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吃力地把毛泽东的话翻译过去,史达林和他的同事们仍然不懂,毛泽东的好看又好吃的东西是什幺?毛泽东说,就是签订一个协定,这个协定好比席上的一道菜,摆在上面好看,叉起来放进嘴里又好吃。师哲这才算是听懂了,翻译过去说,我们毛主席提议两党两国共同签订一个条约,好看,指的这个条约是给全世界、主要又是给西方帝国主义看的,中苏两国亲如兄弟,团结一致;好吃,是指这个条约不是空泛的,要有具体内容,如在互助互利、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向新中国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帮助新中国进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毛泽东又补充说:还应当包括归还中长铁路主权、苏联租用大连和旅顺港口的期限等内容。
苏联老大哥总算明白了中国小老弟的要求,原来是要面子,要主权也要实惠。史达林倒是一门心事地要笼络住这个东方的红色巨人,而显得慷慨大方,表示愿意尊重中方意愿,可以考虑归还东北中长铁路主权,大连和旅顺口海军基地的租用也可以定出期限。
双方在讨论经济技术援助时,史达林问毛泽东:「中国目前有无经济建设计画?国防、重工业、农业、水利、电力、交通、采矿,准备上哪些项目?都是多大的规模?需要哪些方面的技术专家?需要多少资金?多少机器设备?」
天啊!毛泽东哪里想到过这些具体的经济问题?他满脑子装的是战争问题和权力掌控大计,以及中国古代帝制文化经典,对经济建设考虑得少而又少。对于史达林提出的问题,他一筹莫展,一问三不知。
面对着一位会谈对手,史达林倒是很有风度,说:「毛泽东同志,我知道你是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刚刚取得政权,还来不及熟悉经济事务。但你的代表团里,总该有你们的经济专家吧?」
毛泽东摇摇头,很坦然地说:「我带来的是几名我们党内的哲学家,比如我身边的这位陈伯达同志。我想跟你们讨论几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问题。」
史达林晃了晃手里的烟斗,不无惊讶地问:「来讨论哲学问题?可就弄不出你的那个好看又好吃的东西来罗。不过,我的翻译费德林同志,还有我们外交部的尤金同志,罗高寿同志,都是不错的哲学家,他们可以陪你讨论。经济援助问题,我看还是等你们的周恩来总理来了再谈。米高扬同志告诉我,你们的刘少奇、周恩来,懂经济,懂国家管理、国家建设。
周恩来是难得的总理人才。」
史达林不懂新中国的政体,他以为中国的总理相当于他这个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其实周恩来只是一名中央人民政府属下的政务院总理,在中央人民政府里,他只是一名政府委员,他的头上还压着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六位副主席。毛泽东在中国政府里的职位才是相当于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这是毛泽东煞费心机才弄出来的一套独特政体。
尽管双方又握手又敬酒又拥抱的,两次会谈却都有些不欢而散。史达林认为毛泽束是个经济草包。毛泽东则认为史达林越俎代庖,竟然事先不征求他毛泽东的意见,就直接提出要周恩来到莫斯科来参加会谈,也太自作主张,不尊重人了。别忘了,周恩来是中共干部,归我毛泽东调遣哪。
还有一件使毛泽东大感不悦的事,是史达林亲手交给毛泽东一只大信封,内装一份以俄文书写的关于中共党内领导层政治思想倾向的分析报告。史达林说:「这份东西留在我这里没有什幺用处,还是交给你去看看吧。」回到姐妹河别墅,师哲将那份报告译成中文,毛泽东一看,气得脸都发青,立刻告诉师哲,这件事暂时到此为止,不准外传!原来是苏联派往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门的高级专家柯瓦廖夫写给史达林的汇报信,对中共中央领导人逐一进行了评价、分析,其中谈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叶剑英、李维汉等人,都不同程度的接受过西方文化的教育,有的人还到英、法、德等国留过学,今后有可能出现亲西方倾向……。」毛泽东抖着一迭译稿,恨恨地说:「家贼难防罗!东北局里头,肯定有人向人家提供了这类东西,告洋状,卖身求荣,投靠老大哥埃」
史达林没有再找毛泽东会谈,也没有会见。他在等待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到来。
毛泽东住在莫斯科郊外姐妹河别墅里,每天除了冒着酷寒外出赏雪,大部分时间就是在他宽大的主卧室里读书,以及处理国内发来的电文。史达林特意派人送来一部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手稿》,毛泽东并不太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王稼祥从大使馆带来的一批已译成中文的俄国历史地理书籍,包括亚历山大、彼得大帝、卡列琳娜,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等。他的阅读量大,速度快,记忆力惊人。还有就是观看一堆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及卫国战争的纪录片和故事片。别墅里有小型电影放映室,原为史达林同志所设。
其间,还是陈伯达提醒,毛泽东才派自己的卫士长汪东兴代表他,去探望了一次在莫斯科结核疗养院治病的任弼时。毛泽东确是忘记了他的这位与他共艰苦患难,一起打下江山的湖南老乡、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了。
苏方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敬重与关怀,从克里姆林宫派来两位年轻漂亮的女护士,专职照料毛主席的起居。中方几次婉言辞谢,苏方都不予撤回,只是一再说明,女护士是史达林同志亲自挑选,很健康,主要的兄弟党领袖到莫斯科做客,都有这项服务安排的。
毛泽东开初也有些不太习惯,但也没有表示反感,毕竟接触过的洋妹娃不多。女护士金发碧眼,面目秀丽,皮肤洁白,身材修长,见了毛泽东就笑出脸蛋上的酒窝,百般娇媚。跟国内女子不同的是,人家高鼻梁,深眼窝,长睫毛,阔嘴巴,长腿,另是一番美。虽然语言不通,但动作轻柔,步态婀娜,服务细心而周到。自一九四五年「七大」之后,毛泽东已经习惯了每天由卫士扶他起床,按摩身体,擦澡,穿衣裤,穿鞋袜。现在史达林同志派来两位女护士轮流值日,毛泽东带来的随身卫士倒插不上手了,不听传唤,又任何人都不敢擅自进入他的卧室。多数时候,是毛泽东亲自来到代表团工作人员的房间,发出指示,或是聊天。一次,毛泽东说:「你们大都是年轻小伙,一定要遵守纪律,苏联的女孩子对中国同志又大方又热情,又很漂亮很开放,我们千万不要在这里出问题,犯错误,要提高警惕性。」
其时,代表团有一个临时党支部,成员们最担心的正是毛主席本人。
两名那幺娇嫩的女护士每天轮番着伺候他起床,擦身子,穿衣裤,一弄就是两个小时,谁也不敢进他的房间去。倒不是担心老大哥方面会对毛主席施什幺美人计,也不是说伟大领袖就碰不得洋妞,而是害怕毛主席染病,回去无法向党中央负责,作交代!此时此刻,向中央提出让江青赶来陪伴主席吧,江青又正在北京养病,做的又是那种妇科摘除手术,来了又有何用?主席本人也不会同意的。
幸而不久,孙维世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访问保加利亚、东德之后,来到了莫斯科。孙维世和艺术团团长萧华将军前来看望毛主席。毛主席搂住了小维维,说没想到在莫斯科见面,稀客,稀客哩。师哲就以孙维世俄语流畅,代表团需要翻译为名,把小维维留下了。萧华将军走后,代表团党支部当然不便出面,而由工作人员找孙维世聊天,谈心:「小孙啊,现在主席每天由克里姆林宫来的两名小护士照料着,我们又打发不走,怎幺办?你知道,苏联的女孩子在这方面都比较开放、随便,人家也是出于一番好意。可就是担心主席可能染病啊,回去没法子向中央交代埃」孙维世虽然被称作小维维,但已经二十八岁,她是何等聪明,心有灵犀一点就通,又是极为热爱主席、富于组织观念和民族观念的,想了想,便胸脯一挺:「要是大家不乱议论,主席就由我来照顾好了!
我来用俄语通知她们,我是中方派定的翻译兼护士,今后照顾毛主席的起居,是我的责任,她们的责任只是医药方面和打扫卫生。」
这样,孙维世于每天中午进入到毛泽东主席的卧室照顾起他的起居来了。还兼上了主席的俄语教员。再过了些天,小孙干脆搬了进去,全天候地陪同毛主席。从一九三八年延安相识相倾慕,一十二年的漫长岁月过去,终于龙飞凤舞,如愿以偿。怎幺着,总比被洋妞勾引了去来得卫生、安全。再说不知为什幺,孙维世一直忌恨着江青,正跟江青一直忌恨着她一样。她要报复江青,耍弄江青,凭什幺由你一个上海滩鬼混出来的女人占有咱毛主席?咱现在也是一种占有。毛主席的感情已经表露得很清楚,他贪恋自己,讨嫌蓝苹,他打算回到北京后,就去克服阻力,眼蓝苹脱离。
有了孙维世陪伴,毛泽东主席兴致好了许多,一天到晚有讲有笑,不发脾气,吃得香,睡得甜。也是天赐良缘,阴差阳错,竟然跑到老大哥的首都莫斯科来游龙戏凤,暂结连理。真是一部现代浪漫传奇。
北京。南池子大街。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李克农的中共中央社会情报部即将一分为三:分别组成中共中央调查部、中央人民政府内政部、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这是李克农领着中央社会情报部的人马完成最后一次侦破任务,之后他将去政务院外交部任副部长,专职国际情报工作。对于美蒋特务的潜伏电台,社会情报部特别行动科的人马的侦测手段,也太落后太原始了,起初两个月,只是分别扮成老头、老大、大婶、大爷、街头二流子,去各处蹲墙根,晒太阳。北京胡同里的居民每逢冬天,就有裹着大棉袄蹲在墙根晒太阳的癖好。当然,特别行动科的高手们,晒太阳是假,屏声静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