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清露支使着,跑来跑去到衙门口办理土地过户手续的寿公公,对此颇有微词,“我的姑娘诶,这些粮食才能省几个银子啊?而且那些新举人的免税粮咱们还得花银子买,何苦操这个心挨这个累呢?!”他的意思是,直接给秦怀恩银子不就完了嘛!
公叔宁也露出来深以为然的表情,不得不说,他现在既心疼清露,心里又很不是滋味儿——清露对秦怀恩太好了,他有点受不了了!
清露振振有词,指着寿公公和公叔宁说,“你们这些锦衣玉食没挨过饿的人哪里懂得,手中有粮心不慌的道理?虽说当兵的有粮饷,可那粮饷就是那么好拿的吗?”她还不是怕秦怀恩不会和人相处,到时受了委屈吗?这种黑暗和不公哪里都会出现。
。。。
614。第614章 东北是个大粮仓()
公叔宁和寿公公对视了一眼后,表情都变得不自在起来,显然他们不是不懂,而是没想到,寿公公咬了咬牙,干脆说,“姑娘若是担心这个,那么老奴就斗胆给西北写封信吧……”
清露立刻摇头,“不用了!”她的男人是骨气的,现在两人这么拼命,不就是不想欠公叔宁太多人情吗?!
公叔宁露一眼,“这是要割袍断义的架势?”本来的玩笑话,被他说得相当冷硬,可见是已生气到一定的份上了。
清露连忙哄他,“不是,我不是怕你到时候分我的银子嘛,我这个可是赚大钱的生意,不然你觉得我为啥舍得丢那么多的银子出去?”今年春天卖落香的银子是在四月份收到的,就算有所下降,可也超过了十万两,这笔银子清露没来得及给秦怀恩送去的。
正好过了没多久就传来了开恩科的消息,清露想了想,把这些银子全都拿去开荒了,不然的话,她现在也没那么的土地卖给武生们。
公叔宁还是不以为然,寿公公倒是承认,“从咱们这里往西北运送东西,倒是比江南近便不少。”真要算起来,路途倒也占了从京城到西北的三分之二,关键问题是水路的不同。
从扬子江往西是逆流而上,走松江的话,却是顺流而下,别小一点点的差别,那速度可是能快上四倍的,而且不用人力拉纤,运费也便宜很多,要知道,水运的费用本来就比陆路要便宜很多的。
清露嘿嘿偷笑,没张舆图时,她还算不明白这一点,张图后,她才恍然大悟,为啥秦怀恩在明明非常缺银子的情况下,还要建秦家村开荒。
秦家村临近松源府城,正是松江的源头之处,运程不仅比从小岭村出发少了三分之一,速度还特别快,估计从那儿起运的话,顶多一个月粮食就能到秦怀恩的手里了。
可惜的是,秦家村的粮食要明年秋天才能打下来,所以她才会在今年,不计成本地给秦怀恩运粮,怕的就是秦怀恩这一年当中有难处。同时,她也适当控制了手头田地的数量,等到她处理好这批本村儿举人和武生的田产后,等到明年开春,她再投入开荒的银子,就直接送去秦家村了。
公叔宁冷哼一声,“这么点子粮食好干什么的?重来就没听说过,东北这苦寒之地,还能供得上西北用粮,要叫这么说,朝廷那军饷直接从东北征集得了,岂不是近便得很?!”他的视角和普通人还是不一样的,比较宏观,现在说这些,也并不是真的想和清露他们讨论什么民生大计,只不过是心里有气,随口发泄而已。
清露却不爱听了,“你们懂什么?朝廷以往不把东北的粮食产量中,那是因为他们笨,‘手捧大粮仓,还到处闹饥荒’!”
清露记得,在现代有一位国家领导人都曾说过这样的话,“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可是这个时代呢,整个东北一片荒芜,那要耽误多少粮食产量啊,这些人怎么就想不明白呢?是江南鱼米之乡的固定思维模式,束缚了他们!
公叔宁还好,清露的话让寿公公倒吸了一口冷气,“姑娘慎言,不可妄议朝政!”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清露也有点儿后悔了,觉得自己一不小心说过头了,生怕寿公公在公叔瑾面前给她上眼药,连忙描补,“寿伯,我这是真心为朝廷着想啊,这样吧,咱们来算一算,远的就不说了,开的这些荒地,每年能给朝廷缴多少粮食,若是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我这样的人,咱们全朝每年又能多养活多少人!”她早就想到了,连年征战,朝廷又怎么会不缺粮食不缺人呢?而开荒这种事,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寿公公不肯算,只是摇头,“姑娘开再多的荒地,也都是免税的!”他早就想明白了,若是没有这么多的免税额度,这些人是不会开荒的。
清露又急了,“要不怎么说你们笨呢!”她没想到,不仅朝廷的官员这么想,就连寿公公这样的下人也都这么想,实在是太蠢了,“这开荒不免税,根本就不公平,要叫我说,就连举人免税无上限这样的规矩,也是极为不公平的!”
清露想了想,“我认为,以往人家中原国那种免税律例就是最好的,只不过咱们原本出身于江南的鱼米之乡,这才总不觉得这点子粮食有多么,当然了,主要是咱们江南也没什么荒地可开了,仁帝当年又让这些北方小国乐于归顺,才不得不用这样的好处让他们心安,可现在不一样了啊,现在咱们四海归心不说,还很缺粮食啊,那就不得不算计了!”
中原国原本的免税政策是,秀才两百亩,举人四百亩,进士才没上限,但现在清露认为,进士应该是六百亩或者八百亩,做官的才没上限,因为通过卖官位这件事,清露很意外地得知了,全朝竟然还有那么多闲赋在家的进士,这可绝对是个骇人的数字。
“你们想一想,”清露在正堂中走来走去,越说越激动,“有了我说的这开荒免税政策,得有多少人涌过来,不,不用想,你们已经,就你们来的这一年多,咱们村儿就有多少人来落户了?又生下了多少孩子?”
光他们这一家,就生了三个了,春妮春兰和秀芬各自生了一个,全村的话,绝对是数以百计的啊!而现在双岭村的人口已达到了四千多人,比合并后翻了一倍都多,并且在持续增长中……
“等到三五年后,这些荒地又将给朝廷带来多少的税收?”清露寿公公。
寿公公终于忍不住计算了起来,可还没等他算完,清露已经又说了下去,“就打像你说的那样,我的这些地都是免税的,朝廷没有进项,可我觉得,这全朝啊,就像是一户人家,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话是有道理的,但谁都得承认,家里的粮食多了,财产多了,那绝对是好事啊,就算我把这些粮食卖掉,那我也给朝廷多养活了不少人不是吗?朝廷一旦再征兵啥的,这好处不就来了吗?”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615。第615章 最好的名帖()
清露挺胸抬头地站在寿公公面前,“我这做的可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朝廷该给我奖赏的!”她觉得自己描补得很成功,关键问题是,她说的都是真的,又经过后世经验的验证,绝对是正确的!
寿公公先是呆愣愣地露,似乎在消化理解着清露话中的意思,又转头去宁。 。 。
公叔宁没因为清露夸张的举止发笑,也不觉得清露的言谈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地方,甚至连心里原本的不快都忘了,而是变成了思虑沉沉。
清露悄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和寿公公商量起要做的事儿来。
可等到这天晚上,公叔宁辗转无法入眠时,清露便恼了,“你这是当王爷当上瘾了?是想着出谋划策还是立刻去报效朝廷啊?就算我说的这个法子好,估计也早有人报上去请功了,未必轮得到你!”毫不掩饰她讥讽的语气。
公叔宁知道清露指的是寿公公,便轻声安慰道,“这种朝政,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妄论的。”寿公公不可能报给公叔瑾。
清露越发不快起来,“啊呀呀,原来是我这个小女子,耽误了王爷立功的机会啊,现在王爷是不是归心似箭了?!”想到平白无故为公叔瑾出力,她这心里就犯堵,而公叔宁一旦表现优秀,很可能被召回京城。
公叔宁叹息了一声,不再说话了,而又过了一个多月,京城传来了公叔瑾那份关于秦怀恩忠与不忠的密令后,公叔宁就再也没提及此事了,清露不知道该为公叔宁开心,还是难过。
秋收晾晒粮食装袋赶山给各种干菜打包……自家产量不够,就到处采购,粮食不够就用豆子填补,安排去西北的武生和自愿当兵的人,给他们准备行囊赠送礼品写“举荐信”,和三位愿意去的东家商量各种细节,组织车队……
清露忙得脚下生风,本已不多的银子,雪片似的花了出去,到底弄了个干干净净,好在是够了,终于赶在松江封冻之前她这不伦不类的商队按时出发了。
现在,这份只有秦怀恩想不到东北不出产,却没有他用不到不需要的货物清单,顺利地到达了他的手中,他又怎么可能不震惊不感动呢?!
三位东家说完后,秦怀恩却始终没得到那个他想问又不敢问的答案,到底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家里怎么知道我们会来西北呢?”在一刻,他十分后悔,怎么就没把自己重生的秘密告诉清露,不然的话,清露是不是也不用这么殚精竭虑了呢?或者还是要冒风险的吧?
秦怀恩决定了,和清露重逢时,他一定要告诉清露,哪怕清露因此厌弃了他,他也认了!
是的,秦怀恩不敢告诉清露这个秘密,并不是出于对清露的不信任,而是因为自卑。
尽管在清露的眼中,现在的秦怀恩已高高在上她有了忍不住放狠话的危机意识,但在秦怀恩心中,他还是会时不时地觉得自己配不上清露。
秦怀恩的问题让赵东家和郭东家面面相觑,因为他们不知道。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