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勋说宋词-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现在是在讲文学史,是在讲文字的美学,其实有一点避开了音乐的美学,可是我们不要忘记诗和词的音乐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后讲元曲的时候,会用到很多影像,元曲今天我们都还可以听得到,《窦娥冤》、《单刀赴会》,现在都有最好的戏剧表演者可以唱。我要说的是,元曲的剧本就不是看的,它是演出的剧本,它是直接可以唱,可以演出的。元曲中保留了音乐性和文学性很强的结合,你才会知道我们在阅读时,有时候不知道什么“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是一个唱腔,它在舞台上有动作来配合这个部分,但是阅读的时候你觉得这是个很无聊的句子。所以我们今天希望大家了解到,对于两宋词的评价,有一个文学性和音乐性的争议问题。

    文学性上苏轼是胜利者

    如果从文学性上来讲,赢的一定是苏轼。李清照批评苏轼说“不协音律”,可是所谓的不协音律,是因为苏东坡根本没有想到他以音乐来传世,他想到的是以文学来传世,所以他创作的东西是阅读性的。或者我们反过来讲,苏轼使得词的文学脱离了音乐的束缚。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你怎么去看待词这件事情。

    周邦彦和李清照在北宋的末期非常执著于词必须回到词的本身,李清照甚至认为如果词写得像诗是不对的,因为词本身有词的规格,词就是要跟音乐有一个复杂的配置关系。

    李清照大概是最早对有关词的理论提出很多观点的,我觉得以古代的那个社会,一个女性可以洋洋洒洒把前面几位重要的男性词家全部批判了,这很不容易。

    李清照是个性上非常独立的女性,她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判断力。可我要说的是,我对她的观点有一部分赞成是在音乐性上,如果在文学性上我并不赞成,因为我很欣赏苏轼能够把词从文学性里面释放出来,能够摆脱掉音乐性的牵扯。

    其实我想大家可以通过五四前后,所谓的现代诗或者新诗来做比较,它也有类似的问题。今天所谓的新诗、现代诗,绝对是阅读性的,它跟音乐性的关系几乎完全脱离了,所以在这样的状况里,听觉性的部分被拿掉以后,它会产生另外一个效果。

    如果我今天要把我的诗念给你听,不要你看,我就必须在念的当中传达一定的情感、情绪。但是如果这个念的过程有很大的阻碍,你听不懂,它就失去了被念的意义,不过这不妨碍它具备阅读性。

    我们看到有一些诗人是很讲究视觉性的,台湾早辈的一些诗人像林亨泰、白萩他们做过很多视觉诗的实验——

    丝杉

    在

    地

    平

    线

    上

    一株丝杉

    我们今天念“丝杉在地平线上”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可它从竖排到横排,会产生视觉性。因为汉字可以排列,所以有人提出所谓“图像诗”的概念。我们就看到诗词的创作,它的可能性其实非常大。

    可是我刚才提到,如果我今天要朗诵,我就要确定我的“念”在听觉上产生一定意义,它还是在广义上有音乐性,这个广义的音乐性不一定是词的平仄或者入声、上声的问题,而是我自己在咬字的过程当中,会让这个音韵产生一定的跌宕,或者产生一定的传达性。如果不能够传达,它大概就发生了问题。所以我想对于诗的视觉性和听觉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北宋词和南宋词之间做一个考量。

    文学的形式有时代性

    总之,经过周邦彦和李清照的努力,词被定位成为文学上的一个特定范畴。这个特定的范畴,是说它跟诗是不同的,不能混淆。我们今天说苏东坡的词极好,可是苏东坡的诗好不好,可能是另外一件事,因为诗是另外一种体裁。好像我们现在谈论到的句子,苏东坡最好的句子常常是词,而不一定是他的诗,可是苏东坡其实写了很多诗。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提问,北宋、南宋有没有人在写诗?当然有,而且写诗的人不比写词的人少。可有趣的是我们会发现在北宋和南宋,词变成主流,诗不再是主流,诗在唐代是主流。有点像元代,曲变成了主流,可是元代也有很多人写词,但词已经不是主流了。

    所以文学有它自己的时代性,也就是在某个时代里面它特别擅长以某种形式来表达。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我们今天之所以把李清照和周邦彦特别提出来,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重要,是他们对于整个北宋词的整理,然后把北宋的词提炼成为一种形式。这里希望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文学刚刚萌芽的时候,形式是不稳定的,还没有固定。在五代到北宋初年的时候,词是在它的摸索阶段,可是常常这个时候它的创造力是最大的,我的意思是说它常常是有感而发,但是由于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当的形式,作者试图要把他的情感放进这个形式的时候,就会产生矛盾和尴尬,而这个矛盾和尴尬也就是李清照同周邦彦讲的“不协音律”。

    我想还是用苏轼的作品举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它是口语化的,我们念起来琅琅上口,你觉得它没有特别雕琢,可是到李清照和周邦彦的时候,因为他们太讲究字和音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形式已经完美化了,而形式一旦完美化了以后,我们假设所有写词的人,在十几岁刚刚开始要练习写词,他就读到了李清照批评苏轼的文字了,这个时候他就会很在意:我不可以像苏轼那样不协音律,他就会先入为主,就会让形式超过了内容。

    我今天早上起来自己在那边磨墨,准备要写一首诗,可是心里面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又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写诗,因为笔墨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么因为形式准备好了,所以我要把文字放进去,这个时候它的意义在于雕琢形式。我并没有认为雕琢形式不好,在文学史上有些时代是为了雕琢形式存在的。到北宋一百多年的承平以后,其实没有太大的事件发生,所以你会发现秦观在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比起北宋初年的词来说,已经没有大事件发生了。什么叫做“大事件”?苏轼的下放,他的坐牢、被贬官、政治上的失意,或者更明显的像李后主的亡国,我们叫做大事件,大事件常常是创作里最重要的动力。当然这里面的矛盾在于,我不能为了写几首词去亡一次国,没有人会这样创作。可是这个在文学史上,是一种天意——你没有办法写出像李后主的《虞美人》这么动人的作品。

    形式上的完美主义者

    我想这也说明在北宋后期,大概在徽宗朝前后的时候,的确是承平太久,因而在文化的创作力上,它激发不出原创的、巨大的力量,它常常会变成在形式上讲究完美。因此,拿周邦彦或者李清照去比较苏轼这些人,其实是不公平的。当然李清照有她的特质,这个特质是我们必须提到的,第一她是女性,在封建历史当中,能够这么自信地以女性的美学建立起她的文学观的,毕竟还是一人而已,这一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很多人把她和前面的蔡文姬比较,我觉得基本上不同,蔡文姬是因为发生了事件才有了《胡笳十八拍》,她的作品是事件性的。可是李清照的确是在整个文学的锤炼上,根基太好了。以词的专业来讲,她是一个大家。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李清照是跨了南北宋的,所以她的作品还是表现了时代的动荡,还是有事件性的。

    今天我特别给大家推荐一篇很重要的文字,不是词,是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这是一篇非常动人的文章,是叙述她嫁到赵明诚家前后的经历。她是中国古代女性当中非常幸运的一位,因为她的丈夫是她的爱人——丈夫常常不见得是爱人,可是她这个丈夫是爱人,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在文学上,他们可以讨论问题。当然从文章里面我们看到李清照的家里面给了她很好的教育,文学上的教育,过去的女性大概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这篇文章是她在亡国之后,北宋南渡之后,对她这一生跟赵明诚共同生活的回忆。他们怎么样把衣服当掉去一点点地买书,因为爱书,然后慢慢收藏了很多重要的古书、文物。后来在逃难当中,赵明诚死了,她自己带着这些东西往南逃。所以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李清照也碰到了事件性。

    周邦彦的作品就更没有事件性了,在词家当中,周邦彦的确是一个形式完美者。我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艺术形式上的完美者,往往不会在大众里面有很重要的分量,他通常只会在专业范围内被讨论。对于大众来讲,我看一张画,读一首诗,我是不希望知道那么多理论的,我要知道了理论才会觉得这首词很好,或这张画很好,毕竟有一点累。苏轼的文学是从来不需要理论解释的,不需要读完一篇论文你才知道《念奴娇》这么好。你一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会被他的文字感动了,所以形式主义者永远比不上内容主义者。可是我刚才也提过,内容主义者不是自己刻意而求的——刻意去求亡国,刻意去求坐牢,没有这种事情,那是生命在发生这个事件的时刻,知道自己此时应该以文学或者艺术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生命状态。

    介绍了三位跨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词人之后,现在我们要进入到对南宋词的介绍了。首先需要提到的是南宋词的一个代表人物——姜夔,你会感觉到他在形式上极度完美,他可以把一个文字雕琢到有点像是在雕一个精致的玉器的感觉,给人以晶莹剔透的那种美感。可是对于大众来讲,要进入姜夔的世界非常难,什么叫做“冷香飞上诗句”,你到台湾的六合夜市去讲给人家听,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听得懂,因为那个东西太精致了。他在追求一种感觉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