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8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量的冲锋枪很快就分发了下去,跟着一起分发下去的还有跟着火车一起送来的手枪弹。

    不过2000多挺冲锋枪的数量并不分很多,最多也就只能满足一个师的需求,甚至可以说只能是勉勉强强满足一个师的需求,剩下的必须要作为损耗的补充来使用,不可能有多少就发给多少人。

    幸好如今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已非吴下阿蒙,虽然还没办法和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比,但强悍的生产能力还是生产出了大量的轻机枪及配套的弹药。

    等到苏德和谈,干涉军登陆敖德萨时,这次的西进军团已经至少有三个师装备了新装备。

    而在装备了这些冲锋枪后,这些部队无疑已经成为全世界火力最强的部队。首先既然能装备这些新武器。那么装备的部队必然都是主力部队。按照如今每个甲种师配备1179挺轻重机枪的编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冠绝全球。

    如今单就轻重机枪的数量而言,国防军甚至比美国的步兵师还要多上一百挺。

    之所以会多出这些,主要是为了完善部队的编制。

    在过去国防军一直都延续着原有延续自清末新军的军制。虽说多有扩大。但也仅仅只是单纯的扩大规模而已,比方说单纯的把步兵、炮兵、辎重等扩大。可实际上呢。在原来的清末新军军制内,只有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这五个军种——————最多再加上一个军乐队。

    但是对于其他更有用处的兵种,却依旧是个空白。

    在经历过欧战之后,蔡锷等将领深感现今军制的不足。因此在回到国内后主动提出要完善军制,这才有了如今的变动。

    不过眼下这种变动主要针对负责西进战略的一些主力师,至于乙种和丙种炮灰师,则是要等所有战争都结束,和平了之后慢慢再说。

    至于多出来的兵种…

    在原来的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这五个兵种之外,国防军又增设了侦察营、通讯营、宪兵营、医疗营乃至反坦克营这五个新的兵种…

    侦察营自然不必多说,主要是负责侦查工作。通讯营则是因为随着部队的编制越来越大,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随意的使用传令兵,而且随着无线电的使用,也不需要士兵再像过去一样骑马来回奔跑。( 平南文学网)当然。编制的扩大,部队的增多,也需要有更专业的通讯部队。

    宪兵营则是为了维持部队的军纪,当年远征军刚到欧洲的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对洋人莫名的恐惧到也还算老实,可是时间一长,再加上远征军在欧洲战功赫赫,盟国的士兵也不再敢轻视他们,结果这帮人居然跟着英法等国的士兵一起胡闹,有些时候更是和其他国家的士兵聚众斗殴,类似的事情上了好几次报纸,甚至就连国内都有刊登。对这件事到是觉得丢人的有,叫好的也有,但蔡锷肯定不能跟着一起叫好,好在他们还记得国内的规矩,到也没有做出奸淫妇女什么的事情来。

    但即便是这样,欧洲的遭遇也让蔡锷明白,必须要组建专门的宪兵部队来管束一下了。尤其是接下来的战略,更是需要他们维持较好的军纪,减少俄国人的抵触…

    再来就是医疗营和反坦克营。

    前者是因为在欧洲的时候,本来部队都是把伤病送到后方的野战医院的,即便是有些医疗兵,碍于设备等问题,也无法对一些重伤员进行救治,只能送到后方的专业野战医院再说,但是很多时候人送到了,不是咽气也已经差不多了,所以在经历过欧洲的战况后,刚一回国,蔡锷便提出应该每个师都组建一个专业的医疗部队。

    至于反坦克营…

    作为第一个在战场上使用坦克作战,并且获得了极大战果的将领,蔡锷当然很清楚坦克的威力,更清楚反坦克作战的重要性。

    随着坦克逐渐成为战场主流,组建反坦克部队已经是势在必行。

    其实反坦克最好的办法还是三点,一个是飞机,一个是坦克,还有一个就是反坦克武器。

    飞机是不太可能了,毕竟这个时代的飞机还不够实用化,尤其是轰炸机等方面更是如此,像是俯冲轰炸机更是还没有研制出来。

    那么剩下的便只有坦克和反坦克,坦克自然是国内一直悠悠不倦在追求的,然而你不可能保证自己的部队一直都有坦克的保护。

    而能够给步兵使用的,显然就是反坦克武器。

    在欧洲战场,国内送来的37反坦克炮也曾经提供给部队使用,但是并没有组建专门的反坦克部队。只是零散的提供给士兵,让他们自由进行操作,刚开始的时候对付德国人少量的坦克还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便感觉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就成了组建反坦克部队的最初原因,本来蔡锷是打算将反坦克部队分配到团一级,如每个团装备一个反坦克排等。但考虑到这还是一个新尝试。所以最终组成了一个反坦克营,用以集中使用…

    当然。机枪数量增加并不单只是新军制的关系,也有其他改变,如为了增强各部队指挥部的抵抗能力,原本并不部署轻机枪的各个指挥部。也跟着部署了,当然,数量并不多。如每个步兵排的排部只部署一挺,连部也只有一挺,营部则只有三挺,至于各团、旅、师的指挥部,因为有警卫部队的保护。所以并没有额外进行部署。

    但即便是这样,算上步兵部队、骑兵部队和侦察营,其轻重机枪数量也达到了1179挺。本来按照严绍的意思,还打算把轻机枪部署到工兵、辎重、宪兵、通讯兵等部队。基本上除了医疗部队外几乎都将配备轻机枪,当然,数量并多,仅仅只是象征性的,但那样的话轻重机枪的数量恐怕就将达到1300多挺,不太符合国情,所以在蔡锷等人的劝说下,最后严绍还是撤回了这个想法。

    但即便是这样,1179挺的数量也达到了全球最多的地步,更是要比美国的步兵师多出了一百多挺,不过如此大的编制,以目前政府的国力和工业实力显然也维持不了多少,所以仅仅只是主力部队按照这个标准来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加入了5个军种之后,甲种师的数字已经由原来的22000多人,达到了26165人,增加了3000多人,编制极大…

    不过这一编制,和后世那些三五万人的步兵师相比却…

    ————————————————————

    随着苏俄和谈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严绍往新疆发过去的电报也越来越多,毕竟严绍总要让西进的部队了解一下情况。

    而蔡锷等人对这一情况也不敢有丝毫轻视,这不只是因为这次的行动战略十分重要,也不只是因为困难极大,更是因为在过去还从来都没有人指挥过这么大的行动——————包括蔡锷自己在内。

    这次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严绍往西北调集了七十万军队,足足四十多个师,这四十多个师又被分为十多个军,三个军团和一个集团军群,司令自然就是蔡锷本人。

    当然,这七十万人不可能全都一股脑的北上,总要在西北留下一些部队作为后援或者是内应,以免发生什么事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北上接应。

    所以在国内留下了一个军的情况下,实际上北上的部队也就只有六十多万人而已,但即便是这样,也已经是蔡锷所指挥过最多的一次了,六十多万的部队更是达到了全国兵力四分之一强的地步,其意义之重大可想而知。

    当然,眼下远征军在欧洲的兵力也有六十多万,问题是…

    “刚到欧洲的时候,我们负责的主要是防御战,后来则演变成了拉锯战,即便是进攻的时候我们也只需要负责一个点,十多万人也就够了,其他方面是由英法负责的,且突进距离极短,有些时候动员十几万人仅仅只是为了占据几公里之外的一个战略目标,可是这次…”

    看了看地图上长长的距离,蔡锷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虽说他还不至于丧失信心,但………哪怕只是想想这地图上的长度,他也不能不小心一些。

    其实何止是他,即便是张狂如吴佩孚,对这次的战略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出了什么问题葬送了整个计划,甚至是………葬送了整个西进军团。

    而且几个主力部队多出了这么多的新兵种,也需要多些时间磨合才行,但很明显,在这件事上命运并没有多关照他们。

    就在装备了冲锋枪的主力部队刚刚达到三个师,七万八千多人的时候,欧洲终于传来消息,在历经波折时候,苏俄与德国正式签订了和谈条约,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布利兹特…立陶夫斯克条约》,随后苏俄正式宣布退出一战。

    这一条约签订的过程可谓起伏不定,首先德国人的条件非常苛刻,因而在谈判的过程中因为作为外交部长的托洛茨基曾经拒绝签字,并且率队离开布列斯特,这一举动导致了德国人的大举进攻。

    最终在列宁威胁辞职的情况下,这一条约才彻底签订下来——————不过对列宁辞职的要求,布哈林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是没有发生动摇,只有托洛茨基为了避免其造成的影响和苏俄的分裂,转变了态度,并最终通过了要求。

    在条约签订后,苏俄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大量的领土和人口被划出苏俄,归入同盟国,然而这绝对不是他们所付出的唯一代价。

    就在条约签订后没多久,早就已经准备多时的英美等国开始行动,2月16日,早已准备多时的英法美三国部队于俄国北部的摩尔曼斯克登陆,而这时距离苏俄与德国签订条约只过去了不到三天的时间。

第六百二十五章 对苏干涉战争(二)() 
粗糙的大手在卡特琳娜依旧布满潮红的娇躯上轻轻的抚摸着,尽管上面已经布满了汗珠,然而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