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妃之计方出,便受到诸侯的反对,皆称殷寿乃好色之君,乱君臣纲常,其中尤以西伯侯姬昌为甚,将此事添油加醋一番后大肆宣扬,意图破坏殷寿名望。好在国人对于殷寿崇拜之极,并未因此有损殷寿名望,可是诸侯之中由于各处牧伯的推波助澜,除了北伯侯所统之地外,尽皆视殷寿为洪水猛兽,残暴昏君,皆有反意。而翼州苏护更是直接起兵造反,一时间大商战云密布。
请记住本书:。。三掌门阅读网址:
第二九二章 姬昌食子肉 北海先举兵()
却说殷寿治事,四方诸侯均有反意,翼州候苏护更是直接起兵造反,殷商君臣虽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苏护虽是一方诸侯,然而比之众方伯,却有天壤之别,朝廷要平之极易。但是为了使得诸侯生隙,殷寿令西伯侯姬昌出兵平乱,同时令忠于朝廷的北伯侯崇侯虎同伐,以监视姬昌。
姬昌见此,伪以君臣之义说降苏护,同时劝苏护将其女妲己送入宫中,欲要以色败天子之志,这妲己本与其子伯邑考有婚约,姬昌自然知道其美色天下无双。
苏护听从姬昌意见,将女儿妲己进献入朝,却不料在路上被一妖狐灭了魂魄,夺其肉身,你道这妖狐从何而来,却是那轩辕坟中长成的妖物,只因沾染了人皇之气,故此却非凡妖所比。
由于女娲娘娘自创人道,故此对于妖族掌控便不似五行前世所知那般,这妖物反而受了西方教蛊惑,欲要享那人间富贵,因此再西方教暗中安排下,欲借此入朝,败坏成汤江山。
哪知道这天子殷寿却不是凡俗,乃是原本紫微星君,后被五行取了命格,如今紫薇圣人归隐,将紫薇星命格从新还给了他,而他灵魂元神又被五行以功德温阳无数年,真可谓是百邪难侵。
那妖物一接近,便被其发现,直接击杀,可惜那妖物刚进朝中,尚未受得半点富贵,便已经香消玉殒。此时封神之人尚未下山,那妖物却又有封神之分,故此一点真灵只得在天地之间游荡。
却说那自众圣商议之后,诸教均在寻找封神之人,封神之人姜子牙乃是天命之子,自然是天机隐晦,难以寻找,即使是五行这个堪比天道境界的大能也不能推算到他的所在。最终机缘巧合之下还是入了原始天组门下。好在另一个推动封神发展的申公豹被劫教通天教主收入门下,
只是那姜子牙修道天赋实在太差,饶是元始天尊用尽方法,在封神大劫开启之前也不过是将其推到了天仙之境,这对一般人来说,固然是极为了得的,可是相对于元始天尊在他身上花费的灵丹仙果来说,却是太过于让人看不过去了,甚至连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都被元始天尊拿来给他服用了,要是一般人,恐怕连大罗金仙都可得,那知道只是早就一个天仙初期而且还战斗力极差之人。
原始天尊见此亦是无奈,只得顺其自然,不在强求。
好在姜子牙对于治国方略,军事兵阵之事却是无师自通,元始天尊见此,也只得由她。
却说那殷寿杀了妖狐所占的妲己后,归罪于姬昌,将其囚之,姬昌麾下皆劝姬昌反,然姬昌知道此时殷商强大,不可轻动,故此被殷寿囚禁在羑里。
殷寿趁此机会进兵攻取东夷,战胜之后俘虏了大批降兵,本来商蓉等见降兵太多,几乎超过了朝廷之兵,劝殷寿将其中老弱杀掉,然殷寿不许,选其精壮,将老弱尽遣返田间。
既是如此,剩下的人员也非殷商一时能够消化。
而此时,支持西岐的玄阐二教高手暗中欲将姬昌救出羑里,而姬昌之子伯邑考本为嫡长子,合该留守国都以治理国事,可是姬昌二子姬发乃是阐教元始天尊坐下白鹤童子转世,故此玄阐二教皆欲扶姬发上位,故此使计让姬伯邑考上朝歌救父,而留姬发主持国事。
姬伯邑考到达朝歌后欲要收买朝臣,却被天子殷寿察觉,殷寿于是将伯邑考作为肉饼,赐给姬昌食用。
你道那殷寿既然未曾受妖狐迷惑,为何却行此残忍之事,原来那姬昌乃是先天神人转世,最善推理天机,擅长后天八卦,若是任其发展,恐怕会成就人道圣人,殷寿此举一来是试一下姬发的推理之能,另一方面却是想要毁掉他的圣人之心。若是姬昌算出来此乃是以姬伯邑考血肉制成的肉饼,念及父子之情不吃,那么说明姬昌在人道伦理上无亏,凭他制作后天八卦的功德,一个人道圣人的果位可期,虽然比不上那混元圣人不死不灭,可是只要人族不灭,那便可永享祭祀。
可是若是姬昌知道还吃掉自己儿子所制作的肉饼,那便会毁了姬昌那颗仁心,从此要想再成道,那是妄想了。
姬昌虽然算出了这是自己儿子制成的肉饼,可是在王图霸业面前还是忍痛吃下了肉饼,就在姬昌吃掉肉饼的时候,在五行山上,五行正与镇元子论道,此时却听了下来,叹了口气。
镇元子亦是摇头叹道:“可惜了,本可再为人族添一功德,却就这般毁了,可惜可惜。”
五行点了点头,吩咐在旁边的胡玄吩咐道:“着准圣以下的弟子入世走一遭吧,辅助殷寿再兴成汤。你领灭蒙、重名二人随行保护,若无必要,不可出手。”
说着在胡玄额头一点,说道:“这些人可上榜,至于是肉身上榜还是真灵上榜,就看他们的造化,你不可干预。”那一指却是将之前在紫霄宫所填上榜的弟子名单全部传于胡玄。
胡玄领了法旨出去点齐弟子自往朝歌不提。
姬昌被救出羑里之后,在姜水之畔请出自昆仑山下山的姜子牙,以之为国相,治理国事,姜子牙修道虽不成,可是对于军国大事,谋略算计却极为有天赋,因此在他的辅佐下,西岐越发强盛。
可是就在姬昌想要大展宏图,取成汤江山而代之的时候,却天命已到,只能带着遗憾离世。
姬昌去世之后,西岐立姬昌次子姬发为主,号称武王,积极准备武备,准备讨伐西岐。
就在西岐逐渐强大之际,却不料那北海方伯袁福通率领七十二路诸侯谋反,向南而来。
殷寿闻报大怒,当即令太师闻仲领兵百万北上平叛。
这闻仲乃是截教门下金灵圣母门下,已经辅佐成汤三代君王,与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共称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的国家柱石。
闻仲领了天子之旨正要出征,却有军士前来禀报,说有奇士四人前来求见。
此时闻仲已经收到教中法旨,知道此时北海之乱乃是有西方教在后,还想着此次平叛怕那西方教中有什么厉害修士在北海叛军中,如今闻得有奇士来投,当即大喜,连忙迎出门去。
第二九三章 闻仲征北海,觉华布大阵()
却说那闻仲欲要北征袁福通,却听得军士报说有奇士来投,当即连忙迎出门外,却见门外站着四人,其中一个身高丈二,面如赤沙,满头红发,手中持着一把开山斧,好不雄壮。
而与之相对的却是另外一人,亦是甚为耀眼,只见他身高与前面一人一半无二,却是面若锅底,手中持有一把三叉戟。又有一人面带儒雅,长扇挥舞,望之不俗。最后一人却是身穿道袍,手持浮沉,翩然若仙。
闻仲本身乃是金仙人物,可是此时放眼看去,这四人均气势若渊若海,深不可测,不由得心下欢喜,当下前去行礼道:“四位高士前来,老夫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那四人见闻仲虽然修为只是金仙,可是由于长期在人族担任要职,自有人族气运加持,自有威严,望之令人心折,当下不敢怠慢,而且四人均是出身人族,对于这个镇守人族的大贤亦是尊重,当下还礼。
那手持羽扇之人说道:“山野之人,何德能得太师相迎,惶恐惶恐!”
闻仲呵呵一笑,侧身让道:“四位请辕中叙话。”
五人进得帐中,分主客座下,闻仲才问道:“却不知四位道兄在哪座仙山修行,仙号为何。”
那羽扇修士说道:“我等乃是人教门下弟子,平素在离泽山修行,贫道海谦。”又指着那身穿道袍的道人道“此乃仁昌道兄”最后指着那黑赤二人道,此乃是赤车远峰、玄车远峰二位兄弟,我等闻得北海叛乱,受了教中法旨,前来助太师平叛。
闻仲闻言大喜,说道:“原来是人教高贤,失敬失敬,老夫此次平叛,所忧者正是那袁福通军中的西方教修士,今有四位道兄在此,万事谐也。”
这四人虽然不是人教弟子,然却也在五行山开讲时前去听过道法,那海谦道人乃是离泽山下一个部落首领之子,自小仰慕道学,自其父之处得之人教事迹,随离家寻道,最后机缘巧合之下入得五行山,听了四十九年道法,由于悟性极佳,被人教护法灭蒙看重,收为记名弟子,赐予先天灵宝风雷扇,在五行山得到修炼道法之后便返回离泽山,以此山作为道场,持心修行,只短短的三千年便修成太乙金仙,端的是资质惊人,比之各教亲传弟子亦是不差。
那仁昌道人本是北海之域的一灵猴,乃是先天水灵,生而聪慧,观北海潮汐,感天地脉搏,遂自创大海无量经,又曾在人教门下听道,完善道法,亦是修成太乙金仙。而赤车远峰、玄车远峰则是海谦道人部落之人,凭借部落流传的武道修炼之法,修炼到了天象之境,即使是一般的太乙金仙,亦非敌手。
那海谦道人和仁昌道人在人教门下听道之时相识,海谦敬佩仁昌道人自创功法的气魄,而仁昌则仰慕海谦求道坚定的气概,二人遂结为道侣,相互印证道法。
此番闻得北海叛乱,太师闻仲北征,人教门下弟子入世,海谦也被其师灭蒙真人派遣下山,帮助成汤巩固江山,海谦想起一人终究力弱,便将族中二人和挚友海谦一同请了来。
此时闻得闻仲之言,海谦笑道:“西方教本是我玄门教外旁门,妄图染指东方,夺我人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