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城管-第7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像这样的苦日子,在这个月里就彻底结束啦!

    记得在昌化县城跟国际纵队会师的第一天,大伙儿还没有看够那些铁甲车和大铁人的西洋镜,就被国际纵队招待的丰盛饭食给震住了——每个人都是满满的一大勺土豆烧牛肉,香喷喷的白米饭尽情吃到管饱,还有紫菜汤和炖萝卜用于配饭,菜里的油花也是前所未有的厚重如此上档次的美食,在董小山的记忆里,就连家乡生活最阔绰的大地主,恐怕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

    于是,大家兴高采烈地把这一顿差不多是前所未有的丰盛伙食一口气吃光,然后摸着圆滚滚的肚皮深感心满意足。还有几位肠胃不太好的战士,因为之前长年累月不吃油腻和荤腥,如今却又一顿吃得太多,以至于一趟又一趟地上茅房跑肚拉稀,被人嘲笑成是一辈子吃不得油荤的穷鬼命。

    董小山原以为能够像这样打一顿牙祭,就已经是难得的享受了。谁知在吃过饭后,国际纵队的厨师还给战士们每人分发了一块约摸一根手指长的长方形黑块,包装在一种很奇怪的油纸里,听上过小学的连长说,说这在国外叫作巧克力,给大家在休息时当零食吃,可以补充体力——在分发巧克力时,董小山他们的排几乎都快要炸窝了,大家非常稀罕地打量手里的洋吃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过了很久才舍得吃掉

    这是董小山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巧克力这样的西洋吃食——他从没尝过这样难以形容的美妙味道,实际上由于小时候家境贫困的缘故,他连糖都没怎么吃过所以,在那一刻,董小山从内心深处无比庄严地发誓,等到推翻了国民党反对派,打跑了日本鬼子之后,他一定要每天吃一块巧克力!

    然后,在当天开晚饭的时候,董小山目瞪口呆地发现自己又分到了一块巧克力

    总而言之,自从“昌化会师”以来,红十军团的红军将士们,就过上了往日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顿顿都是香喷喷的白米饭,油汪汪的配菜里永远有荤腥,饭后还有糖果供应,每人每个礼拜都发一两包香烟,时不时还会散发各式各样的肉罐头和水果罐头,比如董小山就尝过黄桃罐头、菠萝罐头、椰果罐头、糖水桔子罐头、水果甜玉米罐头、车厘子罐头其中一些水果的种类,连那些自诩为见多识广的城市兵都说不清楚是什么玩意儿。唉,这可真是叫人做梦都想不到,扛枪闹革命都闹成天天过节了!

    真希望这样的好日子能一直过下去,若是能够天天像这样吃饱穿暖,明天就是被白匪军打死也值了!

    ——而穿越者们也是庆幸不已:上海各大超市里积压的过期和临近过期食品,总算是有了个好去处

    除了天天好吃好穿还有香烟抽之外,红军战士们手里的枪也换成了崭新的“花机关”,人手一支,比水连珠更轻,打起来不用拉拴,一扣就是一下,听连长说叫什么“56半”,带劲着呢!比白匪军的老套筒和汉阳造不知强上了多少倍!在董小山排长本人和几个老战士手里,其实还有更棒的新玩艺,叫做什么“qlt89式50mm榴弹发射器”,被领导们宝贝得紧,只给老兵使,新兵蛋子们碰都不让碰。

    ——不过,这玩意儿的名字虽然又臭又长,但威力确实厉害,看着只是一根根圆棒状的东西,跟乡下用竹筒做的大号茶叶罐差不多大小,可是一炮就能打出去一里多路!(极限射程800米)而且还是无声无焰无光的“三无”产品,敌人就是挨了它的炸,可能都不知道咋回事!

    在二十一世纪,这东西因为不适合在硬化地面使用,而被解放军逐渐淘汰。但在民国年代,你就是想要找一片全是硬化地面的战场都难——就连上海和北平的市区里,都还有好些砂石路和夯土路呢!

    总之,董小山排长非常喜欢这玩意儿,觉得它论威力几乎能顶得上一门炮!

    “哼哼!咱董小山如今也算是老革命了——鸟枪换炮啦”

    董小山排长背着榴弹弹射器,挎着56半自动步枪,腰里别着手枪和战术匕首,心中颇有点飘飘然。

    公历十二月冬天的江南水乡,虽然还没有下雪,多少也有些阴冷的寒意。但对于出生在终年云雾缭绕的赣南深山之中,苦苦打熬了这么多年的董小山来说,这点潮气实在是不算什么。

    而且,作为民国时代全国最为先进发达的地方,上海郊外人烟稠密的乡村景色,也跟董小山看惯了的赣南、闽西荒凉群山截然不同——地面平坦得就像一张大饼,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看不到一座山头;村镇房屋多得不可思议,后面一个村子还没消失在视野里,迎面又是一片黑压压的房檐;这地方的河流也是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平均走上一两里路就得过一座桥,不愧为江南水乡,走几步路就要过桥。

    此外,跟依然停留在中世纪的赣南山区不同,上海近郊的公路和铁路纵横交错,路边到处都有电线杆子,贴着画有“露大腿的不正经女人(旗袍女郎)”的彩色香烟广告画报,路面不是铺了柏油就是铺了洋灰(水泥),最差也是铺着砂石的平整公路,在某些小村镇里都能看到很洋气的黄包车和自行车

    ——大上海的花花世界,果然比咱们江西苏区的乡下地方要有意思得多啊!

    从苏州到上海的旅途,对于工农红军来说,差不多就是一场耀武扬威的武装大游行。除了在昆山县城跟上海的保安团和警察打了一仗之外,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连昆山县城里那一战,也是打得跟玩儿似的:两军在街头骤然相遇,红军这边军号一吹,红旗一打,几发rpg轰过去,然后用手里那新式“花机关”一突突,对面的人顿时不是鬼哭狼嚎逃之夭夭,就是逃跑不及摇白旗投降不到半个小时就完事了。

    沿途所经之地,那些苏州和上海的乡下人,都用难以置信的惊愕目光,打量着这支红旗飘扬的“高端洋气上档次”队伍,似乎不敢相信他们就是自己以往印象中“土得掉渣”的泥腿子红军嘿嘿,听说上海人都很鄙视外地人,觉得他们土气。如今有了这么多好玩意儿,我们红军就是进上海也不嫌寒碜啦!

第734章、送给侵略者的圣诞礼物(二)() 
第734章、送给侵略者的圣诞礼物(二)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是民族的武装”

    不远处传来的欢快歌声,将董小山排长从浮想联翩之中拉回了现实。

    循声望去,一位身着墨绿色风衣,头戴黑色绒线帽的娇小少女,正站在一辆军用吉普车的顶部舱口,用扩音器给行军中的士兵们唱歌打气,如同一只欢快的云雀,走到哪里就把激情和兴奋带到哪里。

    “嗯,是国际纵队的女记者啊”

    注意到那一位少女手中的“摄像机”,董小山不由得低声嘀咕道——他其实并不知道这东西跟照相机有啥不同,甚至说不清楚记者究竟是干什么的,但据连长说,记者就是文化人,能把我们打仗的事情写成书,写上报纸,甚至拍成电影,然后放出去给全国人民看,让大家伙都知道我们红军的厉害!

    回想起前些日子,政委组织大家集体观看的战争电影:什么甲午战争啦,红男爵啦,西线无战事啦,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啦,凡尔登绞肉机啦,日德兰大海战啦,战马啦,好兵帅克啦,阿拉伯的劳伦斯啦既让大家看了那种炮火连天、硝烟蔽日、飞机多得像蚊子的惨烈场面,也让董小山隐约明白了洋人的战争到底是怎么打的不得不承认,这欧罗巴洲的西洋人,果然是船坚炮利,一艘艘铁甲舰多得跟下饺子似的。就算是在陆战上,中…国人也已经远远地落在了他们后头,咱们国内混战的那种打法,放到洋人的地界上,估计就跟闹着玩儿差不多。

    唉,洋人那边相互厮杀,一个钟头就能打出十万发炮弹,一场战役就能削平几个山头。而咱们中…国人呢?就算把整个中央苏区的各种炮弹库存统统加起来,恐怕也不会超过一万发吧

    董小山就这么左一褡右一褡的胡思乱想着,直到发现少女手中摄像机似乎正在朝向自己,董小山才顿时感到心头一震,赶紧挺胸叠肚,作出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如果让女记者拍摄下了自己在行军途中歪歪倒倒的邋遢样子,然后再放给全军观看,那他董小山可就要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啦!

    “嗯,眼下可得好好地打起精神来,不能丢了咱们伟大红军的脸!”

    董小山一边如此对自己嘀咕着说道,一边以迎接领导检阅的姿势,昂首挺胸地看着那辆喷涂了走进科学字样的军用吉普车从身边擦肩而过由于精神过于紧张的缘故,他不小心没听见连长的反复呼唤。

    于是,他很不幸地在后脑勺上狠狠地挨了一下,然后扭过头来就看到了连长双眼圆瞪的愤怒脸庞。

    “董小山!我都叫了你几声了!把你们排的人都喊来,赶快上卡车!师长让我们组织一支先遣队,今天就要赶到安亭镇!”连长指着停在身旁的大卡车,高声吼道,“马上,立刻,现在就给我动起来!”

    “啊,这个连长,眼下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啊!难道要大家饿着肚子去打仗?”

    董小山仰起脖子看了看日头,有些不太甘愿地说道。在他的前方不远处,已经可以看到炊事员们生火烧起的炊烟,甚至能够隐约闻到饭菜的香气,而他和战士们的肚皮也早就都在打鼓了

    “放心,饿不着你们!”连长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随手丢给他一个绿色的纸盒子,“今天给你们尝一样新玩意儿,能够自己烧热的雪菜肉丝炒面!快把这个拿好了,到车上边走边吃!”

    片刻后,正当董小山和他的部下们坐在颠簸的卡车后厢里,笨手笨脚而又满眼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