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升职记-第7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天主教损失不仅仅是上百名核心信众和两千部西书,她引出的问题直接让天主教内部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从来不公开争吵的几位西洋传教士也由于善后问题几次公开争吵。

    上海天主教的发展原本可以蒸蒸日上来形容,由于徐光启、孙元化等诸位缙绅的强力支持甚至出现过十几位秀才或是近百名农夫一次接受洗礼的荣耀景象,但是现在因为这位名叫王真洁的魔女,大家都视天主教为邪门异教闻风色变,根本不敢与天主教众接触,更不要说是加入天主教。

    几个月之前谁都想不到王真洁这个刚刚加入天主教的女信众会有这样的能量,但是她创造出如此可怕的一幕景象却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她混入天主教之后就非常活跃,没多久就举报一位接受洗礼多年的老秀才信仰不够坚定,有被撒旦勾引的迹象。

    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她虽然没有成为神职人员,却是替天主教发展了十多位新信众,但接下去就是毁灭的一幕,不但整个上海天主教因为这个魔女而处于长期的争吵与分裂,而且王真洁还从天主教中带走了一百多位信仰不坚定的信众。

    只是上海天主教虽然用“信仰不坚定”来评价王真洁带走这一百多名信众,但问题在于这一百多名信众都是上海天主教的核心骨干,很多人甚至接受了西方传教士的培训,不但对圣经与赞美诗倒背如流,还懂得很多西方技术,其中甚至还有两位能够阅读西方书籍的徐氏族人。

    这些人原本都应当成为天主教在中国的柱石,但是现在由于王真洁这个魔女的诱惑,他们不但破教而出,而且还在上海拉拢天主教信众与王真洁同流合污,这让上海天主教异常头痛。

    王真洁这次出手不象普通官僚那样泛泛而谈,而是真正抓住了天主教的痛处,比方说跟她出走的几十位女性信众,都是因为女性在天主教中地位不高不能成为神职人员,而王真洁却允诺他们能成为神职,而她们出走之后又立即拉拢她们的丈夫、儿子与家人,导致天主教流失了更多的信众。

    但是更让天主教的头痛的是一些教义上的冲突原来被暂时掩盖下去,而王真慧却是直接帮天主教挑明了,比方说中国人最关心的祭祖问题,比方说对异教特别是儒教的包容问题,还有中国士大夫最关心的纳妾问题--天主教是一夫一妻,但是在无后为大的中国,夫人一旦没有子女,那么纳妾问题必须是摆上日程。

    正是因为王真慧这个魔女把这件事情都摆上桌面,所以整个天主教上海教区都陷入了冷战状况,甚至连西洋传教士在陷入了王真洁引发的争吵,孙元化也是苦恼不已,只是他更关心的另一个问题:“魔女从我们手中偷走的两千部西书有下落了没有?”

    毕方济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没有下落,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第891章 光辉() 
毕方济之所以这么重视这两千部西书的下落,根本在于他是一向主张走上层路线传教,也是“学术传教”路线,通过传播学术的手段来发展信众。

    毕方济本来就是走上层路线的大高手,若干年后他不但获得了南明隆武帝的极大信任,中国天主教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上甚至通过瞿安德神父有了一个在中国天主教历史绝无仅有的成功典范。

    趁着永历帝在外地的机会,瞿安德神父成功对整个永历帝的整个宫廷进行了洗礼,从两宫太后到皇后甚至太监都受洗成了天主教的信徒,永历帝事后也不得对这个事实予以默认。

    几个月之后,瞿安德又对皇太子进行洗礼,让天主教觉得自己可以借中兴之功而在中国生根茁壮发展壮大;甚至培植出第一位信奉天主教的中国皇帝,。

    正因为毕方济是上层路线的大高手,因此毕方济也对两千部西书被盗造成的威胁特别敏感。

    徐光启、孙元化等许多缙绅都是这种“学术传教”路线所获得的丰硕果实,而一名缙绅入教往往就代表着整个家族甚至几个缙绅家族成为天主教的忠实信徒,而“学术传教”之所以能取得成果在于东西方科学技术上的极大落差,不管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军事科学,欧洲都领先中国几百年。

    天主教虽然在欧洲处于被动局面,但是在中国却是以文明与知识的领路人而自居。

    而七千部西书来华,可以说是“学术传教”路线的顶点,金尼阁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尽了全部热情在欧洲奔波逾年才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

    虽然由于南京教案的影响导致七千部西书入华以后并没有发挥足够的影响,但是所有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不管是不是学术传教路线的支持者,都认为这七千部西书与其包含的西方知识是中国天主教团的最大财富。

    但是这两千部西书的遗失却可以说是打断了中国天主教团的幻想,让他们清楚得认识到现在不仅仅是他们意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真正价值,天主教的敌人同样企图想走学术传教的路线。

    不然天主教的敌人根本不会关注这些他们可能根本看不懂的书籍,藏在上海的两千部西书都是拉丁文、意大利文与法文,整个中国能看懂并翻译这些书籍的明人很可能不超过一百位,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甚至是中国的官僚们来看,这两千西书根本毫无任何价值。

    可是王真洁既然放弃那些价值更高的金银珠宝,而是直接从徐光启家中劫走这两千部西书,就代表她手上不仅仅认识到这两千部西书的真正价值,而且手上也有一批能够翻译解读并开发利用这两千部西书的精英人才。

    她与她背后的教团跟那些对天主教一知了解等于盲人摸象的邪教徒不同,对天主教即使不是了若指掌也是知之甚深,他们本来就是中国的本土教门最接地气,若是走学术传教的上层路线就等于打断了天主教的脊柱。

    而孙元化则是回答道:“多半是与海北镇有关,除了海北镇,谁会对这两千部西书有这么大的兴趣?而且这两千部西书运到上海本来就是作为与海北镇谈判的筹码。”

    大多数中国士大夫和官僚并不知道这七千西书是什么,也不愿意深入了解这七千部西书的真正价值,即使有个别士大夫知道这七千部西书,也以为是奇淫巧技不上大雅之堂,当今中华之世,真正十分看重这七千部西书的大人物只有海北镇的柳鹏柳总兵。

    但是这位柳总兵可不是天主教眼中最合适的合作对象,虽然他在自己的土地不断引进西方技术,并有多位欧洲顾问替他效力,可是柳鹏对天主教了解很深而且有着很深的警惕心,因此他提出的合作条件也让天主教觉得左右为难。

    双方虽然都有合作的诚意,但是谈判一直进行不顺利,而且伴随海北军发展的蒸蒸日上,海北军提出的合作条件也变得越发苛刻起来。

    但不管海北镇提出怎么样的苛刻条件,毕方济都认为柳鹏是天主教在中国最合适的合作对象,即使柳鹏坚持自己后宫如云,绝对不会加入主张一夫一妻的天主教,但是毕方济仍然对柳鹏寄以厚望。

    正是因为在毕方济的坚持之下,中国天主教团才会从澳门转移两千部西书到上海,没想到这批西书抵达上海没有多久就被王真洁劫夺而去。

    而孙元化所说的这一切却是毕方济最担心的现实,这位叫作王真洁的魔女可能用这批西书作为筹码跟柳鹏达成进一步合作,因此他只能下了决心:“我会请丁宫丁专员帮我打听这批西书的去向,他虽然不是天主教徒,但却是我们的老朋友!”

    只是孙元化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毕方济神父,您不应当对这些异教徒抱太多的幻想,你应当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保禄身上,他将有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保禄才是圣教在中国最重要的柱石!”

    保禄就是徐光启的圣名,也是圣教三柱石中最重要的一位。

    孙元化继续诉说着他对于海北镇的种种不满:“海北镇虽然说愿意与我们好好谈判,但是他却要求我们把七千部西书全部转移到龙口去,虽然可以继续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但是我们不能阻止他们利用这些西书,甚至还要全力他们翻译出版这些西书!”

    “而且即使我们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也得在三年之后才能在山东进行自由传教!”

    这才是孙元化对柳鹏与海北镇最不满的地方,即使天主教付出这么多代价,可是从柳鹏那边得到一句三年之后才能传教的空口承诺而已。

    毕方济只能摇了摇头说道:“我也知道这样条件近于屈辱,但是难道我们要答应柳总兵让邓玉函去山东为他效力?”

    一提到这个问题,孙元化还陷入了沉默之中,他现在也算是中国天主教的核心人物,虽然比不上徐光启拥有决定或否定中国天主教任何一项重要事务的权力,但是天主教在中国的任何机密他有权第一时间知晓。

    柳鹏对于与天主教合作提出两个不同的条件,一个是七千部西书为合作基础,可以说是十分苛刻,另一个合作条件却可以说是宽松至极,但是却要求邓玉函到山东替柳鹏服务,只要邓玉函开始替柳鹏服务,那么天主教就能在整个海北镇控制内自由传教。

    但是毕方济与金尼阁这些中国天主教的最高层人物在得到柳鹏的承诺之后,却是第一时间拒绝了柳鹏对邓玉函的提议,而是决定将双方合作的基础建立在七千部西书之上。

    他们宁愿把这七千部西书交给柳鹏,也不愿意让邓玉函替柳鹏效力,如果说徐光启是中国天主教最重要的柱石,那么邓玉函就是中国天主教最重要的瑰宝,邓玉函的知识注定只能为中国的皇帝服务才能发挥出他最大的价值。

    因此一提到邓玉函的名字,孙元化就变得沉默起来,他不知道应当怎么回答毕方济,但是正当他准备组织词汇的时候,突然有人插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