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站着给他深深鞠躬!称呼各异,有的喊“阿翁”,有的喊“高爷”,有的喊“高大将军”。。。。。。
高力士被侍者搀扶下马,慢慢走到大钟旁边。他清了清嗓子,站着说道:
“老奴感谢各位今日赏脸来此!老奴为父母亲大人祈福,修建了这宝寿寺!承蒙圣上抬爱,这寺名还是圣上给取的!现在,请各位敲钟,为圣上祈福,为万民祈福!”
说完,有两位侍者赶紧抬了一把富贵大椅过来,让高力士坐下!
“敲钟仪式正式开始!最少十次,最多二十次!”有人高喊!
“鄙人先来!”话音刚落,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绿衣官员首先上来。
只听得“咚”地一声闷响,敲钟仪式开始了!
一、二、三……二十!
这位首先敲钟的官员刚好敲了二十下!接着他走了过来,道:“京兆府户曹柳斌捐香火钱两千贯!”
杨游赶紧记了下来!他负责记录,那郎中李公只负责监督而已!
一边写字,杨游心想,靠!原来敲一下钟就是一百贯!最少十下,就是一千贯!最多二十下,就是两千贯!
什么他妈的香火钱要两千贯!
你们这些人也太会送礼、太会溜须拍马了!而且这高力士也真是敛财有道!
自己如今是倒是长见识了,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用上!
接着是一位六十来岁绯衣官员,这位官员杨游却认得,正是今科知贡举的礼部侍郎达奚珣,他已经没到任期就已改任吏部侍郎。
达奚珣只敲了十下!他走了过来,先给高力士行了礼,准备来桌旁报送礼的数额。这时高力士却指着达奚珣对杨游道:“杨郎,他可是你的恩师!还不快行礼!”
杨游赶紧站起来躬身行大礼:“学生杨游拜见恩师!请恩师多多关照!”
达奚珣哪里记得他一个一百多名开外及第的明经举子!
只见他满脸疑惑,不知道杨游是谁。
杨游赶紧补充道:“学生是今科明经及第的举子!”
达奚珣点点头,没说话!这明经和进士的头几名,他一般还有些印象,其余的有一百多人,他哪里记得住?
这时高力士又道:“达侍郎!如今杨郎担任了太府出纳使判官,不过还未担任朝官,达公可要多关照他!”
“高将军推荐的人,鄙人心里自然有数!”达奚珣异常恭敬!
高力士点点头,却又扭头和别的官员说话去了!
达奚珣盯着杨游,看了看,道:“吏部侍郎达奚珣捐香火钱一千贯!”说完,他也到一边参观寺庙拜佛去了!
接下来,众多人陆续敲钟,就是杨慎矜,也有人替他敲了十五下!杨钊派他儿子杨暄来敲钟二十下!
时间一晃,一个时辰已过!
看看没人了,这时杨游旁边的李公却站起来,对杨游说道:“杨郎,鄙人也捐几贯,再替我家大人捐几贯香火钱!”
接着他拿过记账礼单,把自己的捐款数额写了下来,然后就过去敲钟去了!
杨游一看,只见他写着:中书令李林甫捐香火钱两千贯,工部郎中李屿香火钱一千贯。
原来身边这位老兄却是宰相李林甫的公子!
想不到他堂堂宰相公子,五品高官,居然也跟自己一样来帮着记账!
这高力士也太牛了吧!
他把钟敲完,又过来坐下,开始看杨游汇总。
这时高力士刚和一位紫衣官员说完话,扭头对李屿说道:“李郎,你看这杨郎可是有算盘绝技!李相是爱才之人,也该多多关照于他!”
只见那李屿赶紧起身道:“阿翁放心,晚生谨记!”
高力士点点头!
这区区百来人,又都是一千贯的整数,杨游自然几下就算完了。
“阿翁,已经算完,请过目!”他把总账交给了高力士。
高力士点点头,接过一看,便合上了交给身边的侍者!
杨游一看,没事了,自己还有事情呢:“阿翁,要是没别的事,晚生就先告辞了!”
“杨郎不急!你帮着老奴忙了这半天,老奴也还有几件小东西赏给你!今后,杨郎可要勤恳为官,不要辜负圣上和杨公的厚爱!”
说完,他让旁边的小侍者递给他一个木盒子!杨游伸手接过,感觉有四五斤,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他赶紧又给高力士行了大礼:“晚生多谢阿翁赏赐!今后阿翁如有差遣,晚生愿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好!你回去吧!”高力士点点头。
。。。。。。
一路上,杨游心里很不平静!
刚才高力士修了一座庙,却收了十二万三千贯香火钱!除掉寺庙本钱,也还有九万贯剩余!
九万贯什么概念?此时一户普通五口农家,一年十贯钱也足够交租税和生活了!这在大唐天宝年间也算很典型的家庭。
九万贯相当于一万户人家的一年的全部收入!
这还仅仅是高力士一人,其他的官员不知道怎么强取豪夺呢!
第三十八章 挣钱的曙光1()
第三十八章挣钱的曙光1
杨游看着手中的盒子,心想,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他急迫的打开盒子,却看见里面居然是那日返还给高力士的金块,大约有四斤多!
杨游大喜!都说高力士喜欢收礼,但是他送礼也还大方,并不吝啬!这一斤金子十六两,四斤多金子就是六百多两银子!
哎!前世听人说:喜欢收红包之人注定一生碌碌无为;喜欢发红包之人必定升官发财!
要是自己哪天也能给别人一赏就是几百两就好了!
。。。。。。
时间快到中午了,杨游回新居,还没有走到门口,却看见四娘等人焦急地等在大门口!
出了什么事儿?
游赶紧拍马赶到门口:“四娘,为何如此着急?”
“郎君,你终于回来了!那道士算得真准,奴家父亲升任晋阳县令,几日后就要出京赴任,这婚期果然要拖延了!”
杨游一听,准丈人升官了,这可是好事!
不过,这晋阳县令虽然是正五品高职,但是离京城太远,实际上还赶不上京城的一个从六品员外郎。
然而,毕竟五品官员的待遇可是大不一样,这当上五品贯,也是做官之人一生的梦想!
。。。。。。
下午,卢四娘家。
卢圆问了他一下上午宝寿寺的情况,然后道:“还好鄙人没去,这最少一千贯,鄙人哪里出得起?”
“伯父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很多人还嫌敲二十下钟太少了!”
卢圆不住摇头:“这高将军也太过放肆!要这么多钱有何用?”
“伯父,这哪有人嫌钱多的!伯父准备何日启程?”
“三日后就要启程!你在京城,也要万事小心!明哲保身为上,不要招惹李相一党!四娘她不愿意走,就暂且住在京城吧!至于这婚期,肯定要往拖一下。不过也不着急,反正今后我也可以请假回来给你二人张罗婚事!”
。。。。。。
下午,张文素家。
杨游看见那第一个蒸馏器已经接近完工,他心里异常高兴!目前单靠俸禄,看样子想维持高水平的生活根本不可能,还是得靠做生意才行!
“杨判官,这蒸馏器今日下午就可完工,明日上午就可以运过去一试!”张文素道。
“看来比我预料的还稍快,我立即去通知钟老幺,让他明日派人过来将这蒸馏器运回去!”
离开张文素家,杨游又来到钟老幺家查看进度。只见酒坊早已经改建完毕,众人却忙着从扩建地窖。小工又多了四五个,忙着从地窖往外运泥土!
石云山和钟老幺也干得满大汉,满脸泥土。
杨游把他二人叫上来,就站在坝子里面问了些工程进展,得知地窖还有十余日才能完工。
“钟师傅,你明日上午安排人与石二郎一道,去张文素家把那蒸馏器运回来安上!下午我就过来试火,争取晚上就搞点酒尝一尝!”
“这么快?那太好了,小人就让顾顺达用牛车运过来就是。”
第二日下午,钟老幺家。
杨游换了便装,看见此时那邓三、石二郎等人刚好把那蒸馏器运到。
杨游在这个东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自然是放在大锅之上,用于收集酒精气;另外一部分是冷却装置,主要由冷却罐、冷却管等构成。两部分用锡官连接,连接处用铆钉连接,张文素在说绝不会漏气。
因为不能用铜制作,所以还是要用大铁锅,如果能够用铜,这锅也可以改成铜锅。用锡不行,其熔点太低,只有二百多度。
为了避免麻烦和泄露秘密,下午所有的小工已经全部放假。
这安装有他们几个人足够了。
不过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安装这蒸馏器过程却也并不容易。主要是收集气体的缸体与大铁锅连接处容易跑气。
后来又决定将铁锅升高三寸,增加密封长度,并用黄泥加糯米浆将所有空隙全部封上。
加料是从侧旁检查窗加料,反正那检查窗密封性能倒很不错,尺寸也足够进料、出料。
安装好蒸馏器,倒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由于已到农历三月下旬,天气已经很热,众人都忙得汗流浃背。
“先加水试一试!”杨游道。
众人先把一小盆水倒进铁锅,开始烧水。
在猛火加热下,水自然很快烧开,大约过了半刻钟不到,只见出酒孔开始往外滴水!
整个蒸馏器密封还算不错,漏气极少,返气装置也运行良好。
“钟师傅,你等快把米酒家进去,我亲自来烧火!这烧火很关键,否则出不了烈酒!”杨游开始让加料。
这古代没有温度计,控制温度很麻烦。杨游也不知道如何制造温度计,只有靠他用手来感觉和查看检查窗,来控制温度。好在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