儿萧潇担任客服人员,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6点值班,随时准备接待客户的问询。
网店启动后,杨莉和萧潇坐在办公桌前,眼睛一直盯着电脑屏幕,眨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信息;网店的其他成员三不五时地走进办公室,围在电脑前面,异常紧张。
“大姐,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坐着吃个水果!”萧风削了一个苹果,递给大姐萧月季,说道:“你再转悠几次,我都要被晃晕了!”
“还是九儿知道心疼大姐,也不枉大姐当年给你喂奶!”萧月季接过苹果咔嚓咬了一口,说道:“九儿,这网店还真的能挣钱?”
当年萧风还没有断奶就因为薛丽芬要上班就送回了银杏村,而当时的萧月季正好是哺乳期,萧风可没少沾自己外甥的光,很是吃了一段时间萧月季的奶。
“大姐,我都快要结婚了,小时候的事情可就别提了!”萧风羞愧欲死,举手投降,转移话题说道:“网店肯定能够成功的,以后大家就坐在家里等人家送钱上门吧!”
“九叔,九叔!”萧风的话还没有讲完,萧潇就在办公室里大嚷起来,说道:“有人下订单,一千多块呢!”
萧潇的话就如同是召集令一般,不说一直紧张的萧月季、孙庆梅等人,就连老太太、老太爷也忍不住走进了办公室,想要看看这个跟打渔网不同的网络究竟怎么做生意?
一下子,由一间厢房改造而成的办公室被挤得水泄不通!
萧风扶着两位老人走到电脑前坐下,其他人立刻就把萧风身后的空间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有点兴奋网店的第一笔订单。
“九叔,这笔订单有好几种产品,总价为1260块钱!”萧潇指着屏幕上的订单数据向萧风解释道:“客户的收货地址是北平,我们实现了开门红!”
萧潇的话音刚落下,全场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大家心头的压力一下子就消散无踪了。老太太和老太爷不懂得这些高科技,不过看到儿孙们挺开心的,他们也是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九叔,又来了一笔订单!”这时候,另外一台电脑前的杨莉指着电脑说道:“这是来自海州的订单,也有630块钱呢!”
连续的订单让大伙情绪高涨,看来这个网店还是很有搞头的,这么一会功夫,就有小两千的订单收入。
“萧潇,你待会把订单打印两份,一份存底,一份交给牡丹二姑开始配货,下午的时候集中送到邮局寄出去!”看着一群人都陷入了兴奋之中,萧风不得不出言提醒。
闻言之下,萧潇忍不住吐了一下舌头,光顾着高兴了,都把先前萧风教的订单流程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网不错,坐在家里就能挣钱,还是我们九儿能干!”老太太坐在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