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益往直前-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夜返回巴格达。
    提克里特之行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满意,我们试图探寻萨达姆被俘的秘密,纵然挖出了一些线索,但离事实真相仍有距离。时间过去了十年,我们在伊拉克感受到的,却是时光的倒退,所到之处人人自危,激烈的民族主义和极端言行,让我们这些外来记者感到不安,甚至感受到某种威胁。
    回去的路上,我对着摄像机,有些沉重地总结道:“现在,我们正在连夜返回巴格达,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提克里特的夜晚,在这个白昼都如同暗夜的地方,我们甚至无法预测下一刻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种动荡与不安,将过去十年的创口,血淋淋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战后怪胎“绿区”
    今日伊拉克,有一个战争催生的怪胎,那是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一处独特区域——“绿区”。
    所谓“绿区”,其实就是巴格达市中心,大概十平方公里的几条街区,一边连着底格里斯河,另一边沿着拉希德饭店的边缘。这是战后美国出于安全考虑,为了保护英美联军、外国机构、承包商,以及当时立足未稳的伊拉克政客,所划分出的特别区域。
    英美联军进入巴格达后,要在市中心安营扎寨,便以萨达姆设施完善的共和国宫为中心,圈出了“绿区”。最初只是用坦克、装甲车和铁丝网围起来,里面还住着两千多户伊拉克平民。因为工程量太大,联军没有驱离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只是挨家挨户地进行了筛查,查明后发出特别通行证,允许他们住在里面。
    如今,“绿区”外围的路口,盖起了四五公里长钢筋混凝土的防爆墙,上面还有铁丝网,筑起了铜墙铁壁。伊拉克的反美武装一度非常活跃,“绿区”是重点袭击目标之一。经常有汽车炸弹在“绿区”入口处引爆,甚至还有人用火箭弹进行无目标攻击。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使得“绿区”与巴格达其他地方逐渐隔绝,自成一个独立繁荣的小社会。高峰时每天会有近十万人,许多外国公司在里面办公,还有汉堡店、小酒吧、中餐馆、邮局等等。
    国际上很多人讽刺这个空中楼阁式的独立王国,称它为“黑区”,它存在于伊拉克,却和伊拉克人民没有任何关系。许多外国人来到伊拉克,在巴格达国际机场下飞机,上了重兵把守的安保公司车队,一路呼啸着开进“绿区”。住上一段时间后,再以同样的方式离开,脚都不曾沾过巴格达马路上的尘土。
    在美国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那部非常叫座的电影《绿区》里,就有这样讽刺意味十足的情节:美国的法律专家一猛子扎进“绿区”,在共和国宫豪华的办公室里,抽着烟喝着威士忌,高谈阔论如何给伊拉克修订一部民主法律。
    那些待在铁丝网和高墙里的人,就这样统治着对于他们而言完全陌生的伊拉克老百姓。
    我们重返伊拉克后,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两次进入“绿区”采访的机会,一次是去采访美国驻伊拉克大使,一次是采访伊拉克总理马利基。
    伊拉克现在的政府、宪法、政治格局,都离不开美利坚的影子。直至今日,“绿区”里仍坐落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美国使馆,使馆人员有一万余人,光外交官就有三五千人。
    采访前一天,大使馆工作人员专门联系了我们,重申一系列严苛的规定,要求所有人带上采访许可和相关证件,每人随身只能带一部手机,只能随专车出入,进入“绿区”后严禁拍摄等。摄像荣欣的秘密武器——高清袖珍小摄像探头,在这次采访中派上了很大用场,在一些不允许拍摄的场合,我们偷偷用它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画面。
    采访那天一大早,我们赶到指定的“绿区”入口,共和国宫的一个小门,沿街那一面,用两道防爆墙隔出了一条宽两米长近百米的狭窄通道,通往进入美国大使馆的检查站。
    通道里大概有四五十人在排队,看上去都像是伊拉克的老百姓。我们一打听,多数人都是为了留学、探亲和经商等需求,来这里申请美国签证的。战争之后,伊拉克人出国变得容易了许多。
    经过重重安检后,我们进了“绿区”,一辆面包车带着我们穿过“绿区”,进入美国大使馆。我坐在车里,打量窗外景色,很惭愧,虽然几进几出伊拉克,这却是我头一次进共和国宫。
    2003年伊战时期,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丹·拉瑟进入共和国宫,采访了萨达姆,坊间流传,CBS为此向萨达姆身边人支付了100万美元。那时全世界记者都想采访萨达姆,但是他却只接受了丹·拉瑟的采访,很多大腕记者羡慕得眼睛都绿了。
    我当然也有点羡慕嫉妒恨,但我知道,以我们CCTV当时的影响力,对萨达姆而言不是首选目标。他更愿意面对美国的资深记者和著名电视台,使他的话语能够在美国传播,向美国政府传递信息。虽然后来事实证明这是无用功。
    我在采访前检查荣欣(左一)的摄像机。虽然我跟荣欣是老搭档了,知道他做事一向细心,但我出于“职业病”,依然要在开拍前亲自检查一番。
    透过车窗可以看出,共和国宫所遭遇的破坏。它是伊拉克王国时期的王宫,萨达姆政变后将其改名为萨达姆共和国宫,原本是一栋考究的古建筑,有漂亮的大理石,壮观雄伟的雕梁画栋,如今却被割裂得七零八落。路边有一排排移动厕所,还有集装箱车改装成的临时房屋,这是“绿区”工作人员的临时住所。
    一路上,基本上已不见战争痕迹。那些弹孔、炸坑都明显被修缮过了。唯一留下的,就是共和国宫标志性的绿色穹顶,一大半被炸塌了,赤裸的钢筋混凝土在空中龇牙咧嘴,带着大片焦黑的瘢痕。后来我们听说,这种遗留是有意为之,作为对战争的回顾和纪念。
    美国大使馆是一大片全新的现代建筑,四周用铁栅栏围起,有七八个足球场那么大,占了“绿区”的三分之一。面包车直接将我们载入院内,下车后,使馆人员将我们带进大使宫邸,让我们在会客厅里做采访。
    专访之前,我们要求在使馆门口做一段现场报道,用行话来说就是“串场”,镜头跟着我从使馆门口进入官邸,介绍一下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采访。其实并不会涉及什么重要内容,但美国使馆的新闻官却很紧张,他表示做不了主,需要安全顾问来确定。
    安全顾问是个年轻的美国小伙,看上去职业干练。他让荣欣模拟拍摄了镜头移动的全过程,严格审查之后表示:这个镜头不行,里面出现了美国大使馆主要的几栋建筑及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安全上绝对不允许。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恐怖分子看到这个镜头,就会知道美国使馆的方位,可能实行有目标的攻击。
    几经协商,最后他们决定,我只能站在大使官邸门前说,说完后就要转身进门,而荣欣的镜头也要老老实实,不能晃动。拍完这段后,我们开始在会客厅架机器。美国大使馆非常专业,给我们安排了一位负责灯光和电路的工程师,还在茶几上摆了咖啡、茶和小点心招待我们。
    一切完备后,他们要求在大使后面放上两面国旗,一面美国国旗,还必须有一面伊拉克国旗。这是为了表示,伊拉克是一个独立国家,美国与其是友好合作关系。美国人很在乎他们在全世界眼中的形象,他们不希望被看成伊拉克的主宰者。
    采访很顺利,这位美国大使是中东问题专家,也曾在中国待过。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以一个职业外交官的姿态,很巧妙地跟我“打太极”。
    我问:“美国是否依然实质上管理着伊拉克的各项事务?”
    美国大使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伊拉克现在是个民主国家,伊拉克人民和政府自己当家做主,美国与伊拉克是友好的合作。现在,美国在这里的存在就是大使馆。”
    我又问:“听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使馆,使馆里有一万人,这么大规模真的有必要吗?”
    美国驻伊大使在“绿区”接受我的采访。大使馆工作人员在采访前细致地布置会场。美国十分注重宣传自己的正面形象,在任何场合都声明伊拉克是自由民主的主权国家,美国不干涉其内政;但实际上,这种“民主”不过是虚伪的政治说辞——美国在伊拉克设置了一所拥有一万多名工作人员的大使馆,堪称大使馆规模的世界之最。
    美国大使解释说:“其实现在本部外交官只有一两千人,其他大多数人都在处理之前遗留下来的业务和项目。”
    他面前虽然没有稿子,但我感觉这位大使脑海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应答机制。在采访中,我也可以感受到,美国使馆在今日的伊拉克,依然是一个强势的存在,而美国人对于现在伊拉克的安全态势,也有些无可奈何。
    此前,我们曾经按要求给美国大使馆提交过采访提纲,他们对大多数问题都没有异议,只有一个问题,他们建议不要问。那就是,伊拉克有一些国会议员曾提出,美国现在依然有无人侦察机在伊拉克领空飞行,进行秘密的使命,究竟是不是这样?
    这件事在伊拉克议会里曾引起非议,因为美军撤军后,伊拉克就是个主权国家,它的领空不能被随意侵入。但这却是事实,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不少伊拉克老百姓也告诉我们,曾经亲眼看见过无人飞机。
    我换了一种方式提出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伊拉克的各项事业依然笼罩在美国背后操控的阴影中,包括一些主权范围,领土和领空等,您怎么看?”
    大使给了一个官方答案:“我们和伊拉克是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关系,伊拉克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我们的所有行为全都依据伊拉克的法律,包括大使馆在这里的存在。”
    但事实上,美国使馆在这里是非常独特的,大使出行从来都是最高机密,全部依靠直升机。据说使馆区内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