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城管-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秋就这样突然当众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然后拍了拍宣布解散,“好了,来自德国的朋友们,想来你们私下里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就请先回去休息吧。而苏联的朋友们则请留一下,关于接下来我们双方针对日本的联合行动草案,还有几个后续细节问题需要稍微斟酌一下”

    “呼,总算是谈妥了。亏得有日本列岛这么块大肥肉可以分,否则还真是谈不下来。”

    在送走了苏联人之后,王秋便打电话向方志敏汇报谈判情况,“俄国人不是一直想要面向着温暖海洋的不冻港,老是看着咱们的旅顺港眼馋吗?那么就把日本占据的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北海道岛一股脑儿划给苏联,然后再在本州岛上租借仙台、津轻等几个军港,想来应该能够抵得上旅顺了。

    啊?咱们的收获?主要是外蒙古取消独立,回归我国,但享有高度自治,并且执行彻底的非军事化。然后在图们江口稍微调整一下国界,给咱们留下一个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大概十几公里宽的样子。什么?远东苏军出兵的时间?那边已经在准备物资了,但具体日期暂时还没敲定,估计在八月左右

    什么?帝国主义列强还没认输,日本人还在谋划垂死反击,北方的大片失地尚未收复,现在就谈瓜分日本有些为时过早?放心吧,帝国主义列强也就是在硬撑罢了,一切都在掌握中!”

第853章、高歌猛进(一)() 
第853章、高歌猛进(一)

    1935年的7月,对于这个位面的工农红军来说,是一个高歌猛进的胜利之月。

    首先,虽然本土已经惨遭核爆的洗礼,东京和大阪沦为了辐射废土,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狂热的日军依然不肯妥协求和,反倒还在7月15日宣布成立战时大本营,举国动员进入战时体制,发誓要将“惩戒支那”的战争打到底!于是,上海红军便在7月17日从善如流地再次送上第五枚核弹,用冉冉升起的蘑菇云作为全世界最华丽的礼花,照亮了京都的天空。

    不过,尽管日本人依然不肯承认失败,但言论上的强硬,并不能挽回大陆战场上的节节失利——来自日本国内的援军和弹药物资补给,此时已经完全断绝;而在河南、河北、山东的沦陷区,则是犹如火山爆发一般的叛乱蜂起。

    ——通过地下党的广泛宣传和日本人的切齿咒骂,全国各地的很多人,至少是消息比较灵通的城市居民,都已经知道了发生在日本的五次浩劫,还有工农红军掌握的“威力巨大之灭国专用核武器”并且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只要这场战争再打下去,日本很快就会被从地球上抹掉!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最铁杆的汉奸,也不能不感到心头打鼓,开始积极想办法为自己寻找后路。

    至于那些在前两个月才刚刚投靠日本人的汉奸部队,就更是变得极端不可靠了。

    偏偏日本人一直都没来得及进行全民总动员——最初是极度鄙视“支那劣等民族”,而且在全世界的支持之下战局打得很顺,感觉没必要;等到吃了几发核弹之后,国内秩序已经基本崩溃,想要搞总体战也动员不起来了——所以日本陆军建设还在走少数精锐路线,国内的核心兵力也就是一个近卫师团加十七个常备师团,外加“海外殖民地”的朝鲜军和台湾军的一些杂牌部队而已。

    结果如今摊上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工农红军,倒霉的日本陆军很快就遭受了惨重损失——四个师团在江南战场被打光歼灭,五个师团在国内毁于核爆,三个师团在本土救灾和弹压骚乱,最后的四个师团,十万多兵力,被部署在从黑龙江到到江苏山东的数千里广袤战线上,就跟撒胡椒面似的没了影儿。

    更何况,随着日本的故乡逐渐化为辐射废土,身处于大陆前线的日军也是日益军心浮动、战斗意志和战斗力一起暴跌——飘散着樱花的祖国都快完蛋了,就算在“支那”打了再多的胜仗又能怎样?

    事实上,在第四师团撤回北平之后,从山东、河南、河北到江苏的几十万平方公里战场上,日军投放的全部作战兵力,仅仅剩下了一个第六师团和若干被打散的残兵败将,满打满算不足四万人。就凭这么可怜的一点兵力,不要说发起进攻,就连守住现有地盘也是不可能的任务,必须大力倚重支那人的伪军才行。

    偏偏随着日本国内的急速废土化,伪军的忠诚度也在急剧动摇,各种哗变、逃亡、叛乱、抢劫军火库和金库之事层出不穷,以至于日军在焦头烂额之余,看着身边这些“支那盟友”的眼神也越来越诡异

    对此,日本战时大本营的唯一对策,就是竭力调遣朝鲜军、台湾军和伪满洲国的军队,支援山东作战——可惜核爆严重干扰了日本的海运,也彻底打乱了军政机关的常规运作,使得调兵行动迟迟不能完成。

    另一方面,在得知工农红军拥有能够“一发灭国”,人力根本无法阻挡的超级大杀器之后,国内的各路军阀顿时被彻底吓尿了:面对这种无法抵御的强敌,任何真刀真枪的军事对抗,显然都是毫无意义的;而若是绑着老百姓当人质这样缺乏技术含量的恐怖政策,在厮杀不休的烽火乱世里,怎么可能会有效?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的大小军阀,以及这些军阀手下的部队,在对待红军的态度上,很快就陆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眼看着红军连东洋小鬼子都给操翻了,自己这点小身板还是别硬扛着作死为好。

    其中,阎锡山已经向上海派遣秘密使者,探讨易帜改编的价码。而丢光了地盘和绝大部分军队的张学良,更是从洛阳送信过来毛遂自荐,说是可以在收复东北的战斗中帮忙。至于云南的龙云,陕西的杨虎城,四川的刘湘,同样也隐晦地发出了“和平建国”的倡议,把北京和武汉的两个国民政府给彻底无视了。

    甚至就连北京和武汉方面,随着时势的急剧变化,同样涌现出了颇多的“通共”之辈。

    ——从七月上旬开始,被蒋介石派遣去清剿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开始纷纷不听号令,屯兵不前,甚至陆续哗变倒戈——在看到了日本陆军大败亏输,日本帝国化为焦土的惨状,又被地下党工作人员开出了三百万美元一个师长,二十万美元一个团长,五万美元一个连长的超级天价之后,由“市场经济原则”组建起来的国民党军队,很快就相继果断地卖身投降,然后数着钞票筹划着出国当寓公了。

    虽然这种民国时代盛行的“银弹攻略”很掉节操,但却性价比颇高,甚至让人有些上瘾——没办法,对于拥有现代世界各国政府这个超级作弊器的穿越者们来说,别的东西可能会有点缺乏,只有钞票这东西绝对是要多少有多少,而且每一张都真得不能再真。如果真能用一堆“货真价实”的外国钞票,直接回避战火,买来全国革命的胜利,那代价可绝对要比挥霍子弹和人命来得便宜多了。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随着日本帝国逐渐变成辐射废土,日元钞票也在逐渐变得跟废纸等价,不管拿到哪里都会被拒收,让小鸟游真白前首相感到十分惋惜。

    在七月份的湖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已经退缩到了江汉平原一线,即使是最死硬的铁杆反…动…派,眼下都只敢困守几个据点,根本没有主动攻击红军根据地的胆量。哪怕被硬逼着主动出击,也都是温柔得如同绵羊一般,慢慢腾腾,不温不火,而且稍有风吹草动就忙不迭地全速缩回来,让身在武汉的蒋介石大为恼怒,到处打电话发电报越级指挥部队,由此引发了更多的混乱和崩溃,也导致了官兵的更加离心。

    这样一来,大别山上的徐向前部立即压力剧减,在七月份接连打了好几个翻身仗——日军兵力极度短缺,在前线只能用几个中队来应战数万红军,结果自然是每战必败。而伪军的战斗力则随着日军的崩溃和地下党收买力度的加大,令人瞠目地屡创新低。甚至出现了伪军一个师向红军一个排缴械投降的大笑话。

    到了七月底的时候,徐向前的部队已经兵临合肥城下,准备跟粟裕在淮河沿岸会师了。

    而在湖南,革命形势更是一片大好——毛伟人亲自率兵重返故乡韶山,发动农会组织大起义,打通跟江西苏区之间的交通线。贺龙在湘军里的老同事们,一个个腆着脸排着队前来讨论易帜之后的待遇问题,就连困守省会长沙的国民党黄埔嫡系,也在挨了几顿火箭炮和飞机航弹的狂轰滥炸,又受到红军战士们“核弹屠城”的威胁之后(纯属放嘴炮而已),绑了长官薛岳和蒋介石刚刚任命的湖南省主席出来投降。

    这样一来,到了七月中旬,长沙、广州两座省会相继光复。七月下旬,南昌也再一次飘起了红旗。

    虽然凭着退入长江中上游的美英日三国浅水炮艇,还有国民党海军船舰提供的火力支援,九江和岳阳这两座内河港口暂时依然掌握在国民党顽固派手中,使得江西和湖南的红军无法光复全省,但随着上海红军舰队的逐步沿江西进,全靠“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国民党海军,也已经没剩下多少日子可过了。

    就在这样一片红旗席卷华夏的狂潮之中,南云忠一少将率领的日本海军特鲁克锚地分舰队,经过一番筋疲力尽的漫长跋涉,终于穿过了夏季太平洋的重重惊涛骇浪,抵达了台湾殖民地——按照预定计划,他们将在这里进行最后的休整,搭载上陆军提供的登陆部队,然后一起对上海发动决死突袭。

    然而,带着一腔慷慨悲壮之情归来的南云忠一少将,却在台湾迎来了冷冰冰的当头一棒

    台湾,基隆港

    这座旧称为“鸡笼”的城市,位于台湾岛东北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借助发达的海运和新兴的铁路运输,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日本治下得到了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